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最小公倍数 教案

管理员

摘要:

最小公倍数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小公倍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小公倍数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8—69页。  教……

最小公倍数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小公倍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小公倍数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

  2.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经历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学号吧,我叫到学号的同学请起立,看看谁的反应快。(课件出示:学号是4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是6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哪些同学站起来2次?请站起来两次的同学再次起立,依次报出你们的学号。

  师:想一想,他们为什么站起来两次?

  生:因为他们既是4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公倍数的问题。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报数游戏,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

  (一)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回忆学习方法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是怎样研究公因数的?

  生:先分别写出两个数的因数;从这些因数中找出相同的因数就是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师: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游戏中4和6的公倍数问题。

  2.自主探究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找出4和6的公倍数。

  3.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间互相讨论。(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4. 小结概念,课件演示集合图。

  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公因数,这里让学生通过迁移的方法,很快地认识到这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师:请用你想到的方法找出6和8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方法有:

  ①列举法:先找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数。

  例如: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8,16,24,32,40,48,……

  6和8公倍数:24,48,……6和8的最小公倍数:24

  ②用集合图表示也很清楚。

  ③6的倍数中有哪些是8的倍数呢?或者8的倍数中有哪些是6的倍数呢?

  师:这么多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通过观察,想一想:①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18和24 15和25

  三、课堂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3和6 2和8 5和6 4和9 3和9 5和10

  交流你的发现:若两数互质,两数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数;若两数含有倍数的关系,较大数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

  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独立作业:数学书71页2题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生: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等等。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并理解求两个特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实录:

  一、引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对,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蜜蜂们开始忙碌起来了,其实在蜜蜂的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大家看,(课件出示)蜜蜂们每天白天都忙碌的采花粉酿花蜜,但是,由于这个蜜蜂王国的日益壮大,蜜蜂们越来越多,每次大家同时采完蜜回来往往非常拥挤,这可怎么办呢?于是蜂王就想了一个办法。

  点评: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密切联系有趣的生活实例,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使本课的数学知识赋予一定的价值

  二、新授

  1.(1)师:蜂王把它们分成了2组,1组每30分钟回来一次,1组每40分钟回来一次。它想这样可就解决问题了。同学们,你们说蜂王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

  生①:解决了。

  生②:没有解决,过一段时间,它们会一起回来的。

  师:有的同学认为这个办法可以,有的认为不行。请你们自己证明一下,在证明时,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

  生①:用纸条证明,(学生在展台演示)每隔30分钟回来一次的,第四次回来要120分钟,每隔40分钟回来一次的,第三次回来也要120分钟,当120分钟时它们会同时回来,发生碰撞,所以不行。

  师:这种方法形象直观,非常好,还有不同和方法吗?

  生②:用数轴证明。(学生在展台演示)

  师:大家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简洁清楚。

  师:有的小组用的是摆纸条的方法,有的小组用的是数轴表示的方法,都十分形象,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③:找倍数的方法证明。30的倍数有:30 60 90 120;40的倍数有:40 80 120 ,我发现它们有共同的倍数120,所以第120分钟它们会相撞。

  板书:30的倍数:30 60 90 120

  40的倍数:40 80 120

  (4)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采用了不同方法,但都是先找出30和40的倍数,从而发现它们有公有的倍数120,看来是真的不行。

  [点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现了找法的多样性,并注意找法的优化,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优化方法。]

  2.师:咱们换一个数试试。一组60分钟回来一次,一组90分钟回来一次。请同学们再来证明一下。

  学生验证。

  学生汇报。

  生:60的倍数有:60 120 180;90的倍数有:90 180。所以在180分钟时它们会相遇。

  师:恩,还是不行,我们发现60和90也有公倍数。

  3.师:那是不是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倍数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生: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倍数,例如17和18的公倍数就是它们两个数的乘积。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可以看出:任意两个数都有公有的倍数,也就是公倍数。什么是公倍数?

  生: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就是他们的公倍数。

  师:公倍数有多少个?

  生:有无数个,找到两个数的一个公倍数,用它去乘2、乘3……所得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师:我们发现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倍数,而且每组公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那么三个数之间是否也有公倍数?四个数呢?五个数呢?

  生①:举例:2、4和5的公倍数是20。

  生②:无论几个数,只要相乘,它们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师:那你能找出最大的或最小的公倍数吗?

