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语文教师 口语 品位 注重

管理员

摘要:

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论文  教师,传道授业,在学生心田撒播知识的种子和做人的良智。无论传道,还是授业,都离不开语言——实际运用较多的,非文字语言,而是口头语言。对这种工具性的教学口语该怎么认识?最近,有教者撰文直言:“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论文

  教师,传道授业,在学生心田撒播知识的种子和做人的良智。无论传道,还是授业,都离不开语言——实际运用较多的,非文字语言,而是口头语言。对这种工具性的教学口语该怎么认识?最近,有教者撰文直言:“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饱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这是颇有见地的。可见,教学口语要规范、生动、娴熟,还要注重其人文性,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这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课题,亟待研究,增大效力。

  那么怎样提高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做到:

  一、合乎规范的职业口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

  它既有语音上的标准,又有忌用方言和合乎语法规范的要求。因此,普通话是汉语最规范、最标准的有声语。教学语忌用方言土语,方音土语过重必然使教学语沾附杂腥味。使用普通话教学,咬音准确,行腔舒缓,轻重鲜明,和谐中听,自然能提高教学语的整体文化品位。

  还应该说,使用普通话教学,中学语文教师较其它学科的教师更投入,更具示范性。这种投入和示范,集中表现在:

  (1)在社会语言使用趋于多元化、校园语言并非净化的大“语境”中,为确定普通话的主导地位及在校园语言的一统地位,孜孜以求,屹屹不止。

  (2)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使教学口语的普通话类似“宣传语言”(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以及音像制品等的语言使用)中“示范”和“标准”的普通话。根据1993年国务院63号文件精神,在本世纪内,应该努力做到使普通话成为“四个方面”使用的语言,即“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各级各类机关进行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宣传语言”和“交际语言”(不同方言的人在公共场合的交往基本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理应与“示范”、“标准”普通话的“宣传语言”相匹配。这是教学口语文化品位的需要。

  (3)以广播、影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师,苦练普通话基本功,增强话语的“精品意识”。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等为基本教材,过好普通话“关”。每听广播、看电视,摹师学说,使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尽早达到国家颁行的二级或一级水平(1994年6月国家语委颁行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规定了三级六等的等级标准)。这也是教学口语文化品位的实际需要。

  二、汲取书面语的精粹口语从严格意义上说,教学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绝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随意性口语,不能那么随便,不允许话题飞转,不宜松散粗俗,与日常交际语自有雅俗之别,即文化品位上的区别。

  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教学语,整体上应渗透出一种秀雅之气。实际上,传授学科知识、训练专项能力的过程,也就是一种文化教育的过程,自然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能对学生起到浸染感化作用的文化氛围,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这一过程的优化,一方面靠传递的学科内容本身,另一方面则主要凭籍教师输出内容信息的方式,包括输出信息所选择的语言形式。因此,教学语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语,既保持有日常口语的通俗平易、形式活泼的优点,又十分讲究得体性、集中性、匀称性、洗练性,自觉汲取书面语严谨、简练、精确、规范、典雅等长处。口语的使用,往往存在着从极其严肃到十分随和的渐变。

  语言学家将这种口语风格的变异,大体归纳为“庄重、上式、通常、脱略”四级。

  教学口语的风格,有雕琢而不露迹痕,属“正式”这一级。这级教学口语,常常有较为浓郁的“书卷气”。请看下例:例如:安徽省蔡澄清教《祝福》,学生讨论“怎么能说祥林嫂是老死的呢”,他最后点拨小总:“从祥林嫂临死前的神态、心理活动以及短工的旁证,可见祥林嫂是自然死亡(老死)的。这是一个畸形的生命;祥林嫂‘老死’的结局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她是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善良,她希望依靠勤劳的双手度过一生;但是,她生活的那个社会不断地摧残她。那一幅‘丧夫图’,邢一幅‘失子图’,那一幅‘木偶图’,组成了中国近代末期一代妇女的悲剧形象,而那一幅‘中年老妪图’,使被侮辱、破损害的形象更具体、更丰富了。未老先衰,未到老死之年而老死,我实在无话可说!”

