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习吕玉兰心得体会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玉兰 体会 心得 学习

管理员

摘要:

最新学习吕玉兰心得体会范文   吕玉兰(1940—1993年)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人。高小毕业后回乡务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逐步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女劳动模范和女省委副书记。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学习吕玉兰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最新学习吕玉兰心得……

最新学习吕玉兰心得体会范文

  吕玉兰(1940—1993年)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人。高小毕业后回乡务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逐步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女劳动模范和女省委副书记。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学习吕玉兰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最新学习吕玉兰心得体会 篇1

  我热爱白玉兰,因为它洁白如玉;我佩戴着一朵白玉雕刻的玉兰花,因为它时时提醒我洁身自好、真心待人、认真做事。但我更热爱我的好友江山同志的爱人吕玉兰——一个洁白如玉、出污泥而不染的大写的人。

  我虽然不足以评价玉兰的人生,但是我敬爱玉兰的精神品质。因为她53年短暂人生的辉煌、人生的精彩、人生的价值,都体现在河北、河北正定这块土地上。她53岁的生命画卷上,画满了充满生命力的山河、森林、土地、庄稼, 和那勤劳、淳朴、善良的农民。因为她是大地的女儿,所以她的身上充满了农民的气息,她的心里装满了乡亲的大事小事;她的志向是报答,是用自己的行动带领乡亲们改变面貌、共同致富。

  我的母亲虽然不认识玉兰同志,但对她的人品、精神和为群众服务的作为却是非常赞赏和佩服,又因为她所在的炮三师曾经在石家庄驻军,所以还有一种非常亲近的感觉。母亲生前总是说,她是农民战士,她对为老百姓倾心服务的干部最敬重。玉兰是大官,可她是老百姓的官。一看她的照片,就联想起农民,就联想到土地。所以,我无数遍地给母亲读过《吕玉兰》,每每都被书中的一段段故事感动着。

  玉兰与我的红军妈妈蒲文清同志,在许多方面都十分相似 。她们虽然是不同时期的两代人,但她们都有着坚定的信仰、不屈的意志、不懈地追求、不停地创造;她们要求自己:既然是一个共产党员,就“俯首甘为人民的孺子牛”,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让群众满意。一切名利地位都是过眼烟云、都是身外之物。只有为人民服务是实实在在的。这几个字虽然很简单,但是要坚持一辈子、要坚持做得有声有色却是不容易的。正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最难的!

  玉兰同志无愧是“大地的女儿”。她把自己的全部爱心和毕生精力,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母亲的山河大地。 所以,“大地的女儿”既是对玉兰同志的崇高评价,也是她一生传奇而真实的写照。朋友们,老年人读读这本书,看看中红网上玉兰的纪念馆,你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些年代火热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你的内心啊,必定激荡起热情,必定回忆起无数动人心魄的人和事;年轻的朋友们如果也能这样,那从中得到的感悟、启迪

  出自我一个老太太的真情实意,我下载了玉兰纪念馆里的相关资料,怀着对玉兰同志的缅怀与敬仰之情,整理成一份我心中的纪念册。这是为了我,也是为了我那已经逝世的红军母亲——蒲文清。

  最新学习吕玉兰心得体会 篇2

  “玉兰”这个名字早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老师说清明节时要带我们去参观吕玉兰纪念馆,我心情无比激动,真想插翅飞到那里。

  这一天终于来了,一大早,我就来到学校,和校长、同学驱车前往。

  刚下车,我就被一座巨大的雕塑吸引住了。只见,在宽阔的玉兰公园正中,一座洁白的汉白玉半身雕塑高高矗立,一头整齐的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一对浅浅的酒窝,看上去那么和蔼可亲。老师说,这就是吕玉兰。我顿时肃然起敬。

  绕过塑像,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一起进入纪念馆参观。正对门口的是毛主席和吕玉兰握手的巨幅油画。进入展厅,我们看到里面陈列着吕玉兰生前用过的物品,张贴着她带着大家劳动的照片。我们边看边听着老师的介绍、讲解。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仿佛看到吕玉兰组织了七八个姑娘和青年妇女,正在一把一把采摘成熟的榆钱;仿佛看到了吕玉兰手挥铁锹,高挽着裤腿,光着带满泥浆的脚丫子,和老百姓们一起积绿肥;仿佛看到了吕玉兰率领着40多人的“妇女造林队”,扛着铁锨,背着树苗在北风凛冽、黄沙飘飞的沙荒地挖坑栽树……我被她带领乡亲们封沙固林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如果没有她,也许我们这里还会风沙一片。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像她一样的爷爷奶奶不怕苦、不怕累,用劳动换来的呀!她们那时吃的穿的都很差,甚至有时没吃没穿,吕玉兰依然带领大家搞生产,发展林业。

  想想玉兰,再看看平时的自己,整天不吃这不吃那,要这要那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受不得半点委屈,总是让爸妈和老师操不完的心,真是太不应该了。

  在纪念馆参观的时间虽短,但我深深地被玉兰的故事所震撼。在以后日子里,我一定要发扬吃苦耐劳、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玉兰精神,努力学习,将来做祖国的栋梁之材。

  最新学习吕玉兰心得体会 篇3

  在我很小的时候,当村干部的父亲就给我讲过吕玉兰的故事,当时懵懵懂懂的,只记得父亲说临西东留善固的吕玉兰了不起,改天换地,把黑龙岗的盐碱地都治理好了。上了中学以后,由于我们清河县离临西很近,政治老师常拿吕玉兰的事迹教育我们要艰苦奋斗,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大志向。正像梅子老师说的那样,我们这一代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东留善固情结”,一种“玉兰情结”,但我还没有去过东留善固。

  去年八月新传媒组织“访吕廷祥书记、瞻仰吕玉兰纪念馆”的活动之时,我就在离临西六十里之外的老家,由于家中的事情脱不开身,我未能与网友同行,去缅怀吕玉兰的光辉事迹,亲眼看看东留善古村那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一直感到很遗憾。

  今天机会终于来了。最近学校进行机构改革,将思想政治课教学科室提升为单独设立的二级教学机构,成立了专属院党委领导下的教学部。体制顺了,机构建了,实践教学经费有了,老师们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信心足了。在院党委的支持下,借全市党员干部向吕廷祥同志学习的东风,我们决定开展实践教学的第一站就是去临西,带领教师和学生瞻仰吕玉兰纪念馆,学习玉兰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东留善固村的发展情况。

  在多年的教学中,老师们深切地感到,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蜜罐里,自我为中心,最缺乏的是吃苦精神,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由于年轻老师也缺少对模范人物的实地考察和体验,没有鲜活生动的事例,只讲干巴巴的理论和大道理,难以让现在的孩子们信服。还是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锻炼意志、陶治情操、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设想将吕玉兰纪念馆建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安排学生缅怀吕玉兰的光辉事迹,将“爱国为民、求真务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在新一代学生中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