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绿色植保新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结合园林设计经验,分析了绿色植保新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设计、植物养护、苗木检疫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为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绿色植保技术,植物群落,生态环境 ……
园林设计中绿色植保新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结合园林设计经验,分析了绿色植保新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设计、植物养护、苗木检疫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为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绿色植保技术,植物群落,生态环境
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绿色园林建设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在确保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人们创建良好的生活与居住环境。在园林生态系统中,园林绿色植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确保设计过程中实现园林植物合理搭配,与此同时,还需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其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园林绿色植保新技术是以整个城市的生态体系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其在自然生态体系调控中园林设计的作用,实现植物与环境的协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创建良好环境[1]。
1园林设计中绿色植保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1.1选取符合具体园林环境的树种
因地制宜是园林设计中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以确保设计工作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区域特点相一致,合理选择树种,实现科学配置,有效防止树种之间的竞争现象,避免树种群落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适宜现象。此外,在合理配置树种的前提下,还可以依据区域自身特点,借鉴自身环境下树种的组成规律,保障设计过程中所选择物种优良的生态效益性。由此可见,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绿色植保新技术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因其能够最大化的贯彻与实施适地适树的基本设计原则,创造良好的绿化效果,并在同整体环境相一致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植物自身的抵抗性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对于降低成本,优化经济效益具有显著作用。
1.2确保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在现代化生态园林建设中,,实现稳定植物群落的构建能够为协调稳定的园林生态环境奠定基础,确保整体设计的平衡性,且还能够合理丰富生物种类。在植物群落生态化及多样化建设中,物种的多样性是其基础环节,能够充分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及整体抗韧性,进而创建稳定良好的群落生态环境,合理避免有害物种的侵害。
1.3合理选择乡土物种
在园林设计中,乡土物种体现了长久历史演进中对自然生态环境中适宜物种的长时间选拔或培养,充分有力的证明了何种外来物种同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相适应。极强的适应性是乡土物种的显著特点,此外,其还具有耐热、抗寒、抗污染等特点,但若长时间种植该物种又会影响到最终的生态效益,且一定程度上还会同病虫害等形成一种既共生又相互制约的生态环境群落。所以,在园林设计中明确合理选择乡土物种的重要性,能够对病虫害实现有效控制,但应用过程中需科学合理的确定种植范围与数量,同城市生态效益的获得相连接[2]。
1.4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相应的面积与规模是每一个植物群落所必备的特征,通常系统化的结构状态会以一定的种类层次所体现,在对树种群落的水平与垂直结构进行规范的同时,还能够为其植物的有效培育与合理生长创建良好环境,确保自然群落整体处于良好稳定的状态,且能够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为顶级自然群落结构的产生提供条件。绿色植保新技术在园林设计中进行应用时,其在自然群落环节主要包括乔木、灌木及其他多层次植物的选择,充分满足园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要求,多样化的植物种类决定了生物群种的多样性。
2园林设计中绿色植保新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树种栽植缺乏合理性
园林设计中绿色植保新技术应用中通常会忽略树种适应性问题,极易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极易发生病虫害等现象。此外,一些园林设计过程中因受到资金限制,导致树种选择多样性受限明显,导致树种单一,一旦发生病虫害现象时,会极大地波及到大部分树种,影响整体效益。
2.2绿色植保缺乏标准化
园林管理活动中,植保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实践活动中,由于工作人员相关环保知识明显欠缺,养护过程中一味使用大量农药,虽然消灭了物种天敌及害虫等,但极易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损耗,且一定程度上由于农药具有高毒性特点,对自然环境亦造成严重污染,同园林建设初衷相背离[3]。
2.3园林设计施工不规范
园林设计施工,需严格根据规范的计划方案实施,但是,现实施工中却存在明显欠缺的现象,这导致了树种栽植操作不标准、植物根系受到一定破坏等现象,并且在栽植之前并未对土壤进行科学处理,使得肥料施入存在明显不均匀及过足现象,直接影响到后期树种的生长状态,难以同正常的生长需求呈现一致状态,导致树种并未处于健康状态,一定程度上为病虫害的侵入建造温床。
3解决园林设计中绿色植保新技术存在问题的对策
3.1优化园林绿化实施设计
合理选择乡土物种与适宜树种是优化园林设计中绿色植保新技术应用的前提,实际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共生共存的生态特点及生物生态体系物种基因的多样化特征,对自然生态环境予以科学的模拟,为其良好复合层次植物群落的创建提供条件[4]。整体而言,植物群落是现代园林设计形式的基础呈现状态,而景观植物则是生态绿化的主体,故而,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绿色植保新技术时需将各种植物依据地域特色实现有机整体与统一。如图1所示为常规状态下园林绿化施工方案设计图,明确各部门职能划分,各司其职,优化整体设计及管理水平。
3.2对植物实施科学养护
在园林设计中,通过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完成树种种植后,需加大养护及管理力度,以为植物生长创建良好的生存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其生存质量,如加大施肥管理力度、依据树种特点进行养护、采取科学合理的修剪措施等,此外,还需加大病虫害防护力度等,从多方面实现植物科学管理与养护。
3.3合理优化园林绿化设计施工
整体而言,园林中植物的成活率与园林的最终绿化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在园林绿化施工规划设计中需充分应用当前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地形地貌,并且在施工规划设计中对其及特殊物种、生态特定群落等进行有效的保护,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合理性,避免病虫害的出现,并以此为基点合理优化园林植物绿化施工的科学合理性,系统而整体的秉承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与建设目标。
3.4加大检疫力度,实现科学管理
随着绿色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需求不断强化的现今社会,园林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使得苗木区域间流通、内外运调等成为常见现象,但其在一定情况下加大了外来苗木病虫害的传统风险,这就需在基本新技术应用及相关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加大检疫工作力度,从根本环节避免及控制病虫害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5]。此外,从根本上控制及消灭病虫害时,需明确现如今园林设计中严格的艺术性要求,并能够依据实际状况及时的处理掉病虫害部分,而且还需强化植物的生长管理,以确保其生命力顽强的前提下有效抵抗病虫害的影响。
4结语
园林绿化在我国当今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中资源获取及污物排放力度明显加大,甚至一定程度上超过自然环境承载力,使得文明进步过程中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断凸显,而社会各界也明显注意到该问题,国家相继出台管理策略,以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经济大国,这为园林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绿色植保新技术的应用亦同现代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对于优化我国经济及生态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及优化作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统一。
参考文献:
[1]王珂.园林设计中绿色植保新技术刍议[J].现代园艺,2012(20):131.
[2]全晓东,刘米米,白娟.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及植保新技术[J].北京农业,2014(30):75.
[3]高玉平.园林植保机械的绿色设计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与创新,2014(8):156,160.
[4]赵大鹏.会须一应循西技更宜本土觅真途[D].天津:天津大学,2012.
[5]董爱国.园林设计中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主要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