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余华 读后感 呼喊

管理员

摘要: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三篇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欢迎阅……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三篇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欢迎阅读!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一)

  十多岁之时,看过余华的《活着》体会到那种摄入心骨的冰凉后,对于他的书,即渴望又害怕,不敢再看。时延至久,依旧不敢再次去看那种撕裂的痕迹。感觉中似乎都在逐渐忘却了。那天突然“模糊”提起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那种熟悉的冰凉又带着少时的记忆袭了过来。犹豫之下,还是读起了这本书.

  虽然在文界的评论中,余华早期的《活着》和后期的《在细雨中呼喊》是两种截然的风格和笔触,但通篇读下来,冰凉而熟悉的感觉仍旧翻涌过来。在读这本书之前犹豫的时候,曾想过,好些年了,五六年了吧,这五六年里我变化了,对那样的冰凉也应该有不同的体会吧。而今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发现,没有变,真的没有变。

  一样的,真诚是覆盖在被现实麻木的面孔之下,一样的,美丽最终总是被现实撕碎、撕裂,然后,所呈现的画面是一双双空洞洞的眼睛,看着灵魂留下的缺肢碎臂,鲜淋淋的趟着血。在这满眼的血泊中,身体会产生一种由心脏漫延到全身的一抽一抽的疼。

  无论是夕阳下孤苦老去的福贵,还是被隔离的孙光林,在时世的生活上面,他们将人性交给了命运,将人生遗忘在角落。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就该是如此,这样已经很好了。”这样的话,是他们人生的座右铭。他们活着的的意义是,见证那些逝去的时间,一片一片的带走他们感觉到的,恍若天边的流星一样短暂的真诚。然后老去,连想去抓住的手都还没有伸出,他们就如同没有出现过一样,不见了。

  那些来自灵魂的本能、来自身体的本能,那些由本能出发而去行动的'人,让为我他们的真诚与勇敢而流泪,为他们由灵魂之处剜出来的闪闪发亮的东西而高兴的流泪。可同样,当这些闪亮的东西,被现实的黑洞所淹没,我同样流泪了,是不同于前的流泪,悲痛的,气愤而伤心的。

  一个人写作的动机可能出于爱,也可能出于恨,但很少有人能用一把刀子,对准自己的心口,一点一点的剜,剜出血和肉,剜到自己的灵魂干呕不止。余华的书做到了,他总是想将人痛死,然后期望着置之死地而后生,期望读者看过、痛过后的涅槃。也正因为如此,总让太多的人对他的书避之而无不及,因为多数人总是趋乐避苦的。也还有些人,痛着痛着就死去了,挣扎尽了最后的力量,痛到失去力气后就死去了,不会再重生了。而我亦如此,也因此以往的五六年里,去书店时总对他的书瞄两眼,却总不会带回家中品读。因为,还没有那种揭起疼痛伤疤的勇气,还没有完全对现实麻木说不的勇气。小的时候,能为了心中的偶像而把一篇文章重写三遍,而等我们长大了,手里的玩具刀换成锋利的匕首的时候,我却对自己说,算了吧,血流尽了,人还怎么活?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对自己越来越柔软?我不知道。

  当再次读到,并不表示我就有了这种勇气,只是旁生了那种世俗的圆滑之气再看到这些时,能谈然些,能不那样痛楚一些。可痛楚终还是有的,一种来自对书中人物的悲悯,一种来自对现在生活的环境所带来的惆怅。所以当看到出现在婚礼上的冯玉青、独自到七桥的鲁鲁、静默的苏宇。

  我眼前又闪到了那爱舞蹈的福贵之女,那至死不弃的福贵之妻,和天真献血而亡的福贵之子。

  人生的路似乎太长,而苦难却总充斥着大部分的时间。只有棺材板盖上的那一刹那,那不孝子孙广才才会不知何故的在家门槛上,为未尽孝道的爹流下了唯一真诚的泪。而我们也是一样?也要一样么?

  这样的书总让我想起那个年代,并越加的累积了对那个年代的恨意,那个完全没有光明,人人都是满脸麻木的生存的年代的恨意。而眼光流转至今,这一切的麻木似乎没有因为物资生活的相应满足而消逝,而是将表面的舞台转站到了内心的深处,相比前者这将会是更大的灾难,而这一切却是这样的让人不知不觉,然后潜移默化。

  我曾问过一个人:“如果给你一碗孟婆汤,你会选择忘记什么?

  他回答说:我想,真有得选择的话,你就让我忘了我这一世所有的幸福和快乐吧!因为我的灵魂告诉我,我是有原罪的,每个人都应牢记自己的原罪——忘却这一世所有的幸福和快乐,就能在下一世里,继续背负着原罪去面对这世间所有的芸芸众生,忘却上一世所有的幸福和快乐,才能真正地、不掺任何杂质地去悲其心悯其情。这一世我已经没有资格作那样的希望了,也许下一世的我会希望:可以行走在恒河边,踏着甘地的足迹,跟着佛祖的足迹,去爱这个世界,去爱这些世人——要有资格做那样的事情,不忘却前一世所有的幸福与快乐,又怎能做得到!

  我想余华的小说要告诉我们的也正是这样……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二)

  这次出差的带上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最早读余华的书是在大学时候了,《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书中的语言平淡地讲述,如同讲述一件完全与自己无关、距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但读完以后,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凉却能让我的内心震撼。

  《在细雨中呼喊》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段:“现在眼前经常会出现模糊的幻觉,我似乎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

  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孙光明将会看着时间带走了他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景色。我看到了这样的真实场景: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

  这一段关于时间和人生的思考,出现于弟弟孙光明死时。

  时间裹挟着一切向前流去,人世在变,沧海也能变桑田,唯一不变的,只有时间。也可以说,世事未变,唯一变的,只有时间。

  余华在书中这段关于时间和生命的思考,也带给我很多启示,书中对回忆的描写让人叫绝。回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决然不可能是整个事件的再现,我们只能记得带给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比如,某个场景,某种味道、某种心情,通过这些,我们渐渐回忆起事件的全貌。这本书就通过这样一些线索,叙述了主人公对童年的回忆,看起来特别真实。

  余华的书有个特点,不对个人感受进行描写,但却能让人回味无穷,悲剧到最后剩下的不再是愤怒、悲伤这些情绪,只有深入骨髓的无奈,对世事的索然无味和麻木。这样的书让我看了比看耽美的虐文难受一百倍,耽美的虐文看了只让我心中一时纠结、难受,但这样的书看过一遍,不管时隔多久,回想起来那种深刻的无奈仍能准确无误地击中我,无法动弹。

  那么下一部余华的书《兄弟》,我看我还是等等再看吧……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三)

  如果说余华写《活着》是眼含泪水,《细》中则变得保持一小段距离冷酷地看着生活,在《兄弟》中,余华笑了。如他在序言中引用贺拉斯的话“我们的财产,一件件被流失的岁月抢走。”

  那些人们经历过的苦痛和遗憾,在回忆时终于不再带来伤害,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微笑呢? 生活算得了什么?余华的语言没有牵强的假幽默,没有自我感动的煽情,总是出人意料的形象,比如“他的喊叫像破碎的玻璃片一样纷纷扬扬。”

  比如,“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整篇作品一如题目《细雨中呼喊》,成人世界是阴天的灰,而少年与朋友间短暂的友谊和童年游戏是其中白,间或的阳光是那个晦色年代人性的呼喊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