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九九重阳节的诗句集锦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祝贺九九重阳节的`诗句集锦,欢迎大家分享。 祝贺九九重阳节的诗句1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
祝贺九九重阳节的诗句集锦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祝贺九九重阳节的`诗句集锦,欢迎大家分享。
祝贺九九重阳节的诗句1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祝贺九九重阳节的诗句2
1.重阳风雨不全篇,春草池塘岂满编。——杨万里《再和谢朱叔止机宜投赠奖及南海集之句》
2.家人欲酿重阳酒,香麴甘泉家自有。——苏辙《酿重阳酒·家人欲酿重阳酒》
3.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灩黄花酒。——苏轼《送杨杰》
4.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卓文君《怨郎诗》
5.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6.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7.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刘长卿《过裴舍人故居》
8.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9.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仇远《明朝》
10.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苏泂《和陶九日闲居》
11.江湖晚岁勤行李,风雨重阳倒接罗。——方岳《病中酬王尉》
12.重阳已过菊言开,情多不学年光老。——邵雍《秋日饮后晚归》
13.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杜牧《秋晚早发新定》
14.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戎昱《九日贾明府见访》
15.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16.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黄滔《贻张蠙》
17.登高时节殃鸡犬,乞巧风流狎女牛。——陈著《重五有感》
18.重阳才过便新寒,去岁如今暑尚残。——杨万里《晚登净远亭二首·重阳才过便新寒》
19.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
20.万里一身南海畔,客窗独看雨重阳。——祝允明《丙子重九戏题》
21.未知千古龙山下,有此重阳盛事哉。——项安世《续闻李季章提刑舟到用前韵迎之》
22.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残菊胡蝶强风流。——马致远《行香子》
23.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不知明日为谁黄。——苏轼《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24.登高见佳句,意会无非诗。——方回《秀亭秋怀十五首·登高见佳句》
25.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秋。——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26.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赵蕃《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
27.重阳试新酿,谓子当不速。——苏辙《次韵王巩见赠》
28.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苏轼《丙子重九二首》
29.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殷尧藩《九日》
30.辽阳道上见端阳,异乡景物思故乡。——唐之淳《重午日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