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通用9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1 漫……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通用9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1
漫长的暑假在我的手指缝隙间慢慢流逝了。在暑假的最后两天里做一下总结:回忆这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带孩子中的感悟。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促动着我这个新手妈妈迫切的需要一部宝典来指导我:如何对付家里的这个小可爱、小调皮,如何让她掌握更丰富的语言、如何让她体验生活中的情感,她闹脾气、她不肯吃饭、她捣乱时候,我该怎么处理等等这些棘手的问题。
于是,我捧起了这部优秀的教子经典,每个家庭的枕边书。本书通过一个个天才诞生的生动事例,澄清了一些教育误区,阐述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不同寻常的综合素质,观点精辟,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
我对于书中的第二章节特别有感触。第二章介绍了老威特对大家公认是傻子的儿子卡尔威特没有放弃,他按计划教育小威特,让大家大吃一惊的.是,这小威特八,九岁时就能熟练地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希腊语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4岁数学论文发表,6岁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小威特的成功是父亲早期教育的成果,他的父亲也被人们深深铭记。
精华之一:早期教育——孩子潜能发展的递减法则。 假若一个孩子的理想能力能达到100分,那就是意味着孩子的潜能能有100分,大多数具有100分潜能的孩子若任其自由发展,他的潜在能力也许只能发挥出二、三成,如果,我们把一半的精力用在孩子身上,细心发掘,引导,孩子真的就可以具有60、70、甚至80、90分。孩子的潜能发展遵循绝不可逆的递减规律,比如:生下来孩子有100分潜能,坚持合理教育,他就有100分的能力;若是5岁开始教育,再优秀的教育,他也只能具有80分能力;若10岁开始教育,他就只能成具有60分能力的人,就是说教育越晚,孩子发挥的潜能就少,这就是潜能递减规律。 精华之二:从“做”中学,要让孩子主动学习和提问 “不要强迫教育”是卡尔威特教育的一大法则。教育的法则是建立的兴趣的基础上,只有当孩子对所学的内容发生了兴趣之后,他才会开始教学。比如老威特是这样教儿子读书:先买来有趣的小人书和画册,然后讲一点书里的内容,并告诉他:“如果你识字就可以自己看懂这些书了”。有时候他只告诉威特:“这本书上的故事非常又去,但是爸爸没有时间讲给你听,你自己学着吧”。故事对小威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他的识字愿望被激发起了以后,威特父亲的教学往往事半功倍。
父子两每天一起出去散步,在他们散步的这两个小时里,他们总会探讨各种知识。比如:父亲会摘下一朵野花,告诉威特关于野花的知识,或者捉只小虫教他昆虫的知识,所有的草木和景物都能成为教育的素材。威特父亲总是先唤起小威特的求知欲,然后根据兴趣把这些问题进行生活化的教授,而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讲解。要是遇到自己也不懂的问题,就一起查资料寻找答案。另外,威特父亲还经常带小威特旅行,如到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这不仅仅开阔孩子的眼界,而且丰富了他的知识。并且威特父亲要求小威特要详细记录,待回家后向母亲汇报见闻,这既巩固了他刚学的知识,又提高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精华三:游戏教学。威特夫妇为小威特准备了一套炊事玩具,让他用炊事玩具学做各种菜。有时他们一起玩做菜的游戏,让威特当主妇,妈妈当厨师,并且还有一定的奖惩措施,使威特在游戏中获得做菜的知识。其实类似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例如演剧式游戏,即演出书本上或历史上的某些情节;建筑游戏,即如何用一些事先准备的木块搭房子等。
精华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这一点要说的就很多了,在此做简单说明。威特父亲注重培养威特的善行,从小就给他讲自古至今劝谏善行的各种故事,让他背诵各种道德诗,附近的人们有了灾难,威特父亲总是带着威特前去慰问,以培养他的怜悯之心。在习惯培养方面,威特父亲让他注意饮食,讲卫生,养成敏捷灵巧、精益求精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都是在实际生活中传受的,比简单的言传要深刻得多。
精华之更多:
“不能强迫孩子学习”,“用心比用钱的作用大得多”,“千万不要给孩子玩物丧志的机会”,“最应该在德育上对孩子下功夫”,“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孩子的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千万不能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孩子”,“鼓励孩子时,别只会说漂亮话”,“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自己去碰碰壁”,“千万不能让孩子骄傲自满”……合上书,闭上眼睛,这些沉甸甸的字条犹如星光继续在脑海中闪现。但愿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2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在自己岗位上认真钻研教育理论的同时,同时也特别关注早期教育。因为我觉得,任何教育都不是由完全隔离的几个教育时段组成的,任何教育时段间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段时间我读了日本作家木村久一所著的《早期教育和天才》一书。这本书介绍了卡尔·威特的父亲及其追随者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这本书引进的早期教育学说,对提高日本人的民族素质,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而这本书,在中国也是同样的颇受欢迎,成为家长和教育者视之为珍宝的案头必备物。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一系列教育实例向我们诉说着教育的真谛。 本书是关于外国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世界名著,可读性强,可操作性强,因而适合于普通家长更适合于我们这样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阅读。书,总是有着无形的神奇力量,读过此书,感觉到身心放松,对于孩子的未来教育压力减小了许多。豁然开朗之余,找到了克服困难的许多把心灵钥匙。
