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习报告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植物学 实习报告

管理员

摘要:

精选植物学实习报告四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物学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植物学实习报告 篇1  1、实习目的……

精选植物学实习报告四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物学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植物学实习报告 篇1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状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1、2透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透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2、实习步骤与资料

  2、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构成高大乔木。

  2、2实习资料

  7月5日上午从珠海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资料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7月6日上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108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7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114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8日上午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39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9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资料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7月10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7月11日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回到珠海。

  3、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此刻,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明白,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简单很多。之后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透过与身边同学的比较,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就应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透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能够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之后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之后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必须会更多。

  4、比较学习、群众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透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能够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群众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忙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齐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群众的温暖。我觉得,群众学习气氛比较简单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群众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应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好处。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向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向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之后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以前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此刻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此刻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能够明白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一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xx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齐打篮球一齐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但是到此刻都没搞懂就是了……期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期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比较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齐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十分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应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就应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一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应对面的交流代替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个性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最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群众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但是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务必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善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与推荐:

  1、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

  人手不足导致某些组别在认种过程中所得知识不够准确,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之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不仅仅学习的效率会降低,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思考从外校聘请或者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

  2、采集标本方法不正确,对植物的爱护意识不强

  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条小叶片,除了看得出叶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无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根拔起,至少也会砍下半边枝条,对于一些附近仅有一株的植株我们也毫不留情。当老师说能够采某株植物作为标本的时候,拿着枝剪的同学甚至会眼睛发光兴致勃勃地去残害植物。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保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线。我想,我们在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明白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无论以后这些植物会不会重新长起来,我们都就应抱着爱惜的情绪去采集标本,对植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对待实验才对得起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需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植物呢所以我推荐老师们在正式开始实习之前就要把这种爱惜生命的思想传播给学生,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

  3、对于森林整体结构和生境的关注度不足

  虽然实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状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除了开总结会的时候老师会提得比较多以外,我们自己对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在认种的过程中,对植物所处生境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理解“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认种成了唯一重要的资料。在三次的进山经历中,前两次老师偶尔还会提醒大家注意周围的植被变化或介绍典型的热带沟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过程中由于旅途的艰辛,我们眼前只有那条陡峭的路,哪里顾得上观察周围植被的变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尔还能听到凡强老师的讲解,但是后面的人估计就只有爬山喘气的份儿了。我认为“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是本次实习十分重要的资料,因为学习生物学就就应始终注意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就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在本次实习中,这部分资料的缺失让我深为叹息。当然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就应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给予我们多一点引导,因为我们除了跟老师去认种外没有什么机会自己上山。所以期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老师们能加强对环境部分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体

  会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听老师提过以后可能会采取群众讲解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这次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很可能依然会忽略“植物与环境”的问题,因为在讲解的时候植物只是作为标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想法和推荐可能还很不成熟,但是期望能够对黑石顶实习的不断改善起到一点帮忙。

植物学实习报告 篇2

  前言:

  通过接近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接触了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有了初步理解和兴趣。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8、学会了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了鉴定植物的方法。

  9、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们受到从事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习时间

  20xx年5月21日——20xx年5月27日

  三、实习地点

  铜仁市江口县 梵净山 凯里市施秉县 云台山

  四、关于实习地点的介绍:

  1、江口县

  梵净山篇——佛教文化

  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金顶海拔2493米。层峦叠嶂,气势磅礴,自明代以来即为佛教朝拜圣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文中称它为“天下众名岳之宗”。自明代迄民国300多年间,“信男善女,时往时来,若城市然”。可见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现有明建承恩寺、金顶摩崖、敕赐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区风光,雄奇壮丽,有数不清的险峰怪石,看不厌的奇花异卉及云海日出,流水飞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观赏。山区还保存着40多万亩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长着许多国内外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具有极高的观 赏和科研价值,被科学工作者誉为重要的 “自然基因库”。

  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义一带)杨应龙叛乱中,梵净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区庙宇中毁坏殆尽。万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经她捐资倡议重修,由国舅李颖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圆通殿、释迦殿和金顶上的天桥,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坝梅寺),并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竖碑于老金顶脚,以志不忘。重建后,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净山进入鼎盛时期,据山区现存碑刻,摩崖记载香客不仅来自云、贵、川、湘,甚至有从江西、安徽、江浙一带远道而来者,茶殿碑文记述“数百年进香男妇,时往时来,若城市然”,这种盛况延续了200多年。

  清咸丰5年,(1855),铜仁府爆发了以徐廷杰、梅济鼎为首的红号军起义,起义军以梵净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达11年之久。期间山上庙宇陆续被毁,僧众风散云流,香客裹足不前,梵净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烟寂寞”。同治九年(1870),铜仁东山寺隆参和尚上山主持修复工作,经他十方募化,“道剪荆棘,路劈蚕虫”,5年内修建了报恩寺,回香坪等庙宇。光绪元年(1875),清军中参加哥老会起义失败后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刘满率领进入梵净山,据险与清军周旋。同年,贵州巡抚岑毓英奉命征讨,次年平复,。经隆参和尚继续努力,大力恢复了山上受破坏的庙宇,还在江口境内修建了3条朝山大路。民国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国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抢劫,朝山活动猝然大减。

