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设计 教材简介: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受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8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由于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阅读时难以产生主动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设计
教材简介: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受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8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由于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阅读时难以产生主动的情感体验。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非常明确,语言也较浅显,五年级的学生阅读基本无障碍,容易满足于对文章概意浅层的了解,而不去往更深处研读,体会文字文字背后深层次的含义。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司马迁受宫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阅读。小学语文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让童心回归生活,让生活陶冶人格,让人格升华内涵。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在阅读中享受语文的美呢?我在设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尝试着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入情入境,读出真感情,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
设计思路:
重视朗读,在多样的训练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感;有机融合听、说、读、写,扎实进行双基训练;在研读中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针对学生对文本的质疑,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层层推进,达到感情的高潮。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初步感知
1、你知道司马迁吗?交流资料。
板书《史记》,你知道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吗?交流资料。
板书:发愤。课题中有一个词是“发愤”,课前有没有谁查过工具书?“发愤”是什么意思?(振作起来,努力地去做。)比较“发愤”和“发奋”。
2、司马迁在发愤写《史记》之前就已经开始写《史记》了吗?司马迁既然已经写了《史记》,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发愤”写《史记》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借用课文的内容具体地说说在课文中“发愤”是什么意思?指什么事情?
预设答案1:面对横祸、挫折、苦难,他没有沉沦下去,消沉下去,而是选择了忍辱负重,坚强地活下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了《史记》的写作,最终完成了这部辉煌的巨著,这就是发愤;
预设答案2:司马迁受了酷刑之后,本来痛不欲生,万念俱灰,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写完《史记》,他化悲愤为力量,把耻辱埋在心底,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写作,这就是发愤。
二、介绍《史记》
1、(出示图片)是流传千古的明史巨著――《史记》。关于它,课文第四自然段是这样介绍的。
出示: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全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教师补充资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为中心、分章介绍的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巨著。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东汉汉武帝后期的史实,全书52万字,时间跨度长达3000年左右。(电脑播放“史记的历史价值”)
2、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史记》的价值。
3、这是文章中很重要的句子。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发现问题。由“发愤写作”这个词语(显示红色),你想到了什么?生交流: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作?怎么发愤写作的?
三、一用第四自然段,扣“发愤写作”,学习体会司马迁为什么会发愤写《史记》?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他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并坚持写完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他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并坚持写完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在读懂的基础上,把每一个原因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写在课文旁边。(准备好的,同桌之间可以练着说一说,要说得有理有据。)
2、现在我们开始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了,先读一读你划的句子,再概括地说。
▲出示:“司马迁出生在……心里十分激动。”
生交流:因为司马迁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他也要成为一名英雄,也要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他想“我一定要……!我一定要……”或所以他要发愤写作。
生交流:因为司马迁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他想我的遭遇跟英雄们比算不了什么?我也要像他们那样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并有所作为。所以他……
教师评价:古人在逆境中能站立起来,我也要有坚强的毅力;因为他要向英雄学习,不能向困难低头;英雄们的遭遇跟我一样坎坷,他们能坚持住,我也要能挺住。)因为古人、英雄们在逆境中发愤图强的故事鞭策着他,激励着他,所以他想“……”。
电脑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全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齐读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
出示:“受父亲的影响……、历史资料。”
生交流:因为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历史,也有编写史书的志向,并为此已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他——
生交流:因为司马迁四处游历,边考察边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如果停止编写,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所以司马迁要发愤写作,要坚持下去。
教师介绍:司马迁从十岁起就努力读书,可以说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如果放弃编写《史记》,真是太可惜了,所以他要坚持下去。所以他——
电脑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全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齐读
(谈得好,接下去交流,还有什么原因?)
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史书哇!”
生交流:因为他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完成父亲临终时的嘱咐,所以他要发愤编写《史记》。
教师评价:正因为父亲的临终嘱托时时提醒着他,所以他想——
电脑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全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齐读
(还有什么原因谁来交流?)
电脑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相机理解飞来横祸
电脑出示补充材料: 酷刑就是宫刑,又称腐刑,这是因为,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受刑者从此断子绝孙。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保全一命,一般要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这在十分重视子嗣(sì)和后世香火的封建社会,确实是十分严酷的处罚。此外,宫刑还有摧残受刑者的身体与精神的目的,使受刑者终生受辱,生不如死。司马迁后来在《报任安书》中这样描述:我遭受了这场灾祸,为人耻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么脸面再去谒拜父母的坟墓呢!每天愁肠反复回转,在家里恍恍忽忽,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去。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自己简直就是个宦官,连深山岩穴之中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
快速阅读后交流感受
出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读出司马迁的悲痛和愤慨。
过渡:但后来司马迁的想法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司马迁的内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生交流:因为他不想死得比鸿毛还轻,他想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死得有价值,所以他要发愤写《史记》。
师引导:这几句话你都读懂了,概括得也好,你真了不起!其他同学有没有读懂呢?理解泰山和鸿毛。(泰山:古人把泰山当作最高的山,当作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极敬仰的人或极为重大的事;鸿毛:轻微,不足道)现在透过司马迁的这段话你能不能想到他要怎么样?他要做什么?
生交流:他要死得比泰山还要重大,还要有价值;他要成就一番事业,他要有所作为,他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他要建功立业,他要活出生命的价值;他要活下去,他要写完《史记》,而且决心很大。
3师配乐:司马迁,黄河的水养育了他,英雄的故事鞭策着他,父亲临终嘱托时时提醒着他,要建功立业,活出生命的价值的信念牢牢地支撑着他,所以他要发愤写作。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电脑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导读:女同学,请读出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男同学,请读出一个把屈辱埋在心里暗暗下决心的司马迁——全体同学,请读出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
过渡:司马迁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电脑出示插图和“想到这里,他尽力……隶字。
电脑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全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齐读
四、一用第四自然段,扣“发愤写作”,学习体会司马迁他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1、关于司马迁是怎样编写《史记》的?课文中还有一处写到了,是这样一句话电脑出示,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资料。”指名读。
2、引导:整整13年发愤写作,可文中写得太简略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太大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下面选择一组画面,想象描述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写好的,自己练着读,读出司马迁的坚强,读出我们对他的深深敬佩之情。
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 ,他已经 。
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 ,他仍然 。
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 ,他依然 。
也许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 。
也许这天司马迁累倒在病床上, 。
也许 。
整整13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整整2600年间的历史在编写的过程中,不允许自己出现哪怕一丁点的失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这需要多么的坚强,这需要怎样的才华和信念去支撑!再读这一句。(课文最后一句)
3、让我们捧起书带着感动和激动之情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电脑出示第四自然段:出示: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全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齐读
五、总结全文
1、同学们,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历史伟人,他叫——生接:司马迁。师:了解了一部辉煌巨著,叫做——生接:《史记》。老师相信在学习的过程中,司马迁的形象一定已在你心中悄然立起,而且越来越丰满、厚重。《史记》这部书也变得不再那么遥远、陌生,(出示书)能不能请你谈谈此时你对司马迁和《史记》崭新的认识和了解?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这样赞扬《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电脑出示)(史书中最好的,没有韵的诗歌)可见这部《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是多么高。
2、同学们,老师想用这样一段话与大家共勉。(电脑出示)
苦难给一般人带来的是叹息、伤心、沉沦,但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让我们坚强地面对苦难,笑对人生,执著追求,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