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神话故事吧,神话产生于人类历史早期阶段,是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在原始古代人的不自觉的艺术幻想中的反映,你知道经典的神话故事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神话故事吧,神话产生于人类历史早期阶段,是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在原始古代人的不自觉的艺术幻想中的反映,你知道经典的神话故事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欢迎大家分享。
【神话故事】
在遥远的北方,生活着一个叫夸父的巨人。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冬季的夜晚寒冷而漫长。一天晚上,夸父被冻得睡不着觉,他突发奇想:要是可以追上太阳,让太阳在人间多停留一段时间,那么人间就暖和多了。为了这个想法,他兴奋得一夜未眠。
第二天,太阳刚从东方发出第一缕光芒,夸父就迈开大步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奔而去。可是,太阳跑得太快了。才一转眼,它已经跃上了枝头;又一转眼,它已经跳上了泰山;再一转眼,它已经挂在了半空。夸父没有被困难吓跑,他镇定地擦了擦额头的汗,甩开大步,追着太阳一路奔跑,辽阔的大地上留下了他追逐的脚印。近了,近了,更近了,只要再前进几步,就可以把太阳抱在怀里;近了,近了,更近了,太阳发出的火焰越来越热,几乎要把夸父身体内唯一的一点水分烤干。
夸父只好停下来,低下头,一口气喝光了黄河的水。这些水立刻从他的毛孔里蒸发出去了,他还是渴得要命。他又转过头,一口气喝光了渭河的水,他的心里还是觉得有团火在燃烧。路边的老人看到了,好心地对他说:“年轻人,北方有一个很大的湖泊(lake),那里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夸父便迈开大步向北方走去。
走啊走啊,也不知道走了多远,还是看不到北方那个大湖泊的影子。他太渴了,也太累了,再也坚持不住了。他回过头,深情地望了一眼温暖的太阳,用力把手杖扔了出去,不甘心地倒了下来,砸得大地抖了三抖。
追逐太阳的巨人夸父就这样死了,死在追逐太阳的路上。他死后,身体变成了一座连绵千里的山脉,他扔出去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这片桃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长途跋涉的人经过那里,摘一个桃子吃,立刻满口生津,浑身有劲。
【学习】:
夸父没有追到太阳,但他仍然是个英雄,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令人钦佩不已。即使死后,夸父也为后来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一片可以帮助人们养精蓄锐、继续前进的桃林。
夸父追日的故事简介
《夸父逐日》这则典故出自《山海经》中的《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在半路渴死了。他遗下了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夸父追日的故事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在北方茫茫荒野里,有一座大山,山上住着巨人氏族——夸父族。
夸父族的首领名字叫做夸父。他在地上一坐,就像一座大山;他一站起来,脑袋就可以碰到天上的云。
太阳离这座大山太远,因此,这里整年几乎都见不到太阳,一片黑暗,非常寒冷,人们的日子很苦。
夸父见到这种情景,非常心疼自己的子民。为了改变人们的处境,他决定去寻找太阳,想把太阳捉住。
夸父翻越了一座座高山,跨过了一道道河流,眼前越来越亮,夸父高兴极了。
啊,看见太阳了,夸父使劲追呀追,夸父追的越快,太阳走得也越快。
追啊追啊,夸父迈开大步,紧紧追赶!夸父脚磨破了,身后留下一串鲜红的脚印,变成一朵朵耀眼的红花。
追啊追啊,他追了九天九夜,离太阳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热。
追啊追啊,夸父太累了,折了一根桃枝当手杖。
追啊追啊,夸父口渴了,在黄河边上,伏下身子,一口气把黄河的水喝干了。
夸父又赶到渭河边,一张嘴又把渭河里的水也喝干了,还是不解渴。
于是,夸父向北走,又喝光了北方一个大湖里的水。
终于,在太阳就要落山的地方,他快追到太阳了。
可是,夸父实在太累太渴了,身体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的倒了下去,闭上了眼睛。
他的身体变成一座大山,人们称它为“夸父山”。夸父倒下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桃林,结出了甘甜的桃子,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们解渴。
夸父的子民沿着夸父鲜红的脚印,来到了夸父山。这里有先祖夸父留给他们的光明和温暖。
夸父追日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每个人做事情都应该先思考后行动,要量力而行,如果只有毅力,却因缺乏必要的水源储备,最后也会功亏一篑。但是它的深层含义告诉我们: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够走得快,走得越快才会感到越空虚,才可以汲取到更多的知识。
故事中的夸父最终没有追赶上太阳,半路上被渴死了,他化作一座山,手杖变成了一大片桃林,桃林结出的果子供行人解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不抛弃、不放弃,努力下去,为理想而奋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了解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