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
《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
吴功正
“意境”存在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论所派生出的“情景合一”论。天人合一、情景合一,显示了中国人的和谐体认方式。
不少论者忽视了“意境”组合的美学结构的支点是“意”,而将“意境”肢解为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其实,“情景合一”不是情与景简单的结合,“天人合一”也不是天与人天然性的结合,而是主体的体认。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说:“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能被认识,因此客体本身定是被主体建构成的。”建构是以主体为本位的体认活动,在自然山水审美中“境”是被“意”的主体功能建构起来的。
按照建构论,中国自然山水文学的一种复杂的经验现象就能得到阐释。古代山水诗同一题材重复性十分突出;诗人们结伴登临唱和,限题限韵,如此苛刻的限制并没有造成诗的意境的同一化。这是因为不同的山水诗人的建构方式不同。
中国疆域广大,名山大川遍布,每一山川的千姿百态,都为意境的建构提供了众多的对象;中国古代诗人更早发现了山水美,徜徉于其中,乐此而不疲,这又为意境建构提供了多样性主体。宏观地概括中国古代山水诗文的主体建构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道德伦理的'山水建构。在意境形成中,主体道德伦理观念在山水对象上物态化,这有着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意识传统,伦理化色彩较浓。
情感心态的山水建构。在山水上寻求情感外化方式,这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建构方式。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川训》曰:“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中国山水美学家独特地描述了“格式塔”的异质同构心理现象,含有华夏山水审美意识的特点。
哲学意识的山水建构。以哲学的理性意识作为观照意识,是一种内视域和出发点。如苏轼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邵雍的“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就曾揭示了这一点。
历史意识的山水建构。如明代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中:“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就可以从山水自然景观中感受到历史的苍凉意绪。
中国诗人在山水物象中寻求建构,比起其他物象,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以至有送别、思乡、怀远、吊古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繁富的建构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丰富的山水审美意识。
中国优秀的山水诗的“意境”不全在情景本身,它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洞庭之于娥皇、女英,三峡之于宋玉《高唐赋》,就包含着丰富的神话原型说和代代相因的历史传说。
因此,“意境”不是泛泛而谈的艺术原理,它显示了主体建构的美学原则,表达了个体心理,更表达了民族心态、历史魂灵、艺术精神。
(选自《中国文学美学》,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情景合一”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论派生出来的,它是“意境”存在的哲学基础,显示了中国人的和谐体认方式。
B. “意境”组合的美学结构的支点是“意”,所以“情景合一”不是情与景简单的结合,而是主体的体认,是景作用于情所致。
C.中国古代山水诗限题限韵,且题材比较重复,但意境多数并不雷同,这与不同山水诗人的不同主体建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D.中国名山大川千姿百态,中国古代诗人徜徉于其中,乐此而不疲,这为中国古代山水诗文的主体建构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皮亚杰的建构论强调以主体为本位的体认活动,认为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能被认识,客体本身是被主体建构而成的。
B.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山水诗文的主体建构方式包含道德伦理、情感心态、哲学意识、历史意识四个方面,它们之间相辅相成。
C.文章举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川训》的例子,阐述了基于异质同构心理的情感心态的山水建构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建构方式。
D.邵雍认为观物者不是以目观物,也不是以心观物,而是以理观物。这一看法揭示了诗人以哲学的理性意识作为观照意识的观点。
17.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述我国自然山水文学的审美意境的?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B (“景作用于情所致”错,根据主体建构论,应为“情作用于景所致”。)
16. B (“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说法,原文没有阐述)
17. ①哲学基础;②建构理论;③建构方式;④文化积淀。(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