  解放后,朝山活动停止,山上庙宇不耐风蚀雨蠹先后垮塌,山下庙宇多被修建成为学校,食堂,仓库或被拆除烧毁,至今县境内仅存朝阳寺1座。然而,梵净山却以它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壮丽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从50年代起便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在保护区管理处主持下,科学考察工作更加频繁、系统,为了适应科考和旅游需要,在省地拨款支持下,先后投资55.3万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点拓修了鱼坳至金顶5公里,1984年,全线便道修筑一新,陡斜窄险处或凿石为梯,或浇铸混凝土台阶,共8250级,称“万步云梯”。险峻处置铁链或钢、钢筋混凝土护栏,建进山桥涵9座,歇息台38处,食宿站2处。1985年省文物处拨款修建了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和天仙桥,现每年进山科考,旅游,朝山人数以逾万,且呈与年俱增之势。

  为了推动佛教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给落后的江口县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县政府也采取相关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资。据贵州日报20xx年1月8日载:江口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彪与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一兵正式签订了《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协议书》,这标志着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正式实施。海南省三亚金玉观音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江口县人民政府,于20xx年9月16日在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订了投资2.8亿元建设江口梵净山佛教文化苑项目后,公司董事长曾一兵先生于次月再次来到江口县实地考察,梵净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再加上飞机、铁路、高速公路交会于梵净山,他当即决定出资500万元注册成立“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将投资规模扩大到4.6亿元,建设内容为修复梵净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弥勒佛像:用近110公斤黄金、140克拉钻石和数千颗珍珠在梵

  净山铸造全球最大的弥勒金佛。)、法华庵,兴建梵净山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佛教文化广场等。由此可见,江口梵净山的发展正随着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得到开发,然而值得笔者担忧的是,在梵净山佛教地位正在进一步考证进行中,还未得到明确认同时,过于繁盛的商业气息融入了梵净山佛香气焰中会不会给这个古朴自然、神秘的圣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过一场好的商业开发,让我国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烧的同时可以让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们心灵的净地,我只能默默的为这片养育我的土地祈祷着。

  2、施秉县概况

  (1)地理位置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西北部,是贵州东线旅游中心,东邻镇远、北壤铜仁石阡县,南连台江县可达广西、东南与剑河县相邻,西面与遵义地区余庆县交界,至湖面怀化市220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3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543.8平方公里,辖4镇4乡,20xx年末总人口15.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8.17万人;非农业人口1.28万人),系国务院批准的早期对外开放甲级县,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全国农村电气化县,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

  (2)地形地貌

  地处黔中丘原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势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多呈北东、北东走向。中部北部山地隆起,为黔北高原式陵山脉延伸,南部隆起山地为苗岭山脉系,属黔东南凹陷。平均海拨526米,全县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云台山、杉木河、上下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五、实习内容

  1、注意事项

  5月20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江口梵净山和施秉云台山,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1)5月21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7点半出发,晚上7点半左右抵达目的地——江口县黑湾河生态园酒家。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2)5月22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实习地带是梵净山脚。我们9点准时出发,边登山边采标本边听老师讲解。突然下起了小雨,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撑起雨伞继续进行着。每个人都采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于下午3点回到了旅馆。晚饭后7点我们开始压标本,9点基本完成。这天虽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之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3)5月23日我们爬梵净山。早上吃了早餐,备好干粮,7点半出发,到梵净山东大门买票。大家进去先坐观光车过了一段,到了观光车站,我们徒步去面对那九千步台阶。因为景区不许采摘植物,于是老师一路走着教我们认识周边的植物。当天我们还参观了梵净山景区的红云金顶,蘑菇石等景点,景色很美。最后我们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从勤俭节约出发,放弃坐缆车下山,谁知道下山比上山还难,但是大家还是团结互助,终于在最后一批观光车回去之时,赶到了观光车停靠点。回来后翻了标本,吃了晚饭回房休息了。

植物学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内容

  1、动员大会

  6月25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五大连池,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主要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a、6月28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10点出发,下午3点左右抵达我们住处。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b、6月29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笔架山。我们8点半准时出发,徒步行走了将近3个小时,由于天气炎热,大家走的都比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后又继续行进。到达山脚已近中午,歇息片刻便开始爬山,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树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经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散采集,每个人都采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后便下山乘坐客车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们又开始压制标本。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c、6月30日是最重充实的一天。我们7点出发,乘车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游览区。到了游览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在山脚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后老师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冰洞。把采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后,我们又继续参观了药泉湖。下午压制标本。晚上参观了二龙泉,并爬上药泉山。

  d、7月1日我们集体参观了老黑山国家地质公园。

  e、7月2日早晨我们乘车返还。

  3、植物的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样性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鉴定。对不认识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4、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四、实习总结或体会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第二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容易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称细叶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刺五加及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风景区,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特、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高兴、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在康熙年间喷发的火山经历了几百年岁月以后的状态,那里有火山杨对生命的赞歌,有火山喷发后石海的奔腾,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个五大连池看到的人间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与壮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因为我们实习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大二的第二学期期末我们还要到魅力之都——大连的海边去实习,有了这次的实习经验,我相信,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

植物学实习报告 篇4

  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实习地点: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实习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具体行程:

  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今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这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返回。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今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7月1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