  生:没有最大的,只有最小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公倍数。

  点评: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倍数、最小公数意义的理解,使表象更加清晰。由此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的过程。

  4.找最小公倍数

  4和8 5和10 6和15 6和9 4和5

  让学生找出每组数的公倍数。

  师:4和8你们怎么找得这么快?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方法吗?

  生:大数要是小数的倍数,大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师:你们还能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之后汇报。

  生①: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乘积也是它们的公倍数。

  生②:5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并不是它们的乘积。

  生③:4和5两个数是互质数。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师它们的乘积。

  点评:教师直接把找特殊情况下两个数最小公倍数这一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练习、让学生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却从不给出结论性的评价,而是始终鼓励他们大胆猜测验证,互相补充说明,学生真正投入探究学习的氛围中,体验着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与练习,我们学会了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且发现了一些特殊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设计思路:

  “最大公倍数”是一节概念课,学起来比较枯燥。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最大公因数以后进行教学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虽然属于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学习方法相似。本课设计强调了学习方法的借鉴,让学生借鉴学习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一开课,我就通过情景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解决蜜蜂回巢的问题中初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在找公倍数的过程中,呈现出找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分析出各种方法的优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然后变换情景中的问题作为进一步学习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多个实例发现其中的规律,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寻找最小公倍数的练习探索求特殊关系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使学生初步感知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评析:本节课虽是概念教学,但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学得生动有趣。

  1. 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最小公倍数”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看似无多大联系,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补充调整,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信息,从而构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数学课堂。先以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物模型,让学生借助具体实例,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数学,抽象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概念。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体会到学习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与生活的特点。

  2.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教师充分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理念。如,在获取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征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景,然后放手让学生合作解决,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现了找法的多样性,并注意找法的优化,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在初步获得所学知识后,教师又巧妙地引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使学生产生了深刻的体验,从中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其中较大数。(作者: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 董惠平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 唐忠亮 吴颖昕 王婷)

最小公倍数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练习五第12~14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进行有条理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含义,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弄清公倍数和公因数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完成一些公因数、公倍数的有关练习。

  二、基础训练

  1.写出36和24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2.写出100以内10和6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12题。

  谁能说说什么数是两个数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因数指什么?

  在书上完成连线后汇报方法。

  你是怎样找出24和16的公因数的?你是怎样找到2和5的公倍数的?

  2.完成第13题。

  独立完成。交流各自方法。

  3.完成第14题。

  独立完成。交流各自方法。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完成思考题。

  (1)小组讨论方法。

  (2)指导解法。

  把46块水果糖分给同学后剩1块,也就是同学们分了多少块糖?(46-1)38块巧克力分给同学后剩3块,也就是分了多少块巧克力?(38-3)每种糖都是平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这个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要求小组最多有几人,就是求45和35的什么?(最大公因数)(45,35)=5因此这个组最多有5名同学。

  5.阅读“你知道吗”介绍了我国古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重要方法————辗转相除发法,以及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四、课堂

  大家在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单元时,首先要明白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意义,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其次要掌握找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才能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最小公倍数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能用排列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重点难点

  1.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主要教学方法

  新授课讲解法尝试法

  操作过程

  板书设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认识

  例1.从小到大,顺次写出几个6的倍数和几个9的倍数,找出6和9公有的.倍数,最小的一个公倍数是几?

  6的倍数有:6、12、18、24、36、42......

  9的倍数有:9、18、27、36、45、54......

  6和9公有的倍数有:18、36......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8

  用图表示如下:

  6的倍数9的倍数

  6和9的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活动:预计时间()分钟

  学生活动;预计时间()分钟

  一. 准备题

  1.什么叫约数?什么叫倍数?

  2.用什么方法求一个数的倍数?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有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1。

  2.学生尝试

  6的倍数有:6、16、18、24、30、36、42、......

  9的倍数有:9、18、27、36、45、......

  6和9公有的倍数有:18、36......

  3.教师讲评:也可以用图来表示:

  6的倍数9的倍数

  6和9的公倍数

  4.引导学生归纳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三.练一练:

  1.第1题填在书上。

  2.第2、3两题

  3.独立练习:第4、5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口答

  1.学生读题

  2.尝试: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3.先理解图意,再填入公倍数。

  1.指名说说

  2.把书上的发现告诉同学。

  3.看书上写的是不是与我们发现的相同?

  4.想一想:

  (1)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2)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区别?

