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作文素材整理:老腔 秦川大地的“老腔”这一古老民间艺术走上了央视,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吸引更多艺术家们的目光。 “老腔”最初起源于西汉时期的船工号子,根植于劳苦人民的生活,随着年深日久的历史沉淀,形成了“老腔”慷慨激昂和苍凉的独特性。陈忠实在文……
最新高考作文素材整理:老腔
秦川大地的“老腔”这一古老民间艺术走上了央视,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吸引更多艺术家们的目光。
“老腔”最初起源于西汉时期的船工号子,根植于劳苦人民的生活,随着年深日久的历史沉淀,形成了“老腔”慷慨激昂和苍凉的独特性。陈忠实在文中描述了自己第一次看老腔演出的经历:“气势磅礴,粗犷豪放,慷慨激昂,雄浑奔放,苍莽苍凉,悲壮的气韵里却也不无婉约的余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
为何如此富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老腔”却令大作家产生“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呢?眼光应当投向全国,我国有许多像“老腔”一样的民间艺术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竟需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能得以传承。据文化部的权威公布:1959年中国尚有368个剧种,目前只剩下286个,其中有74个剧种只剩下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化困境”。许多戏曲只是作为“参赛戏”或“评奖戏”而召集演员临时排练,常常活动一结束,就“曲终人散”。它们正遭遇人才流失、青黄不接、创新受阻、没有市场、难以为继的困境。这怎能不令人富有民族责任感的老作家“懊丧自责”,忧心忡忡呢?
众所周知,民间艺术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乡愁的文化载体。它不仅构成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一旦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认为仅仅靠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将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靠少数传承人抢救还远远不够。为此,政府应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加大资金的投入,大力扶植人才,各级学校也应该积极配合,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各地民间艺术也能像“老腔”一样,发出令人震撼的“呐喊”,打造出一股股强劲的“最炫民族风”。
老腔的传承
沿革
大概2000年前,在黄河渭河的交汇处,有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码头上一群船工,他们拉船时总是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跟着一起喊,一齐用力。有人用一块木头有节奏地打击船板,这号子便更有了一种号召,一种合力。黄河边上的船工拉了100年,就这样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齐吼齐合力。黄河边上的船工就这样拉了1000年,一人起头喊号子成了一人主唱,众人跟着一起喊成了众人帮腔满台吼,木块击板成了乐器,黄河岸边有了老腔。于是,老腔成了戏,有了唱腔。
老腔用皮影表演。只要6个人就可演唱一出让人荡气回肠激动不已的戏来。一出戏由一人主唱,生末净旦丑全担,其他5人帮腔。主唱怀抱月琴,边弹边唱,还要打板打锣和敲鼓。另一人挑扦子表演皮影。其他人分别负责板胡、大号、手锣、勾锣、铰子、梆子、铃铃和木块击板。近10种乐器由5个人承担,每个人身边都是几件家什,放下这个便拿起那个,搭档配合自然是十分默契。这些古老原始的乐器竟能演奏出铿锵而悠远的旋律,有力地烘托着老腔的唱腔。老腔带着一人唱满台吼的气势,带着以木击板的震撼,去唱征战和剿杀,去唱牺牲和失败,在老腔台下听老腔,那一声似乎从脑后发出的略带沙哑的唱,厚重而深沉。
它唱出得胜的英雄气吞山河的豪迈,唱出失败的英雄马革裹尸还葬的粗犷和豪迈,唱出陕西人的冷倔和苍然。在老腔台下听老腔,仿佛考古学家找到了古战场,听到了刀枪剑戟的撞击和古时的人喊马嘶。在老腔台下听老腔,心胸会慢慢地装进大山和江河,驱赶去戚戚的小气,生出一股豪气,一股无畏。
老腔戏剧目以三国故事为最,计有《长坂坡》、《出五关》、《取西川》、《收姜维》、《定军山》、《战马超》等30多本。
流传
老腔生于华阴。生于张氏家族。曾经辉煌过,那是在明、清两代,华阴境内有10多个班社,活跃在周边的陕西、山西、河南一带。现今,华阴老腔仍然代代相传,只是有些萧条。有四五个班社坚持在华阴境内活动。张新民是华阴老腔正宗传人张全生的儿子,他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十个戏本,张新民视这些戏本为张家珍宝。只是新民的儿子却死活不上这个套,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老腔的忧虑。另一个资格最老的班主"白毛"名叫王振中,虽然姓王却也是张氏一族老腔的传承。白毛年过70,说起老腔就激动。唱《人面桃花》,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能唱得人激动流泪。
现状
经过数十代传儿不传女的宗族复制,到今天,仅剩下七八个演员,加上几位只能伴奏,不会演唱的演员,全国一共只有十二位老腔演员。然而,老腔老调,蕴含着无数艺术闪光,滋养着当今文化人的艺术生涯。金庸先生登临西岳华山,在观看老腔皮影戏后,不禁兴奋题词:"喜观老腔皮影戏,精彩无比,叹为观止。"张艺谋、赵季平、葛优等文化艺术界的"腕级人物"也都从老腔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打造更多更好的精品。
华阴老腔艺术团中年龄最大的是76岁的王振中老人,最小的也已58岁。据王振中介绍,老腔原来是以皮影的形式表演,表演者在幕布后边,原来唱一本戏就一个人,生旦净丑都是他。在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后,这些老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不少,还走出国门,演到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