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艾》读后感(精选7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爱玲《小艾》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张爱玲《小艾》读后感 篇1 和很多张爱玲笔……
张爱玲《小艾》读后感(精选7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爱玲《小艾》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张爱玲《小艾》读后感 篇1
和很多张爱玲笔下的女主角一样,小艾的命运也是凄怆的,张爱玲太善于描写不幸的女人。
五六岁上被席府买来做丫头,一连受到五太太、陶妈等人的欺辱;后来又被五老爷奸至怀孕,竟又被霸道的三姨太太打至小产。她因为接近端午节时来到席府,五太太便随意取了个“小艾”的名字给她;她也真的就像一株孤零零的小草,任风吹雨打而没有人关心。这次小产后,没有人为她请医生,拖沓着到了故事的尾声,这次打击对她身体的影响竟差点要了她的命。
昨天深夜我读着,盖着被子越发觉得冷。今天早上不到五点便醒来,又继续读这故事。就像黎明时分即将看到曙光,当小艾遇见金槐,一个原本阴暗昏沉的故事也渐渐变得爽朗明丽起来。
小艾和金槐两情相悦,金槐终是娶了小艾,对她也十分好。虽然中间因为战乱,他们有过短暂的别离;阿秀也旁敲侧击地提醒小艾,到了重庆的男人大多已经另有了女人。但是金槐最终还是回到小艾身边,即使她因为那次小产可能导致不育,金槐依然不离不弃。我俨然将自己化身为小艾的娘家人一般,读到这里十分欣慰而感动。
关于结局,我读的那本书和这本书竟有些出入,到现在也没大弄清楚究竟哪个才算是真正的张爱玲的结局。
若论我于书中的故事发现,小艾的结局,又是一个悲剧,她应该是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在嘱托金槐关于“引弟(小艾和金槐领养的小孩)”的一些事情之后,就死在了金槐的怀里;但是下午回到家里在这里略读了一下,结尾处加了一些段落,又峰回路转,把一出悲剧活生生地变成了喜剧:小艾被金槐送到了医院,医生妙手回春成功实施了手术,小艾终于脱离病痛的苦水,后来还成功怀孕,生了一个儿子……
从文学上讲,后者的结局与全文的风格都大相径庭,张爱玲其实是非常善于描写不圆满的女人和不圆满的故事,而且往往写得相当成功。这让人难免想起《简爱》的结尾: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偏要失而复明,让简爱获得一段完美的爱情,这样生硬的拼凑结局反而使人觉得不自然;但是另一方面,从心理和主观上讲,我却非常高兴小艾能获得一段完满的人生,和金槐幸福地生活下去……
人总是很矛盾,连读书也是。
读完后我闭起眼睛细细回想,总是隐约地觉得张爱玲写这个故事大概有些仓促。比如“有根”这个人物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呢?文中穿插了有根对小艾的“有意”,小艾对有根的“无意”;后来又在吴府中偶遇靠“不良关系”而发达的有根,有根托吴太太打赏给小艾……便没有下文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还是有点不解……
张爱玲《小艾》读后感 篇2
张爱玲的小说《小艾》一开头出场的是五太太,一个虽有丈夫却要守活寡的可怜女人。她得不到丈夫的爱,甚至她的丈夫都不愿多看她一眼,一直和小妾住在外面,五太太便一直住在夫家,她要承受夫家人的闲言闲语,别人都说她没用,管不住丈夫,所以她的丈夫才不回家,好像她的丈夫不回家的责任完全的怪罪于她的错了,而他的丈夫没有丁点的责任,还好五太太比较擅长交际,也比较会笼络人心,因此在夫家还能生活下去,如果她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弱女子,那么她更是有的罪受了。五太太的心里充满着恨,她恨她的父母、夫家的人,丈夫等等,她却不知道为何而恨,在恨之中她选择的是默默的忍受,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也只能接受守活寡的现实。
就这个本身有着不幸遭遇的女人,对下人却没有一点的同情心。(下人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小艾)小艾在五太太的眼里只是她使唤的工具,她不把小艾当人,甚至连老一点的下人都不把小艾当人,难道她们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人了吗?五太太还不是像一件东西,没有征求她的同意,也就嫁到了夫家,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自由,只是困在美丽的牢笼之中,而那些老一点的下人,大家都是同一种身份,何必自己人难为自己人,难道她们被压迫惯了,因此也想压迫别人,来获得某种快感,来安抚她们卑微的内心?
