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素材积累:淡泊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淡泊 中考 素材 积累

管理员

摘要:

中考素材积累:淡泊  淡泊是一份豁达的心态,是一份明悟的感觉,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娴静与愉悦。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淡泊的名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淡泊的名人名言  朗如明月,清如水镜。——杨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平易……

中考素材积累:淡泊

  淡泊是一份豁达的心态,是一份明悟的感觉,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娴静与愉悦。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淡泊的名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淡泊的名人名言

  朗如明月,清如水镜。——杨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平易恬淡,则忧患有不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庄子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

  心闲本来天地宽。——陆游

  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陈云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

  心平则气自和。——朱熹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史记》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

  淡泊的事例

  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浦军校一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法拉第不为名誉而工作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一生中得到过94个荣誉头衔,奖章,勋章不计其数,可他却从来不愿意佩戴。得到荣誉时,他也不喜形于色。

  “法拉帝先生,你有那么多奖章,怎么不拿出来给我们看看?”人们不解的问。法拉第笑着说:“我不能说这些荣誉不珍贵,不过我从来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的。”

  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991年11月钱钟书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居里夫妇视名利如浮云

  居里夫妇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他们生活俭朴,不求名利。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废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的通知,说是将向部里提出申请,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务请他不要拒绝接受。

  居里和夫人商量以后,写了一封覆信:“请代向部长先生,表示我的谢意。并请转告,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亟需一个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

  居里夫妇,重视事业,淡泊名利。

  理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欲寡则心自诚。(【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古今楹联类篡》)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拥有淡泊作文

  今天母亲教我背了一首我极不情愿背的古诗文《陋室铭》。起初我对“它”的到来不是很热心,但当我尝试着去翻译它是,却感到了一阵莫名的收获。

  金钱,一个诱人的字眼。然而大千世界,拥有足够它的人并不多。那么当它不属于你时,你应用一种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他呢?《陋室铭》很清楚的告诉了你这一点。

  当一个人在困难时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换来的不是感谢而是贪婪,人对特质的欲望是很难得到满足的。

  只有不贪慕虚荣,不奢求,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生活中才会有恬适的心情。尽管只有“陋室”,但是“谈笑有鸿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种闲雅和怡然,正是金钱所难买的。因此那些在物质上十分富足的达官贵人,很难成为精神上的富足者,也很难有心安理得的快乐。

  淡泊,并非没有欲望。属于自己的,当仁不让,否则你会失去良好的机遇;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刻意追求,否则你会付出太多的代价。

  淡泊,能让置身于班里纷扰中的你在心中开辟一方净土,宛如一面明镜,折射出人间万象,令你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淡泊,并非不进取,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无所追求,而是以脱俗的心灵去对待人生,正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淡泊的心境,在学习中努力地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吧!

  淡泊作文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这句话所传达的思想境界为众人所偏爱,即是淡泊。

  淡泊,是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表现。如今,它已成了一种高尚操节的象征符号,它所代表的清明廉洁引得古今文人雅士追逐,图落个美名流芳百世。殊不知淡泊虽为贤德,却不可刻意追逐,若着意求贤便成伪果,自叹虚生。

  淡泊不是口号,不是时尚,而是一种超脱的心态。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可见淡泊与宁静、澹定之心是分不开的。东晋五柳先生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觅得了自己的桃花源,得以流传千古;汉代陈继儒“竹窗下,惟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的吟咏也创设了他的精神家园。两位隐士不约而同地以安宁的田园生活为淡泊量定了尺码。

  陶翁感叹:“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陈眉公唏嘘:“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上试来。”这“浓艳场”无非指的是纷纭红尘。难道这尘世真是一个梦魇?

  若真是如此,诸葛亮为何舍弃清雅茅舍,而随刘备出山?周敦颐为何能在社会中如一枝白荷,洁身自好、独立不移?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可见奇人异士未必都在山泽草野之间。 陈眉公语云:“放下仙佛之心,方名为得道。”陶翁在世人眼里,是名隐士,是位世外高人,是个神仙,但他却不知淡泊的真谛在这尘网中。

  《小窗幽记》中曰:“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这句话真是精辟!头脑清醒,心思平和的人,在哪儿都会找到他心灵的一方净土。

  既有淡泊这一心境,对人生总有与众不同的见解。

  面对夕阳老树,既不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不高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而是去找寻“斜阳树下,闲随老衲清谈”的情趣。寒冬腊月,“寂寞雪夜堪待?”有人惊喜“花雪作伴舞翩跹”;有人则自叹“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却寻觅“深雪堂中,戏与骚人白战”的乐趣,追求一种“人生”,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