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心得感悟经典【1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顺其自然的,我们就可以写一篇关于感悟的文章。不过,是不是写起来就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治通鉴心得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资治通鉴心得感悟1 “《资治通……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经典【1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顺其自然的,我们就可以写一篇关于感悟的文章。不过,是不是写起来就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治通鉴心得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1
“《资治通鉴》精采篇章顶醍醐。谋身良师处世友,知古论今人生福”——毛泽东
逝者如斯而不舍昼夜,这是历史。回顾历史的长河,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中总是喜忧参半,而中华文明又是唯一一个历史上未曾中断的世界文明,足够我们去学习。
北宋涑水先生司马光我最敬爱的一位史学家。他的代表作《资治通鉴》是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写这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光阴。这本书主要通过介绍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地告诉清廉,正直,刚强的入仕品质。我的体会,在当今仍然不失为一本为人处世的指导准则。
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才人辈出,叱咤风云人物何其多。然而杀伤力最大,成本最低的还是这个时代惯用的反间计。的确,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便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在战国中,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蔗而傲视诸侯,若能留住孙膑这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惨重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国成为唯一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国家。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导致四十万大军被秦坑杀。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太多的史事和反间计有关。毕竟何人不疑,不疑何人。它永远是人类精神中最脆弱的部分。在当今仍然挑战者我们,试问我们非圣人,若处在其中一位,谁能做到真正的不疑。
江湖代有才人出,《资治通鉴》中不得不提的是谋臣志士。手摇蒲扇的诸葛孔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锲而不舍,多次上疏的贾谊,料事如神之张良,历史是棋局,他们便是旗手,各显身手,上马博弈,移兵退卒。这便是司马光的.主题思想之一;英雄赞歌,忠君护主。
书中记载,周显王四十八年,录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怀私念而进谏,孟尝君不计较他的私念却采用他的谏言。“又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这是司马光肯定孟尝君能够谏言的原因。盖世英雄陈汤,率领远征军,在首都长安遥远的西安,在距离三千四百公里外,击斩匈奴单于,砍下人头,向中央献捷时,指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千年之下,我们仍听到这个声音,为之热血沸腾。英雄为了解放,为了和平,揭竿而起,奋勇抗敌,谋臣志士忠于护住,冒死谏言。感谢司马先生,若无司马,必无《资治通鉴》。作为读者,何其幸也。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都为我们提供了典型。读一本书,读一个人,更读一段历史。读史者的幸运是让我们缅怀历史的同时,也能学到教训,不让历史重蹈覆辙。文案:“通和”轮李晓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2
权力是一个什么东西,竟让无数人为之着魔?这个问题我难以说清,毕竟它离我太远。权力的光芒通过重重棱镜,折射到我的眼睛时,早已不知它来自何方,我只知它是那么刺眼,让我很难与之对视,只得低下头,闭上眼,两腿约莫还有点发麻。
两千年的皇权历史,你方唱罢我登场,围绕的无非权力二字。若有人对权力的魔力表示怀疑,大可在街上随便问问,有谁不知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朱元璋?若要问问谁是刘徽、马钧、郭守敬、宋应星,估计没几个人知道。由此我们也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到人心对权力是何其崇拜。
古语有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灵王好细腰,朝臣赶紧减肥,勒紧裤腰带,饿的黄皮寡瘦,就为讨楚王欢心,其实这还是小儿科罢了。齐桓公感叹自己没有吃过人肉,厨师易牙就动起了心思,回家清蒸了小儿子,让齐桓公尝鲜。如此泯灭人性,虽旁观者清,但当局者迷,齐桓公曰:“易牙爱我”。
今语有云:“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比如河南省原副省长秦某某爱好摄影,于是理所当然就成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其作品众望所归获得全国摄影界最高奖。可一旦落马就原形毕露,据专业摄影师爆料,秦某某的技术也无非是入门级而已。
唐太宗爱听别人“骂”他,魏征对此孜孜不倦,君臣相和导演一场千古大戏。被司马光评价为“佞于隋而忠于唐”的裴矩当然也心领神会,于是从一个在隋朝时鼓足干劲为隋炀帝好大喜功卖吆喝的奸臣,摇身一变开始“骂”唐太宗,甚至还骂的唐太宗龙颜大悦:“若事事如此,天下安能不治?”
