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海伦凯勒不向命运屈服……
实用的语文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海伦·凯勒不向命运屈服,战胜残疾,享受健康人生,享受生活的非凡经历。
2、了解本文中作者对美的追求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审美感受。
3、学会在叙述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由海伦·凯勒的生平导入):
1882年,一名女婴因发高烧差点丧命。她虽幸免于难,但发烧给她留下了后遗症——她再也看不见、听不见。因为听不见,她想讲话也变得很困难。这样,在她19个月时,变成了既盲又聋的孩子,她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并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不久她就开始利用其它的感官来探查这个世界了。七岁的时候她发明了60多种不同的手势,靠此和家里人交流。在她快到七岁生日时,家里便雇了一名家庭教师——安尼·沙利文。在安尼的悉心地教授下,海伦很快学会了用布莱叶盲文朗读和写作。还能读懂唇语。
海伦证明自己是个出色的学者,190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她有惊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她还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上大学时她就写了《我的生命》。这使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有能力为自己购买一套住房。
她周游全国,不断地举行讲座。她的事迹为许多人著书立说。最终她声名显赫,应邀出国并受到外国大学和国王授予的荣誉。1932年,她成为英国皇家国立盲人学院的副校长。
听了我以上的介绍后,你能不能用一句话动情的介绍你所了解的作者?
二、字词教学:
驾驭(y”)膂(l—)力颠簸(b)哑(y)然失笑
挚(zh)友侏(zh‘)儒消弭(m)疲惫(bi)
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义正词严:理由正当充足,言词严正有力。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说出作者大概写了多少喜欢,作者喜欢的是那些事物。从这些喜欢,你可以看出作者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探讨后组织交流)
教师明确:喜欢田野漫步和户外运动:划船、游泳、林中散步、做游戏、骑自行车、骑马等;喜欢狗,喜欢编织、下棋、玩纸牌;喜欢游览博物馆,欣赏歌剧等。
人生态度:这些“喜欢”表现出作者热爱生命,崇尚大自然,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
四、根据以上的探讨,了解文章的结构。
提示:以上写作者喜欢的各种活动,是从身体的活动写到心灵的活动。
第一部分(1—11)主要写自己在体育运动和交际活动中获得的精神愉快。
第二部分(12—18)主要写艺术享受,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
第三部分(19—20)写自己在孤独中学会了忘我,在忘我中寻找到了快乐。这是对以上的总结。
第二课时
一、理解性阅读:
问题探讨:请你根据课文说说作者“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有哪些方式?作为一个有很多缺陷的人,她为什么能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生活?(学生探讨后交流)
教师明确:田野漫步,户外运动,编织,玩纸牌,做游戏,浏览博物馆和艺术馆,欣赏歌剧等。
最根本的原因是她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拥抱生活的热情。
二、品味语言:
要求:反复诵读文中你喜欢的诗意盎然的句子,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第2段:在划船的时候,她感受到水的阻力,能依靠嗅觉“辨别水草和睡莲以及岸上的灌木的气味来掌握方向”,她“喜欢同风浪搏斗”,通过驾驭小船体现自己的意志和膂力。而在划船中她也感受到了美,“仿佛看见了这照耀如同白昼的月光正在经过,我触摸到了她的衣裳……”这一段文字写得充满诗意,富有情调,表现出她的追求。
第12段:海伦通过触摸雕像,感觉到人的爱与恨、勇敢和爱情,感觉到森林的秀美与自由……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她全身心地投入。她依靠通过勤奋获取的知识,借助丰富的想像,融入了自己的感情。
是不是所有失去视听和说话功能的残疾人都能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
海伦之所以能如此,在于她克服巨大的残疾障碍,她不但是一个生活的乐观者,也是一个热爱学习并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所以她不但具备了正常人的情感,也具备了高于一般人的文学艺术修养。
第13段:写抚摸荷马雕像的感受。这是因为荷马是一位盲诗人,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其有共通之处。“我常以崇敬的心情抚摸他英俊而忧伤的面庞”,“我对他庄严的额上每一道皱纹都了如指掌——如同他生命的年轮,刻着忧患的印迹”,“我能充分了解他一生的遗憾”,这些话表现出对荷马遭遇黑暗的无限同情,因为她在触摸中,与荷马的命运追求有了心灵的沟通。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会说“我甚至怀疑,手对雕塑美的欣赏比眼睛更敏感”,“我以为触觉比视觉更能对曲线的节奏感体会入微”。
三、理解第三部分:
作者说“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可见,她不但正视现实,而且在世人认为不幸的人生中,寻找到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一个残疾人的达观是自强不息。
在最后一段中,作者也真实而坦诚地向读者介绍另一种情绪,她用沉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感受到的酸楚和痛苦,然而,“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因为“忘我就是快乐”。可见,作者热爱生命,热爱人生,同时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把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奉献给他人,显示出宽广的胸襟,这也是作者能够享受人生,愉快一生的精神源泉。
课后练习四:忘我是快乐的。只有忘我的人,才不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只有忘我的人,才会把别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积累语言文字,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2.学会写“把”字句和“被”字句。
3.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说、读、写、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写“把”字句和“被”字句
教学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方法:
导析法,自悟、探究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大家一定都喜欢看书吧!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书呢?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呢?你认为怎样的书才适合我们少年儿童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与书握手,以书为话题,开个小小书迷会吧!
