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鹧鸪 赏析 原文 翻译

管理员

摘要: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1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翻译   一个人生长在人世间已是够癫痴了,再去孜孜追求功名富贵、企图飞黄腾达,那……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1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翻译

  一个人生长在人世间已是够癫痴了,再去孜孜追求功名富贵、企图飞黄腾达,那就更加癫痴。最近生活道路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山阴家乡,自己有一条船,可以在湖面自由往来,不用花钱。

  市中买酒,江上采菱,画船听雨,醉后披蓑衣而睡。自己真是可笑,长期糊里糊涂地生活,觉悟时已经迟了四十多年。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

  红尘:人世、社会。

  颠:通“癫”。

  新来:近来。

  生涯:生活。

  别:区分,异样。

  买断:全部买下。

  沽酒:买酒、打酒。

  三山老子:作者陆游自称。

  三山:山名,在山阴西南九里,镜湖之滨。

  见事:明白事理。

  创作背景

  词作于乾道二年(1166年),是年作者四十二岁。这一年春,陆游在隆兴府任上被免官。他二月初离任,取陆路经临川、玉山入浙,于五月间抵里,开始了在三山西村的闲居时光。

  赏析

  开头两句,用自责的口吻,抒发愤激不平的感慨。陆游从三十四岁出任宁德主簿开始走上仕途,到四十二岁被免官,八年期间调动频繁,却一直未被重用,自然会有满腹的牢骚。他自已抱怨说,“插脚红伞”步入官场,这本身就是一个痴呆的人所作出的错误选择,可还想高升,还想被重用,这就像“平地上青天”一样的不切实际。接下来的两句,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渡不用钱。”如今被免官,这倒好了,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归乡闲居。三山、镜湖自有山水之胜,闲居于此,正如李白所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又如苏轼所说“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前赤壁赋》)。昔贤之言深获陆游之心,于是发出了类似的赞叹:“买断烟波不用钱”。由感慨到赞叹,这表现了作者初识隐居之乐的一种新鲜的感受。

  词的下片又用具体的生活内容对隐居的乐趣作了一些必要的补充描写。如果没有“沽酒市,采菱船”几句,那么,前面所说的“别个生涯”和“买断烟波”就架空。最后两句是自嘲的话,是照应开头的自责而说的,说自己不仅痴呆而且还“真堪笑”,见事太迟,一直迟了四十午,还不知道生活的'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看来,过去的四十年算是白活了。虽然此词开头的自责给人一些沉重之感,但写到最后的自嘲,作者的笔调和心情就轻松得多了。

  刘师培对放翁词的总体风格评价是:“屏除纤艳,清真绝俗,逋峭沉都,而出以平淡之词,例以古诗,亦元亮、右丞之匹,此道家之词也。”(《论文杂记》)这首词极其鲜明地体现了该特色。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2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赏析

  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坎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而且,由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故通篇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周平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开篇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首句“京洛风流绝代人”七个字,包括这样三层意思。

  那么,这位曾风光一时的佳人,“因何风絮落溪津”?为何像风中飞絮似的,飘落到苕溪的渡口来呢?说她的来到苕溪是如柳絮的随风飘落,含意深厚。“颠狂柳絮随风舞”(杜甫《绝句漫兴》),这风中之絮是不由自主,又是无人怜惜的。用风中之絮来比喻,暗示人的不幸遭遇,一个“落”字双关出人与柳絮的同等命运。其中也掺杂着作者的身世之感。这句前面用“因何”这一似问非问的句式,后面用荒僻的“溪津”与繁华的“京洛”作鲜明对比,深刻地写出了这个“风流绝代人”的不幸遭遇。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深怜悯和同情。

  “笼鞋浅出鸦头袜”。笼鞋,鞋面较宽的鞋子。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出足趾的袜子。这句是说从笼鞋中微微地露出了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化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词里的女子穿了这样款式的鞋袜,步态轻盈,如宓妃洛神一般。这仍是对“风流绝代人”的赞美:她高洁,飘逸,和一般风尘女子迥然不同。

  过片,暗示她的辛酸生活,并表达了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红乍笑,绿长嚬”。“红”,指她朱红的嘴唇,说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或说红指她笑时莲脸生春;总之是说她笑时的美丽。“绿”,指青黛色的眉毛,说她双眉紧锁,隐含忧伤。“乍”,表示时间短暂,与“长”相对。说明她笑时短,嚬时长。仅用六个字,不仅使人的神态毕现,而且写出了人酸苦的内心世界。这笑,看来是勉为欢笑,而嚬才是真情的流露。“红乍笑,绿长嚬”六字用得高妙奇绝。“红”与“绿”对,色彩鲜明,让人顿觉佳人的仪态万方:“乍”与“长”对,以时间长短刻画佳人神态的流程:“笑”与“嚬”对,揭示出佳人复杂的心态。意蕴本融,言简意赅。描写女子情态的词句本也常见,如“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柳永《少年游》),十三个字只写出了人的'“春愁”:“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晏几道《菩萨蛮》),十四个字只写了人在梳妆打扮时而“愁春”。它们都没有姜词这样高度浓缩,韵味悠远。

  “与谁同度可怜春”。春光无限美好,可是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与谁,即没有谁。贺铸有“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句,与此境界极相似。这深情的一问,不仅表现出词人对她的同情,惺惺相惜,而且写出了她的孤苦寂寞。从整首词看,所写是一个歌妓之类的人物。她在繁华的京城也许曾经有过“一曲红绡不知数”的美好时光,如今却沦落溪律,无人与度芳春。对于她的不幸遭受,词人一个字也没有写,女主人公也始终未发一语,全从词人之“所见”方面着笔。感慨都在虚处,这样词人的同情之感,表达得酣畅淋漓,人物形象也栩栩可见,特别最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古人传说鸳鸯双宿双飞,常用来作为夫妻间爱情的象征。“鸳鸯独宿”,深一层表明无人与之“同度”,只剩下孤苦一人了。“何曾惯”,也深一层地流露出她的忆旧念往,直至此时仍怀着感情上的痛苦。因此接着说:“化作西楼一缕云”。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的故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说她化作西楼上空一缕飞云,如巫山神女,对过去那“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欢愉情景,不能忘怀,表现出她对爱情生活的无限回忆和执着追求。