若有人认为权力让人着迷是因为权力好玩,那就大错特错!权力一点都不好玩,因为古代的权力斗争从来都是至死方休,君臣相杀、父子相残、兄弟反目、夫妻成仇比比皆是。纣王诛比干,赵盾弑君,晋献公杀子,朱友珪弑父,李世民杀李建成,唐高宗废后,韦后毒杀唐中宗,这些精彩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古代的权力斗争没有彩排、没有妥协,唯一的退出机会就是死。所以人与人之间只存在猜忌,害怕自己某一天被动退出。权力的交接也非常不稳定,虽然很早就采用嫡长子继承制解决纷争,但实际上并非尽善尽美,仍有很多因素制约这一制度的实际执行。比如皇后的废立、权臣的不安分、偶然事件的出现(比如北齐高澄被一个厨师杀死),让嫡长子继承制在实际中很难贯彻执行。
权力这么血腥,何必要玩呢,不参与就是了?图样图森破。当权者感受到的往往是权力带来的好处,而不接受权力赋予的责任。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说:“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确实如此,路易十五享尽了权力带给他们的好处,把洪水留给了孙子路易十六(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送上断头台)。
这就是我想说明的一个问题:“享乐之人与送死之人并非同一人,因果报应在权力上往往失灵的`厉害!”导致东汉朝政紊乱公然卖官鬻爵的桓灵二帝,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李林甫,他们不都得到善终了吗?风风光光才是权力拥有者的常态,后宫佳丽可以三千,死后还有高大的皇陵,当然为此买单的通常都是老百姓。
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导致权力的可以被滥用,这就是权力的魔力所在,因为人们往往沉浸于权力的享受中,而把责任留给了后人。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
时至今日,权力仍是一张绿色通行证,让众人崇拜,正应了那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3
《资治通鉴》与《春秋左氏传》在时间上大致承接,都是编年体史书,但《春秋左氏传》写出的更多是道义。因为在春秋那个时代,即使周王室衰微,在道义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诸侯想要称霸,在实力雄厚的前提下,还必须顾及周王室的颜面,打起‘尊王’的旗号,才能使得其他诸侯心服。纵观春秋时代几个有实力的诸侯,如郑庄公、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和楚庄王等,他们有的“奉天子以令诸侯”,有的“尊王攘夷”,在外交手段上的拿捏是很有艺术性的,不像战国那样全凭实力和暴力。虽说“春秋无义战”,但比起战国来说,至少是做足了表面工作的。所以,读《春秋左氏传》可以发现,我们民族几千年来讲的道德、礼义和廉耻都可以再里面找到源头,它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响很深,今天的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标准,大多还是出自这本书的。《春秋左氏传》通过对道义的表现,揭露出更深刻的人性。因为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也没有像今天这么多所谓道德的束缚,人的思想还未被封建统治所禁锢,使得最原生态的人性得以表现,这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读完令人掩卷叹息。
春秋的情义浪花流到战国,拍打出另一番的激情澎湃。战国是一个充满激情而残酷的.大争时代,在充满热血和激情地追求自强的同时,血腥和暴力始终充斥着整个战国。从战争就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战败大多是被俘,而战国时期则全是大屠杀,一只延续到秦帝国的灭亡。《资治通鉴》便是从韩、赵、魏三家正式立为诸侯开始的,从一个大分大争的战国时代开始,到另一个大分大争的五代十国结束,大体来说历经五个统一(秦、汉、晋、隋、唐)、六个分裂(战国、楚汉、三国、南北朝、隋末、五代十国),每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娓娓道来,大气磅礴。《资治通鉴》所表现的侧重点和《左传》是不同的,它更注重挖掘历史对现在的实用性,以史鉴今,借鉴历史中的用人之道、管理之道及成功之道,学习其中说话的艺术,做人的道理,还有对历史趋势的把握等等,这部书中的宝藏取之不尽。
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卷《资鉴》定乾坤”,这句话不为夸张。一部《资治通鉴》共二百九十四卷,司马光在其第一卷中所揭示的用人之道与管理之道,就足够一个管理者在一生中去实践做到。所以,一卷《资治通鉴》已经可以让人受用一生了。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4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资治通鉴》这本著作,书中描写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十国中各个时期的故事。我通过这本书了解了历史的种种传奇,也向我打开了历史的大门!
