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卅八载桃李芬芳铸师魂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栉风沐雨卅八载桃李芬芳铸师魂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十八年,他植根于偏远的乡村,以校为家,呕心沥血,默默耕耘。 ……
栉风沐雨卅八载桃李芬芳铸师魂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栉风沐雨卅八载桃李芬芳铸师魂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十八年,他植根于偏远的乡村,以校为家,呕心沥血,默默耕耘。
三十八年,他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爱生如子,用爱心书写美丽动人的教育华章。
三十八年,他用良知指引着自己前进的方向,用行动守望着心中的一抹阳光。
他就是旬阳县麻坪初级中学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张远侠同志。
张远侠,男,1955年出生在一个朴实的农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的他,是机缘让他步入了教育行业,曾先后任教于原枫树乡新平小学、柳池小学、西沟初小、兰坪七年制学校、枫树乡八年制学校、麻坪乡八年制学校和现麻坪镇初级中学,现已年逾花甲的他两鬓斑白,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见证教育翻天覆地变化的印迹。
奔波拼闯,青春倏忽即逝于穷山僻壤
这是1974年春的一个早晨,寒风凛冽,满山积雪覆盖,山下是悬崖峭壁,山上只能看见一条缝儿的天还被乌云笼罩着,远见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背着简单的行囊蹒跚在崎岖的山道上,他就是张远侠同志。此刻他正前往枫树乡新坪村小学报道,经过近八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也是在天擦黑时分才赶到新坪村支书的家里。村支书看着这个“愣头愣脑”的满头还冒着热气的小伙子说:
“小伙子,干什么的呀!”
他随声应道:“我来你们这里教书的”。
当晚,村支书安排他住在自己家里,并给他端上了准备第二天上工的干粮(荞面加构叶疙瘩)。晚上,他躺在床上,盯着那被烟熏的黝黑黝黑的竹笆墙,他有些孤独和辛酸。
这一夜,他人生第一次失眠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把村支书从被窝里拉起来,送他去学校。
一到学校,小伙子立刻精神来了:“呵,支书,你们村不错嘛,这学校是新建的。”村长盯着这个又蹦又跳的小伙子,苦着脸说:“可这学校除了这房子,其它啥也没有。”“没事儿!没事儿……”“有房子就行!”村长看着眼前这个半大小子,无奈的摇摇头,说着一嘴听不懂的“重阳”话就走了。
他拿着从文书那里得到的册子,挨家挨户的去找孩子(有的孩子上山放牛去了,有的孩子打猪草去了,有的孩子家长说:“家里劳力不够,在家帮忙,不上学了。”还有的家长说:“我家是女孩,上学也没用。”……),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一边耐心细致的做家长和孩子的思想工作,一边从农家里借来桌子、板凳、几块木板,一天忙活下来,总算动员到了所有应该上学的孩子,凑齐了孩子们上课的桌凳。接下来,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来上学了,随着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学校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可这些问题没有动摇他办好学校,教好孩子的决心,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乡亲们的帮忙,一个个困难逐一得到了解决。
教室没有黑板,他就和另一位比他迟来几天的老师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自己烧石灰在墙上作了一块黑板;没有粉笔,他就用做饭时烧过的炭屑当粉笔;学生没有学习用具,他让每个孩子准备一块石板,每天的作业就写在石板上,第二天再将字磨去,他还在操场边上划出了一块地方,将里面的石子、土疙瘩捡的干干净净,每周在这里开展一次书写比赛,谁赢了,就留下谁和老师一起吃饭;在缺吃少穿的困境中,他就在当初盖学校时村里给学校留的“自留地”种上了麦子、苞谷、碗豆、黄豆、荞麦等五谷杂粮,除自己吃以外,把剩余的部分用来救济连锅都揭不开了的孩子家里。
……
总之,学校缺啥,他就带领学生们做啥,在村子里他既是老师,也是农民;既是是木匠,也是泥瓦匠;既是是父亲,还是母亲……
就这样,时间一晃十年过去了,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也留在了大山深处,从这村到那村,从这所学校到那所学校,所到之处,总能让一个一无所有、破烂不堪的的学校变得焕然一新,让一个个在家的孩子走进教室,接受教育,这十年留给他自己的是一身疲惫和疲惫背后的点滴成就和欣慰,留给学生的是真诚的师爱和丰富的知识,政府和社会留给他的是啧啧的称赞和依依不舍的情怀。
前几天,几个同事又和(老张)聊起了旧事,不经意间有人就问了一句:“那时你连饭都吃不饱,还那么大干劲,图啥来着?”
他说:“只要我在那里,我就要让那里的娃们上好学!”
