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牛郎鹊桥相会的织女牛郎鹊桥相会的1 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
织女牛郎鹊桥相会的
织女牛郎鹊桥相会的1
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牵牛花来。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合一段美满的良缘。
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做妻子。
牛郎将信将疑地翻山越岭,在晓雾弥漫中,果然瞥见七个绝色美女在湖中嬉戏,粉装玉饰,云鬓花颜,不觉为之心神荡漾;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衣衫,飞奔而回。
这个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织女,当天夜里,她趁着夜幕的掩护,赤身露体地轻敲牛郎的'柴扉。在微明的灯影里,一个是诚实憨厚,壮硕俊朗的少年农夫,一个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见钟情,于是在静褴的春夜里,两情相悦,同赴巫山云雨。
幸福的生活过得总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时光荏苒,眨眼三年,织女已为牛郎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黄牛已死,留下的一对牛角挂在墙上,牛郎舍不得老黄牛,天天对着牛角发楞。织女私自偷下凡间的事终于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将把她拘回宫里,牛郎此时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对小儿女也天天哭着要妈妈,牛郎肝肠寸断,想着曾给过他无限帮助和关怀的老黄牛,抱着牛角痛哭。谁料一不小心,牛角掉到地上,奇迹发生了,两只牛角竟然变成两只箩筐,牛郎把两个孩子放入箩筐中,准备一肩挑起,寻找娇妻,一阵清风吹过,两只箩筐像两只强有力的翅膀,蓦然平地飞升,腾云驾雾,风驰电掣般地飘飞在霄汉之中,眼看娇妻就在前面,牛郎奋力追求,眼看赶上了,却被王母娘娘察觉,拔下头上的金钗,在牛郎与织女之间一划,立刻出现了波涛汹涌,白浪滔天地银色河川,从此一个河东,一个在河西,遥遥相对,却无法相见。
鹊鸟非常同情牛郎与织女的情真意挚,每年夏秋之间,趁银河风平浪静的时候,群集河上,口尾相衔,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聚。“鹊桥崔鬼河宛转,织女牵牛夜相见。”据说七夕过后,鹊鸟的羽毛都会七零八落地脱掉不少,就是因为辛苦搭桥的缘故。
牛郎织女的故事大致如此,后世的《天河配》、《天仙配》、《鹊桥会》等平话或戏曲都大同小异;不但把人仙化,也把神仙凡人化,仙女可以下凡,凡人也可以升天,一段天人揉合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馥郁甜蜜的人情味,也洋溢着农牧社会的生活面貌与伦理道德色彩。
杜牧的《秋夕诗》:“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甫《银河诗》:“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
这些都为世人传诵,还有: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百条。”
这诗传说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唐代的林杰写的,可见一般人对七夕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连六岁小儿也能执笔成诗,朗朗上口。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最为少年男女所向慕。南北朝所谓“七夕节”,禁中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危树,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空际,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以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当夜的花样更多。
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中以丝线连穿七个针孔,能有如此眼力,想必也有一双巧手,还有捉取小蜘蛛以小盒盛着,翌晨观看如果网丝圆正,叫“得巧”,另有“丢针”,盛清水一碗,在星光下把绣花针轻轻地丢在水中,能浮在水面的叫“大吉”,事实上这就是物理学上的表面张力,只要小心翼翼,大概不难办到。
还有两首描写七夕的诗,字丽句清,可堪一读。一首是:
“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
邻家少女都相学,斗取金盆卜他生。”
一首是: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寻看。”
这两首诗对七夕夜晚妇女们的活动和心态形容得入木三分。
时至今日,少男少女们的情感已了无阻隔,不只是抽象的银河无法隔绝,就连实质的尊长约束,社会道德法律,也已发生不了多大效果,然而重温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则可对少年男女的情爱,产生了一种虚幻而浪漫的憧憬,从而唤起更加珍惜的意念,则认七夕为“情人节”,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织女牛郎鹊桥相会的2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阙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笔下描写“七夕”的《鹊桥仙》无疑表明了古人的爱情观。这阙词中有两句画龙点睛之笔:一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词说的都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更是将这种爱情观发挥的淋漓尽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杨贵妃即便香消玉殒了,唐玄宗李隆基也要把“七夕”这一天当情人节来过。那么,这古人追求的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的爱情最高境界真的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爱情幸福吗?“七夕相会”究竟是爱情的喜剧,还是爱情的悲剧呢?