  白石词的基本风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的胸怀,不让七情六欲无节制地发展,从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对情词来说,就不能热情过度,因热情过度容易形成痴迷状态,要用冷笔处理。此词就是冷笔写热情的作品。此词用笔,有时从实处落墨,有时虚处着笔(如“笼鞋”以下四句),但它“无穷哀怨,都在虚处”(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评姜夔《点绛唇》结句语),虽有深情,由于用冷笔处理,故显得气体高妙,清远空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 ,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注释

  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创作背景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词人在创作这首词时已近七十高龄,这是他被一位妇女的的身世所感动而写下这首词。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3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翻译

  不愿意靠近京城,像汉代初年的邵平那样在长安的青门外种瓜,只希望在打鱼垂钓中送走时光岁月。双双对对新来的燕子在长满春草的河岸上飞来飞去;远处的鸥鸟在夕阳的映照下轻盈如片片树叶在沙滩上飘落。

  歌声是缥缈动人的,迎合着呕哑的船橹声;酒是清纯的,洁白如露,配合上如花似锦的各种各样的鱼类食品,生活真是美不胜收啊!如果有人问道你将归向何方?我将笑着向他指着船儿说,这就是我的家啊!

  注释

  种瓜: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在青门种瓜。后因以种瓜代指隐居。

  鸥:鸥科动物,形色像白鸽或小白鸡,性凶猛,长腿长嘴,脚趾间有蹼,善游水。

  舻:桨。

  呕哑:形容声音嘈杂。

  鲊:鱼经腌制加丁后所做的食品。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闲居生活的怡然自得,其中暗含着词人被罢官之后的百无聊赖。

  上片起首的“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两句,词人说自己不愿意在长安城附近学汉初的邵平,在青门外种瓜,而是一心只求能够回家过上渔钓的闲适生活,安度余生。词人本是一心报国之人,在此处却说自己想要归乡隐居,实际上是对自己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的派遣之词。由于词人此时已经迁居到山阴县南的镜湖之北、三山之下,在怡人的自然环境的感染之下,词人不免发出了“渔钓送年华”的呐喊,实际上是借此派遣自己心中的种种痛楚。接下来的“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两句,词人写的是镜湖之上的景色:成双成对的新燕在春意盎然的湖岸上飞来飞去,远处的天幕上沙鸥点点,轻轻地落在了暮色笼罩的`沙洲之上。此二句紧承上文,描绘出一幅淡雅怡人的镜湖之画,透露着词人心境的愉悦。

  下片起首的“歌缥缈,掳呕哑,酒如清露鲜如花”三句,词人写湖中泛舟之人的歌声缥缈,大船上声音嘈杂,饮用的酒像清露一样甘醇,舴鱼像花一样诱人。这三句是词人对“渔钓”生活的具体描写,一派其乐融融的气象。结拍的“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两句,词人说逢人问自己要回到什么地方去,他笑着指着自己的船儿说: “这就是我的家。”词人在全词结尾的部分将自己心中热爱自然的情趣推向了高潮,想要以船为家,一股旷世的情怀跃然纸上。

  词人虽然将自己的怡然自得表现得极为张扬,但联想到词人当时的处境可知,他被罢官免职,心中自然不会如此轻松愉悦,因此此处的“笑”实际上是强作笑颜,词中表现的旷达情怀实际上是强作旷达,词人心中仍然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霾。写的是“渔钓”的闲适,所要传达的却是“渔钓”的因由。

  这首词移情于景,含而不吐,意境微妙,含蕴深厚,非常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公元1165年(乾道元年)夏,陆游调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二年春,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革职归家。这首词就是这一年归家不久后写下的。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4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朝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沉 同:沈)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译文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动情。梦里相见时还赶不上看画像清晰,而这种好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离别的时间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抹去。可不知是谁,让我在这元夕朝思暮想,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据传词名取自郑隅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又称“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醉梅花”“思佳客”。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八字,下片五句,押三平韵,二十七字,共五十五字。上片第三、四句及下片两个三字句多用对仗,用“大石调”。

  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肥水:源出安徽合肥紫蓬山,东南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

  种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谓当初不应该动情,动情后尤不该分别。

  丹青:泛指图画,此处指画像。

  红莲夜:指元夕。红莲,指花灯。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赏析一

  据夏承焘先生《姜白石编年笺校》考证,作者年轻时在合肥与恋人相识相爱,此后为生计四处飘泊,与恋人离多聚少。但词人终生思念情人,词中时有所涉。这首词是透露恋人信息和相恋时地最为显豁的一首。上片写因思而梦,醒来慨叹梦境依稀,识认恋人面貌不清;又梦境短暂,才相遇却被山鸟啼醒。下片由元夕春至换意,写出岁月蹉跎之叹。“人间别久不成悲”又出新意,反折而出。全词空灵蕴藉,耐人咀嚼。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赏析二

  这是透露恋人信息和相恋时地非常显豁的词作。上片先写对昔日恋情的悔恨,再写梦中无法看清情人的怨恨,足见作者恋情之深炽;下片说久别伤悲以至愁白了鬓发,煞拍两句想像在元宵在放灯之夜,对方也在悲苦相思,语极沉痛。全词意境空灵蕴藉,语言自然清劲,耐人咀嚼。

  头两句揭示梦的原因,首句以想象中的肥水起兴,兴中含比。肥水分东、西两支,这里指东流经合肥入巢湖的一支。明点“肥水”,不但交待了这段情缘的发生地,而且将词人拉入到遥远的沉思。映现在词人脑海中的,不仅有肥水悠悠向东流的形象,且有与合肥情事有关的一系列或温馨或痛苦的回忆。东流无尽期的肥水,在这里既象是悠悠流逝的岁月的象征,又象是在漫长岁月中无穷无尽的相思和眷恋的象征,起兴自然而意蕴丰富。正因为这段情缘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思念,所以次句笔调一转翻怨当初不该种下这段相思情缘。

