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荆州书》鉴赏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荆州 鉴赏

管理员

摘要:

《与韩荆州书》鉴赏  《与韩荆州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选自《李太白全集》,是李白初见韩朝宗时写的一封自荐书。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作者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章……

《与韩荆州书》鉴赏

  《与韩荆州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选自《李太白全集》,是李白初见韩朝宗时写的一封自荐书。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作者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负,以及他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文章写得气势雄壮,历来广为传诵。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韩荆州书》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介绍】

  《与韩荆州书》是唐代诗人李白初见韩荆州时写的一封自荐书。韩荆州,即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作者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负,以及他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文章写得气势雄壮,历来广为传诵。

  【原文】

  与韩荆州书

  作者:[唐]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1]:“生不用万户侯[2],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3],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4],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5],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6]。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7],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8]。十五好剑术,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9]。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10],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11],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12]。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13]。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14],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15]。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16],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17],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18];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19],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20],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21],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22],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23]。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24]。

  且人非尧舜[25],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26]?至于制作,积成卷轴[27],则欲尘秽视听[28]。恐雕虫小技[29],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30],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31],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32]。幸惟下流[33],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34]。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全集》

  【注释】

  [1]谈士:言谈之士。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天下谈士,依以扬声。”

  [2]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侯。唐朝封爵已无万户侯之称,此处借指显贵。

  [3]景慕:敬仰爱慕。

  [4]周公:即姬旦,周文王子,武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歧山县北),故称周公。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发(头发)。周公自称“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见《史记·鲁世家》),后世因以“吐握”形容礼贤下士。

  [5]龙门:在今山西河津西北黄河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传说江海大鱼能上此门者即化为龙。东汉李膺有高名,当时士人有受其接待者,名为登龙门。

  [6]龙盘凤逸:喻贤人在野或屈居下位。收名定价:获取美名,奠定声望。君侯:对尊贵者的敬称。

  [7]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食客。秦围邯郸,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毛遂请求随同前往,自荐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随从至楚,果然说服了楚王,使其同意发兵。平原君乃以为上客(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颖(yǐng影):指锥芒。颖脱而出,喻才士若获得机会,必能充分显示其才能。

  [8]陇西:古郡名,始置于秦,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李白自称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暠为陇西人。布衣:平民。楚汉:当时李白家于安陆(今属湖北),往来于襄阳、江夏等地。

  [9]干: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诸侯:此指地方长官。历:普遍。抵:拜谒,进见。卿相:指中央朝廷高级官员。

  [10]畴曩(chóunǎng绸攮):往日。

  [11]制作:指文章著述。侔(móu谋):相等,齐同。东汉崔瑗《张平子碑》:“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

  [12]参,参与。造化:自然的创造化育。天人:天道和人道。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文丽日月,学究天人。”

  [13]开张:开扩,舒展。长揖:相见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以为礼。

  [14]清谈:汉末魏晋以来,士人喜高谈阔论,或评议人物,或探究玄理,称为清谈。

  [15]倚马可待:喻文思敏捷。东晋时袁宏随同桓温北征,受命作露布文(檄文、捷书之类),他倚马前而作,手不辍笔,顷刻便成,而文极佳妙。

  [16]司命:原为神名,掌管人之寿命。此指判定文章优劣的权威。权:秤锤;衡:秤杆。此指品评人物的权威。

  [17]惜阶前盈尺之地:意即不在堂前接见我。

  [18]王子师:东汉王允字子师,灵帝时为豫州刺史(治所在沛国谯县,即今安徽亳县),征召荀爽(字慈明,汉末硕儒)、孔融(字文举,孔子之后,汉末名士)等为从事。全句原出西晋东海王司马越《与江统书》。

  [19]山涛:字巨源,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为翼州(今河北高邑西南)刺史时,搜访贤才,甄拔隐屈。侍中、尚书:中央政府官名。

  [20]严协律:名不详。协律,协律郎,属太常寺,掌校正律吕。秘书郎:属秘书省,掌管中央政府藏书。崔宗之:李白好友,开元中入仕,曾为起居郎、尚书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右司郎中等职,与孟浩然、杜甫亦曾有交往。房习祖:不详。黎昕:曾为拾遗官,与王维有交往。许莹:不详。

  [21]抚躬:犹言撫膺、撫髀,表示慨叹。抚,拍。

  [22]推赤心于诸贤腹中:《后汉书·光武本纪》:“萧王(刘秀)推赤心置人腹中。”

  [23]国士:国中杰出的人。

  [24]傥:同“倘”。

  [25]且:提起连词。

  [26]谟猷(yóu尤):谋画,谋略。

  [27]卷轴:古代帛书或纸书以轴卷束。

  [28]尘秽视听:请对方观看自己作品的谦语。

  [29]雕虫小技:西汉扬雄称作赋为“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见《法言·吾子》)。虫书、刻符为当时学童所习书体,纤巧难工。此处乃自谦之词。

