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中秋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余光中 中秋

管理员

摘要:

余光中 中秋  中秋佳节,在欢度这个节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赏析一下余光中的《中秋》。  前言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被誉为“中国当代的李白”。一直令我为之景仰。大学时代,我就是一个余诗迷。当时,余先生的诗歌只是散见于大陆的一些报刊杂志上,……

余光中 中秋

  中秋佳节,在欢度这个节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赏析一下余光中的《中秋》。

  前言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被誉为“中国当代的李白”。一直令我为之景仰。大学时代,我就是一个余诗迷。当时,余先生的诗歌只是散见于大陆的一些报刊杂志上,大陆尚未发行其诗集。于是,我们和班上一些同学,诸如龚兄鹏飞,陈兄邵明,陈兄伟民等人,把余诗一首一首地抄在笔记本上。至今,我的笔记本仍然保存着。今就余光中先生一些名作,与诸位朋友共赏。——二0一0年九月二十三日(阴历八月十六日晚)

  中秋

  ——姮娥操刀之二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

  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

  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

  要一刀挥成了残月 ?

  刀锋过处,落在我们两旁

  中间是南海千年的风浪

  寂寞是我的白昼惊短

  悠悠是苦你的夜长

  去年是圆月的光辉一床

  共看婵娟今夕在两岸

  料我像昼会渐渐地消瘦

  你像夜会渐渐丰满

  从此夜长,梦恐怕会加多

  单枕是梦的起站和终站

  该你凌波而翩翩东来呢

  或是我乘风去西南

  一轮神光开万户的私镜

  姮娥是一切情人的投影

  且将你的,用海云遮住

  让我夜深后来翻寻

  附记:今年九月十三日,秋分巧与中秋相合。这样的巧合,上次是一九四三年,那时我还是个小孩,浑沌未开,更不知道未来的太太在何方。中秋为家人团圆之夕,秋分为阴阳一割之日,乃兼而有之,真成美丽的矛盾了。

  一九八0年十月十九日记于厦门街

  余光中先生从小饱经风霜。抗战爆发后,他曾跟随母亲从南京逃到四川。四川的生活和风物,在余光中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抗战胜利之后,母子俩又重返南京,他就读于金陵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外文系。不料,好景不长。内战的烽火又起。随着国民党的节节败退,蒋xx最后在夜色掩护下,乘坐军舰从长江口仓皇逃往台湾。听说,蒋大总统在大海上,对着他的孙子和部下们,凄然地吟诵着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音——《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离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而作为蒋大总统治下的臣民,余光中也陪着母亲匆匆逃往台湾。从此,大陆可望而不可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大陆的思念之情也与日俱增。于是,在他的诗歌中总是蕴涵着一种纠缠不清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这在他的《乡愁》、《乡愁四韵》,《民歌》和《白玉苦瓜》等名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屈原诗云:月明千里兮伤人心。余光中作为屈原的崇拜者(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作过精彩的演讲——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者,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月亮等古典意象。自古以来,月亮寄托着人们的情思,寄托人们着对亲人对故土的一片浓浓的思念之情。它成了一种文化的积淀。在《中秋》一诗中,诗人有意将月里的嫦娥,称之曰姮娥。这是古人对月亮的一种称呼。诗中抒写了诗人的故土之思故国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