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七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天地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天地七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日积月累”。 2、围绕纪念日开展实……
语文天地七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天地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天地七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日积月累”。
2、围绕纪念日开展实践活动。
3、学习“开卷有益”中的两篇文章。
4、学习“金钥匙”,完成习作。
教学重点:
学习“开卷有益”中的两篇文章。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中心。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摘录笔记
1、观察书中的例子。
2、总结例子中的特点。
3、思考:为什么摘录中的句子加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你积累词句的`途径是什么?
5、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显身手
1、实践活动的步骤。
2、具体要求。
3、各项工作指导。
4、撰写纪念日实践活动的体会。
三、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语文天地七教案2
教学目标:学习“口、火、目”字旁。猜谜语,集体续编灯谜。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学习偏旁
偏旁
表示的意思
例字
口
围起来
围、圆
火
目
1.组内讨论。
2.填表。
3.小结。
二.续编谜语
1.自学《猜灯谜》
(1)字读课文,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2)说一说:什么是灯谜?灯谜跟普通谜语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
2.续编灯谜。
每小组商量编一个谜语。
汇报。
三.课堂总结: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教学回顾:在续编灯谜上有些同学不会,需个别指导。
第二单元
思想教育:
1.了解祖国从北到南的`迷人风光
2.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知识教育:
1.抄写单韵母,拼读音节
2.学会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3.了解课文内容
能力要求:
1.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利用插图感受情感的能力
语文天地七教案3
1、自读短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勾画出冼星海刻苦求学的词句。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交流体会。
4、教师点拨。(他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
5、拓展练习。
6、他是如何创作《风》的?
7、你想对他说什么?
二、学习《登上地球之巅》
1、地球之巅指的是哪里?你对它有了解吗?
2、读课文找出文中是怎样介绍它的?
3、读读能突出它特点的句子,读出你的.理解。
4、登山队员是*什么力量登上地球之巅的?
三、金钥匙
幻灯出示:习作可以当时修改,也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修改,可能会发现不少新问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冼星海和他的《风》
自强、自立、自理、字律
登上《地球之巅》
不谓艰难、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语文天地七教案4
教材分析:
“日积月累”组织学生积累关于纪念日的词语、句子。“初显身手”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指导学生开展纪念日的活动。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积累关于纪念日的词语、句子,学习摘录的方式方法。
2、“初显身手”作为一次长期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学会确定主题,制定计划。
3、继续练习收集资料,进行组织与展示,练习续写活动事件。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学习合作,学会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尝试收集资料,进行组织与展示,练习写活动事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软件
课时安排:
2课时(47、48)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纪念日,在“开卷有益”中有两篇文章也向我们介绍了两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学习文章、品读感悟
(一)学习《冼星海和他的“风”》
1.轻声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一个纪念日?中、学困生答
2.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表现了冼星海的刻苦求学?请大家默读课文,动笔画一画这样的句子。
3.把画出的词句反复品读,你想到了什么?用简炼的文字记录下你的感受吧。
4.谁来谈谈你的感受?与冼星海相比,你对待学习的态度如何?优等生答
小结:就让我们牢记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名字和他的诞生纪念日,并以冼星海为榜样,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二)学习《登上地球之巅》
1.放手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阅读方法自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阅读的?有什么感受?中、优等生答
2.(播放珠峰恶劣环境的录像片)这就是险峻的珠峰,请大家画出文中的数字和相关词语,结合这一画面,再说一说你的感受。优等生答
小结:1960年5月25日,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中国运动员向大自然挑战,战胜重重困难,登上了地球之巅,让我们为中国人自豪吧!
3.请大家比较一下本文与前面文章有什么异同?优等生答
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中心思想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学生会发现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主人公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高贵品质。)
三、活动与练笔、拓展延伸
1.仿照《冼》与《登》这两篇文章,让我们也把搜集到的重大纪念日的名称、日期、来历意义及其纪念方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共同制作一本“纪念日资料集”。
学生可分工进行资料集的制作,然后全班合订成一本,学生共同编写目录,撰写前言并设计封面和插图。
2.摘录积累表示回忆、纪念的词句,理解由纪念一词派生出来的新词,并自己设计一枚某项活动的纪念章。
3.有些纪念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比如5月12日的护士节、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6月1日的儿童节……我们选择一个喜欢的节日来开展一次纪念活动,好吗?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4.既然是一次活动,我们就要精心准备,语文书的59页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做。
学生按教材提示,可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收集资料、排练节目,其中主题的确定、计划的制定可在课内完成,收集资料、排练节目可在课外完成,教师应给予指导。
5.节目当天选好地点举行纪念活动。
6.这次纪念活动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把它写下来,好吗?