古人的智慧与勇气真的令人叹服!论勇敢,有项羽的英勇无敌,有霍去病的少年英雄,还有关羽的刮骨谈笑风生;论文人,有萧何张良、卧龙凤雏,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有唐朝四大贤相;论奇迹,有破釜沉舟,有背水一战,有温酒斩华雄,也有空城计。这些故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整本书从春秋战国、大秦统一、西汉东汉、三国合晋、南北两朝、到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每一个篇章都吸引着我的眼球。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隋唐时期。隋,是个强国,开国皇帝杨坚只用了20年左右就恢复了奄奄一息的华夏大地,只可惜他儿子杨广只花了十几年就“玩乐”地消耗殆尽。而唐呢?唐也很强,是继隋朝以后的一个更大的`王朝。但是,他的宫廷内斗十分混乱,三百年左右的历史长河中,就发生了好几次“骨肉相残”的事件,这也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整个大唐盛世永远的污点。最可惜的是,由安禄山、史思明主导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就进入了“盛世不在,文明永存”的时期。至此,一直到《资治通鉴》结束,再也没有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了。
人们常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在那个时期局势如此紧张的时代,如此强大的隋唐也曾因一步错,步步错,终至被其它朝代所替代。如今,我们的中国日益强盛,但是身处在世界混乱的局势之中,难免会有内忧外患,我们应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牢记历史,牢记使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中,始终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读完这本《资治通鉴》,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画面,也在历史中寻到了一面镜子,照着我前进的方向!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5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巨著,讲述了我们古代国与国之间的故事,其中有很多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一向不喜欢看历史,但当我翻看《资治通鉴》的时候,里面的内容却深深的吸引了我。我耐着性子看了下去,我读它的目的是:首先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其次主要学习《资治通鉴》中人物的谋略,我们处在现代社会,虽然没有战争,但也十分有必要的`去学习。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妨用古人的谋略来分析当代社会的局势,这对我们认识事物有很大的帮助。古今中外,好多人的谋略,为人处世之道不得不让人佩服,它可以扭转乾坤、化腐朽为神奇,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一个“妙”字,这就是我对《资治通鉴》的评价。有人善于摸透人们的心理特征,从而到达预期的目的,有人善于用兵……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古代历史留给我们不仅仅是历史,而是给我们留下了处事的经历和方法……
在此篇中,司马光提出了自己一个独到的人才观。他将人分为四类:第一类既有才又有德,叫做圣人;第二类既无才亦无德,叫做愚人;第三类有德无才,叫做君子;第四类有才无德,叫做小人。并且司马光认为,在没有圣人和君子的情况下,宁可用愚人,也不可用小人。因为小人无德,有能力去做成破坏性的事情;愚人虽也无德,但他的能力缺乏以让他去产生任何破坏性的影响。智氏家族的灭亡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春秋末期的晋国,存在六大家族(六卿),即范氏、智氏、中行氏、韩氏、赵氏和魏氏,范氏与中行氏被灭亡以后,智氏家族最为强大。
一日,智氏家族领袖智宣子荀申准备选择长子荀瑶作为继承人,家族中一个叫荀果的人反对,理由是:虽然荀瑶在各项技能方面都很优秀,但有一点不好,就是人品不好,“不仁”,这样的话他会恃着他的才能去做事情,智氏家族终会在他手里灭亡。可惜智宣子听不进。
于是,荀瑶上台了,谥号智襄子。
一次,荀瑶请韩康子和魏桓子一起喝酒,在酒桌上当中戏弄了韩康子与韩相段规。族人荀国听说后,劝说荀瑶不可欺人太甚,小心别人作难报复。荀瑶说:“我没向他们作难就算好的了,谁敢来向我作难?”其狂傲可见一斑。
像荀瑶这种有才而不仁的人,因为实力强大,愈加不可一世,愈加贪婪。于是荀瑶先后向韩康子和魏桓子索要土地,二人迫于淫威不得不给,为了保存实力以等待时机合力反水。荀瑶当然很得意了,满意了,继续向赵襄子索要土地。赵襄子年轻气盛,说不给就是不给。以荀瑶的性格当然是怒了,于是率领着韩、魏两家差点把赵家给灭掉。这时荀瑶手下一个人提醒他说:“我看韩、魏两家胜了赵家不但没有快乐,反而面有忧色,您要对他们小心啊!”荀瑶不但没听进去,竟将这话直接告诉了韩康子与魏桓子,他的傲慢自大已经近乎愚蠢,完全没把韩、魏放在眼里。但这一来是对韩、魏打草惊蛇,他们在荀瑶面前表了忠心以后,立马联合赵家一起密谋反水。韩、赵、魏三家平日对智氏的怨恨此时一并爆发出来,就如供水决堤,一下便将智氏军队冲垮,灭了智氏,分了他的土地。之后,三家瓜分了晋国,正式成为诸侯国,名列战国七雄。
