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话汤圆的抒情散文 又是一年元宵节。 在这现代的都市里,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模糊了平时与传统节日的界线。碌碌的生活,倘若没有人刻意提醒,我们便常常会有“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之感叹。当你步入超市,各大速冻汤圆厂家铺天盖地的促销海报,以及促销员卖力的吆喝声……
元宵佳节话汤圆的抒情散文
又是一年元宵节。
在这现代的都市里,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模糊了平时与传统节日的界线。碌碌的生活,倘若没有人刻意提醒,我们便常常会有“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之感叹。当你步入超市,各大速冻汤圆厂家铺天盖地的促销海报,以及促销员卖力的吆喝声,你这才忽然意识到,原来是元宵节要到了!
这样的生活,传统的节日早已经没有了传统的样子,我们的孩子也仅仅是知道过元宵节就是吃汤圆,再找不到一丝节日的气氛和意义。偌大的一个城市,纵有社火,也是走街串巷的一阵子表演,你或许都还不知道那社火在哪儿表演的时候,人家就已经演完了。花灯会有,但在几十里外的某个景区!因此,这个节日的传统意义变得离我们也就愈发地遥远了!这节日也就变成了一家人吃几个平时也能吃到的速冻汤圆,看上一会儿央视的元宵晚会!就这样,原本一个极富美好寓意的佳节也就过去了,再加上城市这两年取消了大型烟花表演,这节也就过得更加的无味,想想让人觉得都觉无比的枯燥。
于是,我们也不得不像这许许多多的城市人一样,开始习惯去过一个个没有花灯,没有社火,没有烟花,没有游人如织的元宵节。煮上一包超市里买来的速冻汤圆,坐在沙发上看一会儿元宵晚会,在永恒的思乡情绪和偶尔出现的小品笑料里,将这样一个美好节日空度而去。
年前去超市置办年货时,不经意暼到副食调料区有糯米粉在售卖,一下子勾起了自己一段关于汤圆的遥远记忆。于是,一个今年元宵节要自己做元宵的念头便涌了上来。且不论是否能做得成,仅仅这样一个想法都是让人感觉十分美好的。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和想法在,只要自己愿意去尝试,也许今年我们就可以过上一个很有意义的元宵节。心动过了,我需要的就是一份未来可期的行动。不再犹豫什么,拿一包糯米粉在购物筐里,一个美丽的元宵节滚元宵计划就此诞生。
其实在买糯米粉时,对于能否做得成元宵,我心里并无十足的把握。毕竟,那滚元宵只是小时候见母亲做过,二十余年过去了,相关的细节记忆早已经变得依稀不清。如何制得成,只能靠那点儿残存的记忆和我这无与伦比的大厨式丰富想象力了。
说是元宵,其实在我的记忆和意识里,向来只把它叫作“汤圆”的,自认为汤圆和元宵本就是一回事,那“元宵”可能是文化人或是城里人的叫法儿,对于生于故乡小镇的人而言,没有元宵,只有汤圆!因为习惯里,我们从来都是把做元宵叫滚汤圆。不论是制作还是煮制,我们都称之为“滚汤圆”。但按照大家公认的说法,“汤圆”是南方人的叫法,系用糯米粉和成面饼包上馅料后揉成圆球的。而“元宵”则是将馅料过水后在装有糯米粉的笸箩里来回滚动,如此反复几遍,粘上米粉滚成圆球的。两者在口感和制作方法及正式名称上均不相同!纵使如此,我仍愿意按照小镇乡人的叫法儿,把滚元宵叫成滚汤圆,毕竟这写文字不是科研教学,何必究得那般认真呢。既是写过往回忆,还是恢复它的本来味道,这样我觉得也更贴近写它的意思本身!