  “当初不合种相思”中的“种”字用得精妙无比。相思子是相思树的果实,故由相思而联想到相思树,又由树引出“种”字。它不但赋予抽象的相思以形象感,而且暗示出它的与时俱增、无法消除、在心田中种下刻骨镂心的长恨。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心头,又上眉头。”(李清照)“不合”二字,出语峭劲拗折,貌似悔种前缘,实为更有力地表现这种相思的真挚深沉和它对心灵的长期痛苦折磨。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三四两句切题内“有所梦”,分写梦中与梦醒。刻骨相思,遂致入梦,但由于长期睽隔,梦中所见伊人的形象也恍惚迷离,觉得还不如丹青图画所显现的更为真切。细味此句,似是作者藏有旧日情人的画像,平日相思时每常展玩,但总嫌不如面对伊人之真切,及至梦见伊人,却又觉得梦中形象不如丹青的鲜明。意思翻进一层形成更深的朦胧意蕴。下句在语言上与上句对仗,意思则又翻进一层,说梦境迷蒙中,忽然听到山鸟的啼鸣声,惊醒幻梦,遂使这“未比丹青见”的形象也消失无踪无处寻觅了。如果说,上句是梦中的遗憾,下句便是梦醒后的惆怅。与所思者睽隔时间之长,空间之远,相见只期于梦中,但连这样不甚真切的梦也做不长,其情何堪?上片至此煞住,而“相思”、“梦见”,意脉不断,下片从另一角度再深入来写,抒发梦醒后的感受。

  换头“春未绿”关合元夕,开春换岁,又过一年,而春郊尚未绿遍,仍是春寒料峭:“鬓先丝”说自己辗转江湖,蹉跎岁月双鬓已斑斑如霜,纵有芳春可赏,其奈老何!两句为流水对,语取对照,情抱奇悲,造意奇绝。

  “人间别久不成悲”句则是全词感情的凝聚点,饱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悲慨。真正深挚的爱情,总是随着岁月的积累而将记忆的年轮刻得更多更深,但在表面上,这种深入骨髓的相思却并不常表现为热烈的爆发和强烈的外在悲痛,而是象在地底运行的岩浆,在平静甚至是冷漠的外表下潜行着炽热的激流。又象是地表之下的地下河,深处奔涌激荡,外表却不易觉察。特别是由于年深岁久,年年重复的相思和伤痛已经逐渐使感觉的神经末梢变得有些迟钝和麻木,心田中的悲哀也积累沉淀得太多太重,裹上了一层不易触动的外膜,在这种情况下,就连自己也仿佛意识不到内心深处潜藏的悲哀了。

  “多情却似总无情”(杜牧《赠别二首》),这“不成悲”的表象正更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深切悲痛。而当作者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时,悲痛的感情不免更进一层。词人在几天前写过的一首同调作品中有“少年情事老来悲”,正与此同。这是久经感情磨难的中年人更加深沉内含、也更富于悲剧色彩的感情状态。在这种以近乎麻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刻骨铭心的伤痛面前,青年男女的卿卿我我、缠绵悱恻便不免显得浮浅了。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红莲夜,指元宵灯节,红莲指灯节的花灯。欧阳修《蓦山溪·元夕》:“剪红莲满城开遍”,周邦彦《解语花。元宵》:“露浥红莲,灯市花相射”,均可证。歇拍以两地相思、心心相知作结。与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同。“岁岁”照应首句“无尽”。这里特提“红莲夜”,似不仅为切题,也不仅由于元宵佳节容易触动团圆的联想,恐怕和往日的情缘有关。古代元宵灯节,士女纵赏,正是青年男女结交定情的良宵,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柳永的《迎新春》可以帮助理解这一点。

  因此年年此夜,遂倍加思念,以至“有所梦”了。说“沉吟”而不说“相思”,不仅为避免重复,更因“沉吟”一词带有低头沉思默想的感性形象,颇有李商隐“月吟应觉月光寒”的意境。“各自知”,既是说彼此都知道双方在互相怀念,又是说这种两地相思的况味(无论是温馨甜美的回忆还是长期别离的痛苦)只有彼此心知。两句用“谁教”提起,似问似慨,如泣如诉,象是怨恨某种不可知的力量使双方永远睽隔,又象是自怨情痴不能泯灭相思。正是“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在深沉刻至的“人间别久不成悲”句之后,用“谁教”二句作结,这是一句提空描写,变实为虚、化人为物,词的韵味显得悠长深厚,含蕴空灵。

  情词的传统风格偏于柔婉软媚,这首词却以清健之笔来写刻骨铭心的深情,别具一种峭拔隽永的情韵。全篇除“红莲”一词由于关合爱情而较艳丽外,都是用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词的内容意境也特别空灵蕴藉,纯粹抒情,丝毫不及这段情缘的具体情事。所谓“意愈切而词愈微”,“感慨全在虚处”,正是此词的特点。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赏析三

  这首《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乃姜夔为怀念身在合肥的恋人而作,作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宵节之时。据夏承焘先生考证,姜夔在初遇合肥恋人时,约为二十余岁,在他三十六岁这年,曾经两次到过合肥。“绍熙元年(1190),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诣石湖,授范成大以咏梅之《暗香》、《疏影》新声两阕,成大喜以歌妓小红为赠。”而作此词时,姜夔已是四十二岁,与旧恋人初遇已相隔近二十年。

  上阙首句“肥水东流无尽期”,点明了当初相恋的地方,并借水流悠悠、绵绵无尽之意,谓已相思亦是了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表面上有怨极生恨的后悔之意,称当初就不应该发生这段感情,然实则说,自已根本就摆脱不了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始终被相思缠绕,太过苦恼。有李太白《秋风词》“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之感慨。“梦中未比丹青见”则写出了词人梦中的遗憾。在梦里,恋人的面容模糊依稀,没有画像那般清晰。潜在地表明了词人在这二十年里,刻未能忘恋人的样子,时常在她的画像前流连这样一个事实。结句“暗里忽闻山鸟啼”沉痛已极,离别已久,又相隔遥远,只能在梦中相见了,然而,这模糊不清晰的梦,竟然还被鸟啼声惊醒。情伤若斯,痛彻心脾。

  下阙起首句“春未绿、鬓先丝”,言春乍始,然发已先白;也暗写自已二十年来,伤春如故的恒久之思。“人间别久不成悲”道出人间世情的悲哀。分别久了,人的情感已变得麻木不堪,再也感觉不到当初离别时的那种铭心刻骨的痛苦了。暗合佛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之理。然细细想来,世情欢爱,又莫不如此,读之心中尤觉感伤。“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两句,点出主旨,收结全篇。在元夕之夜,你是否会触景生情想起了我?而我对你的思念,你是否又能感应到?这个问题是个天问,没有答案,只有身在两地的双方各自心里明白。由此推求出,这段恋情在元夕之夜的花灯会,曾有过甜蜜地回忆。在这一特定的时刻,能够引发彼此的回忆和相思。

