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随笔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随笔 花吟

管理员

摘要:

葬花吟随笔  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公司民族乐团演出的二胡与民乐版的《葬花吟》,乐曲是朱昌耀先生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拍成的电视剧中的插曲《葬花吟》编写的,乐曲把黛玉葬花时的凄婉自怜的心情作了最细致的描写。朱昌耀先生是国家的一级演员,作曲家,中国音……

葬花吟随笔

  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公司民族乐团演出的二胡与民乐版的《葬花吟》,乐曲是朱昌耀先生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拍成的电视剧中的插曲《葬花吟》编写的,乐曲把黛玉葬花时的凄婉自怜的心情作了最细致的描写。朱昌耀先生是国家的一级演员,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协会常务理事,是中国二胡协会副会长,是江苏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现任江苏省演艺集团公司总经理和艺术总监。在二胡与民乐版的《葬花吟》中,他担任首席二胡手。这些头衔,说明了,朱昌耀先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二胡演奏家,这就为江苏省的二胡与民乐版的《葬花吟》高质量演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乐队指挥的准确无误的指挥和其他演员成功的表演,也是必不可忽略的。

  在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有许多旋律优美的插曲,其中,《葬花吟》就是最好的插曲之一。俞平伯先生这样评价《红楼梦》中的《葬花吟》,“千古红楼第一诗,伤怀唯有落花知。锦囊艳骨犹无主,已是香丘月堕时”。随着时间的流逝,《葬花吟》不仅没有被淹没在时间的浪花里,反而像陈年的佳酿,年代越久,香味越浓,成为了经典。当时为电视剧《红楼梦》配插曲的是音乐家王立平先生。为了谱好《葬花吟》,王立平先生下了很大的功夫,查找了许多的有关的资料,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反复修改,最终谱成了今天我们所听到的绝美的曲子。

  演出开始。舞台背景是,一轮圆圆的天空中,有花瓣在哀婉地飘落,远景中有疏描的山岗,右边有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亭子,亭子角上托着一轮圆月,左边有一朵红花。在过门的音乐声中,群奏演员娴熟的.演奏技术和整齐划一的弓法,使人眼前不由一亮。女演员身穿的红色服装,就像是那片片的花瓣,男演员身着深色的服装,沉稳而庄重。朱昌耀先生身着深色带暗花的民族服装,很有中国的审美特色和民族特点。

  唱词:“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 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花落人亡两不知”。

  当“花谢花飞飞满天”的旋律响起的时候,朱昌耀先生的右手把弓缓慢地拉开,从而开启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表演。当镜头给出左手的特写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怎样的一只手啊,手指长得长而不纤细,柔韧而有力度。当手指在琴弦上起落的时候,流畅连贯,不粘不滞。揉弦时,那种滚动一点也不含糊。当旋律进行到“有谁怜”的“怜”字的时候,朱昌耀先生的头部连续摆动了三下,那种深深的同情表露无遗。当旋律进行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时候,又是一个长弓拉开,朱昌耀先生的头部也高高的昂起,似在问苍茫的上天,“天理何在啊?”此处,是朱昌耀先生在问,更是曹雪琴先生费尽心血创作出来的聪慧美丽的林黛玉在问。但是,苍天看到这一切,也只能无语啊!当旋律进行到第三句“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时候,所有的乐器都停了下来,只有朱昌耀先生的一把二胡在演奏,这一句,不仅是整首乐曲的结尾,同时也把林黛玉心里那种哀怨绝望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把这二胡与民乐版的《葬花吟》视听了几十遍。每视听一次,心灵就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那种凄婉的哀伤,那种欲绝的悲痛,随着音乐,浸湿了我的心田,在我的心里慢慢地旋起了寒风,使人感到越来越冷,越来越寒。

  《红楼梦》本就是我极喜欢的一部小说。对书中的林黛玉,我对她赋予深深地同情。她原来是富有家庭的女儿,和常见的富有家庭的子女一样,过着优裕的生活。后来,由于家庭的变故,她只能无奈的投奔亲戚。那种寄人篱下、孤独无助的感觉从此便如影随形地跟随着她,使得她无形中养成了敏感多疑的性格。而她又天性聪慧,这便使得她的感受能力更强。是高兴的事情也就罢了,如果是伤心的事情,她便下意识地感到一种更深切的苦痛。所以,当她看到,凋谢的花朵哀婉的掉落下来时,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不免触景生情,悲从心起。那是一种绝望的伤悲,那伤悲从一百多年前的清朝,隔着岁月时光,我仍然感到了那透骨的寒凉。那寒凉是那样无阻地直达我的内心,让我无处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