秦观的《鹊桥仙》这阙词中所说“鹊桥”无疑就是千百年来流传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其实,牛郎织女的故事本来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南朝的《续齐谐记》中说,“七月七,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这就是说,七月七,这个织女渡河与牛郎的相会日,是王母娘娘亲自制定的规矩。王母娘娘因为门第观念,让神仙出身的织女和出身寒门的牛郎不能过上团圆的夫妻生活,只让他们每年在“七夕”这一天见上一面。于是,牛郎织女长期的两地分居,一年一度才能相会一次,如果是凡人,坚持上十年会愁白了头发,这无疑就是对青春和生命最痛苦的摧残。然而,更悲惨的`是牛郎和织女是永远都不会老的,所以这悲惨的爱情生活还会年复一年的持续下去,他们要经受着天长地久的相思折磨,无穷无尽的岁月沧桑。
但是,在古人的心目中,一年一次,即便数年一次能与情人相会,便是最伟大的爱情了,除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这一典型的事例外,还有烟花苏三受尽百般折磨、万种苦痛的迟来爱情,相府千金王宝钏忍受十八年风霜雨雪的寒窑苦等。她们都是因为门阀观念作祟而备受爱情折磨的苦命女子,而当她们终于历尽千辛万苦、苦尽甘来之时,再美丽的容颜也已经留下了岁月的风尘、人间的沧桑,再坚贞的爱情也会变得十分脆弱,再美的爱情在时间面前也会逐渐褪去华丽的外衣。尤其是相府千金王宝钏,仅仅与丈夫薛平贵相会十八天后就撒手人寰了。可见,红尘男女的一次相会需要付出的是多么惨痛的代价!
再说被称之为古代冲破门阀观念、追求坚贞爱情的楷模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是何等的潇洒?深夜携手私奔是何等的浪漫?才子佳人的结合又是何等令人倾慕?然而,当司马相如离家进京做官之后,在那些聚少离多的日子里,这种坚贞的爱情便变得十分脆弱了起来。于是,卓文君无奈地写下了流传于世的悲愤的《白头吟》。
司马相如离家后,在长安以一篇《上林赋》深得汉武帝刘彻宠幸,被封为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无法忍受,悲愤至极便写下了《白头吟》,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往昔恩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此后不久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于是,卓文君这首《白头吟》就成为引起国人怜惜和共鸣的爱情情感的千古佳话。
在传统的爱情观里,两地相思是爱的主旋律,聚少离多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他们相信,只有这样,爱情才能幸福,爱情才可能永不褪色。然而,他们却忘记了这样的爱情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和痛苦的代价。但是,这种被千百年来门阀观念套牢的爱情,因为女郎织女的一次“金风玉露”,而成为红尘男女倾慕的浪漫。而在千百年后得现实生活中,豪车华宅再一次套牢了万千拥抱陌路、寻找爱情红尘男女。无论是“七夕”还是“情人节”,都是给当代中国红尘男女的一个温柔的浪漫借口,就像从腰包里掏出的最后一张钞票,七夕的浪漫已被榨取殆尽,成为了中国式爱情的困局。是什么放逐了红尘男女坚守的爱情?又是谁让红尘男女苦苦寻找流浪的爱情?从两情相悦到花前月下,人们脚下的路为什么越走越长,脚步为什么也是越发的沉重?