  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该词情境深永,含而不露,其意可神会,无法以言语尽达,心有戚戚者,自会其中之意。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评解

  作者曾几度客游合肥,并与一歌妓相爱。当时的欢聚,竟成为他一生颇堪回忆的往事。在记忆中,她的形象十分鲜明。然而伊人远去,后会无期。回首往事,令人思念不已,感慨万千。梦中相见,又被山鸟惊醒。思念之苦,真觉得“当初不合种相思”了。愁思绵绵,犹如肥水东流,茫无尽期。谁使两人年年元宵之夜,各自有心头默默重温当年相恋的情景!词中所流露的伤感与愁思,即是为此而发。全词深情缱绻,缠绵哀婉。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姜夔为怀念身在合肥的恋人而作,作于公元1197年(宋宁宗庆元三年)元宵节之时。据现代词学家夏承焘考证,姜夔在初遇合肥恋人时,约为二十余岁,在他三十六岁这年,曾经两次到过合肥。“公元1190年(绍熙元年),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诣石湖,授范成大以咏梅之《暗香》《疏影》新声两阕,成大喜以歌妓小红为赠。”而作此词时,姜夔已是四十二岁,与旧恋人初遇已相隔近二十年。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5

  鹧鸪天·惜别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释

  一曲危弦:弹奏一曲。

  危:高。

  弦:泛指乐器。

  捩:扭转。

  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注释

  一曲危弦:弹奏一曲。

  危:高。

  弦:泛指乐器。

  捩:扭转。 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鉴赏

  离愁别恨,也是一个亘古常新的主题。但在写法上却各有不同,因而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就各异。严仁的这首词,以借景抒情取胜。

  “一曲危弦断客肠”。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万种愁情,借琴曲传出,令人魄荡魂销。首句便给通篇定下了基调,接着,作者又将笔对准到河桥附近的帆船上:人已进船,船舵和桅、“一转”,包含几许离愁别恨!这一句由将别而即别,词意推进一层,惜别的气氛更为浓厚。“江心”句由即别转到方别。帆随云动,写出了似为云所“带”的主观感觉。“楼上”一句,从对方着笔,终于拈出一个“泪”字来,把抒情气氛推上了高峰。

  以上两句互为对偶,各写一方,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

  下片直接抒写离情别意。头两句仍为写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别,倍觉魂销。正是“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两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衬惜别之情。“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结拍二句改设问为肯定语气,是全词一气写分别至此必然的感情蕴积。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主题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作者在上片借景抒情,层次分明,步步推进,虽不点破,却蕴蓄着浓厚的惜别之情,是融情于景的典范。下片惜别之情滔滔而出,亲切可感,表现出作者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6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译文

  温暖时节鹧鸪在平野嬉戏彩翼同齐,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像。

  黄昏时烟雨中从青草湖边迅疾飞过,落花时节躲在凄冷的黄陵庙里哭啼。

  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禁不住泪湿衣袖,佳人刚一唱起充满相思情意的《山鹧鸪》,青黑色的眉毛就黯然低垂。

  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彼伏,相互相应,它们栖息在苦竹深处红日已经偏西。

  注释

  戏:嬉戏。

  烟芜:烟雾弥漫的荒地。

  锦翼齐:彩色的羽毛整齐。

  品流:等级,类别。

  雨昏:下雨天空阴沉。

  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

  黄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乍(zhà)闻:刚听到。

  征袖:指游子的衣袖。征,远行。

  翠眉:古时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的眉。

  湘江阔:宽阔的湘江。湘江:长江支流,在今湖南省。

  苦竹:竹的一种,笋味苦。

  日向:一作“春日”。

  赏析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它的叫声民间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郑谷咏鹧鸪不重形似,而着力表现其神韵,正是紧紧抓住这一点来构思落墨的。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首联是说,鹧鸪在温暖的烟色荒地上面嬉戏,只见它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齐;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像。

  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鹧鸪“性畏霜露,早晚希出”(西晋崔豹《古今注》)。开首着一“暖”字,便把鹧鸪的习性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又点染出鹧鸪斑斓醒目的羽色。在诗人的心目中,鹧鸪的高雅风致甚至可以和美丽的山鸡同列。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工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起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从而启迪人们丰富的联想。

  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然而诗人并不简单的摹其声,而是着意表现由声而产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韵。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颔联是说,天空阴沉雨水淋漓的时候,从巴丘湖,洞庭湖东南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鹧鸪的啼叫声音。

  “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这样的特殊环境,已足以使人产生幽思遐想,而诗人又蒙上了一层浓重的伤感气氛: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荒江、野庙更着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销肠断的氛围。此时此刻,畏霜露、怕风寒的鹧鸪自是不能嬉戏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鸣了。然而“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反复吟咏,似又像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两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作者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读者似已闻其声,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风韵了。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颈联是说,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就不由自主的抬起手臂,听任泪水沾湿衣袖。美丽的女子刚一听到鸣叫,开口唱歌一曲充满相思情意的《山鹧鸪》,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

  颈联两句,看来是从鹧鸪转而写人,其实句句不离鹧鸪之声,承接相当巧妙。“游子乍闻征袖湿”,是承上句“啼”字而来;“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鹧鸪声而发。佳人唱的,无疑是《山鹧鸪》词,这是仿鹧鸪之声而作的凄苦之调,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的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诗人笔下,鹧鸪的啼鸣竟成了高楼少妇相思曲、天涯游子断肠歌了。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了。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尾联是说,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声此起彼伏,同是不幸遭遇的人们的情怀水乳交融;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

  最后一联,诗人笔墨更为浑成。“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在浩瀚的江面上回响,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和在呼应?这是颇富想象的。“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那些怕冷的鹧鸪忙于在苦竹丛中寻找暖窝,然而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何时才能返回故乡呢?篇终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穷,透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相思之愁。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难怪诗家要称他“郑鹧鸪”了。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7

  鹧鸪天·寄李之问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古诗简介

  《鹧鸪天·寄李之问》是宋代歌妓聂胜琼为寄赠李之问而作的一首词。上片词人以眼前之景,写主观感受,反映词人与心爱的人分别时的痛苦心情。下片既写临别之情,又写别后思念之情,实与虚写结合,现实与想像融合为一。全词语言新雅,真切自然,流连缱绻。

  翻译/译文

  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就连为你饯行的莲花楼下,那柳树也显得青青悠悠。我举起酒杯唱一首《阳关曲》为你送别,伴你过了一程又一程,却终需分离!