所以说,才能是一把利刃,它在有德之人手中就能发挥好的作用,在无德之人手中就会产生破坏作用。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6
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资治通鉴》,这是一本闻名的历史书。
我最喜爱里面的一个故事——“商鞅变法”,“商鞅变法”里的`的商鞅是一个闻名的改革家。那个故事讲的是商鞅不是秦国人,也不姓商,原名公孙鞅。他从小聪慧好学,喜爱探讨刑名之学。他受不了魏国对他的冷落,投奔到了秦国,受到了秦王的重用,当上了左庶长,实施了闻名的商鞅变法。为了让百姓信任他遵守诺言,他在京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承诺谁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谁就能获得10两黄金。大家都不信任商鞅,商鞅就提高赏金到50两。于是,有一个壮汉真的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果真奖赏了50两黄金给他。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大家对商鞅制定出的刑法不敢不信了。
这个故事告知我要遵守诺言,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也让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7
《资治通鉴》是北宋文学家司马光的著作,记录了战国到五代的事情,十分精彩,令人百看不厌。
中国古代有去多仁义之士,比如一个叫豫让的人,智伯对他很好,他也对智伯忠心耿耿,当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很难过,两次要刺杀赵襄子,都没能成功,最后伏剑自杀,看了这个故事,我很惊讶,为了报仇,他宁可牺牲自己,虽然这种方法不值得提倡,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在他身上学到点东西呢?
司马光的最大贡献就是撰写了《资治通鉴》,全书共两百九十四卷,记录了历史的许多重大事件,他写这本书用了十九年的时间,花了他的大量心血,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这可不是个小称号,能得到这个称号的人,太少了。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1、古时候的人比现在的人重情义,讲信用,有时候我答应妈妈的'事,比如不粗心也做不到,我真该学习他们。
2、只要做了就做好,司马光写了十九年的书一定很辛苦,但是司马光还是凭借他的毅力留给了后人一部文学著作。现在我正在学习双簧管,我一定要像司马光学习,只要做,就要把它做好。
去看看这本书吧,绝对受益匪浅,我要让这本书伴我成长。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8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资治通鉴》的书。
这本书是宋朝的司马光编写的。简单地说,《资治通鉴》是一部历史书,它所记载的历史,从公元前403年起,到公元959年止,时间跨大达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久,还包括了战国时代、秦朝、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它是按时间先后记录历史,所以称为编年史。
其中我感觉最有趣的是《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子小时候住在墓地旁边,他天天学别人装神弄鬼。孟母觉得很不好。于是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里。可是孟子又学小贩们吆喝叫卖。孟母就又把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孟子也跟着学生们学习知识和礼节。孟母很高兴,便不再搬迁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得到启示,一个人想要成大器,和他的家庭环境以及理想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像《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刚出生本性都差不多,但是生活环境的.不同,人长大后性格就相差很大。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去对我们身心健康有帮助的地方,例如图书馆、科技馆、运动场等等。不要去网吧、游戏厅等不良场所。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资治通鉴》这本书里的故事很好看,并能让我们增长历史知识,建议大家去看这本书。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9