当古代人们的爱情遭遇门第的套牢:王母娘娘不同意婚事,只因天上地下,门户不当,热恋中的情人只好借一年一度“七夕相会”来寻找爱情生活的慰藉;而当爱情遭遇现实豪车华宅的套牢:即便牛郎再努力,也只能望“织女”兴叹,于是,只好借一年一度的“七夕”来寻找流浪的爱情,寻找早已被放逐的浪漫。
织女牛郎鹊桥相会的3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从汉朝流传至今。
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人。
牛郎是个放牛娃,织女是天上下凡的仙女,会织绸缎。自从俩人相遇后,互生爱慕,最后产生了爱情。但是封建社会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因为牛郎身份低微,以放牛为生,被王母娘娘认做不配织女,最后俩人被活活拆散。王母娘娘把织女带回天庭,牛郎赶到天庭,王母娘娘为了把他们俩分开,用玉簪在天上划开一道天河,就是银河,从此俩人就被银河隔开。王母娘娘允许俩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天桥上聚首相会。
这就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牛郎织女的反抗精神,受到后人的赞美,同时这一天也被定为情人节,以歌颂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说明了什么?我想,古代封建社会,君主的残暴统治,大小官吏欺压百姓,那是个水深火热的渊薮。不独牛郎织女的爱情成为悲剧,可能绝大多数人也没有什么自由幸福可言。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从而导致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
这个古代的神话传说,很能说明问题,只有在民主制度下,众人才有说话的权利,大多数人也才会有正当的权益和基本权利,否则这些都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牛郎织女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这是活生生的现实。
只有在进步的社会制度影响下,每一个公民才有可能享有人的正当的权益,而在那样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所有这一切只可能是空话,人们的自由幸福只可能被葬送掉,这是封建社会制度的反动实质。
抚今追昔,当我们想起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就想为它的繁荣昌盛多出一份力。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自由幸福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生活,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热爱工作,把满腔的热忱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织女牛郎鹊桥相会的4
说到七夕,大家想到的应该都是耳熟能详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相隔一条天河的遥远距离、一年只有一次的鹊桥相会、伤感的七夕雨……可说是流传最久、最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
银河断姻缘,七夕鹊桥会
相传在遥远的过去,天与地的距离相当接近,银河与人间是相连的。有一位放牛的年轻人,父母双亡,又被兄嫂欺压,除了一头老牛之外身无分文。
某日,他来到天河边,正巧看见仙女们在河边戏水,便偷了一件挂在河岸上的仙衣;结果其他仙女都回去了,只剩织女因遗失衣服无法上天,无可奈何只好嫁给牛郎。
两人成亲之后生下一男一女,从此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让天帝为之震怒,命王母娘娘将织女带走,牛郎无法飞天追上,只好和儿女跪在原地哭泣。
此时老牛告诉他,自己的生命已到尽头,只要在其死后将皮剥下穿上即可飞天,语毕老牛即死;牛郎身着牛皮衣后果然得以飞天,然而就在即将追上织女时,王母娘娘却以发簪一划,在他们之间隔出了一条银河。
从此以后,两人隔着银河对泣,牛郎甚至想舀干银河水。这份痴情感动了上天,于是在每年的七月七日,以乌鹊搭成桥,让两人在鹊桥上相会。
牛郎织女的故事渊远流长,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七夕传说。有的版本则说老牛是神仙下凡帮助牛郎,包括叫牛郎偷衣、以牛皮制衣使牛郎飞天;有的则说乌鹊因传错话,将“七日一会”说成“七夕一会”,使得牛郎织女必须相隔一年才能见面,只好搭鹊桥将功抵罪。
版本众多,不过故事情节都大同小异,最重要的故事核心就是“七夕相会”,也是整个神话传说的源头。
牵牛、织女星,银河遥相对
牛郎织女神话的雏形,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天上有银河,河水清澈如镜。天上的织女星,从天亮到天黑的七个时辰都在忙碌着,但仍织不成布帛;明亮的牵牛星,也无法用来驾车载物。这时的织女、牵牛只是天上的.两颗星,隔着银河遥遥相对。
一直到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牛郎织女才开始有了人格:“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曹植的〈九咏注〉云:“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至此故事逐渐成形,当时的人们已经认定牵牛、织女星为一对夫妻,并且在七月七日相会。
据南朝《小说》一书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从此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然成形,和现今的传说相去不远;之后传说一直流传下来,故事情节也越来越丰富。“七夕雨”、“鹊桥相会”等等情节也让故事增添不少浪漫的要素。
爱情贵在真心相待
七夕的传说最重要的意涵,其实就是“专情”与“思念”。相隔一条银河的距离,堪称是最遥远的远距离恋爱。
最美丽的爱情不在轰轰烈烈,而是细水长流;长久的思念有如一缕细丝般地牵引着,始终坚定不移。历史上也有不少美丽的诗歌叙述这样的思念,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凄美的字句,即使过了千年,那相思的情感依然让人感动。
在资讯发达、交通进步的现代,地球上的人们几乎都能够互相联络,远距离恋爱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令人孤寂伤感;但是感情的维系却没有办法像古人那样恒久。越是方便的时代,情侣之间情变的速度似乎也跟着加快,已经是“不在乎天长地久”,连“曾经拥有”也变得轻如鸿毛!
在这象征思念与永恒的七夕日里,怀想与讴歌古人坚贞爱情的同时,也不免感叹现今社会爱情的多变。然而,情侣间的相处贵在真心相待,爱情能否持之以恒,或许重新省视自己对于爱情的态度,亦是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