在我国,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为并不得不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子女的良好教育不仅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考虑的头等大事,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长、社会、环境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换言之,家庭给予孩子的早期教育是不可逆转的。
现在的人并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谁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众,得到全面的.发展呢?但是他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范围。大多数家长都有早期教育的观念,而且很多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但是收效却并不明显。为什么呢?其中书中有部分让我印象深刻,老威特并没有因为儿子对画画工具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开始决定培养小威特的绘画才能。而是让小威特尽情地把玩这些画画的工具,并不强迫他去画,也没有给他定格成为画家的目标。有些家长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说的一句话对现在的许多家长很受用,也很经典:“真正的艺术是来自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本能冲动。”可以这样说艺术本质是不可学的,或者说艺术本身是无法学习的,能够学的只是技术和技巧。还有书中小赛德慈的母亲在交小赛德慈“快乐、兴奋、幸福”时,小赛德慈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他觉得这几个词都差不多,所以母亲在多次讲解后仍不能明白他们的差别。母亲用迷人的吉他声告诉他,小赛德慈专注的听着,母亲轻松地弹奏了一连串的音符,并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上弹奏的:“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快乐的感觉。快乐是个形容词,快乐就像一弦上弹奏出来的音符。”“哇!原来是这样!”从那以后小赛德慈在对词汇上意义的把握上显得很轻松。也许有的家长认为那是因为小赛德慈的母亲会弹吉他,可以借此教育,如果我们不会音乐那怎么办呢?再此我想说的是音乐是能够直接触动人心弦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来达到很好很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要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
而且这本书还向我们阐述了威特受到的不一样、不平凡的教育。如果看到威特的优秀表现,我们很可能会认为,他一定是光坐在书桌旁啃书,从而使天真浪漫的少年时代在毫无乐趣之中度过了的苦孩子。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正如德来登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没有比品尝真理的滋味更幸福的了,尝受到真理的幸福是永生难忘的。威特的成长过程中,单纯坐在桌旁专心致志的学习时间是很少的,他有着充足的时间尽情游戏和运动。正是在这些我们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过程中,他知道了很多其他儿童所不知道的事,而且他对每件事都有成熟的看法,因此孩子们都喜欢跟他玩。即使有的孩子无理取闹,他也会圆满处置,绝不做同他们争吵的傻瓜。
自古以来,人们就说“学者必痴呆”,可是威特无论小时候还是长大后都不是枯燥乏味的书呆子,而总是带给别人快乐。他的才华绝不是偶然的,他具备了做人和作为学者的圆满人格。让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中,吸取威特天才教育的精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深入思考、深层研究、不断实践,努力寻找一种教育的真正平衡,以此来让我们教育的孩子告别“书呆子”,更告别“调皮蛋”,做一个正直、聪明、健康、快乐的人吧。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3
最近读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先生写的一本书叫《早期教育与天才》。
现在的人并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谁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众,得到全面的发展呢?但是他们对早期教育的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范围。大多数家长都有早期教育的观念,而且很多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但是收效并不明显。为什么呢?其中书中有部分让我印象深刻,老威特并没有因为儿子对画画工具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开始决定培养小威特的绘画才能。而是让小威特尽情地把玩这些画画的工具,并不强迫他去画,也没有给他定格成为画家的目标。有些家长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说的一句话对现在的许多家长很受用,也很经典:“真正的艺术是来自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本能冲动。”可以这样说艺术本质是不可学的,或者说艺术本身是无法学习的,能够学的只是技术和技巧。
早期教育从何开始是最理想的呢?书中介绍了最早可以在怀孕期间就可以开始了。本人非常欣赏音乐教育。并不仅仅是因为根据老维特的经验“音乐往往能造就天才”,而是因为音乐的确是美妙的东西。因为它不需要语言来解释其中的奥妙。你可以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甚至是目不识丁的人,还可以是一个身有残疾的盲人,但只要你有听力,你就能毫不费力的从音乐中享受到它表达出来的东西。
书中小赛德慈的母亲在教小赛德慈“快乐、兴奋、幸福”时,小赛德慈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他觉得这几个词都差不多,所以母亲在多次讲解后仍不能明白他们的差别。母亲用迷人的吉他声告诉他,小赛德慈专注的听着,母亲轻松地弹奏了一连串的音符,并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上弹奏的:“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快乐的感觉。快乐是个形容词,快乐就像一弦上弹奏出来的音符。”“哇!原来是这样!”从那以后小赛德慈在对词汇意义的把握上显得很轻松。也许有的家长认为那是因为小赛德慈的`母亲会弹吉他,可以借此教育,如果我们不会音乐那怎么办呢?在此我想说的是,音乐是能够直接触动人心弦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来达到很好很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教育孩子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要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