二、明确训练要求
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从以下内容中选自己感兴趣的说
(1)介绍你爱读的书。
(2)你觉得哪些书适合我们阅读?
(3)讲一讲名人与书的故事。
(4)怎样才能读到更多的书?
2.说的时候,要把内容说清楚。
3.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听。
4.讲完以后评一评。
三、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1.想一想,你打算跟同学们讲哪个方面的内容呢?打算怎么讲?
2.把自己要讲的内容向小组交流一下。
3.当别人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听他(她)讲得是否清楚、具体。
4.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5.推荐学生代表在班上讲。
6.讲完后,师生评议一下:看谁推荐的书最好看?看谁的观点最鲜明?谁讲的故事最有趣?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习“万花筒”
1.投影出示这两组字。
2.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读。
3.指名认读、正音。
4.学生试着给这几个字扩词,再与同学交流。
经 钱 轻 践 径 残
5.学生在田字格里描写这些字。
6.评一评:看谁写的字最漂亮。
二、学习“我能写”
1.投影出示这些成语。
2.学生读成语,注意分析带点字之间的关系。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4.学生试着写这样的成语,再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5.全班交流。
三、学习“我能改”
1.出示例句,让学生自读自悟。
2.学生分析例句的特点,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3.学生依照例句改句子,再全班交流。
4.投影出示练习,让学生训练,巩固。
四、学习“百宝箱”
1.投影出示这些名言,指名读。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交流对这些名人名言的理解。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些名人名言。
五、学习“大舞台”
1.明确本次训练的目标---破译植物王国的密码。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一些有关的资料。
3.学生在自己收集的这些资料里,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给大家介绍。
4.将讲得较好的同学的资料归在一起,办一期以“植物王国的密码”为专题的黑板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熟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熟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巨型南瓜图 ,
提问: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蔬菜?今天我们将和小作者一起去参观农业展览馆,去感受农业的变化。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课件】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 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 分段指名读。
c)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b)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六、指导书写。
七、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一、理解作者赞美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的深刻含意。
二、学习本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熔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重点:
由描述进而引申赞美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熔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于一炉。
教学关键:
同难点。
教学方法:
设计“自读思考和练习”,指导自读、组织讨论。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从指导学生学习“自读提示”导入新课文的学习。
二、范读课文。
三、出示自读思考题,指导自读。
(一)基础知识
1.查字典,给下列生字、词注音。
闲暇、愫、奂、墩、潺、胯、沟壑、竣
2.解释词语:
①美轮美奂、②全中情
③栩栩如生、④潺潺
⑤藐视、⑥情愫
3.造句。
①感慨、②淡妆素裹
③神韵、④遗留
(二)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三)作者在文中叙写了有形的桥和无形的桥,详细描写了哪几座有形的桥?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为什么要写无形的桥呢?
(四)划出文中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的部分,试各举一例,说说它们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四、检查“基础知识”的完成情况。
五、组织学生就(二)~(五)开展讨论。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部分(1—2)回忆巴黎的游踪,赞美名胜古迹。
二部分(3—4)赞美巴黎有形的桥。
三部分(5)赞美巴黎无形的桥。
单元小结:
指导学习《巴》“自读提示”,任意比较两篇文章异同。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 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一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 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 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 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 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 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 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 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 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 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陽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 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 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 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 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 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三 [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 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 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 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 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 《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 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一靡一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 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 语篇脉络梳理 ] 语篇品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 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 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 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 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 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 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 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 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 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 “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 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 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 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 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也欤!”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 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 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 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一了大的,我看不出 (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 (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 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 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 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 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 “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 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 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 “岂”,表反问语气
【体会】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 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 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 “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 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 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 思想表现了一种动一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 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agra一ve;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 过是触一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结构:内容论证法
第一段:正面阐述①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下定义
②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③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作结论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一良风气
第二段分论点 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据
(三个对比) 对 比 作者议论抒情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论 据(1)
(纵比) 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论 据(2)
(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论 据(3)
(横 比) 巫医乐师百工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耻相师 呜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例证法 引证法
师道关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第四段;写作缘起 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写作特点赏析(一)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 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 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二)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 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 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 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 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 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附:◎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 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 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 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 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 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 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 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 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一姐订了婚。卢小一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 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一姐完婚。卢小一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 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 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 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一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一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 黑,请小一姐赐教。”卢小一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一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一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人个新名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 “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教案教学设计25
课题 师说 韩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
3.教师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问: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1)“圣人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6.齐诵一遍。
背诵线索提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三、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官学)任教。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副样子呢?门阀制度下,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很直白: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古语有云:“经师易寻,人师难觅。”所以说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文章正是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让我们千百年后依然能通过文字发现“百代宗师”韩愈那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
明确: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
(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
⊙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连用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有如“连珠“。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练习巩固——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一写马的对联: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姓——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学习、效法——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如: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总结课文: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作业布置
⒈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⒉熟练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