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1 很久没有……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1
很久没有正规地去上过一节语文课,今天应年段老师的要求再一次上《杨氏之子》,有太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也又一次印证了“教而优则仕”是教学资源的流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错误走向。脱离一线两年,弊大于利。前天有挚友提醒我在xxxx年汇报课后研讨时一行家对我的叮嘱:“希望王老师能坚持在教学一线。”两年忙碌过后,挚友的提醒实是醍醐灌顶。现就今天的课反思如下:
一、课前谈话,目的混乱,当机不能立断。
以往的谈话都是从语言的魅力出发,与单元主题契合。比如“精神”与“神经”的玩笑,既活跃气氛,又暗示语言的魅力。今天的谈话从称谓入手,“我们习惯性地给老师前安上学科的标签,比如教语文的我们一般称为语文老师,教数学的称为数学老师,我教大家劳动,是不是就叫劳动老师?”显然有学生感觉不妥,他们都知道称我“王老师”,第一步,没有什么启发。接着提示“中学的学科比较多了,比如教政治的称,教英语的称,教生物的称”,好吧,都还说得过去这样的称呼。快速抛出一门学科《动物学》,是不是也称老师为“动物老师”,显然已经是很不礼貌了。此举一是让学生在惯性反应中体会到不妥,而是提醒着礼貌用语,学生果然是可以明白的。当时有种想法直接过渡到课题,可惜自个儿的反应不快,难以当机立断。现在想起,如果当时这样过渡:“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反应敏捷又不失礼貌的小孩”一样也是可以的。至于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完全可以在初读课文时引导。
二、课中推进,节奏拖沓,状态不复当年。
我对时间的把握历来不是很好,为自己找的借口是关注学情,把每一个环节做足,让学生学的充分。这个理由是没有错的,具体到40分钟的课堂上,肯定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取舍。而今天的课还是有种想把自己设计的一些所谓精彩之处进行充分的展示,于是整体就延时了。
初读读正确,以检查预习切入,指名读,不顺,“诣”生读成“旨”,预习不到位,直接正音即可,“此是君家果”语序读错也是纠正即可,或者再来一位同学朗读即可。范读之后的练读、齐读,齐读是不太有效的,完全可以再来一次指名读,检验是否把握好了节奏,初读的正确立足于文言文的节奏,是最有必要的,至于字音读错,添字漏字,词序颠倒都属于朗读常规,不必深究。多音字“为”的处理是正确的,提醒正确读法,至于原因,留待理解文意时解决。
再读读明白,设计的考量是循序渐进。默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55个字,默读是否合适?可以朗读,一则继续练习读好文言文,二则不必担心55个字所花的时间。三个难理解的字词,是在多次上课中学情反馈过来的,“惠”,目的是了解“通假”,随意说出“有人说通假字其实是古人的错别字”,这话是鲁迅先生的意思,但是也不太科学,完全没有必要说的话,后悔。“闻”似乎也没有必要提出,照今天的课来讲。“夫子”的理解是有需要保留的,采用的方法是列举之后的归纳梳理,学生印象应该比较深刻。重点语句的理解,“为设果”是有必要做足的,但还是散漫了,学生说了意思,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追问不对,应该是“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指向更加明确。
三读悟精妙,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对话。本环节的引导是成功的。学生谈体会,先从孔君平的话说起“这是你家的水果。”立即追问“难道不是吗?”这是不悱不启的体现,意思是在引出学生对孔君平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而后就容易体会到杨氏之子回答的妙。但推进仍然随意了些,以至于有点重复引导。节奏可以这样安排:
1、理解孔君平的言外之意;
2、读杨氏之子应对的话,学生理解杨氏子的言外之意。
3、由两者的言外之意领悟应对的妙。然后再次读两者对话去体会“反应快”、“有礼貌”,再次升华“甚聪惠”。
悟得精妙,再次朗读,想必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读能背诵,有预习的基础,再通过三个环节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显然不是问题。要是能指名背诵,尤其是让第一个朗读课文的同学来尝试,检验本节课学习的效果,想来会好的多。
三、课后回想,记住遗憾,思考前行方向。
教学和电影一样都是门遗憾的艺术,但这不是借口,备课的深入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实践,而课堂的状态显然需要日复一日的实践,做研究的不一定能上课,能上课的人不一定擅长做研究,但他们有着教学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如果努力一点,提升一下理论水平,那才是真正的研究者。脱离课堂对于我是不可能的,脱离课堂实践确实是我最大的损失。幸好还没有太长的时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好吧,自己要是知道怎么走路,那想必是可以走得坦然一些。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2
《杨氏之子》一课,是一篇文言文,。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由于学生没有阅读文言文的基础,故教学中,除了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以外,还应把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传授给学生,为学生以后学习文言文积累初步的学习方法。
此文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主要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洁,但语言风趣幽默。因此,教授此文不仅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在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把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一是初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初读的首要任务就是读准、读通。我从学生的初读中发现,有的学生个别音读不准确,有的学生的节奏不准确。针对这些情况,先正其音,例如,“诣其父”的“诣”正确读音为“yì”,多音字“为设果”的“为”读作“wèi”,多音字“应声答曰”的“应”读为“yìnɡ”。在学生读准音的基础上,我再着重强调节奏的准确性,不然意思就有可能理解有误,例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大多学生读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其实正确读法应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当然,我要为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这样读: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其间要停顿。就这样学生逐渐读得字音准确,节奏顿挫得当。
