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贴春联是什么时候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春联 最早 时候

管理员

摘要:

最早贴春联是什么时候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那么最早贴春联是什么时候?  贴春联的时间  贴春联的时间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风俗,一般来说,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腊月29日的下午未时(13点至15点),过完新年后,正……

最早贴春联是什么时候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那么最早贴春联是什么时候?

  贴春联的时间

  贴春联的时间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风俗,一般来说,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腊月29日的下午未时(13点至15点),过完新年后,正月份要把已贴的春联取下后烧掉(或是丢掉),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烧掉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民间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

  总而言之,春联的作用在于避邪和期盼来年有个好年景,所以不论是在哪里贴春联的时间最迟也不应超过大年三十。

  春联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茶、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茶、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桃符”即为现在春联的雏形。

  春联的由来

  春联的由来,应从春秋时代说起,当时的春联是把字刻在门庭上的或有些刻写在石柱上,到了后期则刻在木板上,被称为《桃符》,当时选质为桃木板,长约六到八寸,宽在三寸左右,刻上吉祥的字样来庆祝喜庆和祈求吉祥幸福(因为民间流传有桃木为避邪之功效,挂在门口则可有百邪不侵的说法),所以在民间有挂上春联后就要把自家的大门打开,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不可以关门的,要一直开到天亮,无论是坏人还是鬼神都不会进入家中;

  在宋代春联的用质都为桃木板,此点从王安石的诗句中就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诗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

  因红色代表吉祥喜庆,预祝着国家和人民红红火火,此后便由桃符改为春联。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

  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最早贴春联是什么时候

  公元964年左右

  根据提供的信息,最早贴春联的时间是在后蜀主孟昶时期,大约在公元964年左右。当时,他命令学士张逊和群臣在桃木板上题写对句,用以庆祝新年。尽管最初由孟昶自己完成了春联,但最著名的春联内容是他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成为中国历史上记录下来的第一副春联。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些资料提到春联起源于宋代或明代,但这与历史事实不符。实际上,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此外,关于春联的具体贴挂时间,多数地方是在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日或大年三十早上贴出。

  春联发展 

  春节贴春联的中国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

  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阉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