尊老爱老敬老手抄报素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手抄报了吧,手抄报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你还在找寻好的手抄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尊老爱老敬老手抄报素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
尊老爱老敬老手抄报素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手抄报了吧,手抄报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你还在找寻好的手抄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尊老爱老敬老手抄报素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老爱老的作文
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应关心、爱护他们,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独、寂寞。而中国又是一个老龄化的国家,所以有很多老年人需要我们对他们的爱。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爸爸就常常教育我要懂得去关心老人,尊敬老人。也许是他们常教育我的原故吧,我很小就养成了关心、帮助、尊敬老人的好习惯。我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是非常慈祥的老人,我和爸爸、妈妈经常会去看望他们。但是因为爸爸、妈妈是老师,他们的工作都非常忙,所以有时候就不能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去看望他们,这时,我会很主动地要求去看望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到家后,我就陪他们唠嗑,一起看电视,帮他们打扫房间,有时吃饭的时候我也会打打下手或帮着择择菜什么的,我还亲自为他们做我的拿手菜:西红柿炒鸡蛋、椒盐玉米、海米菠菜等。虽然菜都很平常,但他们还是声声叫好,乐得合不拢嘴。看他们这么开心,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有时还会买一些他们爱吃的东西,带过去给他们吃。当我听广播或看报纸上发现有关于老年人的事情时我都会讲给他们听,或是有关吃什么对老年人有好处,我都会告诉他们。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我还专门为他们准备了生曰聚会,清来他们的老朋友和我的家人为他们庆祝生日。那天,他们笑了,我发现那是他们笑得最甜的时候,看到他们愉快的心情,我觉得比我自己过生日都快乐好几倍。
我不仅对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好,我会对所有的老年人都无比地关心。比如说我的邻居王奶奶吧,她独自生活,很少看见有人来看望她,她总是很孤单的样子。所以在有空时,就到她家陪她聊天、玩牌,听她讲她小时候的故事或听她听过的传说等。她很乐意我到她家作客,总会把好吃的东西拿出来让我吃。我还常常帮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她总是微笑着对我说:“好,真乖!”
在马路上看见老人过马路时,我会主动过去帮忙,乘坐公共汽车时,我总会把座位让给老年人,有时,我也会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他们唠嗑,有时也会自告奋勇地唱歌,能把他们逗得大笑起来……每当看到他们愉快时,我心中充满了喜悦。
我们应该多关心老年人,让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让他们天天都充满灿烂的笑,让他们愉快地生活。朋友们,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看望老年人吧!
尊老爱老敬老的句子
1、 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人伦道德,蕴涵着我们民族的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 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古代传统文化中也注重遵循上慈下孝。在公交车或地铁上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是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再现,很是值得提倡。
3、 一个人的福报孝为先。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更是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积攒的福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唯有孝,方是安身立命之本,而民孝方才是国之根本。
4、 大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成长!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环境是决定一个人本质的关键!从小接受的教育!尊老爱幼也是中国人传统本质!
5、 友善,和谐,公平竞争,公证执法,和平相处,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爱岗敬业。热爱我的祖国,祖国富强万岁,国家强大,国泰民安,祖国越来越好社会越来越美好。国家富强小家才能更幸福快乐。
6、 热爱我的祖国,热爱我的家乡,热爱我的生活。和平相处,公平竞争,公正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革命友谊。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和谐社会家园,爱岗敬业,帮助别人,帮助弱小,用自己的一点点小爱去帮助更多的人。
7、 年轻人要让让的,但是也不是都给让,有些时候情况不允许的话是没有办法下出决定的,所以还是别道德绑架的好,毕竟不是同一颗心,同一个人,想的都不一样的。良好的尊老爱幼传统美德还是需要我们大家发扬的,这些东西不矛盾。
节日简介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民俗活动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九皇会
古时在中国广东、江苏、浙江、云南等地,均于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连续九天盛行礼斗之俗,谓之九皇会。九皇会源于对星斗崇拜。老话讲:“重阳九皇会,北斗延寿辰”。北斗九皇由北斗七星和左辅、右弼构成。《玉匣记》说: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星隆世之辰,世人斋戒,此日胜常日,有无量功德。九皇信仰的影响很大,这种崇拜在民间逐渐演变为礼斗之俗。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广东地区于九月九日,多建九皇会以礼斗。在云南,礼斗已为滇俗,九月朔至九日举办。
享宴祈寿
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享宴祈寿习俗古代在各地流传甚广,在一些文学著作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汉代《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又《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时节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发展至今,摆敬老宴、饮宴祈寿风俗仍在中国南方一些地方流行。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至于人们为何要在重阳时放纸鸢(风筝),除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纸鸢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原因外,还有些介于巫蓍之间的说法,于不经中颇为有趣。传说,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弄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纸鸢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之,因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1.远古时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习俗。西汉戴圣《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文献记载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
2.按照天地日月运行规律,重阳这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间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项。
3.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登高”与道教九月初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内在的联系。因为相信九月九日是神仙升天的日子,先民们就选择九月初九日登高,意图能向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一样,升入天宫,这种对升天的渴望,溯其源头,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祭祀海神
重阳节是秋季大节,港、澳、台等地尤其重视在这天举行的祭祀海神活动。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在传统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辞青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如果说上巳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饮菊花酒
饮菊酒: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49]。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49]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