  [30]刍荛(chú ráo除饶):割草为刍,打柴为荛,刍荛指草野之人。亦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

  [31]闲轩:静室。

  [32]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薛:薛烛,古代善相剑者,见《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卞:卞和,古代善识玉者,见《韩非子·和氏》。

  [33]惟:念。下流:指地位低的人。惟,一作推。

  [34]奖饰:奖励称誉。

  【译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傲慢,不因他们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如逢紧急艰难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

  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我的谋略策画,岂能自我夸耀?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却想要请您过目。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在薛烛、卞和门下增添价值。愿您顾念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奖誉之门。请您加以考虑。(王运熙杨明)

  【题解】

  本文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在襄阳(今属湖北)。韩荆州,即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李白抱负宏大,自称“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他不欲经由进士、明经等常规考试进入仕途,而企图一朝蒙受帝王赏识,获得重用。故广事干谒,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培养声名。作此文前,已多次上书和谒见地方长官,又曾入京谋求出路,未果。本文也是干谒之作,故极称韩朝宗善于识拔人才,希望获得接见和称誉。但并不露卑屈之态,而充满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文句骈散并用,长短错落,读来颇有气盛言宜之感。

  【解析】

  因为李白坦率的性格特征,所以他的求人方式也较之一般人而别具一格。

  首先,李白对求助对象是直接了当的,不像《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的刘姥姥,她求助个王夫人竟然要经过重重人际关系,先是周瑞家的,然后是平儿,再到王熙凤,最后才通告一声与王夫人知她的到来,却未曾见面。他主动给韩荆州写信,并表明自己的志向。

  其次,李白求人也可谓找准了对象。他有登龙门,欲脱颖而出之心,而韩荆州则是“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且“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所以说李白的求助者,韩荆州“即其人焉”。

  第三,李白的求人技巧那真叫绝妙。他先是借谈士们之语,和龙蟠凤逸之士的行为来烘托韩荆州的威望,另外他有对韩荆州的制作、德行、学问等大赞一番。要知道,没有哪个有些名望的大人物是不喜欢被众人肯定,被景仰的,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是如此。所以李白抬高韩荆州,做到了投其所好,让对方觉得他是有见识的,有眼光的。于是,李白就将美好的第一印象留给了对方。

  求人,就要有值得对方去绑的价值。李白对此也做了很好的准备。他列举了自己令人赞赏的多元才能,并对自己充满了肯定和信心。但是在某些方面,他又表现出谦恭和真诚,比如说“白谟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在个人特长方面,他又展示得当,做到该扬则扬,如“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该敛则敛。这使得对方觉得他确实是个人才,又没有狂妄自傲之嫌。

  在表明自己的需求的时候,李白求得更是妙不可言。他巧用王子师、山涛荐贤之事,以及韩荆州推荐严协律等人之情,以此来激起韩荆州“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的决定。意思说,王子师等人有此荐贤的善举,你韩荆州也有,况且李白我“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也该有机会吧?此外,李白求人也没有强人所难,或者威逼对方。他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诚心来请求对方“大开奖饰”。

  如此看来,李白的求人态度是不卑不亢,收放得当,极具一个豪爽者的独特的精巧的处事之法。在如今,当我们有求于他人之时,李白的求人之道可谓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作者小传】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土。唐代伟大诗人。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人。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约二十五六岁时,出蜀漫游各地。玄宗天宝(742—756)初至长安,待诏翰林院。不久便遭谗去京,南北漫游。安史之乱中,因参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江南,病逝于当涂(今属安徽)。李白诗深切关怀国家政治,对天宝年间权奸当道、穷兵黩武等阴暗面以及安史乱军危害国家的罪行均加以批判;强烈抒发了雄心壮志遭受压抑的痛苦和愤怒心情,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独立自由人格的向往;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诗风豪放,想象奇伟,情感炽热,语言真率自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风亦豪迈俊爽。今存诗约千首,文约七十篇。