二是细读,读懂大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作为这个阶段的学生,要让他们理解文章的大意,把握文章的内容,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我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弄懂课文的大意。对于难以把握准确的字义,我在巡视中随机点拨,如,“设”是“摆放,摆设”的意思,“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禽”是“鸟”之意。这样学生就很快读懂文章的大意。而后,把握文章的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是熟读,深入理解,鉴赏领悟,达到熟读成诵。这一环节的法宝,对于我来说,就是让学生“熟读”继而“成诵”。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的灌输式的讲解,不如学生自己“以读促悟”。举个例子来说,文中“为设果,果有杨梅”一句,“为设果”是省略成分的句子,若不能熟读理解大意,学生很难弄懂“谁为谁设果”。学生在熟读弄懂大意的基础上,很容易明白是“杨氏之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这样再去品赏人物的语言,领悟杨氏之子“语言幽默,风趣机智”的特点也就不难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总之,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要掌握基本的方法。方法对了,学习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3
《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一篇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语言幽默,主要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里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这是一篇文言文,这也是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生字,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通句子,理解文意,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围绕这个目标,我确定“理解文言文的意思,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定为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我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古文,他们的心理充满了好奇,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导入时,我由罗斯福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感知语言的艺术。在解题时,我又让学生对比今天的课文与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何不同,从而引出文言文,让学生感到了一种新奇和亲近。
二、以读促悟,体会语言魅力
学习古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因此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进入第二个环节“读”的时候,我引用了名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重视语文的读;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在学生读通顺的基础上,我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文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并由教师范读,并重点在第四句“孔指以示儿曰”和第五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个难读地方进行指导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划分文章的节奏,学生一边读,一边划,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读得有点韵味了。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后,再让学生带着理解读,我感觉学生读得越来越好了。
三、抓住谈话,突破难点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魅力”,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体会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学生不会马上理解。因此在这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孔君平为什么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此是君家果?二是杨氏之子为什么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马上体会到了杨家孩子回答的妙处: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当然,还有一个巧妙的地方,学生一下子归纳不出来,于是我把“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夫子家禽”进行了对比,学生也较快地体会出了杨氏之子语言的婉转,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此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设置了一个语言练习:杨氏之子的回答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我稍微提示,学生马上说出了无懈可击、天衣无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有的同学还说出了顺水推舟,以牙还牙这些词语。学生的回答让我惊喜,更说明他们读懂了文意,理解了文章。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语言练习:孔君平听完杨氏子的话会怎么说呢?学生的回答不乏有赞美之声,谦虚之词。我想,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四、深挖教材,拓展延伸
