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退休教师事迹材料原创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材料可分为集体事迹材料和个人事迹材料。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退休教师事迹材料原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新退……
最新退休教师事迹材料原创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材料可分为集体事迹材料和个人事迹材料。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退休教师事迹材料原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退休教师事迹材料原创1
他忠诚于工作,传道授业播撒着知识与智慧;他钟情于文字,笔耕不辍书写着热爱与深情。他用爱心培育学生成长成才,他用文字记录人生百味。“苦心耕耘育桃李,一片冰心在玉壶。”他就是临汾一中退休教师——xx。退而不休诲人不倦
1962年xx从xx大学地理系毕业后,加入了教师队伍,在三尺讲台上站立了四十几个春秋,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他常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他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和应用。他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研究学情和学习规律,他利用闲暇时间,将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得整理成文,编著了12本教育类小册子。同时,他撰写教学论文30多篇,10多次获得大奖,其中,获一等奖、特等奖13次,应约大会发言12次。他的论文入选文集10部。
1998年,王老从临汾一中退休后,平阳、兴国、阳光等6所中学又聘请他担任地理教师,他又回到了他热爱的讲台,再次站立在学生中间。这一站,又是八年。近些年,他又在家中开办了“学雷锋辅导站”,志愿为孩子辅导作业。问起他为什么这样热爱教师、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王老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取教化者在师儒。
老师的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啊。”著书立说笔耕不辍熟知王老的人都知道,他无论是在青年时期,还是现在退休闲赋在家,都一如既往像一头老黄牛,“不用扬鞭自奋蹄”,在漫长岁月里,心怀“著书立说”的梦想,勤奋学习,笔耕不辍。上世纪90年代他曾编写乡土地理教材《临汾地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读书看报时看到有征文活动启事,他就积极投稿参加,征文往往都能拔得头筹。如:《十颂共产党》获全国征文一等奖;《令人羡慕的堂兄在名人伟人的教导下成长》获诗词散文大赛一等奖;《惠兄的胸章书旗杯》获“祖国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临汾赞歌》荣获第四届“中华颂”大赛金奖;《解放临汾》荣获第二届“祖国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王老的家中,报纸整齐地排放在书桌的一角。他说,“我这一生,就是离不开纸纸笔笔,看书,读报,写文章,让我干一辈子我都乐意得很啊。”王老的文章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如,《一个僵化的地理数字待更新》发表于《xx日报》;《今昔龙祠泉》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在坦桑尼亚的两年》和《给毛主席拜年》均发表于《中国老年报》“朝花夕拾”征稿栏目。
而今,年近八旬的他,把自己教书生涯中的点滴难忘的故事进行了总结梳理,《啊,美丽中国》《地理文选》《学生绘摄文章选》这三部书因此应运而生。这三部书在参加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举办的“探索杯”大赛中均荣获特等奖。
助贫救灾睦邻友善
王老的家中摆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朴的院子,院子里摆着6个版面,版面上是三位老八路的生平事迹。王老说,这是他老家的院子,他的'爷爷在光绪年间逃避战乱落户临汾,他的家训可以概括为:勤劳致富、怜贫爱老、和善家族、爱党爱国、忠孝门户。优良的家风,规范着王氏子孙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也孕育出王老热心助人、睦邻友善的高尚人格。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老师刚在城里工作,同村的村民冯、郭等人,买化肥身无分文,向他寻求帮助,尽管他手头不宽裕,还是每人赠予50元,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前年,老家城居村修路,他捐款1000元,聊表心意。凡有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灾区,他都献钱捐物或交特殊党费。