并不是说每个家长必须什么都具备,但是知识面应该做到博而广。 另外我还体会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必须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遵循儿童的天性,选择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育,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开启儿童的智慧是最有效的。(2)早期教育不完全是一个向孩子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应该在向孩子传输知识的同时,让孩子逐步掌握获取、发现知识的方法,因为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善于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财富。(3)天才儿童既然是早期教育的结果,那么一旦停止早期教育,天才亦会变成庸才,所以早期教育并不是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否则,早期教育就会徒劳无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生重要的一课。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自己考虑问题的空间,让孩子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极为重要。给孩子增强信心的机会,让孩子去感受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认识现实世界,培养教给孩子处理事情的方式和能力,让孩子有能力应对困难,面对现实,不受阻力影响的心理。培养良好的性格,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4
这次开家长会,老师一共介绍了6本书,推荐给所有家长看。我只买了其中的5本,还有一本缺货。这是我学习完的第1本书《早期教育与天才》。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
有娃的父母们,各种育儿经典都想看一看,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好的育儿方案。听说有致富成功学,厚黑处事学。如今我觉得可以总结一个育儿玄学。
一大群妹子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生孩子值得不值得?是婆婆带孩子还是自己亲妈带?是全职带娃还是索性赚大钱,丢给家里带?她们还在考虑生娃到底痛不痛苦,自己要结婚的另一半对自己爱还是不爱。而已经有娃的这一部分,对于另外一半,爱不爱自己已经不重要了。他们沉迷于育儿经,争取要把自己的娃带成绝世神童。
这本书所举例的经典里面,所有天才神童都有一对不错的父母,父母们都有自己的信仰。作为一个有信仰的家庭,很多问题都会变的很简单。但是如果这些方法搬到天朝,那无法改变这里的父母(原生家庭的信仰),不太适合照搬。这些育儿方法都只供参考。但我相信从这些参考里面,你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只归功于个人的努力是微乎其微的,他需要代代人的努力,代代人的成功。并且把这种努力,这种信仰,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这种家庭才会强盛。
《早期教育与天才》还提到了许多育儿的细节,尤其强调语言学习。想要自己的孩子,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他有很强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如果他在语言方面都有困难(听、说、读、写)。那在以后的人生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社会结构已经改变了。从男尊女卑,转变为男女平等,共同走向社会。虽然它的转变很缓慢,但是育儿不再不仅仅是妈妈的事。
社会的工作流程也转变了。从单一的依靠体力劳动。变成了体力脑力相结合,进而转化为精细的脑力劳动。部分的职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比如去取高铁票,只用到站在机器上刷卡,不需要人工服务。比如买饮料,奶茶店的服务员已经变成了机器人。
人们只好专注于培养技能更高的孩子,以便于在后来的人工智能社会生存。育儿方向也改变了,但初衷不变。他们不仅要胜任机器人无法替代的职位,更要适合与人竞争,与人和平共处。
倘若你想到这些,便不会奇怪为什么育儿会如此火爆。他们不过是想自己的后代,获得更好的生存技能。原始人只需要摘果子奔跑和辨别方向的技能,他们有自己的洞穴会生火,就可以逐渐经营一个家。而现代人,要生存下来繁衍后代,需要学习的技能就太多了。
我们来说说书中提到哪些技能。
1、开发语言能力。加强孩子的听力和会话能力。是家长首先要做的。语言能力要从胎教抓起,我想起在哪里读过关于佛教的一个注解。孩子在胚胎时期,已经具有第八识。虽然很多人觉得,他是没意识的',但是你可以把这一点作为参考,在怀孕的时候就培养他的语言能力。假设他是可以听懂的,那么你们的交流就可以开始了。
2、标准语言发音是教育的起跑线。有很多真正喜欢把儿童音作为正式语言教给孩子。这在后来的学习中,可以纠正过来。如果你想更简便。直接把标准交给他。我觉得许多日常生活中的道理也可以如此。在人格上你把孩子作为成人对待,把成人世界的道理直接交给他。
3、语言学习方法。不教语法,重复朗读。
4、在2~3个月就开始阅读训练。不要觉得孩子不懂这些,可以直接把这些交给他。选择色彩丰富的书籍,让孩子首先从色彩上对读物感兴趣,父母朗读,培养孩子认真聆听的习惯。
5、不用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可以多带孩子去散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沙坑。多带孩子到外面的世界出游,了解人情世故,学习风土人情。
6、早期教育注重品德。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早就听说过,选择好的邻居,好的玩伴,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讲伟人的故事,树立他们的信心,用童话故事给他们找榜样。
7、唱歌有益肺部呼吸,所以培养孩子唱歌的能力。
8、让孩子具有良好的食欲,吃东西定时定量。小时候不要过分苛求餐桌礼仪,让他愉快的用餐。如果不能和大人同桌,就给他安排旁边的桌子。无论是用左手还是右手,无论是用勺子,叉子还是筷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吃饱,是首要的第1步。请不要在吃饭时骂孩子。
9、养育孩子的父母家人需要注重自身形象。家长和孩子可以不穿质地最好的,价钱最贵的衣服,但一定要干净整洁。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代表了孩子。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编写不够有条理,亲身育儿体验中。孩子的健康才是首要的,没有健康的身体和思想,一切所谓的天才育儿法都无从谈起。首先应该追求让孩子身强体壮,不容易生病感冒。然后是德育,然后才是所谓天才培养。
这本书告诉我们,所谓天才就是语言能力更强(听说读写从幼儿抓起)。
而这种方法养育出来的孩子,本书的作者却没有给出任何统计答案。他没有举例说明,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有没有更幸福,有怎样的人生成就,有怎样的婚恋生活,是如何度过了童年以后的人生。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说服力不够。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5