看教材,参照教参,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文意,体会故事中杨家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但是我在细读课文发现,本课体现的不仅仅孩子回答的巧妙,字里行间无处不在表现着教养、礼貌。因此在学生体会了杨氏之子语言的机智巧妙之后,我又设计了问题:杨家孩子不仅聪明,还是个有教养、有礼貌的孩子,课文什么地方能体现出来呢?我又引导学生,你家里来了客人,你怎么做呢?学生马上找到了四个地方:
1、“为设果”,客人来了,赶紧拿出水果招待,懂得待客之道,有礼貌;
2、“果有杨梅”,端出的水果还不止一种,很热情。
3、把孔君平尊称为“夫子”,有礼貌;
4、在“孔雀是夫子家禽”前加上“未闻”两字,语气婉转而又不失教养。学生体会得快而且非常准确。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魅力”,为了把这个主题深入下去,在拓展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改改草坪的提示语,体现语言的艺术的环节,因为这个离孩子的生活很近,孩子充满兴趣。回答或幽默风趣,或善意提醒,或充满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我想此时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五、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这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理解的过程中,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一个基本方法:“看注释”,而孩子们又有学习古诗的基础,因此我又引导学生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看插图、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后面几句的理解,我就让同桌合作,用上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最后学生都能把整句话的意思说出来,即达到了学以致用,学生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了学习其他古文的'兴趣。
教完本课,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我在教学时,对放开的度没有把握得很好,有些该放手的地方没放手,控制课堂意识较强。
2、由于时间关系,有些环节也做了调整和放弃,如讲故事,另外没有注重到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让学生用文言文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孩子们对文言文的学习也许会更感兴趣。
2、在语言的感悟上,仍然有所欠缺。对古文的理解及拓展方面,学生语言的评价,我的反馈还不够全面到位及时,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其实,这也是教师个人文学修养的欠缺所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优点我会继续发挥,对于不足,我会积极地改正。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4
简简单单小古文,平平淡淡见真章。在与名师、前辈共同研究《杨氏之子》的过程中,作为后学晚辈的我,委实受益匪浅。期间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大约就是这“两不该”了。
一不该:“教不得”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文言文当然要涉及学习方法,但这些方法怎样传授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灵活运用,却是我应当反思的问题。
在初上《杨氏之子》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请学生说说,想明白文言文的意思,都有哪些方法?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很快便说出了“找注释、查字典、看插图、联内容”等常用方法。于是我便请学生用这些方法来自读文章,读懂大意。粗看起来,这样的教学过程并无错误,我之前所教的几篇文言文也有这样的环节。但在评课时,特级教师赵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过程,只是关注了“教法”,想着自己作为老师要“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其实并未明确各种方法应当如何运用。这样的方法,是“教不得”的!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去关注“学法”,即学生应当“学什么、怎么学”。
一语点醒梦中人!
原来,变“灌输方法”为“学生自己说方法”,从根本上讲仍然没有走出闻言教学低效的误区。仔细回想,学生后来在说大意时候出现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恐怕不仅是因为文言的难懂,更是因为没有真正使用好这些学习方法。要扎扎实实地品味语言,学生就必须学会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在反思和修改之后,换班再次教学《杨氏之子》时,课堂呈现了这样的环节——
师:(投影出示课文内容,其中有注释的文字变为蓝色,可根据插图来帮助理解的两句话变为红色,其余联系上下文即可解决的沿用黑色)大家刚才提到了不少方法,请认真观察投影上的课文内容,与大家手中的课本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三种颜色。
师:对!那咱们再仔细观察这些蓝色的字,我们可以怎样知道它们的意思?
生:这些字都带有注释,可以作为参考。
师:这里还有两句用红色表示的句子,咱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帮助自己理解呢?