小艾比五太太那是可怜多了,同样是被卖,五太太至少衣食无忧,还可以当少奶奶有下人使唤,而小艾却在很小的年龄就被人卖去当下人,记不得父母是谁,甚至连自己姓什么也不知道,她认认真真的在这家人干活,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只求有口饭吃。但却遭到五太太、小妾以及其她人的毒打,这些人变态的把小艾当成是出气筒,以发泄她们那种扭曲的心理。小艾被五太太的丈夫奸污,怀上身孕。五太太以及小妾知道后不去责怪她们的丈夫,却找小艾出气,几乎把小艾打死,也致使小艾小产,流了许多的血,却没有人送她去医院,可怕的疾病便这样一辈子的像魔鬼一样缠着小艾。小艾之所以这样全是这些剥削者、吃人者造成的。
幸运的是小艾遇到了一个爱她的男人,他的丈夫金槐。虽然金槐只是一个印刷厂的工人,没有许多的钱,但这对于小艾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她要的是一个个真真正正的爱她的丈夫。小艾的病一天天的加重,金槐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没有半点的牢骚。当小艾的病有好转时,金槐去香港工作,小艾也尽心尽力的照顾金槐的家人,就在这互相的关爱之中,小艾体会到了什么是家?什么是爱?
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张爱玲没有把小艾写死,而是给了小艾一个光明的结局,这是让我出乎意料的,张爱玲把压迫小艾的那些人一个个的写死,似乎是预示着吃人社会的灭亡,盼望着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能够来临,那么像小艾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的得救,才不会死,张爱玲也在小说中描写了这种理想的社会,小艾的病得到了免费的治疗,得到了医生和护士悉心的照顾,并且小艾终于能够自食其力,在一家工厂做工,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大家都快乐的劳动着,并且小艾终于怀上了金槐的孩子,一家人幸福的生活着。很少见张爱玲的小说是圆满的结局的,可能是给我们身处在黑暗社会中的人一点点希望吧!在现实中好人总是没有好报的。
张爱玲《小艾》读后感 篇3
今天看完了张爱玲的《小艾》,张爱玲的笔调总是一如既往的清冷孤寂,一如她这个人,她的文采自不必说,她是公认的写爱情小说的鼻祖,总是让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叙述的让人惊叹。惊叹于她为剧中人物安排的命运。
《小艾》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抗战年代的上海,小艾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丫鬟,是啊!似乎还没有为丫鬟著书立说的。她六七岁就到了当时的席家做起了丫鬟,被打被骂是家常便饭,她还要时时看主人的脸色,日子自然是有苦难言。后来当小艾十六七岁出落得楚楚动人的时候,席家老爷席景藩强了她,并使她怀了孕,三姨太太和五姨太太甚至家里的老佣人都骂她是狐狸精,认为是她勾引了老爷,她在那家里的处境更艰难了。后来因了三姨太的殴打,小艾流产了,再后来小艾和一个正派青年结了婚,但由于当年小产留下的病根,她犯下了病根,而且不能生育了,这让她一生都在悔恨中度过。
小艾无疑是个悲剧角色,她的一生都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是在当时那个社会这似乎又是必然的。小艾只是当时千千万万的丫鬟中的一个,她们每天都辛勤地服侍主人家,却还要平白忍受打骂和白眼到了年龄找个普通人嫁了,了此一生。她们的悲剧命运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她们也想抗争,却最终逃脱不了命运的束缚。
相比之下,我们新时代的女性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再有压迫,也少有歧视和不公。我们可以自由追求自己所爱的人和事业,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我们不再过寄人篱下的生活,我们有着更崇高的梦想,而不是整日悲悲戚戚了,我们自信大胆地生活在阳光下,我们勇敢无畏地追求心中热爱。们现在也像男人一样睁眼看世界了,我们可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今天的女性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阳光下,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我们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精彩的活着,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我们要倍加珍惜。
