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反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鹬蚌相争 反思

管理员

摘要:

《鹬蚌相争》反思【精华】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鹬蚌相争》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鹬蚌相争》反思 篇1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

《鹬蚌相争》反思【精华】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鹬蚌相争》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鹬蚌相争》反思 篇1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的道理。面对信息不断膨胀的今天,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单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此,我在教《鹬蚌相争 》这则寓言时,抓住寓言的特点及要求,注重了让学生初步掌握寓言故事的学习方法,以便为今后独立学习寓言打下基础。

  课文不长,孩子们读起来困难不大。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真正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让他们读完后兴味索然,机械谈寓意。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改变了以往学习寓言“读故事____谈寓意 ____联系生活举实例”的教学模式,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表演、个性体验、联系生活,角色转换等多种学习方式,将故事与历史事件巧妙结合,于小故事中自然体会出大道理。

  实践证明,这节课新颖的'设计,不同方式的学习,给了学生不同的感受。每一环节,让学生充当主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同时,也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与能力,体验了过程与方法,激发了兴趣,升华了情感,懂得了道理。

  但是,我自己感到教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还要在实践中多向他人学习。

  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对一些精彩的句子,教师的点评还不到位。(这也正是我在不断学习的地方)

  2、在教学第二部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可以在检查完学生词语朗读情况后,安排学生观看动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精读课文故事时,更加细腻地体会到鹬蚌相争的激烈,感受它们内心互不相让的强烈心态;理解故事后,争斗情节的表演,一个啄住不放,一个夹住不放演示也能更加精彩。而把这个情节放在最后观看,也出于我的不大胆,总担心安排的教学环节多,学生理解不到位拖时间,所以就做了这样的处理。今后,我可以自己决定的是多向周围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每一次课堂上灵活处理课堂变化的教学机智。课前再多钻研一点,尽量多去设想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获得课堂上的更多自然。

  《鹬蚌相争》反思 篇2

  《鹬蚌相争》是一篇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

  在备课时我回忆起了孙老师执教的《学弈》一课,也是一篇文言文,教学效果很好,我也进行了尝试。

  文言文语言简练,有着特殊的魅力。因此应该加强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美。本节课我也大量地安排了读的环节,比如:理解之前的听教师范读、领读,指导学生断句停顿,读出语气,学生练读,读流畅。表面看来学生会读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出了一点“古味”,但仔细再学生的读中缺少点什么,那就是语气。学生朗读的语气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感悟,在正式讲课后我让学生理解了意思之后再指导读,那么读的语气就鲜活多了。

  所以要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尤其注意不要把对读的感悟强加给学生,应培养学生自悟自读的能力,这样学生读的能力才会提高。同时我也发现了音乐是充满感染力的,音乐能使使同学们投入到文章中去读得有声有色。

  《鹬蚌相争》反思 篇3

  《鹬蚌相争》这篇寓言文字简约,通俗易懂,故事虽然短小,但情节完整,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为推进故事的展开,设置了鹬与蚌的对话。

  本篇寓言最精彩的.部分是“争”,为了深入理解“鹬”与“蚌”是怎么争的,我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让学生练习角色朗读,如:怎么“威胁”的?“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是怎样的?在揭示寓意时依然是以读为主,怎样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体会“争”呢?我进行分组比赛,看谁“斗”得过谁?刚开始大家“斗志昂扬”,然后让同学们一直“斗”,从而让学生们理解了“鹬”与“蚌”斗到最后都筋疲力尽了。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故事补充画外音:渔翁捉住了鹬和蚌,兴冲冲地回去了。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老伴说:“。”听了渔翁的话,鹬垂头丧气地想:。蚌呢,瞟了鹬一眼,叹了口气说:。然后进行总结:不要做无谓的争论,不要做鹬蚌一样的傻瓜。紧接着提了一个问题:鹬蚌不争会怎么样呢?得出结论:争一时两败俱伤,退一步海阔天空。继续追问:怎样他们才不会争?聪明的你就劝劝这只傻鹬或傻蚌吧。最后让学生说说寓意,这时孩子对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意了解得更透彻。