首先得承认,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在这个权威缺失的时代,我们没有必要去为自己创造一个权威。纵观此书,作者提出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的主要观点有:
1、 孩子生来存在天赋上的差异。
2、 越早进行早期教育越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儿童的潜在能力是不断递减的。
3、 教育是社会之本,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有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
4、要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5、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现在的人并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谁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众,得到全面的发展呢?但是他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范围。大多数家长都有早期教育的观念,而且很多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但是收效却并不明显。为什么呢?其中书中有部分让我印象深刻,老威特并没有因为儿子对画画工具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开始决定培养小威特的绘画才能。而是让小威特尽情地把玩这些画画的工具,并不强迫他去画,也没有给他定格成为画家的目标。有些家长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说的一句话对现在的许多家长很受用,也很经典:“真正的艺术是来自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本能冲动。”可以这样说艺术本质是不可学的,或者说艺术本身是无法学习的,能够学的只是技术和技巧。
拿什么让孩子们终身受益呢?父母一直在寻觅的教育宝典,从何而来?教育是一门艺术!爱因斯坦说过:“孩子生来都是天才,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是错误的教育方式扼杀了他们的天才。”此句话道出了早期教育肩负在家长身上的重责!本书作者也说到:“从某种事实来看,天才还是庸才,与其说是由先天的遗传、禀赋等因素所决定的,莫如说石油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因素所决定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事实根据。”教育要从早从小开始,早期的教育是黄金时期,不可错过,同时我也坚信“无论什么样的人,上天都必然赐予他一项出类拔萃的才能!”
最后,要指出的,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时刻能体会出浓浓的爱意,能体味出一种深沉的人文主义情怀,能体会到"父爱如天空,母爱如大地"的深情厚谊。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阅读过这本书的教师,不仅能把这份深沉的爱献给自己的子女,同时也能把它献给广大的学生。我同时坚信,爱是创造天才的唯一方式!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6
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对孩子好,却不知道养育孩子还有一套科学的方法。
都说孩子上小学前的幼儿园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学,现下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此表示质疑!同时也为我带来的思考是:孩子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反而是为人父母一直处于下滑或减速带上。因为孩子一直处于人类物种的进化中,一代比一代聪明。但为什么我们口中所称赞的“现在的孩子都比以前的孩子能、比以前的孩子聪明而到后期反而沦为普通人或者平庸者呢?”通过这本书,我仿佛找到了答案——孩子本身是好的是善的,是我们父母一直不学着做父母,是我们父母一直原地不动带来的退化,没有可教的知识,才导致孩子从聪明走向无能与平庸。现下给我带来最大的启发是:不是孩子不优秀,而是父母不优秀!
为什么说早期教育造就天才?它的依据是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孩子的潜在能力理论。
以一棵橡树为例,如果说这棵树理想的生长状态是30米高,就意味着这棵树最高可能会长到30米。同样的道理,我们假设孩子的理想能力最后能达到100分,那就意味着他具有100分的潜力。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理想状态下能长到30米高的橡树,实际上因大自然中很多不可测的原因很难长到30米高,一般只能长到12米至15米。如果生长环境很差就只能长到6米至9米。相反,如果生长环境良好,又对其上足肥料、精心培育,这棵橡树就可以长到18米至21米高,有时甚至长到24米、26米。同样,大多数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孩子,若任其自由发展,他的潜在能力也许只能发挥出二三成,最后只能具有二三十分的能力,但如果我们哪怕把一半的精力用在孩子身上,细心发掘、引导,孩子真的就可以成为具有60分、70分,甚至80分、90分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他的潜在能力可以发挥出六七成,甚至八九成。早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每个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但是,孩子潜能的发展遵循着一种绝不可逆的递减规律。比如,生下来具有100分潜能的孩子,如果从刚一出生就开始对他进行合理的教育,坚持下去,他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才开始教育,即使是公认为很优秀的教育,他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他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了。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孩子最终所能发挥出来的潜能就越少,这就是潜能递减规律。
学习外语也是如此,最佳的学习时间是在孩子10岁以前。西方国家普遍认为,钢琴应该从5岁开始学,小提琴从3岁开始学最好,否则就不容易学有所成。孩子与生俱来的潜能宝藏,若不在特定的时间加以开发,就会一一湮灭。
俄国优秀的儿童教育家优尔涅?柴科夫斯基在《2岁到5岁》中提到:“孩子们在幼年时能学习、掌握到的知识实在比人们想像的要多。然而更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任何知识。我们甚至可以说,地球上恐怕再也找不出像孩子这么善于用头脑工作的人了。只是,孩子们并没有注意到他们原本是这么富有天赋。”