生:(仔细观察并发现)插图上画的就是这两句所说的内容!
师:真聪明!最后这些没变色的字呢?
生:很简单,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
师:(带领学生再总结三种方法)现在给大家几分钟实践,咱们就用这三种方法来自学课文大意。
如此一来,学生在接触文言文的时候不但明确了方法,而且学会了如何在恰当的时候使用恰当的方法解释文章意思。在之后的环节中,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上可以说出大意,再没有出现前一个班反馈的那些问题。
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这是我们都已耳熟能详的认识。但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是否真正尊重了主体的学习需要、又是否让自己的主导起到了实效呢?语文大师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从关注“教法”,到注重“学法”,我要走的路还很长。
二不该:“教不得”的朗读。
文言文教学应当重视朗读,这已经是当下的共识。范读、自读、默读、齐读、互读……许多种形式都在帮助孩子们如何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高,最后读懂意思、读出感情、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来。在我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总出现这样的环节:学生初读——教师范读——学生尝试模仿自读——指名读——齐读。有时,还会针对难句专门进行断句、停顿的指导。我曾经认为,文言文的朗读,假若没有这样的“教”,就不算读到位。但这一次教学却引发了我对这种范读方式的思考。
在初始环节,我设计的是给学生范读、出示带有断句的提示,要求学生模仿。但赵老师再次给予了提示:学生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怎么可能真正读好?几十读好了,也只是有样学样,谈不上什么理解。
又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多次公开课,我都是因为出色的范读而博得了听课老师的赞许。当然,这也造成了学生们一直以来都以老师为榜样,学着老师的语气来读书。尤其是在相对接触较少的文言文诵读方面,孩子们更是有样学样,课堂读书几乎成了“模仿秀”。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们是认同了老师的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多么激动”、“这一句中蕴含着多么深的感情”等等,这才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诵读的。没想到原来,他们只是在单纯地模仿老师的语调、顿挫甚至是声线的高低罢了。至于为什么这么读,似乎根本没去细想。这样的诵读,与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又有何区别呢?原来,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扮演着文中自我陶醉的老先生的角色,殊不知众学生也大都是“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跟着半懂不懂地读书而已。
课堂上,怎样才算读好文言文?我总认为无非是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而已。然而韵味可仿,感情难学。为了达到深入理解文中人物情感的目的,老师带领学生查阅人物生平、写作背景,逐字逐句分析文章意思,挖掘文字背后信息,想象文中所述场面……功夫下了不少,真正的效果却未见多高。学生们倒是稀里糊涂地自以为学得挺好,可身为教师,不能这样“难得糊涂”下去呀!
怎么办?改!在后来的“有感情朗读”环节,我不再强求孩子们记忆什么断句、停顿、重读,代之以十分夸张、近乎表演的示范。引导体会人物心理的时候,也不再用“他现在会怎么想”,代之以“你就是他,你现在是怎么想的”这类提示。果然,这种不再单一靠“嘴上功夫”的诵读方式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吸引住了。课堂上一个个读得津津有味,一会儿模拟长辈微笑发问,似在考较后辈;一会儿模仿徐孺子摆手应答,充满了孩子特有的伶俐和认真。那一节课,印发的材料上上再也没有了圈圈画画的所谓“重点”,但诵读的效果反而远高于以往。孩子们不再一味模仿,而是真的在享受诵读带给自己的快乐,相当一部分孩子已经在课堂上一遍遍的诵读中完成了背诵的要求。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配合表情、动作的朗读,让孩子们对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更加得心应手。
一次备课,两个“不该”,让我对文言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认识再次得到提升。我想,“教”是为了“学”,“不教”更是为了“学”。学生是一支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激情需要教师精彩而有效的教学来点燃。而文言文课堂的精彩,不应来自于对教师的模仿,更不应该是走过场式的“自学”;它应当来自学生自己的感悟,带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它的目的,是帮助“畏文言如畏虎”的孩子们迸发出潜能,使文言文不再脱离他们的生活,能够充满创造和乐趣,也让传统文化的智慧,闪耀出新的、更加璀璨的光彩。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5
1.初读。让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通过指名读,检查学生生字及节奏。通过范读,让学生找准节奏,再进行练读,最后全班齐读。
2.理解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句意,进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在全班汇报交流中,特别提醒注意“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中的“家”是孔君平家,“禽”指鸟,与现在的“家禽”意思不同。
3.体会读。让学生思考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通过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对方的姓氏上做,又没直接否定孔君平的说法;既表达了应有的礼貌,又让孔君平无言以对。学生心中无不佩服此“子”,再读全文,其佩服、夸赞的语气由此水到渠成。