张爱玲《小艾》读后感 篇4
《小艾》讲述了一个从八九岁就一直被卖到席家做仆人,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姓氏,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家乡,长大之后看到人生的一段空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跟着一个并不是那么受宠的五太太。动辄打骂,还被“老爷”夺走了贞操,其实怀疑怎么会那么容易一下子就怀上了,可见有时候也是极其简单的事情,亦或许是老爷经验阅历极其丰富也说不定,总之按照故事的意思是小艾怀上了孩子,被两个太太轮番打骂,最后早产留下了后遗症并且导致了最后小艾的得病死亡。
整个故事倒像是两个人的人生对比,五太太这个被包办婚姻毁掉一生的女人,从最前面的开始到中间到小艾的承接下来的,是一个时代的逐渐转变,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逐渐转变,一种矛盾被另外一种矛盾所取代的具体表现,还有所有人几乎所有人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带着绝望而死的,我想这样说并不为过五太太的一生太过软弱,可是除了软弱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就好像一根长在空旷野外的艾蒿草,风吹过来也没有人扶得住,只好倒下去和下面的小草一起将就个一生一世,成了男人“风流的牺牲品”,换一句话说如果站着被风吹断或许能引起下面的一阵喧嚣,或者没有吹断风停了依旧是一个很好的结局,你说呢?
而对于小艾,不管是有根还是冯金槐,这两个敢于追逐爱情的男子做了在正确不过的事情,相比爱情的主题而言,那些小打小闹,或者大打大闹都成了过眼云烟,谁死了干谁的事,五老爷死了,五太太死了,那些又干什么事,小艾最后还是知道自己姓冯,叫冯玉珍,谁知道是真是假,她愿意,就像泰坦尼克女主人公改了最后的名字一样,因为爱情了,因为这个叫爱情的东西,我这辈子就是为你而生,亦将为你而死,金槐跟着公司去了香港,家里的人口越来越多,也不会有丝毫怨言,我不知道在那样的世界里面出生并且成长在那样世界的小艾到底能让我们现在的一些人想到一些什么,只是我告诉你我都想到了哪些。
首先,人,特别是女人,是可以为了爱情而不付出理智的,五太太没有得到五老爷的宠爱,怪的是这个人,是那个人,可从来没有怪过五老爷,为什么?因为她不相信,她希望自己希望的爱情不会从开始就破灭,虽然这是事实,但是她还是选择相信,只是怪别人分隔开了两个人。
我在西安在外面租房子,对门的两个人每天几乎都吵架,而且还有摔摔打打的动静,半夜好不容易在冷的像冰窖的房子里睡下,可能就会被吵醒,但是吵醒我,他们是有两种方式的,第一种是上面提到的吵架,第二种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一对年轻情侣浴火焚神半夜把人吵醒还会有什么事情呢,我把这件事情问了一个女人,我说为什么两个人感觉到不幸福还是会继续选择忍让,为什么有更好的`机会去选择还是选择那个让自己始终劳神伤心的人呢?为什么呢?现在我是知道了,因为他们不相信,不相信自己已经没有了爱情,本质上还是没有产生丝毫的绝望,回过头来还是要说“这世界上哪有童话般的爱情”,可是这童话般的爱情就在每个人的身上产生了,因为你宁肯埋怨自己的爱情都不肯埋怨你爱的这个人,即使什么也无法挽回,到最后的最后,当分手之后,谁又会那么坦然的从自己心里承认是因为自己的负心呢。
“这世界上并没有负心的人,只有负心的情。”
第二件事情,我们都在遗憾的说环境对我们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好像全部都不是自己的原因,好像我们本身是一件玩偶,被人用线吊着,久而久之,连自己行动的能力都没有了,小艾告诉我们,这个生活在即使是社会底层的女子也一样是爱玲笔下的美丽女子,是敢于冲破环境枷锁的勇士,到最后懂得爱,得到爱,并且享受爱的,都该是这样的人,我们能左右我们自己的事情,却不肯付出努力,那本身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我说我们可以给别人找理由,说他们可以这样是因为那样,但是对于我们自己,请不要害自己,记住哥林多前书的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但也别忘了前面的一句: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第三件事情,请充满希望,公司叫我们在配线进行培训,去产线上面和工人一起做工,闲暇时候说话说到一些事情,她说“你不是要让你自己相信你自己,信任你自己,只有别人信任你自己才是对的,才是好的,这个社会就是这么残酷”,我想说接下来的一句话,但是还是没有说出来,我在这里说,我想说的是:
“你认为社会残酷了,那么如果你自己不给自己希望,还有谁会给你希望呢?”
