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的乐理知识简介 乐理中的转调是指音乐进行中,脱离原来的调性而进入另一调性,转调是通过合理的和声进行来完成的,所进入的新调称副调,副调必须得到巩固(属、主音均出现,并作完全收束),转调方才完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转调的乐理知识,欢迎阅读! 转调的简介 ……
转调的乐理知识简介
乐理中的转调是指音乐进行中,脱离原来的调性而进入另一调性,转调是通过合理的和声进行来完成的,所进入的新调称副调,副调必须得到巩固(属、主音均出现,并作完全收束),转调方才完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转调的乐理知识,欢迎阅读!
转调的简介
从调关系来说,分近关系转调及远关系转调。前者是指近关系调两调性之间的转换;后者是指远关系调两调性之间的转换,又称疏远转调。从新调的肯定程度来说,新调得到明确的肯定,即新调具有完满的收束并在转调后新的主题得到明确呈示者称转调。如新调甚为短暂而不肯定,则称离调或暂转调。从转调手法来说,凡直接转向新调者称直接转调;通过若干中间调而最后达到目的调者,称间接转调;不通过共同媒介而直接进入新调者称换调。
由于中国民间音乐主要为单声音乐,所以转调也总是通过旋律的进行显示出来。可概括为两大类:①同宫系统的调式交替,即在保留原五声音列的基础上,作调式和主音的改变。②异宫系统的转调,又以转向上、下五度宫调系统为最常见。
转调的类别
近关系调
原调(或称本调)的属调、下属调及它们的平行调称为近关系调。原调为大调时还包括它的小下属调,原调为小调时还包括它的大属调。以C大调为例,其近关系调为F大调、D小调、G大调、E小调、A小调。每个调都有五个近关系调。
转调方式:和声转调有多种方式。只采用通过共同和弦与转调和弦作为转调环节的转调方式:转调和弦共同和弦:C:前调 G:后调,从上面的图式可以看出,从前调C大调转到后调G大调,必须有一个沟通前调与后调的桥梁,这个和弦就是共同和弦。一旦共同和弦将前后调连接起来之后,就要使人感觉到音乐开始转调了。因此在共同和弦之后必须紧接转调和弦,继而完成确立后的终止进行。
1、共同和弦:共同和弦的定义:前、后调共有的、自然音三和弦或七和弦。和声小调中可用自然小调的III、VII级的三和弦或七和弦作为共同和弦 :
2,转调和弦:转调和弦定义:前调没有的、包含有后调特征音(后调调号的临时记号)的三和弦,七和弦(偶尔也有将后调 重属和弦作为转调和弦的情况)。
当转调和弦有几种不同的选择时,选择后调的V7最佳。因为,第一,V7——I是最简明的确立调性的和弦序进。第
和声转调练习步骤:
第一步,分析旋律。目的是为了判断前后调。当一道转调题练习有多个转调时,还须准确的判断中间调。
第二步,确定共同和弦与转调的点,即从总体上安排好在哪个音上配共同和弦,哪个音上配转位和弦。
第三步,以共同和弦为分界点,分别完成前后调的和弦连接。要特别注意共同和弦之后,表示后调的临时记号的记谱。例见:比尔狄盖特:〈〈国际歌〉〉
次近关系转调
次近关系调:与原调(本调)相差两个调号的`调,称为次近关系调。它们是:原调的重属调、重下属调及它们的平行调。以C大调为例, 它的次近关系是bB大调、G小调、D大调、B小调。每个调有四个次近关系调。
转调方式与共同和弦同近关系调的转调方式一样,次近关系调的转调,也是采取通过共同和弦与转调和弦方式。注意,在一对近关系调中,共同和弦至少有四个,而在一对次近关系调中,共同和弦仅有两个:
转调途径次近关系的转调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途径完成——逐步转调或直接转调。
1、逐步转调方式:通过两次近关系转调,逐步转向次近关系调,如 C——D:C——G——D或C——e——D上例是bB大调到bA大调的次近关转调,经过了C小调这个中间环节。通过这种转调方式可以转到更远关系的调,如 C——bD:C——F——bB——bE——bA——bD。例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53 P109
2、直接转调直接转调是通过共同和弦完成次近关系调的转调:两个次近关系调之间不经过中间调连接,如C——D,C——bB。C:共同和弦。转调和弦例见:肖邦:〈〈f小调幻想曲〉〉例见:肖邦〈〈前奏曲〉〉作品28之6 P110
转调的分类角度
根据不同的角度,转调可分为许多种如:
①从调关系来说,分近关系转调及远关系转调,后者又称疏远转调。
②从新调的肯定程度来说,转调系指新调得到明确的肯定者,即新调具有完满的收束并与乐曲的段落相一致,或转调后新的主题得到明确呈示者。如新调甚为短暂而不肯定,则称离调或暂转调。
③从转调手法来说,凡直接转向新调者称直接转调;通过若干中间调而最后到达目的调者,称间接转调;大调直接转入下属小调或小调直接转入属大调称阔步转调;不通过共同媒介而直接进入新调者称换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