  真希望能和你在梦中相会,但是好梦又难寻成。有谁知道我此时的情怀?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泪,而天也在阶前暗暗飘雨,隔着窗儿,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注释

  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莲花楼:饯饮之处。

  阳关:即《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

  创作背景

  据明代梅鼎祚《青泥莲花记》载,礼部属官李之问因任职期满来京城改官,遇见词人,非常喜爱,两人遂欢好。不久李之问将要出京,词人为之送别,饯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句云:“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之问大为感动,遂又停留时日。后因家中催促,李之问只得回家,在半路上收到词人寄来的这首词。

  赏析/鉴赏

  词的上片,回忆送别情景。开篇两句“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写送别时的伤感。“玉”与“花”比喻词人的美貌,“惨”与“愁”是说送别的愁苦,由于难舍难分,使得词人花容憔悴,愁容满面。莲花楼下柳色青青,既点明送别是在春季,同时也与王维诗“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写景相合,申明送别之意。段末两句“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写最后的'离别。在饯别的酒席上,词人满怀深情地唱起了《阳关曲》,然后,她依依不舍地为李之问送了一程又一程。上片叙事中兼有抒情,描写出女词人的一往情深。

  词的下片,写别后相思的凄伤。首二句“寻好梦,梦难成”写痛苦相思,好梦难成。送别之后词人便处于深切的思念之中,但无由相见,便只好寄希望于梦中相会。然而“寻好梦,梦难成”,梦中相会竟然也成为奢望。一句“况谁知我此时情”道出了女词人内心强烈的孤独与苦闷。最后两句“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画面感人而意境凄静深沉,显示了词人独特的个性,也突现了词的独特的美。“帘前雨”与“枕前泪”相衬,以无情的雨声烘染相思的泪滴,窗内窗外,共同滴到天明。词人把人物的主体活动(枕前泪)与雨夜的客观环境(阶前雨)叠加在了一起,对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绘,更显得深刻细腻。而“隔个窗儿”使窗外之景与窗内之人融合在一起。“阶前雨”的每一声滴落,仿佛都敲打在词人的心头,令人心碎。词人以“枕前泪”与“帘前雨”这两幅画面相联相叠,而“隔个窗儿”更见新颖,突出了词人的独特之处,也更深化了离别之苦,因为这里所刻画的“滴到明”,不仅是“帘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泪”。这“滴到明”的不仅是“阶前雨”,更是词人的“枕前泪”。泪如雨,雨如泪,无限的相思令词人深陷于孤独、凄惶的痛苦之中。

  《鹧鸪天·寄李之问》虽出自歌妓之手,但感情真挚,形象生动,语言通俗易懂,在宋代情词中,别具一格。

  名家点评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风致如许,真所谓我见,犹怜者也。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纯是至情语,自然妙造,不假雕琢,愈浑成,愈稂粹。于北宋名家中,颇近六一、东山,方之闺帷之彦,虽幽栖、漱玉,未遑多让,诚坤灵间气矣。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8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祖国沉沦危亡忍不住感叹,东渡日本寻找革命同志。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身体。

  叹路途之艰险梗塞,感慨自身漂泊无依。虽然远隔万里也要赴日留学。人们休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雄,连我那挂在墙上的宝剑,也不甘于雌伏鞘中,而夜夜在鞘中作龙吟。

  注释

  1、沉沦:沉没,危亡的意思。

  2、不禁(jīn):忍不住。

  3、海外:指日本。作者曾东渡日本留学。

  4、知音:这里指革命同志。

  5、金瓯(ōu)已缺:指国土被列强瓜分。《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金瓯:金的盆盂。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于指国土。

  6、嗟(jiē)险阻:叹路途之艰险梗塞。

  7、叹飘零:感慨自身漂泊无依。

  8、关山万里:指赴日留学。《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作雄行:指女扮男装。

  10、英物:杰出的人物。

  11、龙泉:宝剑名:雷焕于丰城狱基掘得二剑, 一名龙泉,一名太阿。晋王嘉《拾遗记·颛顼(xū)》:“(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赏析:

  作者:佚名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作于1904年,秋瑾赴日不久。清绍兴府将此词稿作为“罪状”公布,可见此词革命性之强。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道是“闲”字,但有感于祖国沉沦,却未必有“闲”情。开篇两句,点明此行日本的缘由,也点出了国内的政治局势。“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其时列强瓜分中国,堂堂礼仪之邦,却是衣冠委地,词人一拍桌案,声音陡然一扬:“为国牺牲敢惜身?”一句反问,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换头一折,疏疏三笔,将一路多少霜风雨雪,轻轻囊括。是蹉跎,是舛磨,阳光寂灭,风雨鲜活。她是一个革命者,不能也不会为了这些而放慢脚步。有了这样的信念,关山万里,层云几重,一名女子,改换上男儿的装扮,一叶槎枒,飘扬过了大海。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歇拍一韵,似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只恨苍天,“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只求如今,“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把秋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敢作雄飞的魄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句豪言的峥嵘风骨,撑起的正是词人飒爽的英姿。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9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七真道观已经倾塌颓败了,世间的人事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心中激荡着一种郁气便放歌远望,但依然免不了意气萧飒,心绪茫然。江山历经千劫,帝王的瑞气几度消亡,朝代几经变迁,在春风吹来的桃花、李花中又过了一年。

  远山横亘大地,好似一道道青翠的屏障;寒意未退的云岚悬浮在山顶,犹如架起一条通向天际的桥梁。原野上长满了野花,杜鹃悲凄地啼叫着,好像在向世人诉说自己的哀怨。这一切都让人忍不住质问“何限人间梦”,而面对一切的未知,只有到那能解千古忧的酒里寻找答案了。

  注释

  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于中好”。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七真洞:即纪念七真的道观,道家以茅盈、许穆等七人为七真。