教育家沃辛斯基对此提到:“儿童的语言天赋在六七岁时开始枯竭,各种资质会慢慢退化等说法虽然在当时遭到了众多攻击,但令人欣慰的是这种说法现在已经被视为一门学问。后来大量的事实更使我们确信,孩子的语言才能在接近8岁时就开始渐渐消失了,不仅如此,连其他的才能也都开始退化。”
关于孩子们的音乐才能,著名的指挥家雷欧波特·斯德多夫斯基也如是说,“在1岁零5个月时出现,大约在8岁时结束”。(这也与潜能递减法则一致)孩子们的文学才能是这样递减的,绘画才能更是如此,孩子们在这个阶段美术创作才能的递减,最后都一一得到了众多画家们的证实。
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多曼博士的幼儿智力开发法》一书中一开始就以《给世界上的父母》为题写了一篇前言,他在文中指出:
(1)幼儿从2岁起就具有阅读能力,而且越接近0岁就越具有可开发的语言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即使是还不会说话的1岁幼儿,也具有阅读能力。
(2)幼儿很想读书,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在6岁上小学之前,儿童的大脑具有惊人的容量,可以吸收许多知识,这些吸收量甚至比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所能学习到的还多。但极为可惜的是,成人往往在不经意中限制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
(3)对孩子来说,学习是最快乐的事情,但无知的大人却不知道如何满足孩子强烈的求知欲。
(4)儿童的大脑具有魔术般的吸收力,这种能力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发育,8岁时到达顶点,决定性的学习时期是从1岁到5岁。如果教育得法,儿童在这个时期内可以轻松地掌握5个国家的语言。
(5)大人们往往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能力,只教授孩子不感兴趣或远低于孩子学习能力的知识。
(6)孩子的智能在8岁前就已经固定了。
(7)孩子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8)在现代社会中,父母应多教小孩读书。
(9)2岁儿童与7岁儿童的阅读能力没有两样。(10)读书可以促进脑神经的发育,读书不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11)想要培育优秀的孩子,一定要尽早让孩子读书。不是因为孩子聪明才让他早读书(这是以前传统的.想法),而是从小读书才会变得聪明。
(12)限制阅读能力就是限制智力发展。
在书中,多曼博士敦敦告诉母亲们:“如果要使幼儿的脑部得到充分的发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幼儿读书。母亲们扮演着垦荒者的角色,而孩子读书兴趣的不断发展就是对她们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
让孩子一生下来就接受教育,对他的将来有什么意义呢?博士认为这会使孩子的一生甚至使整个世界改变,是一个人伟大的开始。
可大多数父母却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其实不然,不是孩子不懂,而是父母不懂!父母根本不知道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多重要!父母无知,带给孩子的只能是走向无知,然而还很无畏。
其实,在孩子整个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学校不是万能的,进入学校前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的学校都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不少优秀的专业教师,这是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但这一切也造成了父母们对学校的依赖,许多父母想把自己的孩子完全推给学校管,好为自己的生活减少麻烦,却不知道这样做是忽略了极为重要的家庭教育,这将给孩子的一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我认为,不论学校有多么好的教师,对孩子潜能的开发都不会有多大的效果。因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之考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而不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型的天才。
可我听到父母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文化浅,也不知道咋教育,老师您懂,您会教,孩子交到您手里我们放心。”乍一听这话没毛病,其实不然,细分析起来,说这话的父母大多是在为自己的不懂而开脱,也为自己的责任而不作为。现在回想起这样的话,内心一片的凄凉。愿做父母的我们让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拿起书本进行学习,学着做父母,学着改造自己,进步自己!也愿做父母的我们生之喜悦,教之欢愉。对眼前而言,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负责!对长远而言,这何尝不是助推人类的进步!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7
该书由日本学者木村久一对几个著名的少年天才的教育经历的分享,提出了早期教育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卡尔威特等几名著名天才儿童的独到教育方法,也有作者对这些早期教育成功案例的分析和见解。虽然本书是将近一百年之前的著作,但是仍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读后不但会深刻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学习到一些至今仍然很有效的早期教育方法。
1、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通过对卡尔。威特、威廉。詹姆斯。赛德兹等少年天才的分析,他们都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展现出与普通人的不同,在大多数人认为还应该无忧无虑玩耍的时候,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多种语言,并开始展露头角,在十几岁就已经开始对学术有造诣并升入世界著名大学。这些少年天才并不是病态的,而是全面发展,过得非常的健康快乐,尤其是卡尔。威特。
(2)天才并不是完全是由于天赋而是得益于科学、恰当的早期教育。每个人出生的潜能肯定不同,但是如果一个潜能100的人,后天开发只有40,而一个潜能80的人后天开发能够达到60,也会出现巨大的差距。作为父母,应该重视早期教育,运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的潜能,那么就便是天赋平平的孩子也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3)人的潜能是递减的法则。越是接近0岁,及早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可以激发出来的潜能更大。而到了8岁左右,潜能就已经基本定型。卡尔。威特的父亲提出,"对子女的教育应当随着婴儿智慧曙光的出现开始".
