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孩子最自觉随笔 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获得了自由的孩子。 他在生活中获得了尊重,所以他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他在生活中体味了宽容,他就不会小肚鸡肠、颐指气使、心胸狭隘; 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绝干涉,不要别人干涉,……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随笔
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获得了自由的孩子。
他在生活中获得了尊重,所以他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他在生活中体味了宽容,他就不会小肚鸡肠、颐指气使、心胸狭隘;
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绝干涉,不要别人干涉,也不去干涉别人;
他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就获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坏习惯操纵,有力量选择健康的东西。
01
现在的孩子,普遍在物质上得到很多,自由却太少了。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对自由与爱的关系没有吃透,理解极为肤浅。很多家长听到“自由”这个观念时会大吃一惊:给自由,那孩子不就无法无天了?!
自由,绝对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胡作非为——这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现——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恐惧自由的典型方式是包办、控制和严厉管制。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择业择偶——表面上看是给了孩子很多,背后的实质则是事无巨细地剥夺本属于孩子的自由。这样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溺爱”。
在教育上它是“反爱”的,所以也是反教育规律的,会阻碍儿童正常潜能的发展,剥夺了孩子亲身体验生活的权利,迫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生活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被“溺爱”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没主见、窝里横、没有同理心等。
溺爱不是“太多的爱”,而是“太多的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和包办”。
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自由的人才能拥有独立的思想和品格,才能在生活中拥有安身立命的资本,所以父母要想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培养快乐幸福的孩子,就请把自由和宽容还给孩子。
02
网络上曾经流行一个文章,好像叫《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大意是一个秋天的早晨,天气并不冷,很多孩子来上学,有穿长袖的,有穿薄秋装的,还有穿短袖T恤的,其中有个小姑娘竟然穿了羽绒服!有个小男生就去问她:“你怎么把羽绒服都穿来了,有那么冷吗?”小女孩无幽幽地说道:“我不冷,但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用自己的感觉代替孩子的感觉,用自己的想法压制孩子的想法。与其说是关心孩子,不如说这只是在关心自己的想法是否得到落实,是否得到回报。我们感觉自己是富于责任感的妈妈,但实际上孩子只感觉到了控制而不是爱。
我们总说要在心理上给孩子最坚定的支持,其实信任与欣赏就是最大的支持。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决定,相信她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
哪怕有些事情孩子做得很不精彩,哪怕孩子真的错了,你也要允许她去犯错,平和地接纳她的不精彩。不要害怕失败,失败经常是有价值的,尤其对青少年,不去犯些错,哪里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不要担心自己关心少了,孩子就会出什么问题,或自己这个当妈的做得不够。请相信你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一定要树立这个信念。
03
从小到大,我女儿圆圆其实并不能很好地安排她的时间。
我记得她的整个小学阶段,都是记不住写假期作业的。几乎每次都是到开学只剩两三天了,她才想起来还有假期作业这回事,总是急得要哭,我就赶快安慰她,然后和她一起梳理一下要做些什么,让她确定哪些她做,哪些我帮忙做,我们母女齐动手,赶在开学前最后的时间里把作业做完。
她刚入大学时,惦记着因为上中学而搁浅的爵士鼓,说要找个老师重新学,但直到大学毕业也没去做这件事,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打游戏、看动漫、购物等事情上。我当然遗憾她的爵士鼓才艺荒废得太久,可能以后再也捡不起来了,但我想,打爵士鼓很好,难道打游戏、看动漫、购物就不好吗?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难道不是她自己最清楚吗?
除了这些小事,我女儿在“大事情”上也不见得能协调好时间,她在为申请美国留学而备战GRE时,经常管不住自己玩游戏、看漫画、看小说,她肯定也纠结,就在书桌前贴了两张纸条,上面写着:“再不用功就没书可读了”“再玩游戏就是猪”。当然,她后来申请到了很好的大学,这当然令我满意。但如果她申请到普通大学,只要她自己接受,我就可以接受。
我当然愿意她去读更好的大学,但我无为。因为我知道,自己再操心也无力做到让她更努力一些或更成功一些。而恰是我的无为,使得她必须自己对自己负责。我能够对她提供的最大帮助,就是让她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她知道自己怎样都是被父母接纳的,所以她的心思和能量不被分散,全部放在自我成长上。
我现在最感欣慰的是,我在带她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和学习,大体说来是正确的,尤其没有用各种琐事压抑她,所以孩子成长得健康,且自行纠正了我的很多错误。
这让我更体会到自由的价值,它不在一碗饭、一本书、一次作业等这些眼前的细节上,更在对一个生命久远的呵护上。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独立的个体,坚信在这个孩子的内部,早已具备了“成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就像一颗麦粒具备了所有成为一头麦穗的要素一样,那么他就会完全安心于去做最简单的浇水锄草工作,而不会精细安排这粒种子何时出苗,何时开花,更不用担心它会长成一株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