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井冈山的诗词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井冈山 诗词

管理员

摘要:

重上井冈山的诗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65年5月25日时隔38年重回井冈山而写的一首词,是毛泽东生前最后发表的两首词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上井冈山的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

重上井冈山的诗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65年5月25日时隔38年重回井冈山而写的一首词,是毛泽东生前最后发表的两首词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上井冈山的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释】:

  1)井冈山、黄洋界: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最为险要。

  2)久有凌云志:劈空而下,声势不凡,这几个字蕴含作者从小到大的远大革命抱负,也有展望未来更广阔的继续革命的理想。

  3)三十八年:从1927年9月毛泽东上井冈山算起(1929年初毛泽东带兵下山),至此时(1965年5月下旬故地重游)已离开井冈山三十八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包含丰富的历史与感情内涵,对词人本身和中国革命历史来说,三十八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然而从宏观的时间角度来看,又是一瞬间的。从此处可见毛泽东对历史的俯视感和他博大的胸怀.

  4)"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词人登上黄洋界,想起了当年黄洋界保卫战。“不须看”表现了对困难的蔑视,也表现出词人对前途的自信与乐观。这个意境在最后的两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也可以看出。

  5)可上九天揽月:在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此句的原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捉鳖:在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析有写“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也将词人内心潇洒和豪迈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

  【题解】

  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二日,毛泽东乘车重上井冈山,并在山上住了八天。五月二十九日,他在井冈山前的小坪场上接见了当地干部群众一千七百余人。

  【赏析】

  自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至今(即1965年5月),屈指算来已有38年了。

  上阕,诗人一来就凌空抛出掷地有声的五个大字:“久有凌云志”,五个字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感情。有怀念往昔从小到大的远大革命抱负, 也有展望今天及未来的更壮阔的革命理想。接着立马让这“凌云志”落到了实处,这“凌云志”并非书生谈兵,随空远飘,而是脚踏实地,从千里之行始于脚下,合抱之木生于毫米的最基本入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二句接应前句,点出是诗人因久有壮怀之志所以才重上井冈山,不仅在此承接了年轻时的“凌云志”, 而且铺展表达了诗人今天及明天的“凌云志”。诗人告诉我们他就是这样怀着“凌云志”再上井冈山的,当年井冈山之豪气充沛诗人的胸怀,为继续革命要在苍茫青山之间重贯一股英雄真气于磅礴的心田。

  诗人放眼远望,看到了面貌一新的井冈山。到处是黄莺婉转高唱,燕子轻盈飞舞,流水潺潺如音乐,宽阔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这一切是诗人为我们艺术地呈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果的新山水画图。诗人这时又油然产生了“今日得宽余”的闲庭信步之感叹。

  下阕,诗人叙当年情怀。笔锋又一转展当年豪情:“过了黄洋界,险外不须看。 ”那意思是当年的黄洋界血与火的战斗险关都已闯过,今后还有什么险关可畏惧的呢?诗人借这二句表达了他敢于向任何艰险、任何敌人挑战的'豪迈之气。的确如此,据当时陪诗人上井冈山的随行人员回忆:“他老人家不顾一路乘车的疲劳, 风尘仆仆,登上黄洋界。黄洋界上,阳光灿烂,显得格外壮丽。毛主席他老人家站在最高处,极目远眺,久久不离。 ”这是多么美丽、高尚、伟大而又浪漫的情怀,这是所有凡夫俗子所不能想象也无法理解的。三句艺术的展现了井冈山以及整个革命斗争时期的红旗漫卷,风雷激荡的壮阔场面,而这就是人间,这就是革命的必然!接着诗人抚今追昔,发出雪泥鸿爪、白驹过隙之慨叹。38年了呵, 这是多么漫长的时间,这中间又历经了多少牺牲,多少磨难……但对于时间长河来说(或对于此景、此情来说)又是如此短暂;它是一刹那,是“弹指一挥间”,转瞬即逝。

  接下来,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斗争以及将来的斗争再抒大无畏的壮怀之志:可以飞升到长空去摘月亮,也可以扎入大海洋里去捉拿鱼鳖,然后谈笑风生、高奏凯歌,得胜之师欢天喜地班师回朝。 诗人在这里将内心的潇洒与雄奇抒发得酣畅淋漓。最后二行诗人向自己,也向全人类表明一个朴素平常的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给我们道出来朴素的哲理:世上的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们看出诗人的潇洒、雄奇更看出诗人凌云壮志并非是空想,而是很实在的,因为他比一般人更有一颗平常的心,更懂得去实行那些看上去为一般人不屑的极其朴素简单的道理。

  诗中的这一以口语入诗的特点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也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至今毛泽东的豪言壮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还不是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作品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

  (2)重上井冈山:1965年五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

  (3)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4)人寰:人世间。

  (5)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从一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这次重来,已经过去了三十八年,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指、挥一下手的短时间。

  (6)九天揽月:九天,天的极高处。《孙子·形》:“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揽月,摘取月亮。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览同揽。

  (7)捉鳖(biē):喻擒拿敌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作品译文

  我从小就心怀凌云壮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冈山。走了千里来寻访这片旧地,哪里还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颜。到处都是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还有汩汩畅行的流水,宽大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

  风和雷在运动,旌旗在招展,这就是人间。三十八年都过去了,犹如弹指的一刹那。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鱼或鳖,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

  创作背景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作品点评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的这首词不单单是对往事的怀念和岁月如梭的感叹,而是要迎接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气候。——《毛泽东传》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