(4)人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宽窗口期。在恰当的时期,锻炼激发孩子的某项能力、学习某种知识,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语言发展存在敏感期:1-7岁。孩子的语言天赋6、7岁开始枯竭,到8岁基本已经消失殆尽。音乐学习敏感期:5岁开始学钢琴。对于音乐的敏感期:从一岁五个月出现,大约8岁结束。幼儿具备阅读能力,从2岁起就可以开始阅读。
(5)孩子在幼年时期整个大脑是完全开放的,学习毫不费力,可以说给孩子什么就能吸收什么。
(6)很早接受教育的小孩子长大后是幸福的,因为他更方面适应能力都很强,从小也比其他孩子更快乐。从早期就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会让孩子从小就过得更加幸福。
(7)对孩子来说,学习是快乐的事情,而不是痛苦。填鸭式的教育让孩子痛苦,孩子只会被动的成为知识的储存器,却缺乏理解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2、早期教育的方法
(1)原则:
A、学习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要遵循儿童的天性,采用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做游戏、模拟等孩子喜欢、有趣的方式进行。早期教育不完全是灌输知识的时期,更是教会孩子获取、发现知识、获得学习方法的时期,让孩子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不要强迫孩子学习。要想教给孩子什么知识,首先巧妙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己主动想学,再教给孩子知识,并教会孩子如何自己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孩子知识,也要看时机是否成熟,是否有兴趣,理解力是否达到。早期的知识教育,并不是严谨的课堂教育一样,而是生活化的随意传授,在和孩子游戏中、散步中都是讲解知识的好时机。孩子小时候的学习不是坐在书桌前的枯燥学习,而是各种游戏、体验、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演习,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要用一切机会开阔孩子的眼界,各种参观、展览、活动、旅行都应该让孩子去体验和感受。让孩子自己讲述自己的体会和见闻,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分析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只是疯玩。针对孩子要学习的内容和孩子的兴趣设计出各种游戏。
B、对孩子品格的培养同样重要。防止自己和孩子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十分重要。不要忽视对孩子习惯、品德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智非常重要。要培养孩子的品德:勤奋、自制力、勇敢、礼仪、服从、诚实、善良、自尊心。对于孩子的问题,先弄清事情真相,再讲道理,不要错怪孩子,也不要用打骂方式。善行记录,好的进行记录在一个本子上。错误的不强化,用恰当的方式指出和纠正。对孩子恰当的表扬可以让孩子建立自信,但是要适度和注意方式,不过分表扬,不空洞表扬,否则就可能导致孩子自满,狂妄自大。从小培养孩子做好事的习惯,以及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从小养成整洁的习惯,也不要过分追求爱美。不要让孩子说我不行,要让孩子凡事学会想办法。尊重孩子,不要戏弄孩子,也不要欺骗孩子。对孩子的提问认真作答,不欺骗,不戏弄,不会的要一起寻找答案。
(2)各种能力培养的方式:
A、语言能力。语言是接受知识的工具,要让孩子尽早很好的掌握这项能力。不断的给孩子讲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要用儿语,最好用正常、严谨的语言。语言学习,背不如练。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像对待成人正常说话一样和孩子说话,教会孩子正确、标准、准确、完整的'发音和用词用语。语言教育采用听和说的方式进行,语言的开发对思维和智力的开发有重要作用。给孩子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尽早了解世界,学习语言,培养想象力。孩子大一点,可以将故事讲一半不讲结尾就结束,让孩子自己想象各种结尾并讲出来,激发孩子想象力。再大一点,可以不给孩子读书,让孩子自己主动阅读。之后,可以让孩子给他人通信以及自己写日记的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B、阅读能力。阅读对于孩子智力发展非常重要。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2岁开始就可以教孩子阅读。但是要注意:父母的态度和方法。阅读材料的多少和顺序。让孩子觉得学习快乐。在孩子想要学习更多的时候结束,可以让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教学词汇应该从日常用语开始。学习诗歌,可以培养孩子的音律感觉。培养孩子快速阅读的能力,可以锻炼孩子的理解力,而不是慢慢的读,边读边记效果不好,快速阅读,多读几遍自然记住了。让孩子在阅读中提高理解力,而不是刻意的去记住信息。
C、想象力培养。讲神话故事,并让孩子相信是真的,不要过早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做手工。让孩子自己表演故事。
D、记忆力、观察力训练。"留神看"游戏——经过商店,和孩子比赛记忆橱窗里的东西。让孩子从小记路。
E、感官、触觉训练。培养对音乐的感觉,播放古今名曲。看世界名画摹本,摆放有名雕塑模型。阅读绘本。培养对色彩的感觉——看色卡、彩色玩具、用蜡笔等进行颜色竞赛让孩子根据指令画正确的颜色。散步注意观察大自然的各种颜色。触摸感受各种材质,体验不同的感觉。
F、数学能力。生活中各种场合的数数。购物游戏。
G、社交能力。多带孩子参加各种聚会,和集体活动,并对孩子的表现关注和进行指导。
H、情商培养。让孩子学会识别情绪和自己化解情绪。在做游戏中对孩子进行干扰训练。
I、自信心、自尊心的培养。从小鼓励孩子,让孩子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不当众批评孩子,批评注意方式,不要用打骂的方式。
J、金钱教育。不要从小给孩子大量的金钱,也不要毫无节制的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获得适当的零花钱,懂得付出才有回报,懂得储蓄和理财。学会节俭。
K、意志力培养。通过各种游戏,提高游戏难度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L、勇气、挫折训练。培养孩子的勇气。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适当的冒险,孩子也能做得很好。面对现实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
M、身体健康。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饮食有节制,多运动锻炼。食物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让孩子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胃和牙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锻炼唱歌、深呼吸锻炼肺部。