不足之处在于,在体会“妙”在何处时,自己过于着急,说得过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下次要注意。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6
《杨氏之子》是一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的古文,情节简单到只三两句话就能把“故事”讲完,是典型的“微型小说”。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对于老师该怎样教和学生该如何学,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所以,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会读“为设果”、“应声答曰”等难读的词语,会写“惠”、“禽”等生字。
2、读通句子,理解意思,会有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初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上,将“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预设为教学难点。
首先,我认为应当弄清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所以在正式教学前,我先出示一些出自文言文的句子,有的是学生以前在“日积月累”里学过的,有的则是课外积累的,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学生说了难理解,语言比较精炼、简洁。有了这样的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其次,我认为应当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把古文读通、读顺,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因此,我按照“读通——读懂——读美”三个环节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指名读,齐读,回读等。还要学生在古文的语境中读出语感来。这可有点难,不像现代文的有感情朗读。于是我进行范读,让他们仔细听,引出古文朗读应注意停顿,这样节奏感才好。
在理解文章意思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学习古诗词中寻找方法,然后依法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力求通过自读及合作交流达到目标,放手让孩子自学,又不懂的地方请教同桌或小组同伴。孩子们大多能借助注释学习,并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文章。
紧接着我抓住“聪惠”一词进行教学,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我先问学生“读了课文之后,杨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回答了“聪明,随机应变,能言善辩”等,紧接着,我就让他们到课文中去找能体现杨氏子聪明的关键语句。引出这篇古文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就是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杨氏子聪惠在:一是会听——能听出孔君平的“话中话”,孔是拿他的姓开玩笑的。孔君平的言外之意是:你姓杨,“杨梅”也“姓”杨,看来杨梅就是你家的水果喽!二是反应快——对方话音未落,他就反应过来,“应声答曰”,予以“回敬”。三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您用我的姓开玩笑,我也用您的姓做文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说话练习“如果来的是‘梅先生’‘柳先生’‘黄先生’,杨氏之子又会怎样回答呢?”将教学推向高潮,使学生对“聪慧”的认识更加深入。
微视频“选用恰当的句式增强表达效果”的运用,既是对教学难点的进一步说明,又是课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全文只有55个字,却包含了这么丰富的内容,因此我要求学生把它背下来。
小练笔“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下来。可以用现代文,也可以尝试着用文言文。”本篇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提升。
最后,在学生兴趣黯然时,拓展《世说新语》中另两个聪慧之语《谢太傅篇》与《徐孺子篇》。鼓励感兴趣的孩子去阅读《世说新语》并且搜集一些精妙的语言。
教完此文,我发现原来教古文也可以这么有意思,自己更喜欢读古文了。课堂时间的把控比以往准确许多,个别学生的精彩发言为课堂增色添彩。遗憾的是在教学中有些细节的教学没有到位。比如:布置学生句子意思时,说:“试着用上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读懂课文。”走下去之后发现学生又在读文,猛然醒悟,自己的表达不够准确,应该说:“用上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其次,因为设备故障,声音放不出来,微视频和配乐朗读没有出来效果,遥控器不能用,自己总得在电脑旁边按鼠标,走近学生的时间少了许多。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7
一、由浅入深,授之以渔
《杨氏之子》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文言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免晦涩难懂,又不好读,所以在自主性课堂模式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消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着学习兴趣,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就需要老师巧妙的引导与点拨。
因为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教学重点。