  1.学生填在书上。

  2.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找倍数和公倍数的方法相同。

  不同点:第2题前3个括号里要有省略号;第3题前3个括号里不该填上省略号。

  四.总结后做目标检测。

  延伸练习

  作业册70页

  反馈与矫正

  目标达成情况

最小公倍数教案5

  教学要求:

  学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区别

  教学重点:

  学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区别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写出3组互质数

  (2) 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9 25和10

  二、学习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3 6 9 5 25 10

  2 3 5 2

  还能再除下去吗?

  6 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3×2×3=18

  25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5×5×2=50

  练习:求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30 36和54 7的14

  24和36 14和56

  三、比较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的区别

  分别求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比较: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小结:相同点:用短除法,除到互质数为止

  不同点:最大公因数是把所有的除数相乘;最小公倍数是把除数和商相乘。

  四、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两个数成倍数关系

  15和30 12和36 8和4

  求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说说你的发现?

  五、观察

  两个数是什么关系?

  最小公倍数与这两个数的什么关系?最大公 因数与这两数有什么关系?

  1.两个数互质

  拿出复习中同学们写出的互质数

  小组合作讨论研究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特点呢?

  2.练习

  直接说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

  3和7 8和9 11和4

  4和28 4 和25 33和11

  7和63 48和12 42和56

  3.作业:求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

  公因数

  15和20 7和5 12和16

  5和35 28和14 34和51

最小公倍数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法和算理,并能正确地、合理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法和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复习引入。

  1、师: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还学会了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现在你能不能找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写在本子上。

  学生做后,反馈,教师按学生的记叙板书:

  12的倍数有:12、24、36、48、60......

  30的倍数有30、60、90、120......

  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

  2、师:同学们用列举的方法,依次列出两个数的倍数,再从中选出最小公倍数。这种方法好不好呢?请同学们再试一试,找出810和1350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巡视,学生算了很长时间仍未解决,这时有学生提出;这种方法虽然能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但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重点研究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展开

  1、研究算理,探究算法。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的?

  生:我们通过分解质因数,发现了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连乘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以我们用短处法可以求出最大公约数。

  (2)师:那么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能不能也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呢?我们一起试一试。

  请学生把12、30和60分别分解质因数。(教师板书)

  (竖式略)

  12=2×2×3

  30=2×3×5

  60=2×2×3×5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各数分解质因数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备 注

  师生逐步讨论得出:最小公倍数60的质因数里包含12和30公有的质因数2、3,还有12独有的质因数2、30独有的质因数5。

  (教师在黑板上将公有质因数、独有质因数标出标记)请同学们再想一想:

  A、为什么独有的质因数要全部取上,少一个行不行?

  B、为什么公有的质因数只选一个作代表多选一个行不行?

  学生分别进行检验,讨论明确。

  (3)师:你们的这个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请大家再亲自试一试。让学生把6、8及它们的最小公倍数244分解质因数。

  6=2×3

  8=2×2×2

  24=2×2×2×3

  实践再一次征实: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中必须包含两个数所有的质因数。公有质因数选一个作代表,独有的质因数全部取上。

  2、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教学例2,用简便方法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师:现在你能用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

  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最后看课本。

  指名汇报,教师板演:

  用公约数2除

  用公约数3除

  只有公约数1,不必再除

  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得到: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2=60,也可以这样表示:[12,30]=2×3×2×5=60

  (2)讨论:如何用短处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讨论后,指名汇报,请学生打开课本,看与课本上总结的方法是否一致。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求180和1350的最小公倍数。

  师:现在你能求出810和1350的`最小公倍数吗?学生用短处法求得:

  [810、1350]=4050

  师:你认为用短处法和列举法求最小公倍数那种方法简便?

  2、做课本第60页练一练第2题。

  3、试一试:求12和36,9和5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试做后反馈;

  [12]=2×2×3×3=36[9,5]=9×5=45

  (2)师: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

  生:36是12的倍数,36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9和5互质,它们的积就是最小公倍数。

  师:能不能按照你们发现规律,求出下面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能口算的要口算。

  第一组:9和18200和50

  第二组:11和73和8

  第三组:14和824和20

  小结: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乘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这两个数既不互质,也不成倍数关系,可用短除法求出。

  4、做课本第60页第3题。

  5、做课本第60页第4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怎样求两个数得最小公倍数?