老张沉默许久,才缓缓说出。
一室之内,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老张身上,那目光里,除了尊敬,还是尊敬。
殚尽竭虑,成为奋战一线的中流砥柱
1983年,伴随改革开放遍及全国,教育也迎来了又一次春天,麻坪初级中学借此东风在原有七年制基础上分设出来,成为一所独立的农村初中。建校伊始,由于人员紧缺,特别是没有英语老师,学校领导看他认真好学,便选调他参加了三个月的英语培训班,培训期满,调到初中任英语教师。面对陌生的学科、自己非常浅薄的英语基础和工作经验严重不足的难题,他没有畏手畏脚,知难而退,而是在工作期间,他边学边教,边教边研,那时,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身影口中不断的念念有词,还不时在一个小本上记着的人,那就是他。清晨的晨曦中他漫步在清澈的小河边;傍晚,他徜徉在落叶满地的校园中;黄昏,他沐浴在如豆的煤油灯下,他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牛。妻子坐月子了,他不曾照料过;孩子生病了,他不曾过问过,家里的粮袋子空了,他不曾看见过,他把心思全花在了英语教学当中。凭借勤奋好学的精神和执着、忘我的工作态度,使他的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撰写的学科论文达20余篇在市县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中获奖,带领英语组完成了三个微型课题的研究任务,帮扶成长了四名青年英语教师成长为了学科骨干,而自己在全县英语教学领域也成为同行们效仿和尊敬的长者,这些成绩的取得,用他自己的话说,“干一件事,我就要把它做到最好”来概括十分贴切。
在担任英语教学的同时,他还兼任班主任工作数十年,农村长大的他,特别能体谅农村孩子的苦衷,所以,在他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对孩子特别的关心、负责,比一般的男教师更具有耐心和爱心。87级是他带的班主任,班上有个学生成绩非常好,学校推荐他去参加县上组织的数学竞赛,但是这个孩子家里穷,冬夏都穿的是草鞋,去参加竞赛,家里拿不出路费和伙食费,孩子眼泪汪汪的找到他,说自己不想去参加竞赛了。经过询问,得知是这种情况,他偷偷的到街道给孩子买来一双白底胶鞋,还有一大包方便面,让数学老师交给孩子,说是学校给参加竞赛的学生准备的。最后,这个孩子还县数学竞赛中拿到了二等奖。看到学生的获奖证书,他比孩子的父母都还高兴。其实生活中的他并不宽裕,两个孩子在念书,家里的开支都是靠他一个人的工资,对他的孩子来说,方便面都是奢侈品。所以有人说他傻,他却说:“我们从苦日子过过来的,现在总比农民好过点,能帮多少是多少,这不都是为了孩子们能走出去,不再受穷嘛!”,30多年来,他接济过的孩子太多了,最终“走出去”的孩子也不少,有一些孩子的名字他都叫不上了。
苦,他不说;累,他不言。始终以一种默默无闻,忘我工作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这份责任,有的人背地里评论“好好的在小学教书不好,干嘛去初中受那份罪。”“你看他那俩孩子,一天都瘦成啥样了。”“他图啥,不就是初中待遇好点嘛!”……
以前的同事听不下去,也看不下去,就去劝他:“你看你这是何必,工作固然重要,可家对你来说更重要呀,还是把工作放放,多抽时间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吧。”
“你还不知道我吗?”他盯着同事说,“我当初既然选择了这一行,我就应该爱这一行,就应该干出成绩!”。
话说的斩钉截铁,同事看着他,动了动嘴,许久,什么也没说,悄悄的走了。
老骥伏枥,倾己之力永葆激情树楷模
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现如今年逾花甲的“老张”依然在教学一线上无私奉献着。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冲击,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队伍也在不断的走向专业化道路,伴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和长期辛苦操劳,身体上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工作便力不从心了,年轻老师们一个小时的工作,他往往要几个小时。而一向争强好胜的他,又很少请假,领导看他带病工作,心里感到十分过于不去,近年来没再让他带英语课和班主任,让他只带3个班的地理课,兼任学校工会主席和保管员,并负责校园的绿美化工作。
虽说相对工作负担减轻了,但是工作的责任依然十分重大,肩上的胆子仍然很重。老张没有因此放松自己,而是更加负责,更加努力的工作。
地理是新带的学科,他又一次拿出了当年初带英语时的精神。首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他先借来了初中全套四册教材,从头看起。每遇疑难总和年轻老师交流(学校没有专业地理老师,这些年轻老师也是些刚从学校毕业的,有的是中专学历,有的是大专学历。),他总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们年轻,上过高中,头脑灵活,转得快,接受新事物也快,给我指点指点。”这种虚心的精神,让年轻老师每每脸红,而又很是钦佩。慢慢的,学校年轻老师们从他那里学会一种谦虚、善学的作风。二是认真备课。每学期,光教案就写3-4本,课本上的批注更是密密麻麻,如群蚁排衙般整整齐齐。三是课堂上,他总是一丝不苟,力求每节课学生都有收获。几年来,在教学中总结出了几条经验:导要巧,生要参与,图要会看。他的地理教学教法可以说已经成为学校地理教学的一个参考书。四是每学期学校组织的常规查评,他都是全校做的最好的,多次上级组织对学校的检查中,他的常规工作总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给学校赢得了不少荣誉。
