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带箭》韩愈唐诗鉴赏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韩愈 唐诗 鉴赏

管理员

摘要:

《雉带箭》韩愈唐诗鉴赏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雉带箭》韩愈唐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雉带箭  韩愈  ……

《雉带箭》韩愈唐诗鉴赏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雉带箭》韩愈唐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雉带箭

  韩愈

  原头火烧静兀兀,

  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

  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

  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

  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

  五色离披马前堕。

  韩愈诗鉴赏:

  一个高妙的画家,总是成竹在胸,而后下笔;一个老练的军事家,总是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个出色的棋手,总是不肯闲着一子。同样,一个高明的射手,往往是箭在弦上,待机而发。这首诗,便艺术地再现了射技高超的将军“盘马弯弓惜不发”的生动神态和“以巧伏人”的心理活动。

  全诗十句,除“雉惊弓满劲箭加”一句正面描写射雉以外,其他均从不同角度的侧面烘托,巧妙地暗示将军的射技。一看诗题,读者很容易想到一只美丽的雉鸡带箭落地的形象。在这猎物飞动的形象引领下,读者很自然便进入到人马纷繁的观猎场地。将军出猎,随从军吏必定很多,也很热闹,然而诗人却以一个“静”字来形容,“此时无声胜有声”,从猎人员屏气凝神,把注意力集中到猎物和将军射猎的情态上。看到雉鸡“出复没”,满以为将军要放箭一射,而他偏偏引而不发。三、四句分别叙写了将军的心理活动和神态:自信射技不凡,雉鸡飞不掉,逃不了;要选择最能表现自己本领的时机借以使人敬服;其神·2725·《唐诗鉴赏大典》

  态则是“盘马弯弓”,踌躇满志。“地形渐窄观者多”,雉鸡无处藏身,观众聚集拢来,这才是大显身手的好时机。“雉惊弓满劲箭加”句,写引弓劲射的一刹那。一个“满”字,一个“劲”字,一个“加”字,突出地表现了将军的身手不凡。雉鸡中箭之后,好象没有什么好写了,然而诗人的笔锋突然一转,“冲人决起百余尺”,雉鸡冲人直上高空,带着雪亮的箭镞和沾洒鲜血的红翎,在空中挣扎,力尽筋疲后,翩然堕落。面对这一精彩的场面,将军仰天大笑,军吏赞不绝口。在有声有色、有说有笑的热烈场景中结束了射雉过程,将军也志得意满地达到了他“以巧伏人”的目的。

  全诗三韵,前两段四句一韵,末尾两句一韵,章法变化有致,收结干脆而又轻快。读之快意。

  《雉带箭》译文

  原野上火光冲天 ,火势盛大,野雉被猎火驱出草木丛,一见猎鹰,又吓得急忙躲藏起来。

  将军想当众表演自己的神功巧技,故而,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劲弓,却并不轻易发箭。

  野雉受惊而飞,蓄满待发的弓箭也同时射出,野雉应声而中。

  那只受伤的野雉带着箭冲着人高高地飞起,一番挣扎之后,终于精疲力尽,染血的羽毛和雪亮的箭镞随着倾斜而下。

  将军仰天大笑,把射中的有着五色羽毛野雉挂在马前,随行军吏都来向他祝贺。

  《雉带箭》注释

  火:猎火。

  鹰:猎鹰。出复没:一本作“伏欲没”。

  盘马:骑马盘旋不进。

  “地形”二句:描绘狩猎的过程,用曹植《七启》“人稠网密,地逼势胁”句意。

  翎:箭羽。镞(zú):箭头。

  五色:雉的羽毛。

  《雉带箭》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