  花界:犹香界,指佛寺。词中指道观。

  王气:象征帝王运数的瑞气。

  千劫:极言时间之久。

  平碧:犹平芜。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词人是由金入元者,虽得元朝重用,但身历两朝,心灵深处自然不免有所隐痛。当词人目睹花落春归,道观倾圮时,便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词的上片以佛比道,感朝代之兴替;下片写荒凉满目,叹人事之无常,寄寓了词人对人生、历史的无限深思。全词尽管体制短小,却写得境界开阔,气象宏大,同时又笔触细腻,不失婉柔。

  词的上片起首紧扣词题,叙写眼前“七真洞”的景况:“花界倾颓事已迁”。“花界”(道教宫观)本是尘世中的众生躲避灾祸追求解脱的一块圣土,当年也曾是香火不断,信徒云集,而这样的往“事”如今早已“迁”变无存了,就连其自身也已颓败崩塌,七真洞盛衰迁移在词中显然是整个世事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接下来词人并未继续描绘眼前道观“倾颓”的景象,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山河大地,发出了“浩歌遥望意茫然”的感慨。词人高歌长啸,意欲抒泄心头的郁闷,然而怅惘迷茫的意绪却是无法摆脱。

  面对颓败的道观和大好的“江山”,他陷入了历史兴亡的深思和困惑之中:“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古代的望气之术认为天子所在之地的上空有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的“王气”。史载,词人通晓“星历、筮卜、杂算”等古代方术,作为缺乏现代科学意识的古代文人,他自然相信眼前的燕京古城有着凝聚不散的帝王之气;然而无情的事实使他看到的则是一座座高耸的帝王大厦接连的崩塌。一个“空”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在他难以理解的历史兴亡面前所感到的`惊愕与困惑。“桃李春风”一句又以大自然的永恒更进一步反衬世事的沧桑翻覆。由此,词人的“茫然”之慨犹如出岫之云,浓浓地弥漫了词的上片。

  下片“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三句承接“桃李春风又一年”继续写“遥望”所见的自然景象:远山横亘大地,好似一道道青翠的屏障;寒意未退的云岚悬浮在山顶,犹如架起一条通向天际的桥梁。一片碧绿的草原上点缀着朵朵艳丽的野花;杜鹃悲凄地啼叫着,好像在向世人诉说自己的哀怨。这一切看似全为眼前景色的描写,而实则皆是心中情语的吐露。迷茫的山峦、荒凉的原野、悲鸣的啼鹃,无一不透露着词人茫然、失落、悲凉和怅惘的心境。一个“寒”字、一个“怨”字,便是词人这种心境的标志。

  至煞尾处,词中的这种情感则由隐而显:“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面对这世道的沧桑翻覆、人事的盛衰兴亡,词人苦苦地思索,只觉得它如同梦幻一般无法理解和把握,于是只有借酒来解脱这深深的迷茫和无奈了。词的最后两句,既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的清淡之风,同时又体现了词人悲慨激越的豪健之气,“出世”与“人世”的矛盾同时融合在了词句之中。

  在表现手法上,全词通过把眼前荒败的台观与远处生机的野草闲花相互映托,来达到显衬人事无常之艺术效果,颇具气象。又通过移情于物,使烟泛寒,鹃啼怨,来寄慨词人之幽情,抒发作者之百感交集,造成了很深的意境。又以“横”写山峦,以“架’’写云烟罩峰,体物无不工细。全词的特点是淡而穆,格调清放俊健。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原文:

  鹧鸪词

  [唐代]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近代曲辞》收录《鹧鸪词》三首,有构益的这首和构涉的两首。构涉诗云:“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构益与构涉在诗中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来烘托气氛,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可见《鹧鸪词》在内容上均是表现愁苦之情的,而且都须用“鹧鸪”的飞鸣来托物起兴。也就是说,《鹧鸪词》中少不了鹧鸪,此外鹧鸪在诗中还有切题、破题的作用。

  两首诗不同之点是:构涉的《鹧鸪词》由怀古兼及游子行客之情。他充分运用联想:看到湘江水深,想到屈原的沉江自杀;看到斑竹阴阴,想到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听到鹧鸪的啼叫,触动自己羁旅的愁怀。所抒之情,并非集中于一点,而是泛咏愁情。构益的《鹧鸪词》,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抒情较强烈,也更集中。

  构益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江一带的女子。诗的开头写她怀远的愁情,不是用直陈其事的方法来正面描写,而是用“兴”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有韵致。

  如前两句都是用兴的手法。首句“湘江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为舜南巡而死,泪下沾竹。这种染上斑斑泪痕的竹子,称为“湘妃竹”,又称“斑竹”。诗中人看到湘江两岸的斑竹,自然会想到这个优美而动人的爱情传说,连类而及,勾起自己怀念情郎的愁绪。正在这时,诗中人又看到引动她愁绪的另一景物,那长着锦色羽毛的鹧鸪,振翅而飞,且飞且鸣,其声凄清愁苦,听到鹧鸪的啼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绪。鹧鸪喜欢相对而啼,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游子、思妇,都怕听鹧鸪的啼叫。看到听到鹧鸪的飞鸣,自然会使这位思妇的愁怀,一发而不可收了。

  接着诗句自然地过渡到“处处湘云合”一句,以笼罩在湘江之上的阴云,来比喻女主人公郁闷的心情。以阴云喻愁怀,这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文镜秘府论·地·六志》引《赠别诗》曰:“离情弦上急,别曲雁边嘶,低云百种郁,垂露千行啼。”释曰:“……上见低云之郁,托愁气以合词。”《鹧鸪词》的'“处处湘云合”,既是对实景的描写,又巧妙地比喻女子愁闷的心情。

  诗的前三句,诗人用湘江、湘云、斑竹、鹧鸪这些景物构造出一幅有静有动的图面,把气氛烘托、渲染得相当浓烈,末句突然一转,向苍天发出“郎从何处归”的问语,使诗情显得跌宕多姿而不呆板。它写出了主人公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我们仿佛看到她伫立湘江岸边翘首凝望的身影,感觉到她盼郎归来的急切心情,人物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一致,绘出了一幅湘江女子怀远图来。

  这首诗清新含蓄,善用比兴,具有民歌风味。抒情手法全靠气氛的渲染与烘托,很有特点。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11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翻译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