恩,一下很奢侈的多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开始好好阅读《资治通鉴》。今天浅尝第一卷,并且拜读了一下柏杨版的评说,倒不像是在读一本史书,而是“臣光曰”和“柏杨曰”两个政治家的口舌之纷。
《通鉴》从魏、赵、韩三家分晋开始编年叙述。在司马光眼中,这是一个周道衰落,纲纪败坏的年代,三家能够堂而皇之位列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司马光借此欲阐述的是一种正统儒家的正名理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就是这种理论的核心。君臣之位,如天地不可易位一样牢固。所以,虽然微子有德,他不能取代纣这样的暴君;虽然姬重耳功大,死后不能隧葬;虽然齐、楚、晋、秦势强于周,不敢轻易取而代之。在柏杨先生眼中,这种极端的传统就是一种反动,在历史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强权羞辱(宋为金所驱就是一个最大的讽刺)。而我觉得,今天的中国恰恰需要这样的一种礼教和名器。混乱的价值取向,拜金的社会潮流,贫瘠的文化涵养,道德底线崩溃,导致国人在人生观中太需要一种共同的正统的思想来领导,并且给所有人以福祉。今天,西方文化占据着主流,接受的成本低,回报高。不要怪国人崇洋,而是“名不正则民手足无措”。
在时间顺序上,三家分晋之前的大事是智伯之亡。用司马光的形容,其人美须鬓长,射御力足,伎艺毕,巧文辩惠,强毅果敢,缺少的仅仅是一点仁君之德。最终,智伯帅韩、魏攻赵,为三家所杀灭族。战场中最经典的一个场面是,智伯决水淹晋阳,赵指日可下,他得意忘形而道“吾今乃知水可以亡人过也”。听者有意,汾水可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一旁的韩康子和魏恒子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打算。唇亡齿寒,这不是把盟友推向敌营么?二家终叛,智氏遂亡。不过,从智伯的表现看,固然其是无德之君,我倒有点怀疑他的智力问题。此篇末,司马光遂展开关于才和德矛盾关系的讨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我看来,司马光的思维简直就是最天真的二分法了。岂知,人性本来就包括善恶,一个好的社会和制度能够压制人性中恶的部分,发掘人性善的那面。过分强调品德,使很多朝代的根基毁于庸才之手。
读史书,让我对那一个时代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无比的好奇。比如豫让为刺杀赵襄子,“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聂政杀韩宰相侠累后,为不牵连其姐姐,“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一个血雨腥风,死士辈出的时代,无论是为义还是为利,都让我敬畏,因为无法接触到其内心世界,也许这也是中国史书的一种缺憾吧。
这一段历史还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是吴起,背负“母死不奔丧,杀妻以求将”的这样一种坏名声,吴起仕鲁,大败齐军;投靠魏后,“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图谋”,“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后为武侯所疑,往楚国为相,南平白越(江浙,福建一带), 北却三晋,西伐秦,强盛一时。可怜吴起英雄一世,最终还是死于非命,为楚贵族所杀,死前躲在悼王的尸体后面躲避乱箭。叛乱者后来因为射王尸也没有好的下场,死后复仇,我不禁惊叹于吴起的智慧,然后不免辛酸,这种将相全才,在哪里都是改变全局的人物,可怜英雄惹人妒,犹得后世读者怜。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10
暑假期间,我当真拜读了青少版《资治通鉴》,受益匪浅,让我爱不释手。
《资治通鉴》是北宋闻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编辑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一段段历史情节,如同身临其境,历历在目。然而,让我感触感染最深的是历史教会了我一个为人处事的道理----谦虚。
“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智伯一表人才,箭术高明,骑术精湛,身怀特技,无所不通,文笔柔美,思维灵敏,还有意志坚强、勇敢坚决的品质。但他却妄自大,目中无人,当着韩、魏两家说:“汾河、綘河原来可以象晋水沉没赵一样沉没你们两家啊!”结果却是韩赵魏三家联合灭亡了智家。同此可见,做人一定要谦虚谨严,一旦狂妄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故事,从另一面告诉了我们,唐太宗贵为皇帝,却能以谦虚的立场,有“海纳百川,有收留乃大”的博大襟怀胸襟,管理国家。他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以谦和之心应付他人的劝谏,创造了唐朝初期的`太平盛世,他的劳苦功高载入史册,被后人称道。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提高,这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陈词谰言,却是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从中许多故事可以看出,为人处世谦虚,可以使前路平坦,免去不必要的纷争与忧扰,是人生的聪明。