对于兼任学校工会主席,他也是没有丝毫马虎,他懂得工会主席就是为学校服务的,就是为大家排忧解难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生活的乏味,容易产生倦怠思想,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年“三八节”慰问女职工;“五一节”组织开展教职工体育运动会或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教师节”召开教师座谈会;元旦组织教职工舞会等等,想方设法活跃教师的生活。2010年10月,在校长的`支持下,他率领工会小组成员建起了立了职工活动室,并向县教育总工会申报创建《旬阳县“模范职工之家”》。在他的组织下,学校的职工生活活跃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人际关系和谐了,学校的校园文化更加繁荣了。
说起做保管员的工作,他更是行家里手,工作细致入微,只要是学校采买的东西,都要进入他的库房,进行逐一登记,小到一支笔、一个钉子他都坚持入、出一笔帐。走进保管室,物品按类排放整齐有序,卫生干净整洁,账目一清二楚。
要说这些工作做得好,比起他作为学校一名花草管护者来说,都稍有逊色。当你走进麻坪初中,你必会为学校那整齐的绿带,盛开而娇艳的花朵所折服,你必会发出一声惊叹——在这遥远而偏僻的山区,居然有如此美丽的学校。这一切除了历任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之外,最大的功劳就数他了。春天,万物开始复苏,老张开始规划一年的绿化工作。他说:“花草树木是有灵性的,你得像爱护学生一样去爱护它们,马虎不得,每年春天,必须给花草松松土、施施肥,否则到时它开不出那么美、那么大的花。”夏天,草木生长茂盛,要及时给花草浇水、修剪。每天傍晚,你必会看见他手提水壶,拿着剪刀,给每个盆都浇上水并除除草,将那一排排的绿带都修得整整齐齐,像一排排身穿迷彩的士兵,昂首挺立。老张笑着说:“他们就是学生的榜样,你将它们修端正了,学生看着就会向它们学习,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秋天,山上的树叶开始发黄的时候,也是老张最忙的时节,它要对花草进行重新分栽,一篮篮的运进新土,一盆盆的端来端去,一天下来,老张累得腰都挺不起来了,可他从来都没吭一声。冬天,花草进入孕育期,能端进室内的,他端进室内,如果阳光好,他还会每天端出来,让花草见见冬日的阳光;不能端的,又不能爱冻的,他会将在秋天收集的稻草盖在身上,他说:“花儿也怕冷啊,得小心呵护着!”瞧,说得多亲热。有一次被女儿听见了,撒娇的说:“爸,你当年也没像这样对待我们啊!”老张笑笑说:“你们不同,如如当初不让你们经爱风吹日晒,那有今天的成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如果没有老张像爱护儿女般爱护这些花草,——哦,比爱护儿女更爱护,我们的校园哪能盛开如此娇艳的花朵呀!
看着每天忙忙碌碌的老张,校长说:“本来想给你减压,没想到,你自己却干的比原先还累,看来还是我把你‘害’了。”“没有,没有……”老张忙不迭的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可就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操劳中,老张病倒了。开始,只是肚子有点疼,他没说。有一次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猛然间肚子疼了,将筷子也扔了,女儿吓得叫了声:“,爸,你怎么了?”他捡起筷子笑笑说:“没事,没事,只不过是肠胃炎,瞧你大惊小怪的。”此后,大家也都当他是肠胃炎,经常给买点消炎药,想着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没想到,出事了,有一天竟然疼得倒在地上。这时,家人才急忙将他送往医院进行检查。一查吓了一跳——急性胰腺炎。医生说:“要不是你家离医院近,送得及时,这条命可就交代了。”
此后,两年的时间里,老张,每天都离不开药了,而且还吃不得,喝不得。
同事们望着日渐消瘦的老张,心疼无比,就劝他:“,你已经57了,给领导说说,回家休息吧。”“辛苦一辈子了,给自己留点本儿,享享福吧!”……
老张什么也没说,回家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党和国家培养了我,让我由一个农民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可以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我理应为党和国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几度春风化绸缪,默默无言写春秋”。他以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和诠释着这句话,他是同事们工作中迎难而上,开拓奋进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书写着麻中精神,昭示着麻中教育前程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