  2、这个方法我们是怎样研究得到的?

  你认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

  通过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在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时,要引导学生学生区分同求最大公约数的区别。

最小公倍数教案7

  教学内容: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课本P88~90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育人目标):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

  3的倍数有:()

  2的倍数有:()

  2、学生汇报填写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3、说一说,你对倍数有什么理解?

  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

  出示阿凡提的故事

  1、教师:请大家想一想,阿凡提是哪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他用的是什么办法找到这个日期的?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最小公倍数(板书)

  2、出示日期,让学生找出巴依老爷休息的日期和标出账房先生休息的日期

  3、展示问题(让学生回答)

  (1)老渔夫休息的日子有哪几天?4,8,12,16,20,24,28它们都是()的倍数

  (2)小渔夫休息的日子有哪几天?6,12,18,24,30

  它们都是()的倍数

  (3)老渔夫和小渔夫同时休息的日子有哪几天?12,24

  它们是()和()共同的倍数

  (4)我最早应在几号去拜访他们?12

  4、总结问题后,导出课题:最小公倍数

  5、出示问题:(通过上面的问题以及以前学过的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

  (1)什么叫公倍数?

  (2)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

  6、学生:回答

  教师: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讲授新课

  1、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最小公倍数,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

  (1)、找出6和9的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6,12,18,24 30,36……

  9的倍数:9,18,27,36……

  6和9的公倍数:18,36……

  6和9的最小公倍数:18

  教师:同学们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了吗?

  学生:会

  (2)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数

  全班交流并板书。

  还可以这样表示

  3的倍数2的倍数

  2

  (3)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四、通过这几题的学习,观察一下: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

  教师:我发现: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五、归纳总结:

  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倍数

  (2)再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

  (3)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六:随堂练习:

  1、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和8 3和8 6和156和9

  4和106和8 4和108和10

  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3、练习:六盘水火车站是12路和13路公交车的起点站。12路每3分钟发车一次,13路公交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公交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久又同时发车?

  七、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

  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第五十一条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第六十六条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问题结束:你们现在知道阿凡提是哪一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了吗?

  八:布置作业

最小公倍数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1——82页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最小公倍数和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过程。

  2、了解最小公倍数,学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对口令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对口令,老师说一个数请你对出它的倍数1、对9、12的倍数。

  2、对出一个数,它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二、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每周都会上微机课,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打字情况,那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呢?

  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学生打字的速度各有不同,教师可进行激励性。如:真不错,你一分钟能打这么多字;打得慢了点,没关系,只要你经常练习,一定会越来越快。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小伙伴红红和聪聪都是打字的能手,他俩打同样一份稿件进行了一次打字比赛。

  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图。

  师:从两个人的对话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聪聪用了5/6小时。

  生2:红红用3/4小时就打完了。

  师:他们两个人谁打得快呢?请同学们当裁判,通过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比较,教师巡视,了解通分的方法和结果。师:谁来说说是怎样比较的?谁打得快呢?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比较的?谁打得快呢?

  学生交流,教师进行板书。

  生1:因为6×4=24,我先把和进行通分,都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5/6=5×4/6×4=20/24,3/4=3×6/4×6=18/24

  20/24>18/24,所以5/6>3/4。

  红红打得快。

  生2:我也认为红红打得快。但是我把5/6和3/4进行通分,都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5/6=5×2/6×2=10/12,3/4=3×3/4×3=9/12

  10/12>9/12,所以5/6>3/4。

  ……

  如果学生只有分母是24或12的一种方法,教师要作为参与者介绍另一种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两种方法,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概括一下,应有如下回答:

  ●相同的地方

  (1)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把5/6和3/4进行通分后,再比较大小的。

  (2)两种方法通分时用的分母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数。

  教学预设

  ●不同的地方

  (1)第一种方法,通分时用两个分数分母的积24作分母,第二种方法,通分时用4和6的公倍数12作分母。

  (2)24是12的2倍。

  ……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两种通分方法中,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数。那么,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请同桌的同学合作,在老师发给你们的椭圆形纸片上分别写出50以内4和6的倍数,再圈出它们的公倍数。

  学生自己找,教师巡视。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找的?4和6的公倍数都有哪些呢?生:我先找出4和6各自的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40,44,48,师:如果让你继续找下去,4的倍数还有没有?用什么表示?

  生:还有无数个,用省略号表示。

  生: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师:如果让你继续找下去,6的倍数还有没有?用什么表示?