他的家人,不管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同四邻都是温和相处,待人不卑不亢,遇事不争不吵。但2015年却发生了想不到的事。东边许姓邻居要盖新房,向西侵占了他侄儿原来的猪圈地基,一个要占,一个不让,为此,两家后人大吵大闹三次。他作为老前辈、老党员被叫回去三次解决问题。通过宽让、拉架、耐心开导,用“六尺巷”故事化解了矛盾,解决了事端。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作为教师的王老,爱岗敬业,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园丁”“临汾市学科名师”等荣誉称号;作为写作爱好者的王老,被授予“全国文艺创作年度人物”“中国梦文化艺术创作精英”等荣誉称号;作为王氏子孙,他的传略入选辞书40多部,如《xx人才》《中华魂百业领导英才大典》等。
最新退休教师事迹材料原创2
在xx街办事处兵站社区兵站路小学家属楼,说起谁最“热心肠”,居民们的答案难得的一致——xx!作为一名退休教师,76岁的冯老师没事常常在小区转悠,在没有看门人员的时段里,看到天黑小区的灯不亮,天亮灯不关,自己到点就去拉灯,时间一长,得到了小区一片“点赞”,住户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冯老”。
兵站路小学的杨校长告诉我们,兵站路小学的家属楼小区以前居住的都是兵站小学的教职工,管理起来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住户占到全小区三分之二,住户人员的复杂化,再加上住户水平参差不齐,管理起来很不容易。不少住户在小区乱扔垃圾,在大门口栏杆上晒衣服,这些行为在小区时有发生。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冯老主动组建一支小区保洁队。他是大家拥护的队长。说起这个,冯老笑呵呵地说:“活动、活动,人活着就要动!我想趁着现在身体还硬朗,多为大家做点服务,所以就自愿当保洁员。”但是,做小区保洁是一件苦差事,所以大家刚开始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除了冯老外,保洁队只有两三个人。考虑到平常工作量较大,冯老就组织小区里年轻的同志们也参加这支保洁队,已经达到了十余人,隔三岔五都有人在小区里搞保洁。
“万事开头难。”冯老坦言,在刚开始保洁的时候,受过很多委屈,平常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管闲事”“这话搁谁听了都不会好受,但某些人毕竟有些习惯一时半会也改不了。”冯老说、每当这时候他都会耐心地给居民讲道理、作解释。就这样,看见小区有垃圾,他就会随手捡起来;遇到有人往墙上乱涂乱抹,他就去和人家“聊一聊”;碰到有人在小区张贴广告就去“劝一劝”。现在,不少居民都表示,在冯老和保洁队的辛勤付出下,小区的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在冯老的家里,有两把扫帚,一把扫家里,一把扫楼道。院里看到哪里脏了,他就会拿着自己的扫帚出来打扫。不认识他的外来租户甚至把他当成了小区里的聘用的.保洁员。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在楼下扫地,一个年轻租户指着路边对他说:“这边很脏,你过来打扫一下。”当时他感到很好笑,但啥都没解释就去扫了。
在冯老的坚持下,小区的居民也渐渐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一次冯老因事外出了几天,回家的路上想着这几天没打扫,楼院里一定很脏,准备回去大扫除一番。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进小区大门一看,干干净净的。正在他疑惑的时候,正巧碰到一单元张大姐。张大姐的一番话让他欣慰了不少:“以后您不在家,楼院我来打扫。”
看见有人在小区乱贴小广告,冯老会前去制止;看见身体较差的老人拎菜困难,冯老会搭把手……不过,最让小区感动和信服的是,小区东南角有一堆多年堆放的垃圾,平时只有人扔,没人清理,冯老考虑垃圾到了夏天臭气难闻,影响大家健康,他就自己出钱让车把垃圾清理掉,如今垃圾堆变成了花池。小区围墙陈旧脱皮,冯老自己出钱买涂料,并组织保洁员自己动手粉刷墙壁,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小区门口只有一盏路灯,为了解决小区照明问题,冯老同几位保洁员自己找线、找灯泡,自己上高爬低安装了三只路灯,晚上小区处处明亮,既便于大家出行,也加强了安全。冯老为了小区安全,同学校杨校长协商,给小区安装了三个摄像头,冯老自己出钱制作了一块“您已进入视频区,请注意您的行为”的广告牌,钉在了大门口,保证了小区住户的安全。为了小区,冯老不仅组织保洁员为小区服务,还自己掏腰包支付五百多元
冯老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他的事迹在我们每个人的眼中感觉微不足道,但他的举动感染了小区的住户,感染了你,我,他……他是小区里的“热心肠”,温暖了小区每一位住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