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杜甫阅读及鉴赏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杜甫 月夜 鉴赏 阅读

管理员

摘要:

月夜杜甫阅读及鉴赏  篇一:月夜杜甫阅读答案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  【诗文解释】  今天夜里鄜洲的月亮,在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看见。远远想起家中可怜的小儿女们,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妻子站久了,雾气一定润湿了她的头发,清冷的月光照在手臂一定会觉……

月夜杜甫阅读及鉴赏

  篇一:月夜杜甫阅读答案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

  【诗文解释】

  今天夜里鄜洲的月亮,在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看见。远远想起家中可怜的小儿女们,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妻子站久了,雾气一定润湿了她的头发,清冷的月光照在手臂一定会觉得寒冷。什么时候才能一同倚着轻薄透明的帷幔,月光一同照着我们两个人,把泪痕拭干。

  【词语解释】

  闺中:内室,这里指妾。

  解:懂得。

  清辉:月光。

  双照:互相照见。

  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怜:爱。未解:尚不懂得。

  3.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得寒凉。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4.虚幌:透明的窗帷。双照:与上面的 独看 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诗文赏析】

  公元七五五年,安禄山勾结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第二年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唐玄宗仓皇逃到了四川。七月唐肃宗李亨即位,杜甫在投奔唐肃宗路上被叛军抓住,因为官小,看他破衣啰唆,就把他撵出了军营。回到住处以后,看到城中破堪的样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强烈地思念妻儿,写下了这首名作。

  诗人望月想念家中的妻子,充满了深情也满怀忧虑与辛酸。这无尽的思念与盼望能双照泪干的愿望正揭示了离乱带给人们的痛苦。这首诗描写形象,情深意切。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笔,一入手应该写 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 。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然动容,神驰千里,直写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 独看 呢?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 忆长安 ,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 忆长安 啊!用小儿女的 不解忆 反衬妻子的 忆 ,突出了那个 独 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 怜 字, 忆 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 今夜 、 独看 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 今夜 的 独看 ,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 同看 和未来的 同看 。未来的 同看 ,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 同看 ,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 同看 鄜州月而共 忆长安 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 同看 鄜州之月而共 忆长安 ,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 独看 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 ,那 忆 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 忆 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 ,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 独看 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 , 遥怜 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 怜 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可是,杜甫又怎能不念呢?!从小孩的 不念 更能体现出大人的 念 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 忆长安 。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双照 而泪痕始干,则 独看 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 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 ;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 独看 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 双照 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 独看 、 双照 为一诗之眼。 独看 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 独看 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 ,而自己的 独看 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 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 今夜 的 独看 ,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 虚幌 (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 何时 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 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 何时 的未来。

  篇二:月夜杜甫阅读答案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首联为什么写“独看”?从谁的角度来写?表达了什么感情?

  (2)试对颈联中“湿”字和“寒”字作鉴赏。

  (1)诗人远离家门,所以只留妻子在家中独自望月,思念自己。从妻子的角度来写。诗人月夜想象家中妻子望月思念自己,表达了夫妻的相互思念之情。

  (2)“湿”和“寒”字写出了妻子望月时间之久,感情至深,哀婉至切。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