  《鹬蚌相争》反思 篇4

  《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精炼短小,情节完整,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课文生动形象设置了鹬与蚌的对话,文末又说明了道理。

  故事通俗易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读懂课文问题不大,但在领悟寓意时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适当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即可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不要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最后导致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在学习这则寓言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的方法进行学习,即读文——明意——理解词句——再读文——领会寓意。一节课下来,我按部就班,依照教学规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了“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喜笑颜开”、“没费一点住力气”、“一齐捉住”等词。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说故事的寓意,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同学基本上能说出本文的寓意,但有些同学说得不全面,有的`同学不能用总结性的语言来描述。我正准备总结时,一个学生突然问:“老师,不对,鹬的嘴巴都让蚌给夹住了,怎么能说话呢?”此问题一提出,班里像炸开的锅,很多同学也纷纷说:对,它们两个都不能说话了,因为它们的嘴巴互相夹着。经同学们这么一说,我想也对。这是我课前完全没有想到的,这问题应该怎样回答?我迅即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说:“这个故事是人家编出来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你们有谁能听见鹬和蚌在说话?别说它们嘴夹住了,就算它们嘴没被夹着,说起话来你们也听不见”“人们是看到它们互相夹住而想象到它们当时可能发生的争论”“就算它们当时说不出,可它们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要不它们怎么死夹住不放?”……看到同学们这么有见解的回答,我非常高兴,立即对同学们的回答作了肯定和表扬……

  这节课虽然顺利结束了,但我心里总不平静,因为今天不但是我给同学们上一课,也是同学们给我上了一课。

  《鹬蚌相争》反思 篇5

  一、设想与设计

  新一轮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能力是一种交际能力,语文学科是涉及听、说、读、写的一门应用科学,讲究的是方法的掌握。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从语文教学实践看,教师任务在于凭借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把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人类智力活动的方式方法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素质。教师只要指点得法,“人脑就能把它的创造才能发展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布鲁纳)。

  而如今好多学生的学与用是完全脱离开的,他们学了却不知如何去用,也就是说他们所学的知识很少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过不了多久,一些学生就将这些知识淡忘。还有一些同学虽然将所学的内容熟记于心,至于如何去运用,可能要在他们成年之后。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在教完《塞翁失马》这篇课文后,我只记住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至于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哲学道理,我一直懵懵懂懂。直至踏上了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才知“塞翁失马”的故事常常在生活中发生。然后引起了我对这个道理更深的思考: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白天和黑夜,它们围绕着它不停息地运转。但是人类,由于他的目光短浅,记忆力弱,只能看到事件彼此分散的环节,分割的部分,暂时的结果,突发的因素部分。因此我们要从连续性而不是从静止状态上去看待各种事物。

  我们常将“哲学”看得既深奥又繁复,认为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懂的,殊不知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有一位国外的教育专家在回答“国外的学生从几岁开始学哲学?”时说:“可能在妈妈的肚子里!”我简直匪夷所思,这怎么可能?但细细想来可见哲学教育在国外是深入人心的。它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其实这些简短的语言中藏着深深的哲理。《鹬蚌相争》的故事家喻户晓,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在我还没有结束这课时同学们就已经得出了。他们还归纳为:双方相争,获得利益的往往是第三者。其实学完了一则寓言故事,学生能总结出道理,并将这个道理熟记于心就可以顺利地结束教学了。这时我想:我的学生会不会也像我当初学《塞翁失马》一样,许多年后才会有所悟,甚至只记得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么句话,而根本不知如何去体会这句话中深刻的道理。当他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事,他会不会想到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呢?他又会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方案实施及效果

  方案(1)

  当学生得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后,我问学生:“如果你是鹬、蚌或者渔翁的话,你希望自己是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渔翁”。这个回答是我意料之中的。于是我又问:“如果你就是‘鹬’或者‘蚌’的话,你又会怎么样呢?”然后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小班的缘故,教室空间和学生人数有着很大的优势,我将讨论分两部分进行:

  (一)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

  效果:各小组都能得出统一观点:如果我是“鹬”或“蚌”的话,我肯定会放了对方。因为只有放了对方我才能逃命。

  为了让每个同学知道其他同学的想法我安排了第二次的讨论:

  (二)自由组合小组进行讨论:“当双方都放了对方后又会有什么问题呢?结果怎样呢?”学生还可以提出其它问题,然后共同解决。

  效果:由于自由组合,每个人又听到了许多新的见解。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几种不同的见解:

  1、当鹬和蚌都放了对方后,它们感到为时已晚了,虽然后悔莫及但还是成了渔翁的晚餐。

  2、渔翁把它们带回家后,蚌没有翅膀不会飞成了渔翁的晚餐,而鹬因为蚌放了它,展开翅膀飞走了。

  3、当它们放了对方后,乘渔翁不注意,齐心协力、互相帮助逃走了。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这些语言组成文字写下来,旨在让他们对本文有更深的理解。第二天我就将学生的文章浏览了一番。他们未能摆脱原先思维定势,基本围绕这三种结果写出了文章。以下就列举三位同学的文章。

  渔翁兴高采烈地提着鹬和蚌回到家,他看见它们都已松开了嘴,就对它们说:“你们现在才醒悟,为时已完了。哈哈哈……”它们听到渔翁的“霍霍”磨刀声,后悔极了,异口同声地说:“都怪我,早松口的话,就不会便宜了那个老渔翁。”

  ——李韵龙

  鹬和蚌彼此相持不下,老渔翁将它们关在矮棚里。它们知道再这样下去的话谁也逃不了,蚌松开了嘴,对鹬说:“你走吧!告诉我的孩子,以后不要再干这样的傻事了。”鹬乘渔翁不注意张开翅膀飞走了。

  ——刘宇琪

  蚌哀求着:“你放了我吧,外面在磨刀呢!”鹬松开了嘴,喃喃地说:“我们怎么办呢?”蚌说:“如今我们只有互相帮助才能逃生!”门突然打开了,老渔翁持刀走了进来,在这千钧一发的紧张时刻,鹬昂起头,长嘴巴对准渔翁啄去。渔翁大吃一惊,紧闭双眼,手忙脚乱,刀也掉了。等他定一定神,睁大眼睛看时,鹬早已飞远了,蚌也挂在鹬的脚上一块儿飞走了。

  ——黄子茵

  效果

  学生们都懂得了,当鹬、蚌相争的时候,它们并不是只有死路一条。只要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并且互相帮助,就能化险为夷。

  三、问题的思考

  学习不可能一次就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因而到了一个阶段后需要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予以总结、提高。以后又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在提高了的基础上再总结,再提高。学习是一种不断地思索,而且渐进的过程。可以由清晰——模糊——清晰。只有这样反复地思考,学生才能真正地从中受益,领会学习的真谛。本篇课文的学习就到此为止的话,学生可能对这则寓言有深一层次的理解,但如果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他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将它内化,指导我们的行为呢?

  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深刻,深藏智慧、富有哲理,我想:只要指导方法得当,通过学习一定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一个层次。这种思考是可以无限制延伸的,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能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其它问题。

  四、进一步的设想和设计

  综上所述,同时我也想到自己的学习经历,有许多知识是得益于课外的。我决定将此次学习向课外延伸。我将他们分成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有好、中、差生各2名。选一名组长,由组长进行安排分工,筛选材料。),上网浏览或查看书籍、报纸寻找与这则寓言有联系的内容。

  方案(二)

  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的,他们找来了许多非常好的小文章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想。有一组的学生读了一则新闻,谈了感想,我的印象颇深,现摘录如下:

  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结果谁也无法逃生。而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20多个矿工全部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接着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正因为后一位煤矿队长先想到了别人,救了矿工们,其实也救了自己。而先前的矿工们谁也不肯让谁,结果把洞口给堵死了,就像鹬和蚌一样,自断生路。”