提起汤圆,便不得不忆起一段儿时往事。这记忆里有我、汤圆面,和母亲做的汤圆。
我上初中时是十三岁,那年家里刚盖了房,量入为出的农村贫穷五口之家,因这盖房的巨额支出,日子便愈发拮据了。放寒假时,为了补贴家用,母亲找了队里一户专门磨制汤圆面的人家,让我去打零工。工作内容倒是简单,就是把他们从石头碾子磨盘上碾成粉的糯米倒进电动筛子里过筛。我的任务就是把碾出来的糯米粉倒进筛子,并将它们筛选好。那筛子是电动的,并带有一定的坡度,启动后会自己振动,将碾出的米粉倒在上面,它就能将细的筛下去,粗的慢慢自己滚到坡道下方的笸箩里。但事情并不如我们想象的这般简单,因为那筛子的网眼儿极细,碾糯米粉的糯米经过前一天的专门浸泡,即使经过晾干,碾出来的粉还是具有一定的湿度,所以碾出来的米粉过筛子时,会经常渍了那细细的筛子底。我所做的便是不停用小条帚刷扫那些粘在筛网上的糯米粉,还得及时把底下筛好的面灌装起来,又要把那些筛选出来的粗粒重新送回石碾盘。整个工作虽不重,但却繁琐,纵使有女主人协助一起干,同样也让你忙得没有休息的空当。毕竟那筛子是靠电动机在工作,机器不知疲倦,你却早已经累得腰酸背疼,一天工作下来,都感觉那腰已经不是自己的'。回去对母亲说腰疼时,母亲常会半天玩笑半是训斥地说我:小小孩子家,哪儿来的腰!
对于母亲这样的话语,我常常是气着顶她两句,并拉开衣服指着自己的后腰去回她:“这不是腰,这是啥?你们的腰有骨头有肉,难道我这腰就是铁打的?”。对于母亲的话生气归生气,但休息过一晚之后,工作还得继续,毕竟这个家庭已经相当拮据,明年开学还得交学费,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这学费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不为父母设法分担些,又能怎么样呢?
这磨糯米粉的工作基本上干到腊月的二十八、九便告一段落,因为马上就要过年!我们那里的风俗,初一到初五是什么行当都不干的,我这辛苦的童工生涯也就得以休养生息一阵子了。干到最后那天的傍晚,母亲过来和这磨坊的主人清算工钱,现在已经记不起那时一天是按多少钱算的了,只隐约地记得母亲将我干活所挣的钱直接兑换成了汤圆粉提回家,大概是有十斤上下的样子。并不是说人家不给工钱,而是母亲想用我打短工换来的这些汤圆粉,为家里今年的春节改善一下生活。
家里穷,孩子多,地里产出又少,父母的工资维持我们日常生计都捉襟见肘,街上卖的那些汤圆除了正月十五那天外,平时我们是想都不要想的。母亲知道几个孩子看见街上支着锅卖煮汤圆的会嘴馋,便想利用我打短工换来的这些糯米粉,自己在家制作汤圆,好让孩子们好好过下瘾。
曾记得父亲说过母亲家里的成份是地主,直到现在我仍想不通,一个地主家的女儿,是如何变得这般能干,又都什么都会做的。所以,对于母亲说要自己做汤圆,我心里便怀了满满的期待。
汤圆面有了,接下来要准备的就是馅料。这些自然也难不倒母亲,她让父亲焊来了长方形小铁框,这就成了砸制汤圆馅的工具。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将熟制的芝麻、花生捣碎,然后与白糖、面粉以适当比例加一丁点儿水拌好,然后放到那个方铁框里用东西砸瓷实。砸好后拿去铁框,将这馅料切成约两公分见方的小方块儿就行。这就是制汤圆所用的馅芯儿。
这汤圆馅也是汤圆的骨架。母亲将这方形馅料放在爪篱中,从水中过一下,然后倒入盛有糯米粉的笸箩内滚动,粘满米粉后,再将它放在爪篱里进行过水,之后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动。如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而滚成圆球形,便大功告成。汤圆也就完成了从小方馅到雪白圆团的华丽蜕变。
看着原本其貌不扬的馅料从母亲手中一点点变成大汤圆,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母亲的超凡技艺。在惊叹的同时,又迫切地想尝尝母亲所做的汤圆到底如何,是否也如从街上买来的一样甜糯可口。
母亲早已经看穿了我们的心思,未将那些制作汤圆所用的东西收拾停当,就已经给锅内添水放在灶上,给炉膛内加柴火烧水,准备给我们煮汤圆。灶房的灯因常年的烟熏早已经变得十分昏暗,反倒将灶内的火苗映衬得更加明亮。看着红红的火苗一下下窜动舔着锅底,我们的小心思已经随着锅内的水开始一点点翻滚起来。马上就可以吃上母亲亲手制作的汤圆了,我们再也不用眼巴巴地看着街头卖汤圆的那口大锅而暗流口水了。
水开了,母亲将刚做好的那些汤圆全部下锅,不时给灶里添点柴火,再间或用勺子推一下锅里的汤圆,以便它们受热均匀。待那些汤圆全部浮起,又在锅里翻滚煮制了一段时间,母亲捞出一个让父亲尝尝是否熟透和好吃。父亲小心咬开的同时,我们孩子的几双眼睛已经全部直直地盯在了父亲嘴上,唯恐他说出“还不熟,再滚滚!”的话语来,可见我们那种想快点吃到嘴里的迫切心情。好在父亲说了句:“云,熟了,还是咱自己做的好吃!”。母亲便迅速拿几只白瓷碗摆在案板上,将锅里的汤圆分盛进几个碗里。这次每人碗里都有八九个,而不是往年正月十五时的每人四个!