  【赏析】

  这篇文章是作者谒见荆州大督都府长史韩朝宗的自荐书。大约写于盛唐开元二十二年 (734)。李白胸怀大志, 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和事业追求, 在他的 《赠新平少年》一诗中写道:“何时腾风云, 搏击申所能”。他自比腾空搏击的大鹏, 可见其志向的鸿大。而李白的性格又是十分高傲不羁的, 所以他不愿走一般士大夫阶级所追求奉行的科举取仕的道路, 而是采取了豪游天下, 四出游说的方式。为了能迅速达到他自己的理想境界,李白先后拜访了许多达官显贵, 这篇《与韩荆州书》就是作者写给韩朝宗的求见信。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在自荐。文章开宗明义, 极力赞扬韩朝宗谦恭待士的作风。李白极为巧妙地借用他人之口来赞誉韩荆州, 引用众多谈士的议论说, 现在天下的人宁愿结识韩荆州, 而甘愿放弃被封为万户侯,从而反映出一般士人对韩朝宗极为敬仰倾慕的心情。同时作者在这里用了“握发”、“吐哺”的典故来表现韩荆州礼贤敬士的优秀品质, 以致海内优秀人物争先归附。典故出自 《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武王之弟周公因辅佐年幼的成王不能脱身, 就派他的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到鲁国去执政。临行前周公告诫伯禽要礼贤下士, 不可怠慢了来访的客人。并说他自己有时为了接见来访的客人, 不得不在一次冼头时而要三次握住散开的头发去会客,吃一顿饭经常三次吐出嘴里的食物, 终断正常进食去接待来访的客人。即使如此, 还唯恐怠慢了天下的有识之士。周公告诫伯禽到了鲁国千万要谨慎谦虚, 不可妄自尊大。只有这样才能笼络住天下的杰出人物, 使他们归附于你, 从而治理好国家。李白驱策这个典故, 将韩荆州高高地抬举到与周公相媲美的地位, 随后笔锋一转, 又用了“毛遂自荐”的典故来说明自己是有很高才智的人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 赵孝成王九年, 秦国围赵都邯郸。平原君要从三千食客中选二十人同往楚求救兵。选中十九人, 只缺一人, 门人毛遂自荐前往, 在与楚庄王谈判中果然智勇双全, 为赵楚联合立了大功。作者引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作者自己决非是那些无能小辈,而是象毛遂一样具有超群的才智,只要遇到机会,一定能脱颖而出的。作者借用典故巧妙地将韩朝宗高举,说他的美德和周公和平原君一样,而把自己比喻成颖脱而出的毛遂,从而说明,韩荆州你只要有周公和平原君的气魄、胸怀,给我以发挥才能的机会,我就会象毛遂一样创出奇功大业的。

  紧承上文,作者用自谦的语言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在介绍自己的学业,爱好以及自己的才能、抱负、交往时言辞不俗,“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表现自己绝非等闲人物。

  接着,作者又称赞韩公功业神明,恭维他是:“制作侔神明 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称赞他胸怀宽广,必能礼贤下士。这里作者再次宣传自己有超人的奇才,说他文若泉涌,才思敏捷, 日书万言,倚马可待。并再一次吹捧韩朝宗是“文曲星”,并进一步吁请韩荆州,何必珍惜你阶前的尺盈之地,不给我驰骋才华,扬眉吐气,施展凌云抱负的机会呢?这里,表现了李白的以才自负,即使是恳请他人赐恩施惠,也决不卑词乞怜,仍然是豪气逼人,表现出不卑不亢的崇高气节。

  随后,作者再次引借古人荐贤善用的故事,与韩朝宗相比较。举出东汉末年王允作豫州刺使先聘用了荀爽,后荐举孔融。西晋时山涛任冀州刺史,选拔人才三十多人,这些人因山涛的荐拔,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后来有的做了侍中或尚书等高官要职。而韩荆州也屡荐贤能,如严武,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他们或因才能出众,或廉洁得到韩朝宗的赏识,推荐做了官, 他们都能知恩图报,感恩戴德。这正是天下士人独归于君的原因。作者在这里今古并提主要目的在于说今,借此也表明自已是不会忘记韩荆州的拔识之恩。作者运用“暗引借代”的手法,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殷切又不失平交公卿、啸傲王侯的豪迈本色。

  最后,作者表明自己并非圣贤,也有不足之处。自己在谋划计策方面是不敢夸耀自己的。作者又阐明自己撰写诗文已积累了不少卷轴,这些小才能怕得不到你的赞赏,如要阅读我的文章,请派人打扫空房,取纸笔来抄写。这里的几句话又表现出作者骨气棱棱,不肯低眉折腰于权贵的高傲性格。虽是以文章来进谒、自荐却没有自卑、乞求的情态。文章的结尾,作者再次援引历史故事,把自己的文章作品比喻成“青萍”宝剑和“结绿”宝石,也把韩朝宗比喻成识剑的薛烛和识玉的卞和,用以说明作者的文章能在韩荆州这样德高望重、有鉴赏才能人的手中,定可得到正确的评价。

  这封自荐信气势雄深,文笔奔放豪逸,希望韩荆州以礼待己,以文试己,荐以大用,文章写得顿挫跌宕,起伏照应,由古及今,以古人比喻韩朝宗达三、四次之多,渐次道来,而意在言外,发人深思。通篇都表现出作者的怀才自负, 但言语谦恭又没有丝毫低三下四, 寒酸乞怜的丑态。文章中言语极为生动, 一些佳句流传至今, 如“龙蟠凤逸”、“颖脱而出”、“扬眉吐气”等等。典故使用恰当而得体, 起到了激发韩朝宗的作用。

  李白是唐代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但他这篇文章却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这也是应引起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