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诗意三百字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汪伦 诗意 三百

管理员

摘要:

赠汪伦诗意三百字  一首《赠汪伦》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深厚情谊,我们看看下面吧 !  赠汪伦诗意三百字  李白外出游览时路径桃花县,在村民汪伦家做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为李白跳了一只舞。于是李白作了这首诗赠给汪伦作……

赠汪伦诗意三百字

  一首《赠汪伦》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深厚情谊,我们看看下面吧 !

  赠汪伦诗意三百字

  李白外出游览时路径桃花县,在村民汪伦家做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为李白跳了一只舞。于是李白作了这首诗赠给汪伦作纪念。诗中充分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情谊。正如诗中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讲即便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过汪伦送我的情谊深。而前两句叙事,“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正表示处于意料之外,汪伦用民间最隆重的踏歌舞来欢送李白,这让诗人怎能不感动呢!而这让诗人怎来表达呢?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有感而发用桃花潭来和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作比较。而这两句就用了“不及”来把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连在一起。拿“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这样既深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我觉得这《赠汪伦》及自然,直抒真情,十分感人。

  古诗《赠汪伦》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传诵。入选教科书的古诗,语言高度精练,节奏感强,学生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更是易于背诵。而且,经典古诗的教学,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  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叙事抒情佳作。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待发之际,诗人忽然听到岸边传来踏歌声,一个“忽”字,写出了李白心中的惊喜;后两句是抒情,诗人以水深喻情深,在诗人看来,桃花潭虽碧水幽深,却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这首小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二 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如朗读、理解等,但不同的学生对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因而,如何让这时空交错的古人和今人在“友谊”这个主题上,抓住情感这个切入点是本课的关键。

  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1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 精读一首《赠汪伦》,拓展延伸一组送别诗,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想、悟、诵、唱等来达成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懂得珍惜人间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四 教学准备

  诗歌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潜入诗词意境,陶冶情操。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收集李白的资料备交流,预习古诗.

  五 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个教学过程归纳为“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感诗情、诵诗歌”来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及其重要。不管是教师的积极引导,还是多媒体课件对情景的再现,我都不断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古诗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以诗为本,重在悟情。由于本诗语言含蓄、凝练,而又极富情感,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方法,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情促读,最终领会诗意,融入诗境。

  六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知诗人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听儿歌,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吧.

  课件(1):播放歌曲《静夜思》

  2、听出来了吗?这首儿歌的歌词的作者是谁?

  3、板书:李白。

  课件(2)出示李白像

  4、那么,同学们,关于李白,你知道些什么呢?

  5、学生先交流,老师适时给予补充。

  课件(3)出示李白简介

  6、是啊!李白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一身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古诗《赠汪伦》吧。

  (二)借助旧知 解诗题

  1、板书:赠汪伦

  强调“赠”的读音应是平舌。

  2、一起读一遍课题吧。

  3、有谁知道“赠”是什么意思,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吗?

  4、李白之所以要送给汪伦这首诗,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同学

  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道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那么,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来赠送给汪伦呢?

  (三)自主合作 读诗文

  课件(4):出示古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

  有问题的可以和同桌的同学交流,也可以待会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刚才,同学都读得很认真,有没有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3、指导学生互评读书情况。

  4、听古诗范读。

  课件(8):播放录音

  5、生齐读。

  (四)师生探究 明诗意

  1、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了吗?

  2、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3、同学们,带着我们的理解,一起来朗读一遍古诗吧!

  (五)循循诱导 感诗情

  1、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

  们想知道吗?

  2、请欣赏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课件(6):出示故事视频

  3、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5、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厚情谊。

  6、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

  课件(7):出示诗句

  (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去,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那短短的.十几天里,他们过得非常愉快。然而,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正要离开的小船上,看着那幽深的潭水,更加触动了他的离别情怀。同学们,有谁知道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到底有什么关系吗?(水深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深)

  (3)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

  (4)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展开想象,体会诗情。

  (5)是呀,纵然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啊!这真是水深,情…… (更深)

  板书:更

  (6)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一样,又深厚,又真挚。让我们用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用读表达出来吧!

  (六)不拘一格 诵诗歌

  课件(8):配乐并引导学生三读古诗。

  (1)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将要离岸的小船上,忽然看到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的心一定会为之感动,你会脱口而出……(齐读古诗)

  (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古诗)

  (3)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白反复吟唱着感触之言,渐渐的远去了……(引导学生重复诵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同学们,你们有谁听过周杰伦的歌?他唱的歌很快很特别,今天,我们也换一种朗读古诗的方法,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5)师范读(桃花潭水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汪伦送我情。……),生读。

  (4)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读诗的方法吗?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首诗唱出来,你们想学吗?(欣赏并学唱儿歌古诗《赠汪伦》。)

  课件(9):播放儿歌《赠汪伦》

  (七)拓展延伸 内化“情”

  1、同学们,还是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描写友情的诗作,数不胜数。像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2、引导学生朗读一组描写送别的诗作

  (1)诗人高适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的音乐家董兰庭……课件(10):出示《别董大》(齐朗读)

  (2)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王维借酒为他饯行,送友人西出阳关……

  课件(12):出示《送元二使安西》(齐朗读)

  3、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一份美好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配乐齐背诵古诗《赠汪伦》)

  七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理清文章思路、结构,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这节课,我的板书尽量做到简洁,用最简洁、明确的词句概括体现诗句内容的词语,使学生一目了然,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