今年暑假期间,我报名了星乐培训学校的奥数尖子班。由于前几回测试,我都得了满分,所以我有点由由然,骄傲了起来,结果最后几回测试我只得了90分。看到老师在试卷上打的大大的“×”,我懂得了谦虚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谦虚依然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怀着一颗谦和的心,在平凡中懂得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在恬澹中,不忘对别人的感谢。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11
《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中国历史文化之大成的名著,内容丰富而博大,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完,仅靠白天是不行的。因此,我没有放弃夜读。夜来读书是我多年的习惯,美中不足的是无法利用窗外的景色来调整情绪和精神,唯以提神的就是几种不知名的夜莺的啼叫声。每当此时,便想起国内北方的老家。而今,老家早已不同于20年前,即是白天也很难听到鸟的鸣叫声,夜来更是寂然。这里则不然,有几种鸟通宵达旦地叫。书读困了的时候,静静地听一阵银铃般的鸟鸣声,也是很有情趣的。鸟的啼叫与读书的心绪常常交织在一起,“听夜”也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
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我全面系统地读完了《资治通鉴》,并作了数万字的摘录和评述,特别是有关西北人文、历史、地理与文化的载记。
屈指数来,自87年初读《资治通鉴》始,至今已有十二个年头了,但先前总是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读,有些地方早已读过十余次了,有的章节还未介入,全面而系统地读,这是第一次。要紧的是,读书过程那种独特的环境和氛围,那种心境不同于在国内,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异国他乡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感受异域风光,会使人感悟到中国历史之绵延悠久;中国历史文化之博大精深;还有那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深邃及其独具魅力的创造性。同时,也使人感悟到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对世界历史文化所做出的无与伦比的历史贡献。她是那样的宏大壮阔,那样的深邃浩渺。
在非洲读中国历史典籍,追溯中国文化渊源的同时,就想思索一个问题——人类的起源究竟在哪里?就古人类的沿袭与旧石器考古资料的陆续发现,在世界范围内看,十九世纪,欧洲是人类进化中心的观点较为盛行;但是,1929年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的发现,却是世界古人类化石研究史上的重大事件,使国内外为此而震惊,人类起源欧洲中心说受到质疑。此后,由于非洲一系列考古发现,又出现了非洲起源说。70年代以后,中国旧石器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再一次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预示着中国所在的亚洲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写到这里,似乎该打住了。在一块完整的时间内集中读完《资治通鉴》,对于我来说,恐怕是终其一生也不会再有的事了。相对于在国内的工作时间,的确是一段难得的时光。在国内上有老下有小,要工作要养家户口,又要忙于生活琐事,读书写字都是挤时间,哪里能觅得这么一段悠闲无虑、一门心思读书的时间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记下了这个不能忘怀的读书环境和这段充满着如春的时光和日子,而今细思起来不由热泪盈眶……。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12
周末,老爸买了《资治通鉴故事》这本书送给我,这本书是根据我国古代有名的《资治通鉴》改编而成。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编年史,作者是我们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故事里的主人公司马光,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编成这本书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共一千三百六十十二的史事,主要内容是政治和军事,还有经济、文化方面。它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又生动地告诉人们: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道德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些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在这本书中主要提出了道德。