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词及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赏析 中秋节 诗词

管理员

摘要: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及赏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词吧,诗词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知道什么样的诗词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词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诗词及赏析1  中秋见月和子由 ……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及赏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词吧,诗词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知道什么样的诗词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词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诗词及赏析1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译文】

  由于高耸的群山的阻隔,明月迟迟未能出现,但是发出千张耀眼的光芒。

  一杯酒还没饮完明月突然涌现出来,纷乱的云朵象溃崩的波涛一样四处散开。

  应该用一千斛银河水,才能洗涤苍天的眼睛——月亮。

  于是便能冷眼的看着世上众生,照得我心境一片清澈。

  西南边那颗弹丸大小的火红的星星,如长着雄壮角尾的苍龙盘绕在天空。

  今晚却看不见它了,点点萤火虫的微亮更显得夜的清寒。

  谁若乘着小船到汴水边上,便能看到千灯夜晚鱼龙翻滚的盛况。

  曲折的旅途无心追逐浪花,随着歌板的节奏低昂前进。

  转瞬间不见了萤火船转到了前山,波浪的颤动和逆船的风都不像之前那般强烈。

  明月容易消逝人也容易离散,待到归来和别人邀酒时候再重看吧。

  屋子前的月色更显得清静美好,寒蝉在有露珠的草丛中不停的叫着。

  我卷起门帘推开门进去却发现屋里悄无一人,只有我的孙子楚老在窗下咿呀咿呀的啼哭着。

  虽然在偏远的南方做官我却不为自己的'贫苦感到羞耻,有谁能有我这样对月作诗的心境呢?

  明天早上的人事随着新出的太阳一般更新,过往的一切恍然如梦。

  【赏析】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中秋节的诗词及赏析2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赏析

  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中秋节的'诗词及赏析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中秋怀人本是透露着落寞情思,更何况一生波折的苏轼,独自品味着中秋月夜,但是,参悟自然之理的他,却出语峭拔,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也有悲欢离合,唯希望能够千里共对一轮明月,来传递这悠悠思念,经历了官场起伏的苏轼,以出世之思入世,他对人生的态度,也格外显出一种释然的理性。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历代评价:

  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俱废。

  清程洪、先著《词洁》:此词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郑文焯评《东坡乐府》: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湘绮王闿运诵此词,以为此“全”字韵,可当“三语掾”,自来未经人道。

  中秋节的诗词及赏析4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译文】

  一轮皓月从天边缓缓升起,万籁俱寂。

  唯有清风徐徐;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高悬云层之中照亮了千家万户。

  引用关于月亮的传说,即月中有兔与蟾蜍。

  我想要约同明月一起乘灵槎(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待银河彻底澄清以后,遨游太空。

  【赏析】

  题为《中秋》,实是歌吟中秋月夜,着重描写的又是那一轮秋月。诗中写了明月的形如宝镜,写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写了它的平分秋色,写了它的'云衢照明。后又用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作为素材,极写秋月明净圆满的形象。末二句,诗人进一步驰骋想象,打算约伴同游银河,更使诗中清辉漫空的月色显现出新的境界。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作者简介】

  李朴(1063-1127)字先之,虔州兴国迳口(今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冈村)人。生于宋仁宗嘉祐八年,卒于高宗建炎元年,年六十五岁绍圣元年,(公元一〇九四年)登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佑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忌者欲挤之死,朴泰然无惧色。徽宗即位,召对,言甚切直。蔡京恶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罢为四会令。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高宗初,除秘书监,未至卒。追赠为宝文阁待制。朴著有《章贡集》二十卷,《宋史本传》及丰清敏遗事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