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简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康桥 教学 简案

管理员

摘要:

再别康桥教学简案  诗歌是在反复品读中自悟出来的,不是靠讲出来的。下面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感知新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特点。  2.掌握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

再别康桥教学简案

  诗歌是在反复品读中自悟出来的,不是靠讲出来的。下面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感知新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特点。

  2.掌握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

  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一、背景知识

  1.新月派简介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序,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3.作品时代背景

  1918年徐志摩留学美国,1920年又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他邂逅了林徽音,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诗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而在国内他所面对的现实是:在康桥遇见的才女另嫁他人,自己与不相爱的人结婚。时代的风云让作者感到无所适从,理解为诗人面对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脆弱、迷茫,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当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二、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辨识

  青荇(xìng)漫溯(sù)长篙(gāo)满载(zài)河畔(pàn)斑斓(lán)

  2.词语辨析

  ①斑斓 斑驳

  “斑斓”指灿烂多彩,多用于书面语。“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②荡漾 动荡

  “荡漾”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动荡”指波浪起伏;比喻局势、情况不稳定。

  三、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直至成诵,有助于把握作者在本诗中情感的转换。

  2.从分析语言入手,学会咀嚼语言,分析不同词语呈现出的不同意味。

  3.运用“三美”理论体会本诗,从韵律、形式、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问题导航

  1.试着标出本文的韵脚与节奏,体会它的音乐美。

  2.两首诗都有一点感伤,它们的感情一致吗?

  3.《再别康桥》第一节用的是“轻轻的”,为什么到第七节改用“悄悄的”呢?

  4.你认为两首诗哪首最打动你,为什么?

  五、课外拓展

  1.比较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体会语言特点。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六、自我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朔月( )漫溯( )长篙( )蒿莱( )嵩山( )枯槁( )

  记载( )河畔( )挑衅( )斑斓( )无耻谰言( )

  波澜( )

  2.文学常识

  ①徐志摩,是 派诗人,除《再别康桥》外,他的《 》一诗也很有名。康桥今天称为_______,徐志摩曾在那里留学。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经英格兰,两次重访母校。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

  3.《再别康桥》全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基本上六七字(间有八字句),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具有建筑美。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如“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使诗歌具有音乐美。你能说说本诗的绘画美体现在哪里吗?

  参考答案

  1.朔月(shuo)蒿莱(hao)嵩山(song)枯槁(gao)记载(zǎi)河畔(pàn)挑衅(xìn)

  斑斓(lán)无耻谰言(lán)波澜(lán)

  2.新月 偶然、我是一片云 剑桥

  3.绘画美: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还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画面具有流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