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糕散文 有几个朋友很想吃齐家坡的甑糕,其中有一个朋友说要去的话坐驴拉板车,可以感悟一下古老的乡村气息。大伙一听,有人竟把眼泪笑了出来。不过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几经周折,板车总算找到了,可拉车的毛驴却很难找到,无奈之下只好舍去驴拉板车这种古老的念想,……
甑糕散文
有几个朋友很想吃齐家坡的甑糕,其中有一个朋友说要去的话坐驴拉板车,可以感悟一下古老的乡村气息。大伙一听,有人竟把眼泪笑了出来。不过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几经周折,板车总算找到了,可拉车的毛驴却很难找到,无奈之下只好舍去驴拉板车这种古老的念想,搭乘两辆“现代”前往。
齐家坡其实离我们住的地方不是很远,十几分钟的车程就能到达。那里有一种名字很怪异的食品吸引着我们,那就是甑糕。这种食品,过去我只是听说而已,不曾见过,更谈不吃了。一下车,当地人就对着我们几个说:你们一定是来吃甑糕的。当地人的这般肯定与判断,更让我对甑糕产生了好奇。虽说到了刘家作坊已近中午,但从屋里飘出的那种独特的米香味却依然弥漫在刘家院中,给人以清香的感觉。
刘老板见这般多人进来,先是一怔,忙换了满脸笑容略带抱歉地说道:“真对不起,你们来的不是时候,甑糕早卖完了。如果赶在早上十点前,还是可以买到的……”
“一点都没有了吗?”一位朋友追问。
“甑糕在我们当地,属于早餐食品,趁热吃;吃的同时,要喝醪糟。这样的吃法才能真正感受到甑糕的香甜,才能品尝出糯米的纯正味道。”刘老板急忙给大伙解释。
“那我们走进院中,为何还能闻到甑糕的香味?”一个朋友不相信,于是追问道。
刘老板看了看大家,然后继续往下说:“甑糕的制作比较讲究,使用的米不是咱超市里的大米,而是一种糯米和江米的混合物。要求米纯米净,发霉的米不能用,用清水冲洗多遍后再浸泡两个小时,倒入锅中熬制成半熟品很稠的米粥;然后找一容器,倒入一层米粥,铺上一层涨发好的干果;再倒上一层米粥,再铺一层干果……然后放入锅中用文火慢蒸七八个小时。这些制作大都放在晚上,主要是赶在早上食用。你想想,蒸这么长的时间,香味自然就存留在空中的时间长……”说完,他笑了。
听了刘老板的介绍,不免让我想起端午节吃的粽子,其制作方法很相似,只是粽子里面加的干果没有甑糕里的品种多罢了。没有口福吃到甑糕,很遗憾。听村上的人讲,每天早上天不亮,来这里吃甑糕的人排好长的队,甚至有很多外地人开车来吃甑糕,临走还趁热带走不少,送家人、送朋友。刘家的甑糕,每天早上除了留一部分在自个家里卖给村子里的乡亲以外,大部分都送到设在南市区的一家分店。
这种特殊的地方小吃,能长久地维持下来,得到众人的认可,与它的制作方法和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能就是这个道理。这种甑糕,其实就是我们传统节日端午节粽糕的一种演变,把这种很普通的食品经过细加工,结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性,适当地加以美化,很自然地就招来了众多早上喜欢吃甜食的人群。再加上这个“甑”字的读音与地方方言的混搅,很难让人理解其中的含义。问刘老板,为何把这种食品叫甑糕?而他只是神秘地笑笑,不回答。正是人们对“甑”字的无法理解,愈发显得神秘,方使得甑糕这一地方食品在其周边地区得到人们的垂涎。吃甑糕,喝醪糟,甜而不腻,加上甑糕里面的很多干果都是一些健脾养胃的,自然受到人们的喜欢。
“甑”,有三种解释。一,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鬲上蒸食物。二,甑子(蒸米饭等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三,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由此可以看来这种食品名字的来源,酷似粽糕的食品用这种工具进行加工蒸熟,叫甑糕。根据这三种解释,不难看出甑字的含义,可见给这种食品起名的人是何等聪明智慧。
今天没能吃到甑糕,没有啥后悔遗憾的,好在自己住的地方离齐家坡不是很远,改天起个大早赶过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