  ——组长吉东明

  效果

  虽然孩子回答的语言还停留在表面、不够精炼,但能找出这样的材料,而且能针对材料的`内容发表见解实属不易。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显而易见,学习后再不断地思考对每一个人都是何等的重要。

  五、问题的再思考

  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非画地为牢地限定几个模式,然后硬往千差万别的学生身上套。从小吉同学的发言来看,他已能将学到的知识经过更深一层次的思考来分析问题。但是不是大部分同学都能像他一样呢?事实告诉我还有一些同学可能只是旁听生。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让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地思考,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方案(三)

  主旨:我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再思考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实施:

  1、小班化为师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条件,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优势群体编排在第一组,弱势群体编排在第二组。)然后围成一圈,团团围坐起来。(这样学生在发言的时候可以面对每一个人,使大家能听清他的发言)

  2、我将同学们找来的又一篇短文发给大家,短文的内容是:

  死路与活路

  一天,我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我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也跑不了。”

  3、我请学生们看完短文后围绕这篇短文进行讨论。由于我将学生分层排列,所以就避免了发言都由好学生唱主角。

  效果(一)第一组的同学很快地切入了主题提出:这些螃蟹只要放了对方自己也获救了。有的同学还谈到了螃蟹的想法:我没有逃出去,谁也甭想出去,要死大家一起死。有的同学接下去谈道:“它这样的想法恰恰是害了自己,原先还能逃出去,现在只有死路一条。事情的结果与它的想法有很大的关系。”第一组的同学发言积极,还谈到了如果我是螃蟹的话,我会怎么做。

  效果(二)第二组的同学由于摆脱了好同学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使他们不得不动脑筋主动思考。有的提出:这个故事与矿工的故事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有的说:“它们只有放了对方才能逃出去。”有的说:“如果我是螃蟹的话,我就像矿工队长那样,先让它们有秩序地逃走,我也可以逃走了。”在组内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发言质量也越来越高。

  效果(三)经过了讨论——思考——讨论我将他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给别人活路,最终将会自短生路;你给别人机会,其实也等于给自己机会。

  我觉得学生潜意识已经对这个道理有所领悟,特别是第一组的同学,几乎已经说出这个道理,而他们欠缺的是人生经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今后碰到类似的情况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不会束手无策,甚至会用今天学到的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六、反思与讨论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学生们虽然在这次学习中获益匪浅,但是这样的教学需要大量的空间、时间。有时教学者会因组织不当而导致课堂纪律有所松散。学生家长会认为孩子的学习时间是宝贵的没有必要将时间花在寻找资料上。而我们每个人都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这样教学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吗?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教学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柏拉图早就指出,社会需要分工,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的人能够做最适合他的工作。

  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我们不应该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应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去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鹬蚌相争》反思 篇6

  看完《鹬蚌相争》这一课的实录后,我深深地陷入了矛盾和沉思中……

  老师如是说:

  师: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谁赢了?

  生:他们都被捉

  师:两败俱伤。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他们怎样做才不会被渔翁捉走?

  生:蚌先松开。

  生:鹬或蚌互相让一下就可以不被渔人得利了。

  师:为什么?

  生:退一步海阔天空。

  师:嗯,你懂得真多啊,他们两个应该互相让一让。

  生:它们两个应该让步。

  (感谢刘老师的实录,让我对这则寓言有了新的思考方向!)

  “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他们怎样做才不会被渔翁捉走?”

  怎样才能让鹬蚌两者都能全身而退?是蚌先将自己肥嫩的肉送到鹬的嘴边,还是鹬放弃食肉的本性……如果你是那枚钳住鹬的蚌,你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成全这位威胁你生命的侵略者吗?而这样的.情况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所能涵盖完的吗?如果在自己生命正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还是让我们无条件的“退”,这能说是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呢?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法则,优胜劣汰是社会的竞争机制,我们该怎样教孩子们在这复杂的社会中立足呢?如果还单单是抱住那更古不变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能成吗?我们现在是可以将残酷的现实阻挡在孩子们的世界之外。但我们能帮他挡多少次,我们能帮他挡多久?那苍白无力的“退让”是我们要教孩子的全部吗?