学生有学习古诗的基础,他们知道怎样翻译古诗,由此,在课的导入中,我从学生们最长遇到地文言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告诉学生,古文就在我们身边,就存在我们的“语文园地”。在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理解的过程中,又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两个基本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这样进行学法指导显得很自然,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方法是大家在实践中得出来的,孩子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要想读懂文言文,首先要读通、读顺文言文。所以,我在学习完本课生字后,并没有马上进入理解课文的教学中。而是顺着生字回文,让学生们自主的“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通过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大声朗读中,结合自悟与小组交流,加之适时引导。学生们慢慢喜欢上了这个读不太懂的小古文。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帮助学生背诵阶段,因为观看了于永正老师讲授这一课的视频,最近一直在看他的书,感悟颇多!我仿照于老师的方法,我先背会课文,并加上动作和表情,此举看似随意,却营造了一个古文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背的欲望。有了“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在接下来的“理解文意”阶段,学生们学的更带劲了。而且,在“理解文意”之后的“熟读成诵”这一环节,我又精心设计了《杨氏之子》一个“演一演”这个环节学生兴趣高昂!对于大多数学生,到了“熟读成诵”这一环节,应该是可以把这篇文言文背下来了。
课上我的的评价方式,也富有浓厚的文言文味儿,如:“翟氏之子,甚聪惠!”“谁与杨氏之子一样聪惠?”等,都能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营造了灵动的课堂氛围。
三、拓展写话
文言文的语言精炼,孩子们已经发现这个显著特点,本课55个字。却刻画一个思维敏捷、语言机智、热情大方、彬彬有礼的杨氏子!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本课“语言的妙处”我特意设置了一项作业。
杨氏之子故事新编,并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让我拭目以待孩子们精彩的文字吧!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8
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我设计本课的初衷是想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一个范例,做一个教材二次开发的尝试。上完这节课,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诵读是走进文本的最佳途径。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初次学习古文,学生普遍感到很新鲜。但如何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该让他们学到些什么呢?我首先在备课上下了一番功夫。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如原版的《世说新语》《古代汉语》,并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编写了一份具体详细的教学预案。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读古文,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指导;各种形式地读,各种形式地评,让学生自己去找读古文的感觉。只要文言语感有了,至于停顿呀、节奏呀这些外在的技巧性的东西就不言自明了。
二、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
小学高年级学习少量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这堂课上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创编故事、拓展阅读等环节都加大了难度,各个环节都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目的就是不仅要教他们读懂课文,更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三、用好教材,合理开发教材。
从使用教材的角度来看,本节课对教材的使用还是比较合理和充分的。从课文、注释、插图到课后习题,都很好地助力了课堂教学,也为孩子们打开了学习古文的一扇窗。创编故事环节,虽算不上是对教学的二次开发,但却用活、用实了教材,既是对课文阅读的有效补充,也落实了课标中要求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节选自《世说新语》中的其他两篇小故事是拓展延伸的教育环节,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用策略、用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开启阅读经典的大门,是对教材的有力补充。
回想着课堂上孩子们兴奋的笑脸,争先恐后举起的小手,妙语连珠的回答……这一刻,我明白了:其实借助本篇教材为孩子们学习文言文做一个好的示范和引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古代经典不就是我的目的吗?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1.学生的参与率还有待提高。每次的课堂教学似乎都只属于一部分人,还有少数学生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无法让他们专心听讲,这真是老师心中永远的痛。
2.在创编故事的时候,留给学生的时间较紧。一看学生静默的时间有点长,就下意识地去催促。表面上看,好像是担心学生写作有困难,实质上是对自己把控课堂能力的不自信。
当我们心中只有纯粹的教学,眼里只有学生的发展时,教材就会用活,课堂就会生花。正如曹培英说的:只要学生真正在读、在想、在写、在活动,又怎么会耽误教学时间呢?
