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民族管乐的诗意四季随笔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管乐 语文课 诗意 随笔 四季

管理员

摘要:

语文课中民族管乐的诗意四季随笔  泥土凝而成陶埙,竹树削而为笛萧,中国传统的管乐器被赋予了自然的神韵。语文课本中对于民族管乐的描写,伴随着春夏秋冬的轮回,奏出了自然的美学、诗意的四季。  春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人们不觉惊叹,这春寒料峭中……

语文课中民族管乐的诗意四季随笔

  泥土凝而成陶埙,竹树削而为笛萧,中国传统的管乐器被赋予了自然的神韵。语文课本中对于民族管乐的描写,伴随着春夏秋冬的轮回,奏出了自然的美学、诗意的四季。

  春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人们不觉惊叹,这春寒料峭中,一阵阵嘹亮的笛声,在狂野间、草原上、山谷中,已充溢四方。不管是牧笛还是村笛,是曲笛还是梆笛,写芦苇最清脆嘹亮的发声加上紫竹嘴坚实灵动的共鸣,使笛声拥有了蓬勃的爆发力。这两种春天的植物,给了笛子属于春天的律动。充盈着的笛声,似空气中的水汽,混合着花草香和新土的气息,不断在空中翻滚,集聚,爆发;好似微风轻轻颤动着一切生灵,丝丝入微,细细得撩拨起生机的弦。冰雪初融的新苗上,鲜花上,嫩叶上,是《紫竹调》《望春风》;初翻新绿的山野中是《鹧鸪飞》;小桥流水旁是《姑苏行》;牧童吹奏的是《小放牛》《牧民新歌》……但闻笛音,便知春色已至。

  一片春色蠢蠢欲动,就像被乍起的春风吹动的一池春水,引得人也心思涟漪。多情的少数民族少女,站在茶山上,眨着明亮怜人的双眼,扇着长长的睫毛,目光穿过茶山的一片绿油油,望向远方。一曲情思无以言表,她看了看竹筐里的葫芦丝。相传它是佛祖被少年的真挚爱情打动,赠与少年帮他找回爱人的。也只有葫芦丝配得上她的多情了。倏地,她婉转细腻的游动旋律回荡在群山中。簧片的细细振动配着可爱的大葫芦的扩音,妩媚的音符尽情地表达了她的心思。不一会儿,远在山外的他用巴乌对上了她的歌。巴乌相传是神仙所制,帮助一位无舌少女唱歌用的。他粗大的手按动着厚实的木管,唱出了浑厚但同样婉转动人的旋律。巴乌和葫芦丝唱和着一曲曲情歌,仿佛两颗共鸣的心,又仿佛在春光烂漫中诉说着千古情思。

  夏

  花蜕变为了夏叶,应是绿肥红瘦。一片澄澈的夏日,浓缩成了排箫的声音。排箫是数只竹管粘合而成,高高低低的竹管就像树林中层层叠叠的树木。阳光透过叶的荫庇,在草地上留下梦幻般的光影。吹奏起来,排箫竹管的声音通透到底,清清明明,透透亮亮,虽然它并不嘹亮婉转,但利利索索的音质会给人带来一身清凉。不拘曲风,只吹小小的一首,就像是小溪潺潺,抚过一块块青石,在青苔上流过一片浸湿的凉爽。“水晶帘动微风起”,千万棵环合的竹树一起鸣唱,搅动着池水中的倒影。那声音就像我们吹奏着排箫。排箫古称“籁”,风停了,万籁俱寂。

  夏,同时也沉浸在一片忙碌之中。高粱的清香翻腾着、扑打着,在烈日的照耀下,在强大的水汽的蒸腾下,劳动者都在汗流浃背地忙碌着。种粮的快种,收粮的快打。只有“曲儿小,腔儿大”的唢呐,能够描绘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唢呐是劳动人民的乐器,它音量最大。一串霸气的花舌音,好像凤唳长空,高亢地表现着喜庆与热烈。奏唢呐,需底气十足的棒小伙,体现劳动者的力量美;赏唢呐,需《百鸟朝凤》一样的欢腾气氛,表达劳动者最质朴的浓烈情感。唢呐、夏日、劳动者,又是一副风景。

  秋

  随着枝头最后一片叶的飘落,最后一丝热烈也化为了沉寂,最后一点喜悦也化为了萧索。“天凉好个秋”。黄叶随着风儿打着旋,一片片无力得陨落……地上又是资本化密布入毡。迎着凛冽寒风,望着无边落木,一片萧然,这儿该有几声洞箫才好。那踩在黄叶上的丝丝哽咽正和得上苦竹的沙哑的颤音。“萧声咽”“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托遗响于悲风”……多少相思、留恋、迷茫、厌战,多少对于韶华的追忆、对人生,无奈,被这满目萧然激发,又被这一只洞箫承载?这幽幽的萧声又化作了多少文人一声沉重的悲叹呢?《秋湖月夜》《妆台秋思》《淡水暮色》《凝泉幽咽》《岫壑浮云》……这一声声的吐纳,记载多少秋湖、秋月、秋水、秋叶、秋山和秋思呢?飘着残枝败叶的`湖边,老人的萧声,真正敲起了暮钟晨鼓。

  降霜了,管子的嘤嘤悠悠随秋霜降得满地。芦嘴里细微的响声,听来就像寒鸟在凄鸣。这声中,残存着千古不变的胡人的旋律,一遍遍描绘着永远凄凉的孤城、枯草、老树、大漠、孤烟、坟冢、废墟、硝烟、铁骑,还有那春风永远吹不到的关隘。

  冬

  屋内的炭炉上摆上一壶香茗。推开老窗,只见霏霏雨雪下,远处绵亘的高山意境被飞雪消除了最后一点颜色,只留下一片空寂。没有鸟迹,没有人踪,没有树影,窗外的一切都虚无飘渺,一切都像水墨画中大量的留白,只剩下边缘最淡的一缕点染。可能万物的归结都只是空吧,可能万物的本色也只有淡吧。寒江上,孤舟里身披白裳的老僧,好像已参透一切,只剩下寒江独钓的悠然自得。屋内点上一炷香,任雪花飘进茶壶中,苦雪烹茶。掏出陶埙奏一首《一声佛号一声心》。陶埙由泥土烧成,与高山相承一脉,声音便继承了山的悠远与厚重。陶土乐器沙沙的气音可以听出泥土的本色。冬日里的几丝淡香,几缕淡烟,配着这平稳低沉的埙声,构成了最具禅意的意境……

  语文课上,文学鉴赏中,还有一个如此清新、如此有诗意;如此古老,如此有感怀的音乐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