比如吴起是战国初期的'有名将领之一,他为了得到鲁国国君的信任心一横把自己的妻子给杀了,虽然得到了重用但却因为人品太差被鲁国国君给怀疑。最后,他又去了几个国家。虽然他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强大,但却变成了臭苍蝇,处处被人讨厌,处处被人排挤。一辈子被人陷害,但却没有人同情,反而遭天下人唾弃。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人品太差了。司马光说过: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中国传统价值观是要求一个人德才兼备,而德放在前面可见品德和道德的重要性。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13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豫让,因主公智伯被赵襄子等人杀害,心里气愤不已,便道:我一定要为他报仇,为他而死,我只有尽忠尽义,才有脸对他。
这是他发下的誓言,他也去做了。在第一次刺杀行动中,他被发现了,但赵襄子因为看豫让是个仁义之人,便放了他;在第二次行动中,他又被发现了,在临死前,他要求刺赵襄子衣服几下,完成心愿后,豫让便拔剑自杀。
豫让的`这一举动多么令我震惊,他为了义气,可以牺牲自己,为义这一字添加了光彩,为朋友报仇而放弃生命,重义轻死。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要为朋友尽忠、尽义、尽能,豫让的义气让我感慨万千。
在现在,人们为了金钱和利益,可以放弃一切,重利轻义。“义”这个字早已消失在许多人的字典里。
那这样看来,豫让的精神,和为义、为忠、为情的做法,不是更加值得我们学习吗?
虽然,我们现在不需要那样,做出为朋友之情、之义、之忠牺牲自己的大事,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交往时,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和朋友相处时,我们要真心相待,不欺骗;在朋友有困难时,我们要义无反顾的伸出援助之手,有难同当;在我们有快乐,记得和朋友分享,要知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虽然不可说是为大义,但也是小义,也是一种义,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时刻义字当头,多做义事,又何不为君子之行呢?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14
人们说陈年往事会自行埋葬,或埋葬于皇天后土之下,或消散于时代旷野之中,乡野之间再无它的音讯,人来人往看不到一丝它的身影。其实这是错的,陈年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即使你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它却无时无刻不追随着你,因为这是人的记忆。然而记忆只有苦涩的才珍贵,因为甜蜜的感受经不住时光的深刻,就像一圈圈年轮的和风细雨,在命运骤然的惊涛拍岸下,必然显得苍白单薄。个人的陈年往事如此,对于一个民族也是同样道理。所以回首往事时,要多回顾苦涩的,那里蕴含着个人的经验和命运,同样读历史时,也要多读经验和教训的历史,而不只是看功劳簿上一统天下的的唐宗宋祖。
中华历史卷帙浩繁,光是正史就有二十五史之多,读下来怕是真的要穷经皓首了。所幸有这么一本历史书,专门把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浩如烟海的往事中抽离出来,"撮取其要",用以警示后人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本书就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对于司马光,我们都知道他在儿童时砸缸救人的急智趣事,连带着对他的印象也固化在梳羊角辫的蓬头稚子上。其实司马光是北宋有名的大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两度为相,生前最伟大的`成就就是主持编纂了这部"历代君王的教科书"——《资治通鉴》,死后谥号"文正"——这是历史上中国的读书人最梦寐以求的谥号。可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毛泽东同志就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
不同于《史记》的纪传体,《资治通鉴》采用的是编年体写法,从公元前403年的周威烈王时期写起,到公元959年五代后周世宗停笔,时间跨度1362年,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因为是写给君王看的治世之典,"专取国家兴衰",所以撷取史料的视角主要聚焦在政治军事大事上,而书里记录的这一千余年历史中,除了两汉一统时稍微太平些,治多乱少外,其余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莫不是大分裂大混战的年代。相斫相杀的场景比比皆是:皇后被杀、太后被杀、皇太子被杀、忠臣被杀、奸臣被杀,皇上最后也被杀……天灾人祸屡屡上演:"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兵燹之灾野火不尽春风又生:因为打仗士兵多喜欢挟藏妇女在身边,将军王浚下令有在军队里私藏女人的斩,于是八千个少女被沉在易水河底……这一千余年里中国人记忆的苦涩映照在《资治通鉴》薄薄的纸页上,足足积攒了294卷。