(学生以日记、作文等形式记下这次活动。)
7.学习“金钥匙“的修改方法。
8.把优秀习作装订成册,作为本单元实践活动的资料保存。
语文天地七教案5
教材简析:
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四项内容,包括: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和金钥匙。“语文天地”,围绕主题设计了口语交际活动,是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明白在危急时刻应具有的良好品质。通过“调查”、“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习作体裁不限,题目不限,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创作空间,便于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金钥匙”交给学生做语文学习单元小节的方法,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课内外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对危急时刻最重要的品质的话题展开讨论,阐述原因,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在危急时刻保持良好的品质。
2、通过话题交流与辩论,训练孩子说与写能力。练习习作,能详略分明地把经过写下来。
3、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
重难点、关键:
就某个话题展开交流与辩论,训练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完成三项学习任务:一是完成《畅所欲言》练习,展开话题讨论;二是完成《初显身手》练习,增强实践能力;三是练习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
二、开展《畅所欲言》的话课交流
1.出示词语: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忘我勇敢、团结协作、先人后己。
2.教师引导:战争年代,人们会遇到危急时刻,即使是和平代也会遇到车祸、晕倒等突发事件,甚至是火灾、地震等灾难,在危急时刻,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为什么?
3.自由汇报,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危急时刻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之外,还应该懂得一些常识,如牢记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等。
三、完成《初显身手》练习
1.教师过渡:开拓自己的见识面,丰富经验积累也能帮助我们安然地度过危急难关。让我们通过下面的练习积累经验吧。
2.出示题目:
(1)调查身边的紧急救护设施、设备。
(2)设计家里或学校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处理方案。
(3)观察电影或电视剧,评价其中人物在危急时刻的各种表现。
3.全班交流讨论。(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汇报)
如:调查身边的紧急救护设施、设备,可是公交车、教室、家里、电影院等场所的小药箱等;设计家里或学校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案,可以从应急措施、事后善后等方面的设计。
四、出示“金钥匙”,完成表格练习
1.课件出示范例,提出要求: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可以从优点、不足和改进措施方面列表,项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计。
2.小组展开自我单元小结的制定与交流。
3.幻灯显示小组推荐的自我单元小结。
4.引导评议,对小组代表作充分肯定,提出不足处。
五、布置作业
将所调查的情况、设计的方案或对电影电视剧的人物在危急时刻表现的评价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在危急时刻的经历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会详略分明地把
它记录下来。
二、范文引路,指导习作
1.复习课文,领悟写法。
师导:让我们一起回忆《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详写全家智斗敌人的经过,略写敌人的几次搜查。)
质疑:《生死攸关的烛光》中全家智斗敌人的经过是如何详写的?
(1)伯瑙德夫人想用油灯换下蜡烛失败。
(2)儿子想端走烛台搬柴生火,遭到拒绝。
(3)女儿拿起烛台照明上楼,骗过德军等三个故事环节一一展开。
追问:《生死攸关的烛光》中敌人的几次搜查是如何略写的?(一笔带过“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查”)
2.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教师引导:跟中心有关的应作为重点展开详写,关系不大的应简略,详略分明才能避免文章像记流水账。
(2)出示选材范围:
①你如果经历过危急时刻,写一写事情的经过和你当时的感受和做法。
②写看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
③写一份关于灭火器、救生衣等紧急救护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④想象作文:《当同学晕倒之后》《大扫除时一次意外》……
(3)鼓励发言,开拓学习思路。全班交流所选的习作范围及思路:说说你想写什么?打算怎么写。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语文天地七教案6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讲读课文。《盘古开天地》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学情分析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想象力。依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 让学生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字形式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神话与现实毕竟差异太大。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主导下以“朗读感悟、角色体验、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复述课文。
难点: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