  生:还有无数个,也用省略号表示。

  生:然后找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4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师:观察我们找到的50以内6和4的这几个公倍数,想一想,如果继续找下去,48后面一个公倍数是几?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可能会说:

  生:继续找下去,48后面一个公倍数是60。因为每两个公倍数之间都相差12,48加12等于60。

  师:60后面还有没有?还有多少个?

  生:还有无数个,用省略号表示。

  师: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生:没有最大公倍数。因为4和6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找不到最大的一个。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再来观察4和6的这些公倍数,没有最大的我们能找到一个最小的谁?

  生:12。

  师:还有比12小的公倍数吗?

  生:没有了。

  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最小公倍数。(教师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

  师:我们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了一些认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同桌的同学现互相说说。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出概念(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

  师:刚才我们找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数,现找了4的倍数,又找了6的倍数,最后找到4和6的最小公倍数。这种方法太麻烦,其实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短除法(教师边说边板书用短除法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书写方式一样。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教案9

  一、教材简析

  《最小公倍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8-90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倍数、因数以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习为今后的通分学习打下基础,具有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性。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2.理解算理并学会计算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过对最小公倍数算理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能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能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三、设计理念

  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进行集合思想和极限思想的渗透,感受数学化的简洁美。而探究性学习又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得到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之后,及时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中去,从而渗透数学归纳思想,达到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学生构建数学概念的过程不能简单“告知”,通过引导,让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在解决问题中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明晰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思路,在富有生命活力的再创造过程中,主动建立概念,完成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感知概念

  出示关于阿凡提的故事,巴依老爷说:“从八月一日起,我要连续出去收账3天才休息一天,我的账房先生要连续收账5天才可以休息一天,你们就在我们两人同时休息的时候来吧。我肯定给钱。”阿凡提动了动脑筋,便带长工们离开了。那么在这一个月里,阿凡提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同桌讨论,学生合作在日历卡上找出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的共同休息日。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完成板书:

  巴依老爷的休息日 4、8、12、16、20、24、28 ??

  账房先生的休息日 6、12、18、24、30 ??

  他们共同休息日 12、24??

  最早的休息日12

  【设计意图】以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个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获得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内部结构特征的直接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

  (二)加深理解 总结方法

  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从“巴依老爷的休息日” 、“账房先生的休息日”、“他们共同休息日”、“最早的休息日”引出“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完成板书

  巴依老爷的休息日(4的倍数) 4、8、12、16、20、24、28 账房先生的休息日(6的倍数) 6、12、18、24、30 ?? 他们共同休息日(4和6的公倍数) 12、24

  最早的休息日 (4和6的最小公倍数) 12

  【设计意图】怎样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学生构建数学概念的过程,决不能是简单“告知”的过程,以概念为本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些经验性的活动过程。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在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再创造过程中,主动建立概念。完成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2.用集合圈表示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首先让学生用数学上的集合圈的形式表示4的倍数和6的倍数。(课件出示集合圈)。然后利用课件使集合圈重叠一部分。给学生问题:如果这两个集合圈这样放在一起,相交的这一部分表示什么呢?(课件出示集合圈的动态过程)

  【设计意图】根据弗赖登塔尔“数学是一项人类活动”的观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始,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进行集合思想和极限思想的渗透,感受数学化的简洁美。

  (三)巩固运用

  再求新法(本环节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和方法引探是教学难点)

  出示同学排队的题目:六(1)班同学在组织跳绳活动。班长说:“我们可以分成6人一组,也可以分成8人一组,都正好分完。这些学生至少有几人?” 问题出示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很快用列举法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我预设让学生寻找更简便的大数翻倍法,以及进一步探索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先把6和8分解质因数,观察质因数之间的关系,发现2是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而3和4是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从而突破难点。使学生理解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就是全部公有质因数和各自质因数的乘积。而短除法实际就是分解质因数的简便算法,并且引导学生发现,短除号左边的数就是它们的公有质因数,下面的数就是相对应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在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后。我们可以把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上面表示6的倍数,下面表示8的倍数。所圈重合的点是6和8的公倍数。(教材中出现了数轴上表示倍数的方法,考虑到学生想不到这种方法,我参与活动中,最后展示这种图形结合的方法。)

  【设计意图】用富有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渗透数学归纳思想,体现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

