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的感悟 助人为乐,是正直善良的人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去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忙,并从中感到快乐愉快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 助人为乐感悟 “助人为乐”顾名思义,意思就是:帮忙人就是快乐。虽然这句话听起来、看起来、写起来都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并非……
助人为乐的感悟
助人为乐,是正直善良的人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去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忙,并从中感到快乐愉快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
助人为乐感悟
“助人为乐”顾名思义,意思就是:帮忙人就是快乐。虽然这句话听起来、看起来、写起来都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并非易事。助人为乐的模范有很多,数不胜数。如果我为大家说雷峰等人们,大家肯定不用我说都知道吧?!那我就为大家说几位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吧!
他,长相不出众,学习却很好。他,永远微笑应对生活,总是那么乐观,那么幽默。他,总是不走寻常路,总是干一些别人不会做的事情!他很个性,在路上遇见老师就会像好朋友一样打招呼。跟学弟学妹们见面似乎很合得来。他经常在食堂里帮忙在食堂工作的老师们端碗,干这干那。这在我们学校就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看到别人遇到挫折,会像离了弦的箭般第一个冲上去。看到一点纸屑就会捡起来乖乖地放进垃圾桶。有些人或许会以为他像个傻瓜,但我却觉得他值得我敬佩,正因他和别人不一样,有着一颗乐助于人的心。
如果你经常在我们班,你肯定会知道接下来我要说的是谁了。在乱哄哄的教室里,她总是第一个帮忙做值日。即使这天不是她的值日。在嬉笑打闹无人管理的教室里,第一个站起来训诫我们的是她。即使她不是我们的班干部。在有人感到无聊到都能睡着的课堂上,最专心听讲的也是她。即使有的知识她可能听不懂。她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我肯定她肯定是最发奋的那一个。他永远铭记着:“学文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格言。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会尽自己所能帮忙她、他。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周围有许多类似这样的“活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好榜样。在此我想对你们说:“帮忙只是举手之劳,或许正因我们的举手之劳,人们会顺利地度过难关,过上快乐的生活!如果你遇上一个需要帮忙的人,就请给他一点帮忙吧!
助人为乐感悟
当人们寻找快乐的源泉,不难发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其实,助人为乐是的一大美德。人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或者说从上了自己,使自己也得到了快乐。有证据表明,无私的行为能够增加人们的快乐。
有这样一个故事:爱丽斯几年前因失恋得了忧郁症,从原来居住的美国东北部移居到中西部来生活。爱丽斯很快就发现,中西部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东北部居民有很大的不同。中西部的生活节奏缓慢,民风比较纯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和谐。好几次,她从停车场出来上车道,尽管车道上排着长长的车队,可是总有人给她让道。这种彬彬有礼、先人后己的行为,让她深受。一个早晨,她让一辆大卡车先行,结果深受的卡车司机后来在路上从后视镜里发现爱丽斯的车没油停下来了,他就停下车取出自己的备用汽油加进爱丽斯的车里,并“护送”爱丽斯到附近的加油站加足了油,后来这两个年轻人竟然喜结良缘。爱丽斯的忧郁症也从此不治而愈了。
这听起来很像个浪漫的电影故事,学家却认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美国一家学杂志发表了一个大型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经常帮助别人的人明显比不乐于助人的人快乐;从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前者患忧郁症的可能性要比后者低得多。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良方。助人为乐的结果往往是双赢,既帮助了他人,同时也留给自己一份金钱买不到的快乐。
助人为乐感悟
助人为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亦是做人的道德。
助人为乐,是正直善良的人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去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忙,并从中感到快乐愉快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我国古代先贤们有许多关于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处世格言,如“忽已之慢,成人之美”,“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趋人之急,甚于已私”,“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两千年前墨子就倡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意思是说,对别人有利的事,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受到损伤,也要干。这种精神发扬到此刻,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助人为乐要有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并要把它贯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为为人处世的一种准则。当见人遇风险时,要先人后已。《三国志·蜀书》中有句名言:“每有患急,先人后已。”它要求人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这是助人为乐最高思想境界的体现。《世说新语》上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华歆、王朗二人一齐乘船避难。半途遇有一人想要搭乘便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幸而船上还有空余,为什么不许可呢?我们要多做帮忙人的好事才对。”这个人上船后不久,就听到后面杀气四起,原来是盗贼追来了。只见盗贼离船越来越近,在这事态险恶之时,王朗想抛弃之后的这个人,但是华歆说:“我原先之因此犹豫,正是正因思考到这种状况,既然已经理解他的请托,怎样能够正因形势危急而见死不救呢!”最后,他们最后使那被盗贼追赶的人获救。
见人遇到灾难时,要排他人之忧。我国古代名医华佗,不仅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华佗行医不像当时其他医生那样,必须要病家寻上门来才给医治。他经常是主动去给病人治病。为减轻病人的痛苦,他常常跋山涉水,餐风宿露,到几千里、上百里以外去给人医伤治病。有一次外出看病回来,天已经很晚,途中碰到一个人蹲在路边呻吟,他就主动走上前去询问。路人说:“肚子突然痛得厉害,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华佗就在路旁为他诊断,告诉他说:“你肚子里有虫,可向附近小店要三小杯醋酸,喝下去就会好了。”那人照办,果然肚子不疼了。当这位病人要感谢时华佗时,华佗却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就走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华佗的一生中不知有过多少次,经他抢救而生存下来的病人不计其数。
一个人,在助人为乐的道德实践中,会自然地使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坏。”世界是个展览。我们从人品的“展览”中看到:世间的助人为乐者都不是庸庸碌碌、自私自利之徒。
要做到助人为乐,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快乐观,把为他人谋福利当作自己的义务和快乐;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处事观,遇事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再有,要树立正确的知行观,要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锻炼、去实践,在千百次的实践中去铸造自已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潜质有大小,但是有了助人为乐的品德,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