  注释

  “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骚人、

  楚人:均指屈原。

  可煞:疑问词,犹可是。

  情思:情意。

  何事:为何。

  赏析二

  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上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下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据有关记载,桂树花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为丹桂。它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色黄而冠之以“轻”,再加上“暗淡”二字,说明她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秾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独特的动人风韵。令人爱慕不已。她又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赢得了世人的敬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议论的第三层。“骚人”,指屈原。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无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内。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赏析一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仅此两句便把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鸣冤”、“正名”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妒”和“羞”恐怕还是因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在青州之时。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乡里约一年之久。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12

  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

  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古诗简介

  《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是南宋词人向子諲所作的一首词。该词追忆北宋承平时期京师汴京元宵节灯会的盛况,上片至过片极力渲染、描写当年汴京的繁华和灯会盛况,结二句突转,形成今昔盛衰的强烈对比,暗示着时代的倾斜与裂变。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今昔盛衰巨大反差的失落之情。该词打破了结构上分片的定格,在结构安排上,昔日是强写、多写,“而今”则是略写、少写。

  翻译/译文

  京城上元佳节有感,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一同赋词。

  皇宫春色浓郁,华灯宝炬与月色焰火交辉。玉皇大帝端坐于彩云之上,各种人物让人目不暇接,有的在陆上,有的在海上。

  斗转星移,龙驾回宫。贵家池馆一派和气繁荣。如今白发三千丈,只能忧愁地与数点寒灯作伴。

  注释

  ①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

  ②紫禁:指汴京皇宫。烟花一万重:形容春色浓郁。烟花:烟云与花朵。

  ③鳌(áo)山:元宵节之灯山。

  ④端拱:端坐拱手,无为而治。玉帝:指玉皇大帝。

  ⑤陆海:陆地和海洋。因为花灯中的人物有的在陆地上,有的在海上(八仙过海)。

  ⑥五侯:后汉桓帝一日封五个侯爵。此指贵家池馆。

  创作背景

  向子諲前半生亲见北宋社会表面繁荣兴盛,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得罪秦桧,于是被贬还乡,居保江西临江。向子諲的晚年词作,多抒写淡泊名利的闲适生活情趣,但也常常怀念北宋徽宗时代的繁盛。这类伤时之作,隐寓着深沉的忧国伤己之恨。词人集中另一首词有《清平乐·岩桂盛开戏呈韩叔夏司谏》云:“而今老我芗林,世间百不关心。独喜爱香韩寿,能来同醉花阴。”绍兴九年(1139)词人归隐以后与韩叔夏常唱和往来,所以这首词亦当为此后数年间所作。

  该词虽未标明创作年代,但从小序可知作于元宵节前后,是与几位同僚共同赋词。

  赏析/鉴赏

  这首词打破了结构上分片的定格。从文义看,前七句和后两句,是意境迥异、对比鲜明的。

  前七句,词人从怀旧入手,以流利轻快的笔法,描绘了汴京紫禁城内外欢度上元佳节的盛况。正月十五之夜,华灯宝炬与月色焰火交辉,华灯叠成的鳌山与华丽的宫殿高耸云天,玉皇大帝端坐于彩云之上,各种人物让人目不暇接,有的在陆上,有的在海上,斗转星移,龙驾回宫。这幅上元节情景,完全是记实。

  如此良辰美景,一派繁盛、万众欢乐,但最后两句,词意陡转,读者面前突现了一个萧索凄清的境界:“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而今”二字,把上元狂欢的画面抛到了遥远的过去,成了一个幻境,这是化实为虚的妙笔;同时,又把词人所处的现实环境一下子推到读者眼前。词人抚今追昔,真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当年身为贵胄(向子諲是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的`再从侄),曾出入宫闱,备受恩宠,此时却是一个皤然老翁;当年目睹京城繁华,亲历北宋盛况,此时僻居乡里,只能与数点寒灯作伴。

  “白发三千丈”借用李白名句,表现愁绪满怀的词人“愁对寒灯数点红”,凝聚着词人多少深沉的感慨:对昔日繁华生活的眷恋,对往事若梦的人生喟叹,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怅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失落感。这一切,词人用一个“愁”字点破了。

  “白发”、“寒灯”二句中,两个描写色彩的字“白”与“红”又互相映衬,渲染了一种凄清的境界。结句凝重,含蕴无穷,以少总多,发人遐思,是全篇传神之笔。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13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古诗简介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是南宋词人赵鼎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作者被贬海南凄凉之地感叹时光的易遗,下片写作者回忆普日京都的繁华往事之悲。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的悲哀,情感沉郁、感人至深。

  翻译/译文

  被贬作客的途中哪有心思去记节气时序的变迁,忽然惊喜地发现艳丽的春光全都凝结到小桃枝上。我虽然而今被贬到天涯海角这凄凉之地,但还记得当年繁华盛世时的京城风光。

  月夜下繁花舞弄着清影,月光流泻出琼玉般的银辉,月色下的宫殿如水晶般晶莹五色祥云楼顶飞扬。分明是做了一场繁华美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衫。

  注释

  ①建康:即今南京市。

  ②上元:指元宵节。

  ③那:也写作“哪”。

  ④岁序:岁时的顺序,岁月。

  ⑤小桃:初春开花的一种桃树。

  ⑥悲凉地:指建康(今南京市)。

  ⑦水晶宫殿:用水晶装饰的宫殿,形容极其豪华辉煌,泛指宋汴京宫殿。

  ⑧五云:王色瑞云,多指吉祥征兆,代指皇帝所在地。

  ⑨华胥(xū)梦:指梦境。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春,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是年秋,赵鼎南渡,沿水路至仪真,作者大约于年底或次年初至建康,于上元节(元宵节)之夜写下了这首抒发故国之思的词作。

  整体赏析

  上片“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词人起首即发出感叹,如今身在异地,竟不知时光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等到惊觉时,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小桃”是桃树的一个品种,在上元节前后开花,由此呼应词题中所言时令。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故土沦亡,自己四处漂泊,此时回望,真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恨。

  词人此时身处都城建康,却怀着深深的羁旅悲凉情怀,这不仅是因为他离开了故乡,更因为他从此再难回到故乡。半壁江山已沦入他手,这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逼得词人发出“天涯海角悲凉地”的忧凄之语。北宋汴京与南宋建康在地理位置上远远称不上“天涯海角”,但江山易主的剧变,以及战火延绵。有家不得归的事实,使词人感觉两者的距离有如天涯海角。