我们各自端了碗,放在平时吃饭的简陋小桌上,迫不及待地去尝碗中的白玉团,只咬一口,那香甜软糯的味道便充盁了整个口腔。大家再不用象以前那样小心翼翼地咬上一点点,生恐吃完了这一颗便再没有了,再想吃还得等到来年的正月十五。母亲看着一家人围在昏暗的灶房里开心地吃着她亲手为家人做的汤圆,一脸的开心,虽然她的脸上还沾着些许汤圆面!
在那个春节,早晨或是晚上,只要想吃,我们家都会煮汤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成了那个春节过年那些日子最具代表性的标准餐,让我们几个平时看见汤圆都眼巴巴的馋猫,彻底过了把吃汤圆的瘾。感觉那样的一个春节才象是真正的过年,套用一句电视上的广告词那就叫:有家,有爱,有汤圆!现在回想起来,内心深处依然满满的都是甜糯的味道。
有着这样的甜美记忆,我便也想用自己的双手,给家人和孩子一个不一样的元宵节。下午他们出去后,我便开始准备做汤圆的馅料。工具嘛,因陋就简,但馅料必须保证质好量足。我利用家中现有的工具和条件,折腾一个多小时倒也把馅料整了出来,虽不太瓷实,样子倒也过得去。
有了馅料,做汤圆就变得简单起来。吃过晚饭,儿子还在写作业,我便一个人在厨房捣鼓起来,依着记忆里母亲制作汤圆的方法,我竟第一次就成功完美地制出了属于自己的纯手工汤圆。那份喜悦之情自然是溢于言表。连忙叫妻和儿子过来观看,惊得小家伙儿直呼:“老爸,你太牛了!竟然自己会做汤圆!”。我又接连按照同样的方法给他们演示我是怎样制作的。妻对做饭这东西没兴趣,又跑出去看她的《父母爱情》去了,倒是儿子成了我的忠实粉丝,在旁边一丝不苟地看着我,怎样一步步地将不起眼的馅料变成雪白的大汤圆。正做着,糯米粉不够用了,我想着既然费一回事,就把制出来的馅料一次做完,估计超市这会儿应当还没有关门,就急穿了衣服去买汤圆粉。
可事与愿违,还未走到卖糯米粉的那个超市,远远的便看见店铺的灯黑着,尚不死心,又走近些,方才确认的确是关门打烊了,这才悻悻往家返。到了家里,看到我空手而归,儿子虽多少有些失望,却仍一脸兴奋地把我拉进厨房,指着袋子里的一个汤圆,说:“爸,这个是我按照你刚才的方法滚出来的汤圆!,看看,咋样?”听了他的话,再看看他做的那个汤圆,我那没买到糯米粉的失落心情,一下子被他的做汤圆举动给赶得没了踪影。
今天,我不仅用记忆和方法给家人做了手工汤圆,而且还让儿子学会了滚汤圆的方法,他也亲自私下进行了尝试。我想,这样一次做汤圆活动的本身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元宵节时,在家里只是吃吃汤圆看看电视晚会所带给他的快乐。相信若干年后,当他长大成人,有一天也成为父亲时,他也会记起今天跟着父亲学滚汤圆的这一刻!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一早,他有可能会吃到自己动手滚制的那枚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