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实录,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珑、剔、莱、瑶、宏、烬),会写14个生字(损、皇、珑、剔、杭、莱、瑶、宏、宋、……
《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实录,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珑、剔、莱、瑶、宏、烬),会写14个生字(损、皇、珑、剔、杭、莱、瑶、宏、宋、侵、统、销、瑰、烬);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课文选做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教学重点】
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制作相关课件;2、借助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圆明园的毁灭》;3、学生学会本课文的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板书:圆明园)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曾组织大家观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并要求大家借助网络资源或课外资料,了解我国历史上最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下面请大家交流自己学习所得。
2、(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课件简介圆明园
师: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次修缮,历时150多年。全园占地5 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
(板书:毁灭)
师:然而,“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却于1860年10月被万恶的英法联军一把化成了灰烬!(出示课件)
4、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通过看图片,听介绍,作交流,心中一定是百感交集,既有自豪感——为我国曾有的“万园之园”而自豪;又有一种悲愤感——对当年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而无比愤怒。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课文
1、(课件)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边听朗读边作记号)
2、指名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习字词情况。
4、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师:课文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你能说一说是哪一部分?
生:课文的第2—4自然段描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教师点拨: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1)概括的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2-4)详尽的介绍了圆明园当年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三段(5)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三、了解布局,感受宏伟
1、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烬。”
师: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下面我们就来领略她的建筑风格:
2、导读第2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2节;齐读第2节。
②重点理解:“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的是什么?
“月”是指圆明三圆(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星”是指那些那些小园。
③出示课件,了解圆明园的布局。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生字新词;2、指名轮读课文。
二、游览园林,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
师:在法国作者雨果的眼中,圆明园“恍若月宫的建筑”,她,真不愧为“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漫步于圆明园中,尽情游览观赏圆明园——这一“万园之园”吧!
2、导读课文第3自然段。
⑴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出一种无比自豪的情感。
⑵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和古人们一道游了宏伟壮丽的圆明园。那么,游览之后,圆明园中的哪些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请大家以小组学习方式,交流自己的游览后的体会吧!
议:A、文中重点介绍了哪些景观,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B、这一自然在介绍圆明园时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排比)
⑶集体交流。
生:亲爱的同学们,我穿过时空隧道,游览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村四野。”
真叫人流连忘返!
⑷师:老师真是好羡慕你这次难忘的游览经历,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你游览的快乐吧!
(出示课件)
(金碧辉煌的殿堂)
(热闹的“买卖街”)
⑸师:同学们,当你游览“金碧辉煌的殿堂”,观赏“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徜徉在“买卖街”,置身于恬静的“乡村四野”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置身于“乡村四野”,我仿佛来到了风光秀丽的田野山乡,看到了麦浪滚滚,听到了潺潺流水和小鸟的欢唱,闻到了稻花的清香……
生:游览金碧辉煌的殿堂、观赏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我仿佛来到了月宫一般,这可真是人间仙境啊!
生:漫步于热闹非凡的“买卖街”,我眼似乎浮现出一派市场繁荣兴旺的情景;耳边仿佛回响着悦耳动的吆喝之声……
⑹同学们,你们穿过了时空的隧道,游览了“万园之园”,印象可真深哪!那么,圆明园中还有哪些景观让你念念不忘?
生:还有圆明园中仿造的“海宁的安阑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那真是美不胜收!
师:那就让我们再现当年美丽的景观吧!(出示课件)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生:园中还有许多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生:“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⑺同学们,你能用一两句话交流你游览圆明园之后的感受吗?
重点朗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梦想的境界里。
⑻品读第4自然段,观赏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
①课件出示: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体会这一过渡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承上启下)
②交流:(师)同学们,你们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圆明园中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③学生自由交流。
④重点朗读:“上自……下至……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重温历史,牢记仇恨
1、出示课件(毁灭后的圆明园)
(出示课件)
(侵略者闯进园中放火)
(毁灭后的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额尔金借口清军虐待英军战俘,断然下令火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此次命令整个过程由戈登执行。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皇家宫苑立即化为废墟。随后额尔金和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又胁迫清朝政府订立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
四、重点品赏,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只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①男、女生轮: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神,就这样化 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只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重点理解:
文中连用两“不可估量”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弥补。
③师述:
如今,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恶,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五、课内积累,巩固新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式朗读、指名朗读;朗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2、背诵课文所指定的段落(三、四自然段)。
六、课外拓展,丰富知识
1、课后“选做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2、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是什么?和同学交流,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3、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走进园林,感受辉煌(热爱)
(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它的教学主要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他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并且能背诵课文。而通过朗读、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是这一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第一课时总体上就一个“读”字,让学生反复读通读顺文章,并且能在流利地读后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经过读这一个阶段,学生对于课文能做一个整体的感知,因此都有话可说。由于第一课时所打下的基础,到上第二课时时就方便多了。下一步就是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感受圆明园惜日的辉煌历史。在这一部分我主要是通过在朗读的基础上加上图文结合的方法来让学生了解、感悟。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发出由衷的赞叹时,我顺势引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同样的,也是运用朗读重点句子和出示图片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一国耻,同学们通过朗读和观看录象,对于圆明园的毁灭基本能产生较大的感触,并且对于侵略军的可耻行为纷纷表示愤怒。接着,我问道:“从当时的璀璨文化,到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课文插图上的几段残垣断壁。回首历史,让我们扼腕叹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点什么?”从中引导学生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他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最后,我提出要求:让我们回到刚才同学们都感受颇深的句子上,进行对比读,再一次的见证圆明园由辉煌到毁灭的转变。整一节课在学生的朗读声中结束。
通过这一次的教学,我明白到了“读”在语文课真正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上师生就是通过朗读来进行交流的,只要读通读顺,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感可想。这是最大的收获。今后我将继续在课堂上遵循“以读为本,以读导学”的新课堂理念。同时为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与热情,我还会尽力地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如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竞赛读、仿读、表演读等。其中评读是让学生对教师或同学的朗读内容作出评价,指出优点或不足之处。既评朗读的情感,又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自评或他评中找到朗读的感觉,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意识。在朗读技巧上,我还应该作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知道重音、停顿、快慢、高低在朗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