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 中元祭祖节,传统美德代代传,不忘祖先的功绩,爬山涉水有今天,幸福生活感恩情,扫墓为你洗征尘,一束鲜花祭祖先,我们永远怀念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
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
中元祭祖节,传统美德代代传,不忘祖先的功绩,爬山涉水有今天,幸福生活感恩情,扫墓为你洗征尘,一束鲜花祭祖先,我们永远怀念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1
设计意图:
中元节又叫“孝亲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表达的就是感恩。可是现在的孩子,对这些却知之甚少。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以传统节日作为教育幼儿的载体,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润物无声中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不仅有利于传承与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对幼儿自身的个体成长与发展也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中元节,俗称七月半。
2、知道福州民间有七月半做半段的习俗。
3、了解做半段习俗的由来及形式,对做半段感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中元节的时间及由来
1、中元节的时间:农历七月十五。
2、中元节的由来:观看课件,讲述“目连救母”的故事。
【本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幼儿观看动画课件:在视频的帮助下幼儿观看了动画“目连救母”,感受目连救母的“孝亲情感”,了解了中元节的由来,为进一步的了解中元节打下基础。】
二、了解中元节的习俗
1、中元节习俗一:祭祖。
观看福州民间家祭场景,体会传统中国民间对中元节的重视。
【在了解中元节的祭祖习俗中教师借助ppt中的图片与视频,让幼儿观看福州民间家祭隆重场面,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体会传统中国民间对中元节的重视。】
2、中元节习俗二:放河灯。
观看民间放河灯场景,欣赏相关诗歌。
【在了解中元节民间放河灯的习俗中教师借助ppt中的图片与视频,幼儿了解了什么是放河灯以及人们在河中放灯不仅是祭奠先人,而且也在祈求平安和吉祥。那一盏盏闪烁的'河灯,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3、中元节习俗三:目连戏。
欣赏目连戏片段闽剧“目连救母”,倾听闽剧中的福州话发音,帮助了解闽剧曲目“目连救母”,感受闽剧的“福州味”。
【孩子们对闽剧知之甚少,教师借助闽剧视频,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闽剧曲目“目连救母”,还能让幼儿感受闽剧的浓浓的“福州味”。】
4、中元节习俗四:做半段(福州习俗)。
(1)知道中元节福州民间有七月半做半段的习俗。
——出示课件,欣赏七月福州农村丰收的景象,了解农历七月是农村丰收的时节。中元节正好是在每年夏收夏种或者秋收秋种结束后的农闲期间,福州农村以祭祖仪式来纪念开基辟土的祖先,同时也庆祝丰收。这就是七月半做半段的习俗
(2)学习福州话:“做半段”及“做半段”的含义。
——福州话:“做半段”音译“找搬捞”
——“做半段”的含义:中元节恰在农历年过了一半以后,这一年的时间已过“半个阶段”了,所以这一庆祝活动就被称为“做半段”。福州关于做半段有不少民间俗语,“七月半,做半段”是常见的俗语。
(3)欣赏课件,了解做半段的过程。
村民十分重视做半段,为了使村庆办得隆重而体面,他们早在上半年做好宴请的物资筹备工作,养肥了鸡鸭猪等禽畜、酿好了米酒;路上相遇,也总在相互提醒或转告,村里的孩子们更是巴望着做半段。
届时,全村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划拳喝酒声此落彼起。亲戚朋友聚在一块,畅叙亲情友谊。宴席上,或商谈买卖生意,或话桑麻,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年景,筹划明春农事,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酒过数巡,皓月当空,客人酒足菜饱尽了兴要告辞了,远道的客人则留宿。
【借助多媒体手段的辅助,幼儿了解农历七月是农村丰收的时节。知道中元节正好是在每年农闲期间,福州农村以祭祖仪式来纪念开基辟土的祖先,同时也庆祝丰收。这就是七月半做半段的习俗。在观看做半段的过程中,幼儿了解了做半段是中国福建福州一带与中元节相关的民俗,是福州族群的特有习俗,有时也是福州中元节的代名词,其举行时间多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之后,一直延续到春节前夕,目的是为了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主要流行于闽江下游一带的农村中。做半段的活动往往是由宴会和祭祖组成的,它在福州的重要程度甚至不亚于春节、中秋和端午等传统节日。】
三、交流讨论,“中元节”和小朋友们有什么关系?“中元节”到了,小朋友们要做些什么呢?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回家向爸爸妈妈们了解,中元节时,家里有哪些活动。
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2
教学目标:
1、空间认识,自省能力的训练
2、即时回应的能力
3、了解中元节
4、精细动作练习
5、识数的练习
教具准备:
音乐CD——《放河灯》纱巾纸荷灯魔法棒搜集中元节放灯的画面小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建议:
这首歌曲是中元节的一首歌曲,主要是通过这节课,让幼儿了解中元节,在此之前,老师要搜集一些中元节的资料,中元节时都会放荷花灯来祭奠先人,我们就可以让幼儿用手或纱巾来做荷花灯,通过数荷花灯,还可以锻炼幼儿的点数能力。用乐器来做“点灯”,可以让幼儿即时跟歌曲进行演奏。
(歌词:荷花灯,荷花灯,我们一起放河灯,一盏灯、两盏灯,放在河里别样明)
教学过程:
1、肢体活动
1)请幼儿看中元放灯的画面,问他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2)那么我们幼儿可不可以用身体变成一盏荷花灯,进行探索
3)老师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魔法棒指点,幼儿变成灯
(注:演唱歌曲时,一盏、两盏……可以根据幼儿的数量变化)
4)请一个幼儿那魔法棒,和老师一起演唱歌曲,指点其它幼儿变灯
2、手指活动
1)幼儿与老师坐在地板上
2)请幼儿用手指来变荷花灯
3)幼儿都把手合起来,把纱巾包在手中,老师用魔法棒点灯,点到谁的手谁就展开
4)老师演唱歌曲,用魔法棒点幼儿的手
5)把三角铁给一个幼儿,看到老师点一下,就敲一下
6)老师和幼儿演唱歌曲,唱到一盏、两盏……灯的时候,开始点亮幼儿的手
7)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演奏乐器,一组做点灯的活动
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3
主题:
中元节文明祭祀
班会目标:
1.了解中元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的文明祭祀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祭祀活动,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一、引入(5分钟)
1.播放介绍中元节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你们知道中元节是什么节日吗?它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二、了解中元节(10分钟)
1.讲解中元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如为亡灵超度、祭祀祖先、放河灯、烧纸钱等。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元节的庆祝方式和意义。
三、文明祭祀(15分钟)
1.让学生讨论:你们家在中元节会进行哪些祭祀活动?你们是如何进行的?
