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预习 调查报告

管理员

摘要:

预习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习情况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习情况调查报告1  预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是学生带着自身……

预习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习情况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习情况调查报告1

  预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提前学习、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更有效,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因此,预习是绝对必要的。

  为了课题《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预习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就本校中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现状做一个调查。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1.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目前预习情况,因此设计了本问卷。分别从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预习作业无法落实的原因、预习的步骤、预习内容几个方面来设计。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2)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3)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方法等状况

  二、调查对象与过程

  1.调查对象

  从本校四年级年级选了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0张,收回率100%。

  2.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自编了《小学中段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问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当学生认识到某件事的意义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机。中年级学生对课前有没有必要预习是怎么看的呢?见下表:

  1.你认为学习语文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A、有必要B、没必要C、说不清

  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课前预习是有必要的;约2%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

  2.你经常进行课前预习吗?()

  A、总会预习B、有时会预习C、从不预习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新课前总会预习的;约5%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习惯。

  3.你做语文课前预习是因为()

  A、老师布置才做B、自己已经养成了习惯C、不知道

  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用;3%的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没有用。

  (二)的主动性

  4.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对课堂学习有帮助吗?

  A、有帮助 B、没有帮助

  分析:有30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

  有70孩子预习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习的独立性

  5.没有布置或忘了布置语文预习作业,你会怎么做?

  A、自己主动预习B、向老师询问预习作业C、不预习

  分析:22.8%有了预习的习惯,即使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他们也能主动问或主动预习。77.2%没有养成预习惯。

  6.你在家进行语文预习时,家人会给予指导和帮助吗?

  A、经常指导B、问了就会指导C、偶尔指导D、从不指导

  分析:有一半学生在预习时会得到父母的指导,说明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预习是十分重视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些孩子还没有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见下表

  7.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A、直接跳过去B、在书上作记号,上课时认真听或问老师。

  C、请教家长D、查阅资料

  分析:25.5%孩子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30.2%的孩子愿意把问题做上记号,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但仍有44.3%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

  8、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果吗?

  A、有B、没有

  多数孩子都认为课前预习是有效果的,说明课前预习是值得的。

  9.为自己预习能解决哪些问题?()

  A、认识字词B、读通、读熟课文C、理解重点词句

  D、了解作者或课文大意E、其他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预习中认为自己能认识生字词,能读通、读熟课文,能理解重点词句。

  10.你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多项选择)

  A、自学生字词B、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C、了解课文大意D、查阅资料

  E、质疑问难F、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从本题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少部分同学能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上表中反映出学生查阅资料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不善于合作学习。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来解决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或借助于资料。这种被动等待答案的学习方式使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也难形成知识的碰撞,更难有思想的火花产生。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五、初步的策略设想: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

  1、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特别是那一小部分孩子的预习意识。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学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预习任务,我们绝不包办代替。

  2、应该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认真对待预习作业,而不是让他们随意性地敷衍了事。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教参,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个性解读。

  3、适当调整预习作业的难度和强度,让学生不害怕预习。要创设条件,唤醒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如课堂上教师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在给予积极评价。又如教师想办法创造各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提前预习,甚至超超前预习。

  4、给学生预习内容的指导,让他们逐步知道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并且指导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寻求办法进行解决。

  5、给学生预习步骤的指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预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和目标。预习中应以读为基础,其他预习任务应在读中完成。读很重要,所以教师对读的遍数要有要求,每一遍读也要有任务,如读通读准、读懂读流利、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题等等。

  6、关注学生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预习要求不一样,同一个班级学生也有差异,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抓紧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分层要求,层层递进,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战胜自我。

  7、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联系,发挥小组教育功能。学生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因此会有一些贪玩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预习,这时就很需要家长和学生干部配合监督。

预习情况调查报告2

  摘要:预习是一种依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学习的准备。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对数学课是否有预习的必要,存在着一些争议。有一局部教师认为数学学习并没有预习的必要,认为同学进行课前预习有时反而会影响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同学在课堂上就不听教师讲授了。还有一局部教师认为数学学习随着年段的升高,知识难度的加大,思维水平的发展,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进行必要的预习,从而是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针对这种争议,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取向后一种观点,并且对自身任教的四升五的同学进行了此次调查。共发放了23张调查询卷,全部回收,有效率为100%。此外,这份调查询卷的前面几个问题是借鉴了同行的研究,后面两道开放式的问题是根据我班同学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此次调查是小范围的,而且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调查、了解工作。