教学即是研究,研究更是为了教学。化用《礼记》中的一句话来说:“教研相长也。”其此之谓乎?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9
《杨氏之子》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文言文,虽然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孩子们阅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以找准突破口、激起学生兴趣为重点进行备课和授课。
一、成功之处
教学开始,我通过范读、领读、划出分节线后自读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其次,文中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要通过反复地朗读,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二、不足之处:
没有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改进措施:
应该让孩子们用文言文演一演,这节课的效果会更好,孩子们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篇10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文章行文简洁,不足百字,内容浅显,语言幽默,故事风趣睿智。对于小学生来说,孩子们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教学,以情趣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品读课文,体会语言魅力。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围绕这个目标,将“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定为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我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反复朗读感悟趣味
学习文言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所以,在教学这节课时,从诵读古代名言佳句入手,引导学生在不经意间走近文本,让他们感觉古文并不遥远、陌生,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学生读着古文走进课文的时候,我没有把读懂当作唯一的环节贯穿到底,而是分为“一读(读正确)——二读(读通顺,读好停顿)落实在初读环节——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悟巧妙)落实在细读环节”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读的方式多样,个别读,挑战读,示范读,男女生读,师生读等,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使教学始终处于移步换景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出现思维疲劳的现象,感受到“学习古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二、以读促悟,探究生趣
细读课文发现,字里行间无处不在表现着杨氏之子的聪慧,教养、礼貌。因此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抓住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学生马上找到了三个地方:
1、“甚聪惠”直接点出杨氏之子非常聪明有智慧;
2、“为设果”,客人来了,赶紧拿出水果招待,懂得待客之道,很热情;
3、语言巧妙,也拿姓氏做文章,把孔君平尊称为“夫子”,在“孔雀是夫子家禽”前加上“未闻”两字,语气婉转而又不失教养。学生体会准确。我想此时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在学习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理解,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有杨梅想到姓杨,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体会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如果您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家的鸟。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水果。通过师生读句子,比较“孔雀是君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感受杨氏之子语言的婉转,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为了让学生读好这两句对话,我设计了“说说你觉得杨氏子会怎样应声答?”学生回答:“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地、飞快地、大声地、自信地、机灵地;微笑着,眼睛咕噜一转,淘气可爱地……“,接着我和学生进行对话,进一步走进文本,学生很快地投入进去,感受到杨氏之子思维的机智,敏捷,读出了对杨氏子喜欢的感受。我想,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三、拓展延伸激活思维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这样学生的学习没有深度,没有思维的拓展,拓展课文内容,甚至延伸至课外阅读,则是语文教学的语文观的体现。本课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拓展环节,在学对话时,我创设了情景,用“李”“黄”等姓氏来替换孔,如,李君平说:“此是君家树。”让学生模仿应答,训练他们的思维。这一环节,学生发言积极,对答如流,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也培养了学生对古文的浓厚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完课文设置了一个语言练习:孔君平听完杨氏子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学生的回答不乏有赞美之声,惊诧之态,杨氏之子的聪慧不得不令人佩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拓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回忆今天学习古文的方法,自读《世说新语》的小故事,激发他们读懂其它古文的兴趣。
四、感悟学法,学以致用
读懂课文是教学的重点,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句子意思,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理解的过程中,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看注释,查工具书,查资料,联系上下文”,这样进行学法指导显得很自然,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方法是大家在实践中得出来的,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学完课文引导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读,读通课文—译,翻译意思—悟,感悟人物形象—诵,背诵课文。相信有了理解句子的方法,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生在今后文言文的学习中一定能够学以致用,并且逐步产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教完本课,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时间关系,有些环节也做了调整和放弃,如讲故事,另外没有注重到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让学生用文言文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孩子们对文言文的学习也许会更感兴趣。
2、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其实,这也是教师个人语言的欠缺所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感谢各位聆听,还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于提高今后的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