  这个社会中没有人是永远的强者,反之,也没有人是永远的弱者。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自己,保护别人。社会不需要不分场合,只知退让的“懦夫”;社会需要的是铁骨铮铮、见义勇为的“真英雄”!正如刘欢歌中所唱“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鹬蚌相争》反思 篇7

  《鹬蚌相争》是苏教版第五册的内容,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鹬和蚌互相争执、谁也不让谁,最后让渔翁得利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不然反而会让第三方获利。文章非常短小,但寓意无穷。

  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鹬和蚌的对话,把对话读通了,读顺了,读得有感情了,文章自然就理解了。例如,学生不理解“威胁”一词,我就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体会语气中“恶狠狠”的意味。学生不理解“得意洋洋”一词时,我让学生比赛谁读得得意,几位同学一比,“得意洋洋”中骄傲的意味就出来了。把鹬蚌的对话读好了,这些不易理解的词语自然迎刃而解。接着,我请了学生分角色朗读,一遍不够,两遍不够,学生的声音越来越响,就能明白当时“谁也不让谁”的紧张气氛了。然后我继续让学生读,直到读了五六遍,学生的声音都快嘶哑了,再也读不响的时候,就更能理解“筋疲力尽”这个词语的'含义了。

  对于中低年级来说,单纯说教式的词语解释并不能让他们很好地吸收消化,也会逐渐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反,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有趣的游戏化的朗读中体会词语的含义,是更适合中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

  《鹬蚌相争》反思 篇8

  教学这两则寓言故事中,学生针对插图与课文内容提了一些问题,想想还真有些道理。

  如《揠苗助长》这课,学生对着插图提出质疑:“既然文中写老农干的是筋疲力尽,那为何图中真在拔苗的他连一滴汗也看不到呢?不太符合常理呀!”针对课文内容,学生问:“既然是老农,应该是很有这方面的经验才是,怎么连这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呢?是不是改成刚刚学种田的年轻人比较恰当呢?”

  如《鹬蚌相争》这课,学生也对插图存在质疑:“鹬蚌身旁不是有一块大石头吗?鹬为什么不把蚌甩向石头,让它破碎,不是可以美食一顿,又不至于被抓吗?”针对内容,问:“既然双方的嘴都被夹住,又怎么能说话呢?”

  看对这么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特别欣慰。虽然上面的.问题都可以找到理由让他们明白,但这些问题还是有一定的思考价值的。希望自己教出的孩子能有自己的思想,有个性,这样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鹬蚌相争》反思 篇9

  鹬蚌相争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文章虽然语言精练,篇幅短小,但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由于文言文语言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而故事也离孩子的生活比较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究文本就是我这节课面临的最大挑战。

  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首先,机智幽默的课堂评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的表现,对于学生的发言能及时予以准确、风趣的评价。如当学生说:“我想把它们(鹬和蚌)送到动物园去。”我打趣道:“真是一位善良的渔夫!我看你应该改行去做动物保护者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评价及时到位,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读写结合,让寓意在对话中自然呈现。感悟寓言的`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常的做法是在学生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说一说自己懂得了什么。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落入俗套,而是设计了一个练笔的环节:在被渔人带回家的路上,鹬和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那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带着自己的想象把它写下来。有学生写道:“非常后悔,它对蚌说:要是‘我们都能互相让一下,就不会被渔人捉住了……’”然后,我又引导学生:“作为一名旁观者,你有对它们又有什么忠告呢?”学生说道:“做人应该懂得谦让。”这样,寓言的寓意已经是不言自明了。