  背景:本次有关预习的调查针对的是四升五的同学,考虑到他们即将进入小学高年段的学习,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上都会达到一个新的规范和层次,而且从我班同学的目前的思维水平和概括能力的实际情况动身,我选择研究有关预习的课题进行研究,并且这个有关预习的调查是在同学四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进行的,同学的心理状态比较放松,这样调查出的情况更接近同学内心的真实的.想法。调查与分析:㈠预习态度预习中遇到问题,你是怎样处置的?

  A做个记号,等上课弄明白。

  B条件允许,问交帐或其他人。

  C经常打电话与同学讨论。

  D无所谓,不动就算了。

  态度对预习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为同学的预习工作是在家中完成的,没有一定的监控措施。完全要看同学的态度。分析:其中选A的同学占13.04%,选B的同学占56.52%,同时选A和B的同学占13.04%,同时选B和C的同学占13.04%,同时选A、B和C的同学占4.36%。从数据来看,同学对预习的基本态度是比较认真的,没有同学选择D这个选项。其中选择B这个选项的同学人数最多,这也说明同学在预习中发生问题,都想要能尽快地将自身不动的问题解决,所以请教家长或其他年长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很快地协助同学解决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有一局部同学选择了A项,说明这局部同学预习的态度是比较好的,而且对预习也有一个比较正确、客观的理解。还有一局部同学同时选择了若干项,说明他们对预习的态度非常认真,说明他们对预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了一定的预设。不同的同学在学习能力上虽然不可防止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学习能力并不等同于学习态度。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能力决定了能不能做这件事,而态度则决定着能不能做好这件事。㈡预习的目的、动机你觉得学习数学有预习的必要吗?

  A有(56.52%)

  B没有(13.04%)

  C有时有,有时没有(30.44%)

  你有预习数学的习惯吗?

  A有时预习(39.13%)

  B基本都能自觉预习(26.09%)

  C很少预习(34.78%)

  分析:过半的同学从自身学习数学的经历得出学习数学还是有预习的必要。有一局部同学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动身选择了C,认为预习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但是分不同内容的。有些数学内容是需要进行预习的,而有些内容是不需要或者说是不适合进行预习的。还有一局部同学选择了B,认为数学学习是没有必要进行预习这项工作的。这局部同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学习能力很强的同学,他们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身的探索立即理解、掌握并能初步应用知识,所以他们认为不需要进行预习的工作;还有一种就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他们虽然认为预习很重要,但是他们缺少一定的方法知道和协助,所以不知道怎样去预习,预习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处置等,而且这局部同学在学习上也有比较强的依赖性,所以他们也有可能认为预习没有必要。正因为有这三种对预习的目的和动机的不同认识,所以在具体预习行动上也出现了三种相应的行为表示。很少预习的和有时预习的同学将近占班级总调查人数的80%。这也给我一个信息,要把这个课题研究好,首先在预习的目的、动机上要多做宣传,此外在预习方法、战略上要做适当的知道,否则这个课题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地进行下去。所以我在这张调查询卷上设计了两个开放式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预习的方法和战略。想要先了解一下同学对预习的方法和战略的认识程度。㈢预习方法、战略在预习中你有哪些好方法?

  你觉得数学中哪些内容预习比较合适?

  分析:同学在预习中总结出的好方法:

  ⑴把预习知识多看几遍,重点看“例题”和“试一试”。看完之后自身操练,检验自身是否理解。

  ⑵把重点内容做上记号,请教老师、家长或其他人。

  ⑶用实验的方法演示。

  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看、读这种方式,偏重在笼统的理解上。同学认为适合预习的内容有:

  ⑴涉和解决问题方面的。

  ⑵图形方面的。

  ⑶概念形成方面的。

  ⑷实践活动方面的。

  多数同学谈到了第二和第三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教材上出现的方式形象直观资料的比重比较大一些,同学在预习中理解上可以容易一些。可以看出同学预习方法和战略的选择还是比较保守的,个体上还是比较孤立的。这也给我的课题研究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在方法、战略和评价机制上要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而方法和战略的研究是课题研究的突破点。以上是我对调查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有不当指出还请专家和同行指正。