(3)有益的游戏:
对孩子的教育,游戏是非常有用的方式。游戏设计要巧妙、要目的明确,不要白白浪费孩子的精力。
角色扮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留神看,经过的商店、马路上、桌子上的东西复述——记忆力、观察力训练。
亲近自然,散步、园艺、养小动物——培养观察力。
讲故事——激发想象力、锻炼记忆力、传授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卖东西、比谁的东西多数数、掷色子比输赢、给予金钱奖励——数学知识。
模仿雕像游戏,保持一个动作谁的时间长——锻炼孩子肌肉。
盲人摸像游戏——让孩子蒙眼摸东西,给予孩子物品的描述给予提示,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力。
猜东西,将家里的东西讲出来特点来互相猜。纸牌游戏,将各种知识写在纸牌上互动。
用纸、布等做手工。学习园艺——培养耐心、观察力,激发兴趣。
平静下来有戏——取棍子游戏,其他棍子不能动,锻炼专注力,控制情绪的能力。
3、感悟
(1)保护孩子好奇心、探索欲的重要性。成年后的个人职业选择能否适合自己,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于此有很大相关性。
(2)早期教育不在于知识灌输,而在于潜能激发、能力培养。这才是整个人生幸福的基石。而死记硬背、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百害而无一利,不但摧毁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错过孩子潜能开发,能力锻炼的关键时期。
(3)一个各方面优秀的孩子,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父母悉心培养的成果。其中必然包含了至少父母之中一个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正确教育方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孩子持之以恒的付出。
(4)相信教育对于孩子成才的决定性作用。只要采取科学的早期教育,正常的孩子都可能成为不平凡的人。
(5)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总要性远远高于学校教育。在入学之前孩子主要由家庭教育,入学之后学校的教育的知识也十分有限。父母要承担起孩子教育的重担。
(6)在入小学之前,一个人的人生基础就已经基本打牢固。潜能的发展已经基本定型,各种习惯也已经基本定型。在此时没有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入学之后也难以有良好的发展。
(7)随波逐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能培养普通的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起父母都必定有着对教育独到的见解,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有自己的坚持,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做,意志坚强。
(8)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有条不紊的进行。
(9)对于教育重视不够,还要不断学习大师,以及成功案例,取其精华,并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坚持并及时调整。
(10)父母要做好早教,必须要有正确的早教方法,同时要不断学习储备充足的知识。
(11)对待教育付出才有回报,要有投入才有收获。付出时间、金钱、精力才能收获孩子的能力,不要妄想孩子的能力自己就有很大的增长。
(12)教育的一致性。父母教育主张的一贯性,以及整个家庭成员教育上的一致性,不要前后不一致,以及多人之间不一致,会造成孩子的困惑,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同意,始终如一的不同意就不会产生问题。
(13)不要用打骂,而是讲道理的方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讲道理,可以让他感受,思考,从而理解。
(14)对孩子教育,父母要用心,时刻关注、了解孩子。及时发现苗头和问题,用恰当的方式予以纠正和改变。
(15)做父母,要有爱心、耐心、恒心。
(16)摆正心态,教育的效果不会立马显现出来,但要坚信,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坚持下去,日积月累效果会大不一样。
(17)不要忽视音乐素养的培养,会让孩子以后的人生更加幸福和丰富多彩。
(18)让孩子有更多的体验,在体验中找到兴趣点,然后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搜集、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知识,掌握自己搜集信息、自己学习的能力。
(19)让孩子学会将知识学以致用,而不是学习一些字面上的知识。
(20)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1)孩子都喜欢新的东西,喜欢变化。抓住这个特点,对于孩子的吃、玩、学都有用。
(22)度要把握好。孩子吃、玩、学的时间,量的度家长要把握好,过犹不及。
(23)注意孩子艺术气质的培养,音乐、绘画、诗歌。
(24)品德、健康、智慧都发展得好的孩子才会幸福。
(25)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己言行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自身优秀会极大的感染孩子,如果孩子发自内心的不认同你,那么教育就起不到效果。
(26)打骂对于孩子教育只会起反效果,用讲道理,孩子自己承担自然后果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道理。
(27)为孩子精心布置成才环境,布置成孩子发自内心喜欢的方式,孩子就会更快乐的成长。
(28)父母是孩子的教育者,同时也在教育中有成长和收获,自己也会有改变。
(29)成长环境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不同。
(30)真正的艺术来自于本能的冲动,学习的只能是技巧。
(31)教育得当,孩子在10岁时完全就可以拥有大学的水平。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学习就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32)早期教育对孩子来说如此重要,当父母的应该抓住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不要让时间白白浪费掉。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父母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用好这个时期,以后的教育就会顺利很省心很多。
(33)孩子3岁就已经基本具备成人的性格。在三岁之前,孩子的大脑可以吸收大量的知识。语言、文字、图形、音乐、人生的准则、态度等等。不要怕太多,孩子的吸收能力超过你的想象。
