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课题研讨活动的教育随笔 这周美术课题研讨课,中班的四位老师把研讨的重点定位为“从欣赏入手为幼儿绘画提供支持”。和这四位老师做前期探讨的时候就觉得她们对课题的进程和目前孩子发展的困难很清晰,探究点的提出就是来源于孩子的发展难点。让我们来层层清晰欣赏……
中班美术课题研讨活动的教育随笔
这周美术课题研讨课,中班的四位老师把研讨的重点定位为“从欣赏入手为幼儿绘画提供支持”。和这四位老师做前期探讨的时候就觉得她们对课题的进程和目前孩子发展的困难很清晰,探究点的提出就是来源于孩子的发展难点。让我们来层层清晰欣赏与技能支持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处理这种关系。
幼儿绘画技能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支持吗?需要怎样的支持?
(2-3岁)小班幼儿在活动中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画面形象单一,似象非象;
(3-4岁)中班幼儿已能把简单的形状与实物联系起来。但画中的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少想象的情节:
(4-6)大班幼儿的画面一般很丰富,且与主题有关,能用多种色彩作画。
中班的孩子会开始想象,但是让孩子把自己所构思的画面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困难。实际上这是一个绘画技能练习和表现的过程。在技能到探索,再由探索到技能过程中的第二次技能需要支持了,第一次是出现在小班,涂鸦期过后的象征期,中班出现第二次的技能困难期。那怎么给于支持呢,是不是教师一步一步地范画呢,显然不是,如果走回到老路,去按部就班的示范,结果是孩子没有创造性。但是,老师们又犯愁了,不给示范,孩子画的就和书上常看到的情景差不多,一样的太阳一样的小树小房子小花,太单调。大家说问题出在哪?很简单,问题就出在:孩子的美术经验积累不够,对事物不同形态的积累不够,不同表现手法的感受积累不够,对美的事物感受积累不够。那是不是我们的孩子看得很少呢?也不一定是。相信老师们给孩子看的美术作品也不少,但是我们有意识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却不够,是我们引导孩子欣赏美引导不够到位。美术工作者要去采风,去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我们的孩子也是要的,没有感受过美,他怎么会表现美呢。所以如何支持孩子的绘画技能发展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今天的支持点放在了欣赏,欣赏法在这个活动中是作为一个教学法提出的。绘画教法的改革从范画为主改革为欣赏方面着手,在幼儿发现、感受、表现美的过程中,在观察、欣赏阶段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绘画创作、表现能力和评价作品能力。
欣赏法和观察有何不同?
我们通常说:观察不同,观察特点,观察细节。欣赏风景,欣赏歌剧,欣赏故事,欣赏美不美。两者的区别在于欣赏蕴含更多的审美元素,情感元素,这是《纲要》中对艺术活动的目标要求。欣赏是为了给孩子的创作提供储备,一是经验储备,二是情感储备。
那么怎么欣赏呢?
是不是就是单纯的美术作品欣赏呢?答案很显然,艺术是个大范畴也是互通的,我们要选择大量适合幼儿欣赏的事物或作品。通过让幼儿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借助音乐、语言提示及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等,引导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体验美的东西。
引申到欣赏的教学方法,对话法。
用对话法指导幼儿欣赏作品。以往长期的灌输法是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美术、音乐、语言等作品的知识灌输给幼儿,缺乏自身感知和体验,最终导致审美素质的下降。要采用对话法,让幼儿与教师、作品三者之间互相作用、交流,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用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总结,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教师在引导幼儿对作品的各部分的形式进行感知、体验。
评价作品是幼儿重新发现美的阶段。
欣赏的氛围,美的感受不是在哪个环节就嘎然而止的,要贯穿于整个活动,包括评价。要把孩子的作品当成艺术品一样,引导孩子去发现同伴表现美和独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