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 我喜欢买书,但不是爱读书的人,每次读书都……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
我喜欢买书,但不是爱读书的人,每次读书都是虎头蛇尾,一旦不能一气呵成,就从此搁置了,于是家里、办公室到处都是看了一半的书,或将书翻扣着将封面封底统一向上,或夹个书签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论书籍更是如此。要“照镜子,正衣冠”,我应该老老实实承认,每次写个人评价“能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其实是撒了谎的,对于我这种说假话已经近乎习惯的人,的确应该“红红脸,出出汗”好好进行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了。
儿子读高三,经常会在网上买书,中学封闭管理,无法收快递,地址常常留我的。鉴于此,我比儿子早一步接触到了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后,天气格外好,太阳暖暖的照着,大院里的银杏树叶子飘落下来,一地金黄。水池边的长椅被晒得暖暖的,四周静悄悄的,应了一句俗话:太平时代“连午后的阳光都是安宁的”,我干脆坐到长椅上,打开快递包裹拿出《中国哲学史》,四周一片静谧,内心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安静乃至干净,“一篇读罢头飞雪”,不知今夕何夕。我这样一个无知的躁动者,第一次与冯友兰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对望。
不得不说,《中国哲学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学读物,它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思索人生。
冯有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构成某种哲学的特色。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有着众多的门派和不同的发展完善阶段,在中国,哲学与人人有关,中国哲学支撑起了中国信仰的半壁江山。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人的感情倾泻出来,保持恰如其分,达到“和”。“和”来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须。这个思想适用于表达人的感情,也适用于表达人的欲望。每个人的行为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一个平衡点,使人在表达感情和满足欲望时,知乎所止。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适度地满足,社会便达到和谐、安定、秩序井然。当然,有些事情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也必须要去争取,没有人愿意做行尸走肉或仅仅是人生过客,这是一个好时代,我们应当通过努力来成就自己。而现实的欲望常常让人疯狂,不择手段让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等等各种财富最大幅度的增长,或以自己拥有的各种权力为荣耀,争一时之高下,此刻,是否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为了什么?那真是我们想要的吗?富贵也好,贫贱也罢,最后只不过或无或有的一块墓碑而已吧!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记得有一次在领导宴请西班牙客人时,席间听到这位客人说,中国的问题是“管了太多的穷人,所以富人的负担很重”。此刻,这个问题用中国哲学观点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仁”,这个“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王道”,中国需要富强、渴望富强、离开了“富强”国家便会陷入积贫积弱,这是中国近代史最惨痛的经验教训,但中国的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富强”所能解决的,把富强建立在王道的基础上,实现王道与富强的统一,才是更高层次的富强。
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如果说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
此文有感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2
本期阅读书目《中国哲学史》,作为北京大学的指定教材,无论广度还是深度,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最深刻的哲学史旅行。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是日常人们说的哲学中的三大问题。辩证唯物主义通常认为哲学的三大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最基本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通读全书,似乎也隐隐感觉到,从先秦到汉唐、从宋元明清到近代,无数的哲学家都是围绕着这些问题不断在探索、在论述、在批判、在前行。中国哲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至今天。
翻开中国历史,哲学是从懵懂开始,到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六家,中国古代哲学进入了空前繁荣期。似乎又有一种不服输赢,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状态,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秀”。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上峰,“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深入人心,统治中国思想上千年。期间,佛教对中国古代也有一定的影响,其核心思想:因果报应说、生死轮回说、神不灭论对缓解当时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以此来慰藉人们心灵。当然,其丰富的辩证法和合理的认识论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但范缜的“神灭论”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中间数百年没有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哲学家,直到王阳明的横空出世。
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阳明心学不愧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依然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代中国,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等这一时期的哲学家,开始学习西方。如龚自珍主张“器变”,魏源主张“师夷之长技”,特别是康有为、谭嗣同将西方科学知识与哲学杂糅在一起,植根于中国本土,构建起“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哲学体系。同一时期的严复,在“中西并立”的前提下抛开传统思想资源和传统形而上学,直接引入西方的理性哲学,第一次把中国哲学置于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和框架内,从而开启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
孙中山先生把唯物主义知行观发展到一个新高度。他认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随着客观万物的发展而发展的',说明“事实在先,言论在后”。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不断的试验和长期的革命斗争获得的,说明行先知后,“知”是由“行”决定的。同时,他也承认“知”对“行”的反作用,这就使他的唯物主义知行观带有能动的反映论的某些特点。他承认历史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发展的,认为以往的人类历史,经历了洪荒时代、神权时代、君权时代和民权时代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最终将进入大同世界。
看完这本书,感觉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解析、概括,而这些影响每一位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处世哲学,有人认可儒家克己复礼,有人喜欢道家洒脱随心,有人崇拜内圣为王,有人倡导“三民主义”,也有人推行辩证唯物主义。不同的思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哪个信仰得多一些,人生就会往哪个方向靠得多一些。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之所以没有特别盛行的宗教,因为中国人将哲学当成了宗教:我们在哲学中寻求真谛,也在哲学中寻求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