  (四)解决问题 深化理解

  在列举法的基础上,发现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由一道生活问题结束本课。(课件出示一道生活情境题)

  【设计意图】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当是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学生得到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之后,应及时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中去。

最小公倍数教案10

  说课: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是纯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抽象的概念,因此通过情景设计----让学生在寻找最佳慰问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由于学生在学习“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时已掌握了枚举法、分解质因数及短除法,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意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去探究新知,而且,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面来选择探究的问题,这样处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成果汇报时,让学生站到讲台前,讲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并通过实例来补充说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会求是互质数或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从我们学校到中山公园可乘坐A、B两种车,A车大约每隔400米设有一个车站, B车大约每隔600米设有一个车站。天气越来越热了,我们少先队员开展送爱心活动,在这条线路上摆几个慰问点,为驾驶员、售票员送上毛巾擦擦汗、送上凉水解解渴。现在请你们小组商量一下,慰问点设在哪里可以同时慰问两条线路的司售人员,并且要说明你的理由。

  2、在这里,我们找A、B两车的车站就是运用了有关倍数的知识,那么,你是否知道同时有两个车站的这几个数字表示的是什么呢?

  出示课题:公倍数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公倍数?

  这一个是最小的,我们又称它为什么?

  补充课题:最小公倍数

  谁能再来说一说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二、探究

  1、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在这节课中了解些什么?请学生写在纸上,并贴到黑板上。

  2、四人一组合作解决1--2个问题,举例说明,组长笔录。可以翻书请教,在P.69-- P.71。

  3、成果汇报:(由学生任选一种方法)

  (1)公倍数有多少个?

  (2)求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方法:

  ①枚举法:根据学生举例填写集合圈并说出各部分所表示的内容(参见下左图):

  ②分解质因数:如:12与30的最小公倍数(见上右图)

  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与各自独有之因数的乘积。

  =2×3×2×5=60

  从这两个分解质因数的式子里你能看出12与30的最大公约数是几?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参见下左图。

  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乘积。

  短除法:如求:36和45的最小公倍数,参见上右图。

  讨论:与求最大公约数比较有什么异同之处?

  短除法与分解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任选一种方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一组必做,其它可任选,看谁做的又快又多又正确):

  16和20;65和130;4和15;18和24。

  得出两个特殊情况: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4、总结:今天你们根据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学习,每个人的研究都非常成功,对于今天所学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

  三、回家作业布置(感兴趣的同学做)

  世纪大道是浦东新区最为壮观的轴线大道,它横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起于东方明珠电视塔,止于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全长4200米。请你当一位设计师,在大道的一旁每隔()米种一棵香樟,在大道的另一旁每隔()米种一棵银杏,那么,每()米一棵香樟和一棵银杏正好面对面,这样的情况共有()组相对的树木。

  教学反思:

  我们的教学是要真正地为学生服务,教师的职责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帮他们把好舵。讲台不是老师的,而是师生共同的,谁都能在这里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只有在被肯定、被信任的时候,才能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最小公倍数教案11

  课题一:两个数的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公倍数、的概念。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的方法。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求两个数的的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3和8 6和11 13和26 17和51

  2、求30和42的最大公约数。

  二、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已学过两个数的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例1 及画好的数轴。

  (1)学生口述4和6的倍数,投影显示在数轴上。

  (2)观察并回答。

  ①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

  ②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多少?有无最大的?为什么?

  (3)归纳并板书。

  ①4 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

  ②也可以用图来表示。

  4的倍数 6的倍数

  4 8 16 20 12 24 6 8 30

  4 和6 的公倍数

  (4)抽象、概括。

  ①什么是公倍数、?(让学生说)

  ②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1页有关公倍数、的概念。

  (5)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3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分别填写出6和8的倍数,再让学生说:两个圈交叉部分应该填什么数?为什么不打省略号?填好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并说明: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

  (2)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写出短除的竖式并指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哪些?

  2 18 2 30

  3 9 3 15

  3 5

  18=233

  30=235

  (3)观察、分析。

  ①18(或30)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②如果233(或235)再乘以2或3或5得到36、54、90(或60、90、150)都是18(或30)的什么?

  ③18和30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2335)

  (4)归纳:18 和30 的里,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1个3)以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3和5)就可以了,所以18 和30 的是:

  2335=90

  (5)教学求的一般方法。

  为了简便,我们通常用短除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写成下面的形式,求,如: 18 30 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

  ①每次用什么作除数去除?

