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书魏郑公传后》阅读答案附翻译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曾巩 答案

管理员

摘要: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阅读答案附翻译  《书魏郑公传后》是曾巩的一篇文言文章。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曾巩《书魏郑公传后》阅读答案附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书魏郑公传后  曾巩  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阅读答案附翻译

  《书魏郑公传后》是曾巩的一篇文言文章。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曾巩《书魏郑公传后》阅读答案附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书魏郑公传后

  曾巩

  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而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①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 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 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 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 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或曰:“造辟②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今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 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选自《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欧苏古文派”,有删改)

  注释:①亮:同“谅”,忠信。②辟君主、国君。

  《书魏郑公传后》参考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喜逢这个好时代,他们感激太宗的知遇之恩,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才能这样的啊。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太平,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大概都在这里吧。能够知道魏郑公有谏诤的事情,是因为他的奏章还保存在。

  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的原则是什么呢?只是极其公正罢了。极其公正的原则,不是不许别人讲话掩盖自己的过失,博取小信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是不可以做的事。还有更不可以做的事: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谏诤当作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失掉一时的公正,又将使后代的君主认为前代没有诤谏的情况。这就开启了惰怠和忌讳进谏风气的先河。唐太宗晚年,许多大臣明知这层意思,但不进言,致使他越越不明白治理天下的失误,后出现辽东败亡的情况,才开始遗憾魏征不在世了,不曾知道他后悔的念头是从无人进谏而引发的。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恳切率直地规劝他们的君主,言辞极其深刻,事情又非常紧迫,他们的谏词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为贤君,伊尹、周公为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能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谏诤?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是德才兼备的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这些国君的败亡,原是他们的臣下的进谏的言辞没有流传下。这不是史官的遗漏,而是当时的大臣不敢进谏才这样的。那么进谏的言辞没有流传下,这是这几个国君的恶行更加昭然于后世的原因。

  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替君主、父母、贤德的人掩饰隐瞒过错。”与此正好相反。《春秋》里所掩饰、隐瞒的都是不好的行为,接受谏诤怎么能说是不好的行为呢?又说:“既然这样,那么,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呢?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博取小信的人干的。那事情又不对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作掩饰君主过错的方法,而让后世去传扬这件事,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奏章的正确与否,而(让后世人)必然认定那过错通常在君主,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自己身上,这哪里说得上是爱他们的君主呢?”

  又有人说:“到君主面前说的话,出不把实话告诉别人”,与此不同。我说:这不是圣人说过的话。即使万一有这样的理论,也是说君臣之间,议论的时候,不想对当时的人泄漏他们的话语罢了,哪里是想杜绝告诉万世的人呢?

  唉!用真实信诚要求自己、侍奉君主,而且对万世不欺瞒的人,就是郑公啊!

  赏析

  《书魏郑公传后》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在研读《旧唐书·魏征传》后所撰写的一篇政论性散文。文章通过对魏征和唐太宗君臣关系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君臣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如何以“大公至正之道”作为行为准则。

  文章开篇即指出魏征因“感知己之恩,事之大小,无不谏诤”,从而推动了“贞观之治”的盛世。然而,随着唐太宗与魏征关系的恶化,唐太宗对于魏征的谏言采取了排斥的态度,甚至取消了原本打算将衡山公主下嫁给魏征长子的许诺。曾巩对此深感遗憾,认为唐太宗的行为违背了“大公至正之道”,导致了后来君臣关系的破裂以及唐太宗在辽东之战中的失败。

  在语言表达上,曾巩采用了平易近人、晓畅易懂的语言风格,同时又不失错落变化和抑扬顿挫的韵味。他通过疑问句和反问句等多种句式,使得文章在逻辑上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此外,曾巩还非常注重语言层次的安排和句式的调配,使得整篇文章在语调上摇曳多姿、句式上多变丰富。

  在论述上,曾巩采用了以史论理、正反立论的方法。他首先通过回顾历史事实来揭示问题本质,然后运用逻辑推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他还通过对比不同历史人物的行为和结果来强调“大公至正之道”的重要性。这种论述方式使得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说服力强。

  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等人并称为“南丰七子”。曾巩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风格平易近人、晓畅易懂,同时又注重逻辑性和说理性。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墨池记》、《寄欧阳舍人书》等。

  创作背景

  《书魏郑公传后》的创作背景与曾巩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北宋时期,虽然国家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曾巩等人提出了“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应该具有社会功能和道德价值。在这种背景下,《书魏郑公传后》应运而生。通过对魏征和唐太宗君臣关系的分析,曾巩旨在揭示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呼吁人们以“大公至正之道”作为行为准则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来反思和批评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陋习。

  《书魏郑公传后》阅读答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则思唐之所以 治:太平

  B.而始郑公不在世 恨:遗憾

  C.成区区之小 让:礼让

  D. 非其史之 遗:赠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渊皆出于此也 皆出于此乎?

  B.夫君之使臣,臣之事君者何 失其所,不知

  C.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其书可见也 愿十五城请易璧

  D.造辟而言,诡辞出 吾尝终日思矣

  10.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立论明确,并以史实为证反复论说了什么是真正的“治国”之道。作者指出“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太宗能纳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B.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论题进行了阐述,既列举了魏征、伊尹、周公等人作为正面例证,亦举了桀、纣等君王作为反面例证;既从为臣的角度谈进谏,亦从君王的角度谈纳谏。

  C.《春秋》记史的原则是替君主、父母、贤德的人掩饰、隐瞒他们不好的行为,这种记史的方法,被称为 “春秋笔法”。大臣焚烧自己谏稿的行为是符合“春秋笔法”的精神的。

  D.作者赞扬了魏征,并明确提出了公开诤谏内容以“告万世”的主张,这种行为无疑是正确的,但客观上将会暴露封建帝王的缺点与过错,这在当时无疑要担当一定的政治风险。

  11.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3分)

  ②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4分)

  8.答案:D遗:遗漏

  9.答案:A ( A语气助词,表示揣测。B.连词,和、同/动词,结交 C.连词,因为/介词,用、拿。D.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10.答案:C

  11. ⑴① 答案:用诚信要求自己,侍奉君主,并且不欺骗万世的人就是郑公啊!(持,不欺乎万世,判断句各1分)

  ② 答案:而(让后世人)必然认定那过错通常在君主身上,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自己身上,这哪里说得上是爱护他们的君主呢?(前两个分句各1分,“岂……欤” 1分,倒装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