  “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是作者面对建康上元节时的凄凉景况而生出对过去的怀恋。“记得当年”,回忆北宋过往繁华。词人遥想当年,汴京的上元节是多么盛大热闹,“全盛时”三字,言辞精炼,感情激越,仿佛记忆中的`繁华盛景正汹涌而来,喷薄而出。

  下片则具体讲述“全盛时”的景象,但词人却并不堆金砌玉,而是以“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这样清空虚渺的意象,暗示当时汴京城的旖旎风情。花影婀娜,月芒如水,宫殿晶莹剔透,飞云绚丽美好,如此美的景致,最终仍是被铁蹄踏碎,一梦成空,令人“回首泪满衣”。

  末句“东风”呼应起首“小桃枝”,使词意密合。“分明一觉华胥梦”中“分明”二字,表现出词人梦醒后的清醒,以及意识到这种清醒之后的悲哀。词作开端“那知”、“忽惊”,即流露出如梦初醒的意味。及至一句“记得当年”,又使词人沉浸入过往的“梦境”之中。最后,又因意识到家国残破而从梦中惊醒,不由得泪湿衣襟,难以自已。可见,“梦”在这首词中包含有多层蕴意,既表示词人个人的感情归宿,也用以比喻国破家亡、繁华如梦的苍凉情怀。

  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姿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14

  原文: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代]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处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围绕在屋舍旁。院落旁有一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上下翻飞,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徐徐漫步,转瞬已是太阳西落。昨天夜里三更时分,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好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翻空:飞翔在空中。

  红蕖(qú):荷花。

  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杖藜: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

  殷勤:劳驾,有劳。

  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在这两句词中,竟然写出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容量如此之大,堪为妙笔。这里呈现的景象,是一派幽狭的气氛。词人身为罪官,才能无从施展,只有过着幽人的生活。这首《鹧鸪天》即若隐若现的表现出他的此种境遇。开头两句,作者用推移镜头,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这所墙院,正是作者的居所。“翻空白鸟时时过,照水红蕖细细香。”三、四句是说,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三、四两句,含意更为深邃。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芙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的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如果不是别的原因,生活在这样的境界中,的确是修身养性的乐土。然而对于词人来说,他并非安于现状,着意流连这里的景致。在这里透过此等画面,便能隐隐约约的看到词人那种百无聊懒、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词的下片作者又用自己的形象,对此作了生动的说明。

  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这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但他表现的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是老态龙钟,还是病后的神态?是表现自得其乐的隐者生活,还是百无聊赖、消磨时光的失意情绪?读者仔细玩味,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犹言“多承”。细细品评,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苏轼的这种消极思想,就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

  总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鹧鸪原文翻译及赏析15

  原文:

  鹧鸪天·酬孝峙

  清代: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译文: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此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突起棱角分明,病后容颜消瘦,颧骨高耸,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模怪样。而他好似终南山石缝中生长出来的一根蔓延的青藤,任凭严霜侵袭、暴雨击打,都等闲视之。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他时而轻拄手杖闲适漫步,时而在水边撒网捕鱼消遣光阴。为官多年,要他再出任官职,他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推辞了。阵阵炎热的东南风没有消解池亭中暑气,而他新作的词却字字像冰一般清冷。

  注释:

  发短髯(rán)长眉有棱,病容突兀(wù)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孝峙(zhì):即王屋,其字孝峙,明末文学家。发短:剃短发。髯:胡须。眉有棱:眉毛突起而棱角分明。棱,物体表面的条状突起棱角。这里形容眉毛突起。病容突兀:言病后容颜消瘦,颧骨高耸。突兀,高耸,指颧骨凸起。怪于僧:连和尚都不如。清初,许多士人遁入佛门,不与统治者合作。寻常:经常,平时。霜侵雨打:指政治和仕途上的坎坷如同雨雪风霜。终南:终南山,在今西安市南。

  闲倚杖,戏临罾(zēng)。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临罾:指水边网鱼。罾,有支架的鱼网。折腰:指出任官职,用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的典故。谢无能:推辞说没有能力承担。谢,推辞,拒绝。熏风:和风,指东南风或南风。字字冰:字字像冰一般清冷。

  赏析:

  此词描绘着一位爱国词人的肖像上片起句以“发短”而起,不但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而且暗示了主人公不屈的性格。同时,词人以“髯长”反衬了“发短”,并借此描绘了汉族男子传统的.壮美风度和潇洒气概。“眉有棱”表面是在写眉毛,实则通过棱棱眉毛暗示眼睛炯炯眼神。到此,一位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怒目睁睁的形象跃然纸上。“病容突兀怪于僧。”这是描写主人公的容颜衰弱,暗示了主人公难以诉说的复杂情感。

  接着的“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暗含了“隐居”之意。上片结尾,词人通过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的“石里藤”一任“霜侵雨打”而表现出“寻常事”,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坚强。前两句是主人公面容表象的大特写镜头,充分显示其怪异;后两句则是主人公心态意象的比拟式描摹,着力传达其坚强。

  下片以闲游、戏钓的飘逸气度,通过清峻自立的形象,进一步申足了上片遗世独立、傲岸不羁的个性,同时自然地生发为“折腰久矣谢无能”的词意。首先,词人描写了主人公不为官的闲游,戏钓的惬意。接着说“折腰久矣谢无能”,通过暗用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语典表现出主人公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接着借“熏风未解池亭署”来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险恶,借“字字冰”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其中,“熏风”跟上片“霜侵”词意前后呼应,共同渲染着象征着残酷苦涩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反激着、映衬着主人公骨骼硬、心意冷,不畏险恶,不屑于清政府笼络汉族士子的高官厚爵,宁可隐居深山穷壤、苦熬栉风淋沐雨的凄楚生活,却始终铮铮然清峻自立的高兀形象。

  此词上片通过描写外貌,突出了主人公病态怪异形象,表现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特点;下片以闲游、戏钓的飘逸气度,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遗世独立、傲岸不羁的品格,映衬出主人公清峻自立的高兀形象。全词用典贴切,形象鲜明,由风貌到气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以简洁劲拔的白描手法,丝丝入扣地熔铸出主人公的立体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