  ②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再怎样做就可以求出了?

  (6)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4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解答后,点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然后集体订正。

  (7)抽象、概括求的方法。

  ①谁能说说求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看第74页求两个数的的方法。

  四、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让学生讲讲为什么?

  2.做练习十五的第4题,先让学生也按要求去做,再回答谁做得对,谁做错了,错在什么地方?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及方法。

  六、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五的第2、3题。

最小公倍数教案12

  教学目标: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法:新授、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法:练习、自学、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钟)

  (一)复习

  1、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最大公因数与两个数的质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二)出示目标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6分钟)

  自学内容:68-69页内容

  自学方法:先独立看书,思考问题,再小组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先从4号、3号开始回答,组长负责组织,提问,副组长负责记录,以及和老师的交流。)

  自学思考:

  1、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并背诵。

  2、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两个数的公倍数和他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三、合作交流(15分钟)

  1.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学生先独立思考。

  (2)再合作讨论自己是如何做的。

  (3)全班交流。

  2.小结:6,12,18,…是3和2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举例说明: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学生的方法有:①列举法:先找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数。

  例如: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8,16,24,32,40,48,…

  6和8公倍数:24,48,…

  6和8的最小公倍数:24

  ②大数翻倍法:8,16,24,…

  6和8的最小公倍数:24

  ③分解质因数法:

  8=2×2×2 6=2×3

  8和6的最小公倍数包括8和6的公有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④画图法。

  4.用喜欢的.方法求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

  5.用分解质因数法求18和8的最小公倍数。

  四、质疑探究(4分)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4和5 13和7 48和16 17和85

  小结:若两数互质,两数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数;若两数含有倍数的关系,大数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小结检测(6分钟)

  (一)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二)检测:

  1.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5,9][18,24][18,27][14,21]

  [32,40][25,45][26,39][54,63]

  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六、堂清(6分钟)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3和6 2和8 5和6 4和9 3和9 5和10

最小公倍数教案13

  一、教学内容:

  课本P88~90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育人目标):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

  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小组长汇报“前置小研究”完成情况

  怎样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数?

  第一步:3的倍数有:()

  2的倍数有:()

  第二步:3和2的公倍数有:()

  第三步:3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

  (二)、小组交流、探讨“前置小研究”

  1、要求小组内互相解决出现的错误,并能说说自己的方法;

  2、要求学生说说:

  (1)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

  (三)引课: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1、出示书P88例1题

  一种墙砖长3 dm,宽2 dm。如果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1)、学生进行讨论:

  (2)、出示分别用6个、24个、54个长方形摆成的边长是6分米、12分米、18分米的正方形的动画

  (3)、学生反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4)、还可以怎样表示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数?

  ①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数,还可以用用集合圈的方法表示②全班交流并板书。

  可以铺出边长是6 dm,12 dm,18 dm,···的正方形,最小的正方形边长是6 dm。

  3的倍数2的倍数

  6, 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考考你:用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完成P89做一做

  3、教学例2: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方法有(交流时课件演示)

  ①列举法:先找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数。例如: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8,16,24,32,40,48,?

  6和8公倍数:24,48,?

  6和8的最小公倍数:24

  ②用图表示也很清楚。

  ③6的倍数中有哪些是8的倍数呢?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和同学讨论一下。

  教师介绍:①大数翻倍法:8,16,24,?6和8的最小公倍数:24 ②分解质因数法:

  数的乘积。

  4、通过观察,想一想:①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②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5、考考你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

  完成书P90做一做: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3和6 2和8 5和6 4和9

  6、交流你的发现:若两数互质,两数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数;若两数含有倍数的关系,较大数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

  7、我能很快说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8和9() 24和8 () 30和5()4和12() 36和4()48和6 () 17和13() 14和15() 23和24()

  (四)巩固练习:书P91第1题。

  (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两个数公有的倍数

  最小公倍数: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那个数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个数的公倍数中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特殊情况:

  ①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②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积。

最小公倍数教案14

  课题:找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并会利用例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赵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蜜蜂采蜜

  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

  生:蜜蜂。

  师:蜜蜂在干嘛呀?

