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偶题》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朱熹 赏析 注释 原文

管理员

摘要:

朱熹《偶题》三首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偶题 朱熹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

朱熹《偶题》三首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偶题 朱熹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P>

  【注释】

  〔1〕幅巾:古代贫贱男子以整幅绢裹头的头巾。《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2〕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处:何处。

  【翻译】

  其一:门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哪里想到云却是从地下升上天的呢。(意似指莫轻视微不足道的事物)

  其二: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意似叹世态炎凉)

  其三: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意似寓随遇而安,珍视眼前)

  【赏析】

  此诗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

  第一首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诗人由眼前的青山之上云涛断缺处,忽而作雨,忽而天晴的奇景,想到生活中人们只会看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的根底,从而悟出凡事要追求根源的道理。

  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一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真相的。

  (当然,追根寻祖、穷源极委,是人类的一种心理追求和心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