看看小艾吧,受尽了欺凌的时候说的是什么,总有一天我不会再做工,我会走出你们席家,我会找一个好人家。她还是好好做事,努力的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我们似乎一直在渴望着被谁承认或者被谁认可,可是到最后自己问一下自己,你有过多么的认可你自己呢?你有给自己多大的希望呢?我们努力努力在努力然后别人说你还是不行,你就是不行了吗?我们尽我们最大的力量做最好的事情,有人说不好,那么就是不好了吗?你在期待什么样的认可呢?是来自自己对外界的认可,还是来自外界对自己的认可呢?是把挡在自己面前的墙推到外面,还是等待着被外面的风暴吹塌倒在自己身上呢?
张爱玲《小艾》读后感 篇5
初读小艾,是若干年前,看到完美的结局,一阵欣慰。
那会儿,看张爱玲的小说,纯粹的消遣,没有半点思考。
再读小艾,是最近。一个没有完美结局的小艾,一个哀怨的小艾。
末时,小艾和金槐在去往医院的三轮车上,短短两句对话,道出小艾对席家的恨,对治病的绝望,以及金槐心底深深的担忧。
故事戈然而止,我想这更像张惯用的结局,一切仿佛结束,却又尚未开始。
蓦的想起,曾经读到的结局,小艾和金槐到了医院,遇到了为人亲和的程医生,热心善良的护士,他们丝毫没有瞧不起穷人,他们把穷人看的和自己人一样亲。小艾的病终是治好了。
这个结局,多少有点狗尾续貂的味道,不似出自张之笔,也怪不得她说她不喜小艾这部作品的。
有些书,越读越有味道。
这一次读,发现了两个细节。
有根,当年一个不上进的穷小子,常常晚上出去鬼混,却在解放后,发了大财;金槐,上进的青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干活,却在解放后,从重庆漂泊到上海,只穿了一身无数补丁的外衣和破裤。让我想起了飘,战后,巴特勒船长那般投机家成了受人敬仰的贵人,而卫希理这群战前的奴隶主、战时的爱国人士却穷困潦倒到给人打工养家。
另一细节是玉秀的丈夫,在重庆发了大财,抛弃了玉秀,取了个年轻漂亮的小老婆带回老家;金槐形容落魄,才一心想着回家和小艾团聚。我只是不知道,若是金槐发了大财,若是他的资本足以享乐余生,他是否依然会独自一人回来,回来和小艾团聚?张对小艾总归是不忍伤害的。
张爱玲《小艾》读后感 篇6
看了这个故事才知道,那个年代不只有我们整天意淫的富贵生活,一样有错综复杂的社会和家庭关系。张爱玲似乎把自己的人格分成了两半,一半给了那个爱嗑瓜子、不敢当面说仆人的五太太,另一半是小艾,家庭、执念、苦难、大病、真实。其中有个记忆很深刻的画面,就是小艾一个人在家的那天晚上,先是把火炉的清干净了,然后给水仙包上红纸:
“快过年了,桌上的一盆水仙花照例每一枝都要裹上红纸。她拿起见到,把那红纸剪出来,匝在水仙花梗子上,再用一点浆糊粘上。房间里德灯光很暗,这城市的电灯永远电力不足,是一种昏昏的红黄色。窗外的西北风呜呜吼着,那雕花的窗棂吹得格格地响。”
这是最有感觉的一段。照旧是张爱玲式的红黄色、冷风、雕花的窗棂。家里人都出去了,只有小艾一人在家里做事,她觉得这就像她自己的家一样。