  生:在采蜜。

  师:嗯,是的。那你们看现在蜜蜂王国日益壮大,蜜蜂们越来越多,每次大家同时采完蜜回来都非常拥挤,这可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表意见,各抒己见)

  2.师:现在呢,有只小蜜蜂呢提出了这么一计策,把这些蜜蜂分成两个组,一组四分钟回来一次,一组六分钟回来一次,你们觉得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吗?同学们想一想。

  (片刻之后)师:同学们把书翻到第六十页,在这个表中把4的倍数用标出来,用 把6的倍数标出来。

  两分钟之后展示一位同学所标出来的。

  3.师:那4的倍数有哪些?

  生:4、8、12、16、20、24、28、32、36、40、44、48。

  师:那6的倍数又有哪些呢?

  生:6、12、18、24、30、36、42、48。

  又标了的有哪些?

  生:12、24、36、48。

  师:12、24、36、48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它们就叫做4和6的公倍数。

  师:那么我们的两组蜜蜂在这些时候又会碰上一起回家。那它们最快是在什么时候相遇呢?

  生:12分钟。

  师: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4.师:刚才我们是在50以内(包括50)的数中找4和6的倍数,如果继续找下去,还有吗?有多少个?

  生:有,有无数个。

  师:你能找出最大的一个吗?

  生:不能。

  师:4和6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但有最小的公倍数,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最小公倍数。

  二.巩固练习

  1.师:现在如果把蜜蜂分成两组,一组6分钟回来一次,一组9分钟

  回来一次,你知道它们最快什么时候相遇吗?(完成书上60页的试一试)

  师:50以内6的倍数有哪些?

  生:6、12、18、24、30、36、42、48。

  师:50以内9的倍数又有哪些?

  生:9、18、27、36、45。

  师:50以内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

  生:18和36。

  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呢?

  生:18。

  师:我们的两组蜜蜂最快在18分钟的时候相遇了。

  2.小猴子要过河了,小猴子现在要做从三块石头上走过去,可是石头都有密码的,你们可以帮助小猴子顺利过河吗?

  (出示课件,50以内9的倍数、50以内5的倍数、50以内9和5的公倍数)学生 独立完成再汇报。(书上61页练一练的第2题) 师:刚刚我们都是用的什么方法来找最小公倍数的?

  生:列举法。

  师:那现在还有一种方法找最小公倍数,短除法。

  2 18 24

  9 12

  3 4

  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就是:2×3=6.

  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就是:2×3×3×4=72。

  3.求下列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6 10和89和4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师:看看,这是什么?

  生:跑道。

  师:同学们平时爱跑步吗?,在学校的跑道上跑一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现在看看他们三个人的。

  (1)我跑一圈用6分钟

  (2)我跑一圈用4分钟

  (3)我跑一圈用8分钟

  师:你能提出问题吗?

  生1:他们同时出发男孩和女孩最快什么时候相遇?

  生2:他们同时出发男孩和老师最快什么时候相遇?

  生3:他们同时出发老师和女孩最快什么时候相遇?

  (独立完成)

  三.本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先谈收获师再总结

  1.同学们都很好的掌握了用列举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学会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教案15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独立思考可以使每个人深入的探究、冷静的分析;小组合作,可以更全面的思考,解题思路得以发散。

  教具准备:

  印有月历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教师谈话:从11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

  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小黑板出示:小兰一家和一张11月份的日历)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同学找小兰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小兰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一具体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

  二、激思引探,教学新知

  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从“妈妈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别引出“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师修改并完成板书。

  4的倍数:4、8、12、16、20、24、28

  6的倍数:6、12、18、24、30

  4和6的公倍数:12、24

  其中最小的一个:12

  师:教师:为什么要打省略号呢?(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不可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

  师:请你仔细观察妈妈和爸爸的休息的日子又什么特点?(引出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板书)

  师:在6的倍数和4的倍数中,你觉得哪些数字比较特别呢?(引出4和6的公倍数)师: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引出最小公倍数)

  (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修改板书,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

  2、及时练习

  师:认识了那么多关于倍数的关系,我们就来用一用。完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书本练一练的第一题

  2、书本练一练的第三题

  3、书本练一练的第四题。

  4、判断题

  (1)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两个数的公倍数是无限的,而最小公倍数只有一个。

  此题从整体上挈领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对各项知识进行抽象的比较、类比,进而推理、概括,对知识有深入完整的理解。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用数学语言进行合乎逻辑的讨论与质疑。

  四、课堂小结: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

  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条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整节课的设计,我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理念。我主要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方法,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过程中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