2.引导学生认识到祭祀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文明祭祀。
3.讲解文明祭祀的原则,如不浪费、不烧塑料和有害物品、注意环境卫生等。
4.组织学生制定文明祭祀守则,鼓励他们在实际祭祀活动中遵守。
四、文化传承(10分钟)
1.让学生了解中元节的文化传承意义,如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2.组织学生进行中元节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制作河灯、剪纸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元节的文化魅力。
五、总结(5分钟)
1.回顾本次班会的内容,强调文明祭祀的重要性和意义。
2.鼓励学生在中元节期间积极参与祭祀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元节的文章,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习俗和自己的体会。
2.鼓励学生在中元节期间进行文明祭祀并记录下来,分享在下次班会中。
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元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掌握中元节祭祀的基本步骤和礼仪;
3.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中元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中元节祭祀的基本步骤和礼仪。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中元节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中元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包括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起源于古代的道教信仰,是为了祭祀祖先和亡灵而设立的。传统习俗有祭祀祖先、放河灯、烧纸钱等。
3. 祭祀步骤和礼仪讲解(15分钟)
讲解中元节祭祀的基本步骤和礼仪,包括准备祭品、摆放祭品、燃香祭拜、烧纸钱等。
4. 分组实践(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组祭祀活动,根据讲解的步骤和礼仪进行实践。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祭品和纸钱等材料。
5. 分享总结(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祭祀活动,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资源:
1. 中元节相关图片、视频等;
2. 祭品和纸钱等实践材料。
五、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按照步骤和礼仪进行祭祀活动,是否能够合作完成任务等。同时,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总结,评估他们对中元节的理解和体会。
六、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比如清明节、端午节等;
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如观看中元节的传统戏曲表演等。
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元节的起源和意义;
2.学习中元节祭祀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尊重祖先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准备一份中元节的介绍材料;
2.准备祭祀用品,如香烛、水果、酒等;
3.准备一份祭祀仪式的步骤和方法。
三、活动过程:
1.导入:介绍中元节的起源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祭祀亡灵和祖先的节日。
2.呈现:给学生展示祭祀用品,解释每个物品的含义和用途。
3.讲解:详细讲解中元节祭祀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摆放祭品、点燃香烛、献上水果等。
4.示范:老师示范祭祀仪式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观摩并记下每个步骤。
5.分组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按照示范的步骤进行祭祀仪式的实践。
6.总结:请学生回顾整个祭祀仪式的过程,总结其中的注意事项和感受。
7.反思:引导学生思考祭祀仪式对于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意义,鼓励他们尊重祖先、传承中华文化。
四、活动延伸:
1.组织学生写一篇关于中元节祭祀的心得体会;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中元节祭祀活动,了解更多的传统习俗;
3.组织学生制作中元节的手工制品,如纸鬼、纸船等,增强他们对中元节的了解和兴趣。
五、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班会,学生们对中元节的起源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中元节祭祀的具体步骤和方法。通过实践和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尊重祖先的情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元节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元节的起源和意义。
2.了解中元节的传统祭祀习俗。
3.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中元节的起源和意义。
2.中元节的传统祭祀习俗。
3.中元节的相关故事和传说。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引出中元节的话题。
2.讲解:
教师简要介绍中元节的起源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元节是为了祭祀亡灵和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3.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中元节的传统祭祀习俗,例如烧纸、上香、摆放祭品等。
4.讲解故事:
教师讲解中元节的相关故事和传说,如《张生灵》、《孟婆汤》等,让学生了解中元节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5.小结:
教师对中元节的起源、意义、传统祭祀习俗和相关故事进行小结,强调中元节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珍贵。
四、教学延伸:
1.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中元节的手工作品,如纸扎人物、纸灯笼等。
2.学生可以组织班级进行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的质量,评价学生对中元节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