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在一个陌生领域达到优秀水平 所谓的实践出真知,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瞎忙,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纸上谈兵,只有学习了理论,用实践验证理论,再用实践修正理论,才会实现真正的“从量变到质变”。 许多事情无需做到顶尖,做到优秀已经足够。 下厨做菜,不用做到五星……
怎样快速在一个陌生领域达到优秀水平
所谓的实践出真知,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瞎忙,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纸上谈兵,只有学习了理论,用实践验证理论,再用实践修正理论,才会实现真正的“从量变到质变”。
许多事情无需做到顶尖,做到优秀已经足够。
下厨做菜,不用做到五星级饭店主厨水平,不用将洋葱切成0.1cm见方的均匀小块,只需会做几个拿手菜,可为心爱之人下厨,可招呼三五知己来家吃饭,已足够应付日常生活,若还会做几样甜点糖水,更是加分项。
做PPT,无需专业设计功底,能做到配色和谐、风格统一、排版整齐、图表清晰,已足够秒杀90%混乱驳杂、惨不忍睹的PPT。
日常服饰搭配,不必有时尚总监的品味,不必紧追每季潮流细节,能在各种场合着装都妥帖恰当,已足够让人心生敬意。
优秀和顶尖的区别,可以用80/20法则来解释:优秀是投入20%精力得到80分,顶尖是投入80%的精力去打磨那超越众人的20分。高手相争,看似只在毫厘之间,其实如果按边际效应计算,为获得那毫厘之差所投入的努力又何止数倍。
这篇文章不讨论如何做到顶尖,通往顶尖的路是没有捷径的,要靠天赋和时间堆积出来的。通向优秀的路则不同,短时间内有限的投入就能带来可见的有效产出。
这篇文章只讨论如何才能快速在一个陌生领域到达优秀水平。
大量搜集资料
如果你在做一个紧急的任务,这个任务涉及的领域你很陌生。最快速上手一个新领域的方式,就是先穷尽你能找到的所有资料。
如果你需要出一份专题报告,先搜罗这个专题的所有相关论文和书籍。
你不一定需要把所有的付费资料都买回来,很多时候只需浏览目录,看看别人都是从哪些角度切入这个题目,再通过目录标题搜索相关的资料,并且顺藤摸瓜找到更多资料里提及的其他资料来源,已可找到足够丰富的素材。
如果你要装修房子,先大量浏览别人家的装修效果图,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收集各种与自己家类似的户型图,看看别人如何利用空间;再看看别人的装修日记,看看装修都有哪些常见的坑。
一番研究下来,不出三个月,你也能成为一个小小的行家。
寻找现成的最优解
许多人上手新东西的方法是自己先瞎捣鼓一通。当然这没什么不对,只是效率不太高。
比如你想学做一锅白粥,当然可以凭自己喜好随便扔点米和水进锅里,凭感觉爱煮多久煮多久,等烧成锅巴后再研究为什么这次煮得不成功。这符合人类长久以来进化的习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事实上,99%的情况,这个对你而言全新的领域,对别人而言早已是玩剩下的。完全没有必要自己重新实验一番再总结经验,你可以直接套用别人经验总结出来的最佳方案。
你可以在做白粥之前先研究各路大师总结的做粥秘诀,知道米和水的最佳比例是1:10,最适合做白粥的米是圆粒的珍珠米,熬一锅好粥的关键是熬透米心,为了熬透米心你需要提前一晚浸泡大米,在煮粥前用一勺油将米裹上,然后烧一壶滚烫的'开水缓慢地冲入米中,这样裹在米周围的油就会将热量吸在米周围,慢火熬了两小时,最后半小时要用勺子不停搅拌,帮助米心融化。
于是,你虽然是第一次下厨熬粥,却能令人惊叹地熬出比做了一辈子饭的妈妈熬的更香更浓见米不见粒的标准粤式好粥。
有人说什么都用别人的最优方案岂不是特别没意思,我这人就喜欢不参考别人的自己创新。
连牛顿这样的神级人物都要“站在巨人的肩上”,李白这样的诗仙都会借鉴《黄鹤楼》写“凤凰台上凤凰游”,我们又有什么不能借鉴别人的呢?创新从来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参考过现实中所有最佳方案仍感到不满意,在理解原方案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才算真正的创新。
如果所谓的原创只是在低水平徘徊,那不叫创新,只能算自娱自乐。
依样画葫芦的练习
在你搜罗了大量的资料和最佳实践的案例后,就要开始练习之路了。足够量的练习是达到优秀的必经之路。
练习之初,不要急着发挥你的创造性,请一板一眼,完完全全按照你收集到的最佳方案进行练习。
学烘焙,就完完全全按照方子的分量和步骤做;
学画画,就完完全全按着样稿一笔一笔地画;
学画原型,就完完全全地按照范例一步步地设置。
不要笑,太多人在这一步跌倒,以至于一辈子无缘优秀。老人家常笑孩子“还没学走,先想学跑”,看似浅显的道理许多人却从未明白,总是觉得自己特别聪明,幻想着能一步登天。
如果你真的很扎实地做了前两步功课,就该相信你学习的对象已是目前能找到的最佳方案,人家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即使你并不懂那道理是什么。只有一板一眼地依样画葫芦,成品出来不如人意时,你才能回溯出自己到底哪儿做的不够好。
如果中途发挥各种创意做了稀奇古怪的改动,就很难找到成品不满意的原因了。
觉得自己特别聪明,不需要这样沉闷无聊的练习?弗罗基俄为何让达芬奇画了三年鸡蛋?自己的悟性能否超过这位文艺复兴时代的天才,请再思。
修正与总结
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如果你自问已经完全按照最佳方案实践,却始终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了。问的方式可以是搜索、找该领域的牛人,或者到相关的领域的论坛跟别人讨论。
相信我,你不会是唯一一个遇到问题的,你踩过的坑,前人多半已踩了无数回。
列出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地研究每一个产生问题的可能性。这是提升水平的关键时期,只有你真正掌握了每一条迈过这些坑的方法,水平才会有质的提升,否则不管投入多少时间练习,都只能在低水平徘徊。
我曾经因为自己做的戚风蛋糕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搜罗了网上所有的戚风蛋糕失败原因,买了n本大师级的书看里面的教程,换模具换打蛋器换鸡蛋,每晚做一个戚风蛋糕,测试各种温度、各种转速的打发、各种混拌手势、各式各样的戚风蛋糕配方,终于达到了做戚风蛋糕信手拈来的程度。
在那之后,我的烘焙水平忽然突飞猛进,以前搞不定的各种高难度糕点如马卡龙、意式蛋白霜都变得很轻松。朋友们在烘焙上遇到问题来问我,我竟然每次也能将原因猜得八九不离十。
虽然离真正的烘焙大师还十万八千里,可至少达到了“超过周围大部分人平均水平”的程度。
许多人做几次做不好,就将原因归结为“自己根本就不是这块料”。不客气地说一句,大部分时候,水平之低还够不着谈“是不是这块料”的程度,因为根本还没入门呢。
总结
所谓的实践出真知,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瞎忙,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纸上谈兵,只有学习了理论,用实践验证理论,再用实践修正理论,才会实现真正的“从量变到质变”。
如果足够专注与投入,用了合适的方法,用三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在一个领域做到比周围大部分人优秀是可能的。更有意思的是,随着这四步变成了习惯,接触一个陌生领域并迅速达到优秀水平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老子说“一法通,万法通”,当获悉了一个领域的奥秘后,其他领域的奥秘之门也会变得轻轻一推就开,哪怕这些领域表面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