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别业原文、译文及赏析终南别业原文、译文及赏析1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译文】 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
终南别业原文、译文及赏析
终南别业原文、译文及赏析1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译文】
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
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
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
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故乡的清溪!
【注释】
⑴焉耆(yānqí):指焉耆都护府,为安西四镇所辖都护府之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终南别业:指岑参在长安东南终南山所居住的高冠别业。别业,即别墅。
⑵晓笛:清晨羌笛吹奏之声。
⑶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
⑷虏(lǔ):对西北边地的蔑称。
⑸鼓鼙(pí):战鼓,这里指征战之事。鼙,鼓的一种。
⑹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
⑺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此诗当为诗人于天宝九载秋天行役于焉耆时作。
【作品赏析】
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
那是一个边地的拂晓,深秋的塞外,天气寒凉,诗人又跨上战马,踏着秋日的冰水出发了。晨风送来瑚婉的笛声,这笛声不由引起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两行热泪滚滚流下。诗歌就从这里开头。“晓笛”,“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单纯而又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塞外秋晓行旅图,点示出“早发”之意。而这种苍凉的意境中,透露出独处异地的乡思,这便是首句的“乡泪”,从而暗示出“怀”字。“怀”,被渲染异地风情的“晚笛”所引发,所烘托,是统摄作者眼前这幅画面的中心,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以下六句便集中写“怀”。“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这一联写边塞的遥远和自己的形单影只。“一身”与“万里”互相对照,突出了独处塞外的孤零。“虏云”和“胡天”说的都是塞外,而用两句反复来写,就突出了异地的感觉。“虏云”而言“外”,“胡天”而言“西”,就都强调了边塞的遥远,归家的不易,也就暗示出“怀”的原因。这两句与《安西客馆中思长安》里的诗句“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都表达了一种独处异地的愁思。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上句从所见,下句从所闻写边塞上单调而又连续不断的征战生活。当诗人置身于这种生活之中的时候,他就发现,这种生活与作者自己原来的想象有一定的距离,并不是那样浪漫的。马上颠簸,飘忽无定,乡路迢迢,归家无期,诗人是不可能不时而生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征战生活的厌倦情绪的。从某一方面说,这也反映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的厌倦及对和平安定的眷恋。
诗的最后两句写思念故乡,形之梦寐。“故山”点出“怀”的对象,“今”承上文眼前景,“何在”启下句故乡景,用一问退出一“梦”,突出表现了对家乡之不能不时时萦怀。并且,“昨日梦”和今“晓笛”相呼应,反映了诗人之所以闻笛而落泪,并不是凭空的,而是以他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为基础的。写到这里,“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这个题目所点示的几层意思,尤其是贯穿全诗的“怀”字,就表现得十分完满而又含蓄了。
全诗从“早发”落笔,层层写来,宛转赴题,情景交融,层次井然,感情十分深沉。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高光复】
此时诗多写哀怨之音、寄愁之语,风动于情而骨气稍弱,略有阮籍诗风格。但岑参诗婉转却不冶媚,秀丽而不绮靡,浑涵深厚,浏亮隽永,自是一种风情。诗人不刻意描写细物细景,而以情荡之,情景交融,相摩相激,颇耐人咀嚼。
此诗前四句即表现出这种特点,诗人未尝工笔细描塞外风光,而以笛、冰、云、天,四字尽之,又以乡愁和乡愁引起的孤寂感统贯,景之渺远广阔,飘荡东西,不可捉摸,正烘托了诗人弥天又难以细说的复杂心绪,空白处很多,引人联想。
后四句落入旧套,“梦”的意象于诗中常出现,但亦可理解诗人乡情深沉、魂牵梦绕之状。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终南别业原文、译文及赏析2
终南别业
【原文】
中岁颇好道①,晚家南山陲②。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④,谈笑无还期⑤。
【注释】
①中岁:中年。
②晚:近时、最近。陲:边。
③胜事:快意的事。空:只。
④值:遇到。
⑤无还期:忘记了回去的时间。
【译文】
中年很喜欢思考天道,最近在终南山边安家。兴致来时常常自己出门,美好愉悦的事情只有自己知道。走到流水穷尽的地方,坐看云彩升起的时候。偶然遇到林间老人,说说笑笑忘记了回去的时间。
【赏析】
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中岁颇好道”一句,道出作者隐居的缘由。从句上看,诗人因为醉心于“道”,选择归隐。在现实生活中,开元之后的唐朝政局日趋复杂险恶,可能是诗人选择归隐的真正原因。在终南山中,诗人独来独往,在山中过着简单自在的生活。诗人在自然美景中超越体物,不求人知,只需自己心领神会即可。
诗歌第三联描摹山中的生活。山中的草木、山峦、云水都是诗中常见的描写对象。对于描写山景的诗句而言,它们的优劣不取决于现实自然风光的形态,主要看诗人有没有将自我的精神气质和谐地融入其中。此诗第三句描写的'景物,无甚特异,但所表露出的诗人的精神面貌,却分外生动形象。诗人在山间闲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眼前似乎已经无路可行,于是索性坐下来,看白云轻轻飘起。诗人将山中生活“自在”的特点,写入自然的一片化机之中。此诗历来为人传诵的特点,正在于这种“化机”:
“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山谷老人云: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王摩诘诗,顾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魏庆之《诗人玉屑》)
“观其意若不欲为诗者,其诗之绝境乎?‘胜事空自知’,正不容他人知。诗有两字诀,曰‘无心’”。(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俞陛云《诗境浅说》)
诗歌第三联作无心之游,随遇而乐,结尾两句则描写诗人在山中偶遇林间老人。两人之前并不相识,只是因无心之偶遇而相逢,开怀畅谈,无拘无束,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教养和人生经历,但二人尽情谈笑,以至于忘了时间。诗人的胸怀,由此可见一斑。
这首诗从格式上来说,中间两联对仗,有些像律诗,但没有律诗那种严谨的平仄相间的格律。如“晚家南山陲”,就不是律句(律句中第二、四两字应该平仄相反,按照律句的要求,第二字“家”是平声字,则第四字应该是仄声字,但“山”是平声字)。此诗在声律上“随意”而写,倒颇与诗歌“无心”之境相呼应。然而这种诗歌名家随手洒脱写出的作品,并非是初学者理想的摹写对象。清代纪昀曾经说:“此诗之妙,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然不可以躐等求也。学盛唐者,当以此种为归墟,不得以此种为初步。”又云:“此种皆熔炼之至,渣滓俱融,涵养之熟,矜躁尽化,而后天机所到,自在流出,非可以摹拟而得者。无其熔炼涵养之功,而以貌袭之,即为窠臼之陈言,敷衍之空调。矫语盛唐者,多犯是病。此亦如禅家者流,有真空、顽空之别,论诗者不可不辨。”学诗者先要有足够的涵养,才能写出近似于这首诗的“化机”;如果只是从表面上学习这首诗的写作技巧,只能达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
终南别业原文、译文及赏析3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原文: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1、中岁:中年。
2、道:这里指佛教。
3、家:安家。
4、南山:即终南山。
5、陲(chu):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6、胜事:美好的事。
7、值:遇到。
8、叟(sǒu):老翁。
9、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诗意: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