  例如:上海于漪教《雨中登泰山》的导语:“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她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月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携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一课,请作者作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从上例不难看出,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教学语,在适合学生理解力和相应语境的前提下,注意选用书面色彩较为浓厚的词语,包括古典诗文锦句,还适当运用一些描述句、辞格句。

  三、贴近生活的鲜活口语当今社会,开放性、高效率是它的显著特点和实际要求。

  对口语来说,最为理想的效果,是在保证准确无误的前提下,用最简洁、明快、易懂的手段,达到交际目的`。伴随这一社会交际需求,大批新词新语应运而生。1992年“专家们估计,近年来国内已出版和即将问世的新词新语词典不下20种”;“与此时,台湾也出版了新词语辞书,国外(日、韩等)也陆续有一些汉语新词语词典问世”。

  至于报纸、?杂志、?影视等传媒体所载露的新词新语,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影视”、“失控”、“引进”、“的士”、“香波”、“保龄球”;“优胜劣汰”、“广而告之”、“找米下锅”;“污染”、“老化”、“持平”等,或是新复合词,或是新外来词,或是新四字格,或是固有词语的新词新义,都反映新词语有如春潮之势,滚滚而来。就词汇本身来说,它是时代脉博跳动的晴雨表;词义变化的基础是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常言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等同”。新词新语的涌现,对教学语无疑是带来了生机。只要我们贴紧社会发展实际,注意社会义化心理诸因素,就能多角度地审视现实语言生活中的新词语的态势,适时地、有取舍地引入教学口语,使教学语富有新鲜活力,在学生中产生语用共振。前年上学则,笔者到市一重点中学听课,老师讲到陈胜起义,“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时,板书“赢粮景从”四字。解释说:“‘赢粮景从’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套用新词,这就是‘自费造反’”。顿时,同学们一片笑声,时过两年,那位老师“套用新词”解释“赢粮景从”,还深深地留在听课者的记忆中。当然,对新语的引用,要持积极慎重态度,绝不可让那些常态变异词进入教学语,影响口语的文化品位。

  四、反应得体的机智口语每堂课的教学,都是一个流程。

  其间是有变化、曲折,甚至出现“冲突”、偶发事件,打乱、干扰原教学计划。对此,造诣深、修养好的教师表现出良好的教学机智,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的艺术,以及由此而形成优良的教学氛围。

  先看一例。钱梦龙教《故乡》曾有这样一个片断: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生:有!

  师:什么鱼?

  生:娃娃鱼。师:你真见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准见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这是我门所不知道的。”

  这是个成功的机智口语的镜头:学生突然提出“跳鱼怎么会有两只脚”的问题,偏离了原教学内容中心。钱老师理性察辨后,及时调整了原教学计划,围绕“鱼脚”问题“宕开一笔”,训练学生思维品质、人格品质;又随机提出“可是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的问题,及时收拢,丰厚了教学含养。

  再看一例。一位老师教《赤壁之战》,叫一名学生简单介绍作者。这位学生脱口而出:“作者是司马迁,宋代人,……”话音未落,笑声四起,这位同学很难堪。待稍稍平息后,老师平静地说:“虽是一字之差,却让司马迁多活了一千多年,但这能全怪我门同学的错吗?谁让司马迁、司马光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别;谁让他俩又都是史学家、文学家;谁让《史记》与《资治通鉴》又都是史学名著、文学名著;谁让我们刚刚学完司马迁的文章旋即又学司马光的文章?”老师将学生的“错答”,适时“转移”,并稍稍铺陈化用,既给那位同学“解围”,使其转“窘”为安,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拓开了所提问题的文化层面。

  笔者也有类似情形。一次教《琥珀》,课前将题目写好在黑板上,待上课时,“琥珀”二字被人擦去些笔画,成了“虎王”。我看了看黑板,环视大家,班上气氛有些沉寂紧张。我意识到,不能发火、“火上加油”,顺势做个”拼字”游戏:我说:黑板上原“琥珀”二字,由于擦去形声字的一旁,成了“虎王”——老虎王;现再写“总、月、告、堇、田”五个字,请给每个添加偏旁或结构,组成一句活。结果,同学们给增写出“聪明靠勤奋”,大家喜出望外。可见,机智的教学口语本身就是文化高品位。

  五、富有魅力的风趣口语课堂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全面进入课堂学习的角色。

  教育家梅纽说:“学习的动力首先还得来自学生,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去发掘的。”教师善于用风趣的言语去启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讲究幽默、情趣与理趣结合,课堂气氛和谐、愉悦,就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有位教师讲《春》,对“偷偷”一词,解说得恢谐、有情趣。

  师:“偷偷”分明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怎么能用到这可爱的小草呢?

  生:“偷偷”写出了小草的活力,并不是偷东西、做小偷……师:查查词典,看其意思是否含有贬义?

  学生纷纷拿出词典。

  生:我知道了——“偷偷”本来是贬义词,这里作褒义,词的情感色彩变了,这里写出了小草“钻”的情态,神不知鬼不觉,生命力很强。

  师:是的。现代汉语中,有些词的词义是一查词典就知道的;但好多词在特定语言环境有特定含义,通常在词典查不到。这里的词语褒贬义互用就是这类现象。请想想,学过的课文还有没有褒贬互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