(34)学习,应当是有兴趣的基础之上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死记硬背,硬灌知识只能让孩子失去对知识的理解力和兴趣,成为知识的储存器,不能自己思考和理解。
(35)作为教育者,做好两方面工作很重要。一是做好教育记录。将教育的过程、收获、问题进行记录,可以反思和理清教育的问题。另一个是做好教育计划。设定好教育的目标,规划好教育的方向,才能够避免本末倒置。
(36)让孩子获得充足的知识,是父母教育的重要任务。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8
首先得承认,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在这个权威缺失的时代,我们没有必要去为自己创造一个权威。纵观此书,作者提出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的主要观点有:
1、 孩子生来存在天赋上的差异。
2、越早进行早期教育越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儿童的潜在能力是不断递减的。
3、 教育是社会之本,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有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
4、 要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5、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现在的人并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谁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众,得到全面的发展呢?但是他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范围。大多数家长都有早期教育的观念,而且很多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但是收效却并不明显。为什么呢?其中书中有部分让我印象深刻,老威特并没有因为儿子对画画工具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开始决定培养小威特的绘画才能。而是让小威特尽情地把玩这些画画的工具,并不强迫他去画,也没有给他定格成为画家的目标。有些家长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说的一句话对现在的许多家长很受用,也很经典:“真正的艺术是来自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本能冲动。”可以这样说艺术本质是不可学的,或者说艺术本身是无法学习的,能够学的只是技术和技巧。
拿什么让孩子们终身受益呢?父母一直在寻觅的教育宝典,从何而来?教育是一门艺术!爱因斯坦说过:“孩子生来都是天才,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是错误的教育方式扼杀了他们的天才。”此句话道出了早期教育肩负在家长身上的重责!本书作者也说到:“从某种事实来看,天才还是庸才,与其说是由先天的遗传、禀赋等因素所决定的,莫如说石油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因素所决定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事实根据。”教育要从早从小开始,早期的教育是黄金时期,不可错过,同时我也坚信“无论什么样的人,上天都必然赐予他一项出类拔萃的才能!”
最后,要指出的,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时刻能体会出浓浓的爱意,能体味出一种深沉的人文主义情怀,能体会到"父爱如天空,母爱如大地"的深情厚谊。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阅读过这本书的教师,不仅能把这份深沉的爱献给自己的子女,同时也能把它献给广大的学生。我同时坚信,爱是创造天才的唯一方式!
早期教育与天才的心得体会 9
日本的教育成功在世界享有盛名,因而在这个暑假,我挑选了日本木村久一先生所著的《早期教育和天才》,本书篇幅不少,只能算是一本小册子,却使木村久一在日本享有早教和天才教育鼻祖的地位。
本书分为七章,最引人注目的是书中的第二章《威特的教育》。威特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神童,可他在幼时却懵懂如痴呆状,附近的人都劝他的父亲放弃他。而他具有高瞻远瞩的父亲却不曾放弃他。这让我想起教过的不少学生,在学习开始初期,反应迟钝而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他们也是沧海遗珠般的存在呢?威特父亲认为要尽早发挥孩子的才能,按照能力递减法则,生下来具有100度的儿童,如果放弃教育,5岁时还有80度的能力,10岁时减少到60度,到15岁就剩下40度。如此这般推算,我教的学生往往在10岁左右,若能施以相应而有效的教育,大抵也能保持60度以上的天赋开发。帮助孩子抓住早期开发的尾巴,也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威特父亲的教育模式显然不能简单复制,要不然怎么世上还是庸庸碌碌无为的人要远多于伟人巨子呢。但是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他教育核心中的正确理论。首先必然是要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在生活中渗透学习,所谓生活处处是知识,学海无涯。其次要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切换到学校的课堂模式,即构建有趣的上课情境,利用交互式的物联网技术下的智慧课堂,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情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继而通过实践获取真知。知识应该是生活而具体可感的,而现在太多孩子学习知识的'渠道局限在书本之上,缺乏感知现实的能力和开阔的眼界。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教科书的人质,而是社会知识的主人,让他们通过五感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和丰富脑海中的知识。当然,我们也要给学生设定一定的观察要求,走马观花的游览也是对开发学习无益的。另外重视鼓励的力量,不要忽略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的敷衍不仅会阻止孩子最初的探究之心,更重要的是起了不了了之的坏头,要指导孩子是最擅长模仿的。我们教师不仅是孩子的导师也是孩子学习的镜子。最后我们不能忘记常年追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列为教授的头等大事。通过学习历史名人的事迹牢记德善的行为,通过深入普通群众了解怜悯之心的真谛,通过饮食卫生的精益求精养成厚重的涵养。凡此种种,都是在生活中传授,做比说更重要。
读完《早期教育和天才》,我想的便是抓住早期天才的尾巴,要知道天赋毕竟少见,更多是被后天环境和周遭人群影响的孩子。任重而道远,人生之事自知难为而要前行便是教书育人的另一番魅力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