  其三,沉着应对课堂突发事件。在板书“渔翁得利”一词时,由于疏忽误写为“渔翁得力”。学生特别善于发现老师的失误,很快就有学生发现并指出来。开始我也感到非常尴尬,连忙纠正自己的笔误。就在纠正错别字的时候,我让自己迅速冷静下来,并找到了“化险为夷”的办法:“同学们,其实两个“dé lì”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如果说一个人干事很得力我们用第一个,如果要表示得到利益就应该用第二个。”这样的处理,使得这个小失误变成了即兴的同音词辨析,体现了一定的教学机智。

  总之,本节课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各项教学目标。

  《鹬蚌相争》反思 篇10

  这是一则寓言,需要学生掌握文中文言实词的含义,准确理解寓言的寓意。

  (一)复习导入:提问有关〈〈矛与盾〉〉背诵内容。

  (二)朗读:教师范读,再由学生朗读。

  (三)文品分析:先讲重点字词的意思,联系全文,再由学生翻译一遍,最后分析这则寓言的启示。

  在课堂上,当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到“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时,我们班的唐明明提出了一个问题,“鹬啄住了蚌的肉,蚌又夹住了鹬的嘴,为什么鹬和蚌还会说话,蚌一说话,鹬就可以把嘴伸回来?”我解释说:“我们虽然把‘曰’翻译成‘说’,但可以理解为‘想’,蚌鹬所想的话就变成了说的话”。又接着讲:“我们今天学习寓言重点不在于个别字词的'理解,而在于寓言所体现出的寓意”。

  这是我刚刚讲过的一堂课,很有体会,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但是,遇到这种情况时,要肯定学生的思考,然后再转移学习的重点上来,这节课很生动,很有价值。

  随想:作为一名教师要经常思考,因为教学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尽职尽责的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鹬蚌相争》反思 篇11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通过说话训练引入课文。然后围绕“为什么争?”“争什么?”“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展开教学。课堂上,我希望自己既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带着学生抠词析句,品味感悟;又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使学生明白了寓言所包含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把握整则寓言的内容。然后,在学生整体阅读把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其中,我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来关注句中的关键词。帮助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来体会句子,把握情感。

  读,永远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最主要的方式。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指名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又将体会读出来,品味文字。

  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接近角色,进而揭示道理。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在课中,我让学生表演了三次,每一次都适时地利用学生的表演引导他们通过点评去更深入地解读课文由相争到相持的过程。

  寓言带有讽刺和劝戒的性质,一般它们的创作都有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图,他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它所揭示的寓意与学生的认知不尽相同,这造成了他们的理解困难。我关注了这一点,及时地补充了《鹬蚌相争》的典故。让学生了解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一寓言故事承载的历史责任:阻止燕赵两国交兵,以免秦国得利。在这样的资料补充下,学生会对寓意有更深刻的认识。

  类似于寓言这样短小精悍的文章,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所以,我们可以不把整堂课的'时间都局限在这篇文章之中,可以从这篇寓言入手,然后以一篇带多篇,在课堂上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如,教师还可以再找几则其它的寓言故事,讲一讲。这也是对课文相关内容的外展,所以我认为学完本课可以带读《唇亡齿寒》、《螳螂捕蝉》等寓言,让学生对寓言这一体裁的特性更多的认识。

  《鹬蚌相争》反思 篇12

  在执教《鹬蚌相争》的第一次试课后,感觉自己在课题的引入及生字的书写指导这一环节过于琐碎了,用了二十几分钟的时间,下课后也感觉生字教学的时间分配过长,在课文题目引入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读着这样的题目,你能知道那个字最能突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由此擦亮课文“争”这个眼睛。顺势引导学生:围绕着“争”这个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学习寓言故事也要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学习,我们本节课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争”,课下经过学段组长学科组长的指导下做了修改,因为这篇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不是很分明,这样的设计不能直奔主题,显得很纠结就删去了。

  另外因为是从课外选的文章,所以将生字的教学改为了生字词的认读与积累,这样不仅夯实了语文实践,还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为讲故事做好准备。经过指导在第二次试课中,时间分配好了很多,能够比较合理的分配时间了,课堂预设内容也按时完成。

  但是这次试课后大家感觉还是寓言的味道不浓,怎样指导学生把故事讲有趣?这成为了新的突破点,我接纳了微娟的建议,将设计分为了:

  板块一:字词梳理。

  板块二:抓关键词,练习把故事讲清楚。

  板块三:想象情节,练习把故事讲有趣。

  字词梳理大概用了十分钟,剩余时间都用作讲故事上。引导学生说出要想把故事讲好,就好先读好。接下来是抓住关键词,把故事讲清楚。孩子们也能准确的找出关键词,只是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环节,我没有引导好,也是自己没有做好支架,导致出现了干启不发的情况。本想以“相持”一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出鹬和蚌在不同时间是如何的`争执不下,互不想让的,可是当我引导学生:看着这个词语,你的脑海里出现了鹬和蚌怎样相持的画面?学生出现了不知所云的空白,我赶紧补充道:早晨,当太阳升起时鹬和蚌——相持着,中午?学生没有按我的预设说下去,而是先说了早上,紧接着就说他们一天都这样相持着。我当时也很慌张就直接带过去了,其实这里可以继续引导,渔翁毫不费力的得到了鹬和蚌,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由此想象开去效果会好些,这里还可以借鉴俞校长的建议,引导学生想象一下看到鹬和蚌这样相持不下,河里的小鱼都看不下去了,冒出头来劝告他们说:这样学生的想象之门就很容易打开了。

  另外,突出寓言本体味道上还要加强,指导讲述的品质,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这几个方面还要下功夫学习。

  这一节课上下来,有收获也有遗憾,我将在今后得日常教学中常抓不懈,不断提升。

  《鹬蚌相争》反思 篇13

  《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故事,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故事虽然短小,但情节完整,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为推进故事的展开,课文设置了鹬与蚌的.对话,既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又直白地说明了道理。为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领悟寓意,懂得不要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最后导致两败俱伤,渔翁得利。

  在学习这则寓言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揠苗助长》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故事大意,之后,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和感悟寓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鹬和蚌的对话,抓住“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词语想象鹬和蚌的申请,从而对“互不相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渔翁所得之易,抓住“喜笑颜开”、“没费一点力气”、“一齐捉住”等词语指导朗读,收效更加明显。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鹬和蚌傻不傻?傻在那里?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他们不仅能帮助鹬和蚌出主意,而且找到了原因所在,真正内化了寓意。

  《鹬蚌相争》反思 篇14

  我在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教学过程流畅,知识过渡自然;课堂气氛活跃。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用故事导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将孩子们的目光、思绪吸引过来。使孩子对寓言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自主读识,掌握基础

  抓住高年级能够自主读识的特点,以自己的能力完成初读课文、掌握字词。这样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听写、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自主读识的效果。文章比较短学生对于字词和读通课文都掌握的非常好,

  三、立足文本,读中感悟

  积极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抓住了课文中重点词语突破了寓言的重难点,同时又挖掘和拓展了课文理解的内涵;也极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各尽所能,相互补充,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通过实际的讨论、协作,明白了说话做事要权衡得失,互相谦让的道理。理解了故事内容,鹬和蚌的想法后,通过个性化的朗读。

  (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鹬和蚌心态。

  (2)分角色朗读。两种朗读方法,让学生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让学生读一读,师生一起分享点点滴滴的感受,体会作者用字的巧妙性。读透了课文,悟出了道理,最终使教学资源—师、生、文本在对话中得以开发利用。

  四、发挥特点,善于激趣

  利用了学生好动,表现欲望强烈的个性,让他们带动作读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五、课内外结合

  在整个教学中注意了课内外的结合,结尾引出课外书《战国策》的故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中的寓言。我告诉学生像我们今天学的“鹬蚌相争”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故事中又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并且向学生推荐课外也可以去读读更多的寓言故事,一堂语文课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把课堂知识引向课外,让孩子们在课外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充实自我。

  这堂课的每一环节,我都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让学生充当主角,注重培养学生自悟自读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同时,也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与能力,激发了兴趣,升华了情感,懂得了道理。但也存在着问题:评价语言不够丰富,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