曾经体验过上海夜晚老弄堂的冷风。虽然没有雕花的窗棂,没有古旧的电灯,但却是一样的昏黄和萧瑟。一条长长的弄堂只有一家夜宵摊在做生意,也是那种红黄的灯光。老板娘笑着在炒菜,白色的烟气被冷风吹着。有两三张老旧油腻的桌子和散落的板凳,却没几个人坐下。老头们穿着棉衣站在那儿吃,炒面、炒青菜,一面吃着一面跟老板娘聊天,笑的时候嘴里也冒出热气。但是很安静。
似乎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而《小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真实感。没有那么多善良的高亢的温柔的情意绵绵的,人生、家庭都在苦日子里,而非你想象的那么梦幻。人会变、婚姻也没有那么浪漫、家庭关系更是难做,不是一个日本式的微笑和坚持就可以过去的。苦虽苦,但日子还是要过的,没有乐观主义,人也可以活下去,这样就够了。
张爱玲《小艾》读后感 篇7
小艾,生活在最困苦的最底层,从小受尽欺辱,却拥有了别人没有的那份自尊自重。像余华的《活着》一样,努力地活着,并活出了尊严和价值。虽然最后的结局大家认为是命题作文一般“应制”的结果,但是总算是给这位受尽苦难的女人一点安慰不是吗。大家活在这个国家,所有人都在努力想要把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一些,不是吗。所以,就算“大团圆”的结局和张本人一贯的调调不统一,我更愿意理解为,写《小艾》的时候,张对新社会是充满了良好的憧憬的。但是随着她对新政的了解,她决定决裂并离开,选择了自己能对自己生活做主的艰辛的路。
小艾对婚姻对象的选择,是体现她强大的自我意志的最明显的地方。在遭受了五老爷的伤害以后,在看到有别人以平等的姿态表达自己的喜欢后,一般的女孩也许就会认命,紧紧抓住仅有的一棵稻草脱身出去。但是小艾没有,她理智地评判:有根的家庭,陶妈的作用,决定了这并不是个多么好的出路。她并没有失去爱的能力,面对同样穷困,但真心倾慕的金槐,她动心了。她能感觉出不同,她愿意为了他受更多的苦。
后来,无论金槐漂泊在外,她要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一家的重担,她也并没有叫苦。虽然,朋友告诉她,在外面的男人可能已经另外有人,她也没有动摇。她的坚持,是因为在这个冰冷的世上,只有他曾经给他最真挚的关爱。所以,最后金槐还是千方百计地回来了,虽然并没有怎么发达,但依然正直、真诚。他们的日子很苦,但是心中不苦。他们所遭受的磨难,正是那个时代所有人都一样承受的苦难。受侵略、内战、经济崩溃、体制大变革。
五老爷沦为汉奸被人暗杀,三姨太得了莫名之症遭遗弃,两个最坏的人得到了报应。而隐忍的五太太寿终正寝,虽然她并没有对这个可怜的孤女表现出多少同情,但毕竟没有反对小艾的自由恋爱。这些小小的人性闪光让这个人物“不讨厌”。
有根这个角色,只是简单地喜欢过小艾,后来发迹了看到小艾仍在帮佣,有嘲讽之色,说明此人心胸并不怎么样。小艾拒绝掉他绝对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