如果历史都如"二十六年,王崩,子烈王喜立"这样,一年当中只有短短几行,没有天灾,没有人祸,没有战争,没有权斗,那这1300年的历史,几百页就写完了。只因我们的历史太"精彩"了,充斥着故事,"满本都写着吃人",才会这么厚重,怎么都讲不完说不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孟德斯鸠说只有历史故事乏味的国家与人民才是幸福的。读《资治通鉴》,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历史的不可承受之重。
除了战争与权谋,历史人物个人命运的因果也被司马光洞若观火地收录在这本书里,每遇到令人感慨的事件人物时,跟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太史公言一样,司马光也会"臣光曰",对其进行评议。例如三家分晋,司马光论述晋国智伯的灭亡时就才德关系和识人亲人说了这么一段令人耳目一新的话:"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说的是世俗之人多分不清才与德,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与其得到有才无德的小人,不如得到无才无德的愚人,因为愚人作恶,智力不济实力不胜,人还能制服他,小人作恶有勇有谋,危害更大。有德令人尊敬,有才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尊敬的人却容易疏远,所以大家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观察他的品德。短短几句话鞭辟入里,于历史大事件中勾勒出个人立才与立德的辩证之道,令人深受启迪。
可见虽然《资治通鉴》后来被人断章取义为权谋之书整人之书,但其实司马光作为一代大儒,"道德博闻"的文正公,是始终强调做人、做事的大原则,始终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道、臣道、师道的。书中写"太康之英"陆机被人诬陷将死时,释戎服,著白,为笺辞颖,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可复闻乎",遂被杀,夷三族。家乡华亭的鹤鸣声,还能再听到么?大丈夫志匡世难,既知将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读罢令人掩卷叹惋,感慨良久。这就是中国读书人一脉相承的世道人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读《资治通鉴》,拨开历史权谋的诡谲烟云,最终看到的还是质朴的世道人心。
想起前段时间的"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在越来越物质化的今天,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我们对于读书的感受都在逐渐微弱或者正在消失,阅读的感觉就像炊烟离开大地一样,越飘越高,越飘越远。但是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哪怕精神也像阅读一样离我们而去,飘到了天上。所以我们的高度也不再是头顶到大地的距离,而是头顶到天空的距离。
资治通鉴心得感悟15
最近我第一次资治通鉴也大体读完了,再从头读一次,也从头把故事线连接起来。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周朝时代的“礼”对于当时人的影响意义。首先这里的“礼”并不完全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待人接物有礼貌,更多的是高低贵贱的地位之分,或者直白一点就是名分。在孔子这样的圣人被征召为官时,首先就是冲着礼找国君要名分,在古代这是最重要的,圣人也不是沽名钓誉之人,但是这里的礼是必须要遵循的,在古代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行为是遭人谴责的。在周朝后期,其实国土实力等等已经是战国的这些国家中的末端了,但是最为强势的几个国家之一的晋国国君还是找周天子去要一个下葬能够按天子标准下葬的圣旨(战国是没有圣旨这个定义,我为了方便说的)。这就是礼在古人眼中的'重要性。
仔细思考这几个事件,古人从小接受着文化的熏陶,在古人看来,失礼者必将被众人唾弃且讨伐,代表地位的东西不能随意放权,这可能也是司马光把礼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吧,要告诉后世君主,属于自己的权力一定不要给别人,失礼就是失去地位,失去天下。
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帮助呢?我这里浅谈一下:1,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就像只有天子才有的权力一样,绝对不会被别人破坏,就算是形势再难,诱惑再多,也要坚守自己的底线。2,做事先有名,再去做:比如工作中老板让你去管同级的同事工作,那你首先就是要对老板要名,这个名要不来不知道同事什么时候会捅你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