预习情况调查报告3

  本周我们工作室成员对全校三个年级195位学生做了一次关于“预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学生在答卷过程中态度端正、诚恳,比较详实的反映了当前我校学生的预习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数据统计

  二、问卷情况分析

  学生预习情况

  1、预习认识正确

  学生对课前预习有着正确认识,能够明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因为有241人喜欢课前预习,238人认为预案对课堂学习有一定的帮助,225人喜欢用预案完成课前预习。

  2、预习态度积极

  从调查数据来看,预习案下发之后,认真预习的学生占到153人,有时预习的,有时不预习的占到110,应付了事的占31人。而预计完成情况方面,有239人能够及时完成,不能够及时完成的仅有6人,认真思考预习案中不会的问题的同学占到了241人,只有53个人不会认真思考。在小组交流讨论过程中,有197人会主动在小组内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

  3、缺乏预习习惯

  学生缺乏一定的'预习习惯。在老师下发预案之前,学生经常预习的只占到百分之只有61人,有时预习的199人,从不预习的有34个人。经常预习的人数是比较少的,偶尔预习的人数占大多数,可见学生还是普遍缺乏认真预习的习惯。

  关于预习案

  1、学生普遍认为,当前预习案编写比较容易的有182人,认为较难的有96个人,认为偏难的是9个人,那由此可见,我们的预习案编写也是难易适中的,在预习案编写的内容方面,学生最喜欢的预习方式是通过认真阅读教材,解答预习问题,其次是通过思考才会解答,然后是通过搜集资料能够解答,认为一眼就看出答案的,喜欢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纸栈道35个人,说明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有挑战性的内容,这一数据符合学生青春期的年龄特征,也恰恰满足了我们“跳一跳,摘桃子”的教学原则。

  2、在预习题型方面,学生最喜欢的是选择题,其次是填空题解答题,对于判断题不甚喜欢,这为我们今后改进预习案提供了一定依据。

  3、在预习方式中学生对于圈点勾画法、搜集资料法、提出疑难法和归纳整理法的态度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对于占摘录内容似乎不太愿意,因为摘录法只占到了35个人。

  三、改进措施

  1、坚持用预习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2、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预期时间,对预习完成情况及时进行统计,表扬优秀学生,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3、预案设计紧扣教材,可适当拓展,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在问题设计上有一定坡度设计,由易到难按4:3:2:1的比例,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要求。

  4、预习案中多设置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慎用判断题。

  5、预习方式仍以圈点勾画、搜集资料、提出疑难和归纳整理为主。

预习情况调查报告4

  本次小课题研究,我们选取的是《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及设想研究》这个课题,为了在研究过程中,更有目标,少走弯路,我们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这个环节,结合我校学生的现状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调查内容:

  课前预习现状情况调查问卷

  一.选择

  1.你认为课前预习重要吗?

  A.重要B.不重要

  2.你平时有预习的习惯吗?

  A.有B.偶尔有C.没有

  3.你的预习是谁要求的?

  A.老师要求B.家长要求C.自己主动

  4.你的预习一般用多长时间?

  A. 10分钟以下B.10—20分钟C.20分钟以上

  5.你的预习有没有目的?

  A.有明确目的B.无明确目的

  6.你预习时查过课外资料吗?

  A.查过B.没查过

  7.你认为课文预习中哪些问题重要?(多选)

  A.字,词B.句意C.中心思想

  8.你预习是怎样做的?

  A.做记号B.不做记号

  9.你是否带着问题去预习?

  A.是B.不是

  10.你预习的`方法多还是少?

  A.多B.少

  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初步的策略设想: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应该给学生预习内容的指导,让他们逐步知道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给学生预习步骤的指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预习;

  1、初期阶段,先让学生对字词句学会预习: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自学字(生字、形近字、多音字等),词语(优美词语、词语搭配等),句子(优美的句子)。

  2、中期阶段,在学生对字词句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后,再让学生在读中初步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读中加深对课文的认识,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题等等。

  后期阶段,让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预习能力,并培养好的预习习惯,让学生不害怕预习,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