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诗歌借一个平常的生活细节来赞颂的母爱。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收集有关歌颂母爱的文……
《游子吟》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诗歌借一个平常的生活细节来赞颂的母爱。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收集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诗词,名言、歌曲等。
2、通过反复吟诵,想象品读,合作研悟,结合相关资料理解等方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从而让学生用行动感激母亲,热爱母亲。
教学重点:
品读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母爱及诗人赞颂母爱、热爱母亲和感激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赞颂母爱的诗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歌声激情,谈话导入
1、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激发情感,营造氛围。
2、提问并结合板书:刚才听到歌声,你想到什么?
师:有母亲,我们就能获得母爱,结合板书:母爱
二、 揭示课题点明学习要点
导语:母爱无处不在,母爱无微不至。如《荔枝》,作者从母亲“让荔枝”这一细节感受到这份浓浓的母爱。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千古佳作——《游子吟》,看看诗人是从什么细节感受到这份浓浓的母爱的,又是怎样赞美母爱的。
三、 释题
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吟——吟诵。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如《石灰吟》、《暮江吟》
四、 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让学生汇报预习时收集的有关资料,然后老师补充)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湖南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一生穷困潦倒,值到46岁才中了进士,50岁时做了溧阳县尉,这是个小官。
他时常思念家中年迈的老母。一天,明月当空,他望着家乡的方向,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起年轻时几次赴京赶考,出门前老母亲都忙前忙后为他准备行装。他清楚地记得第三次进京赶考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为他缝制衣服的情景。他深感母爱的伟大,回房提笔写下了这历代传诵的名作——《游子吟》
五、 读通诗句(纠正读音,正确断句。)
六、 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根据书上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理解全诗。然后汇报,不当之处老师订正)读懂哪句讲哪句。
七、 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深入体会母爱,品读诗句。
1、通过刚才的理解,说说这首诗抓住什么细节来表现母爱?(母亲在油灯下为将要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
2、看图想象,体会图文中的母爱。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仔细看图,观察母亲的神态,动作,展开想象:母亲在油灯下怎样缝制衣服的,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她会说些什么吗?用自己的话把这情景描述出来。可以预设一下。
小结过度:“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想,正是母亲那密密的针线,无尽的担忧,感动了你,也感动了我。“真爱无声,大爱无言。”也许老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她把对儿子的千般情、万般爱都融进了这一针一线里、、、、、、这密密的针脚,凝聚着年迈的母亲对儿子平安的祝福,也凝聚着体弱的老母对儿子仕途的祝福、、、、、、儿子看在眼里,母亲平日里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点点滴滴都涌上心头。
让我们和诗人一起深情地吟诵这四句诗。(出示前四句诗)(注意读好能体现深切母爱的词——密密 迟迟)
3、回忆往事,切身体会母爱。
母爱没有豪言状语,母爱无处不在。,我们只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母爱就存在一些很平凡的生活细节当中。你能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中感受到母爱吗?(生举例)(个别学生没有了母亲,但身边也有人给予他象母亲一样的爱,注意这种情况的指导。)
带着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再次吟诵这四句诗。
八、 歌颂母爱,感激母亲。
1、齐读最后两句。
2、用不同的句式说这两句的意思。颂扬母亲,感情朗读这两句。
3、说说你准备怎样感激母亲。(自主交流,汇报)
4、怀着感恩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九、 课外拓展,举三反一。
1、把课前收集的有关母亲的文章,诗词,歌曲,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地诵读、唱)(然后课件播放〈懂你〉flash)
2、练笔:师生合作,共同创作一首赞美母亲的诗歌。
母爱是什么?
是衣服上密密的针脚,
是失败时一个鼓励的眼神,
(母爱是什么?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第一句,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随笔本上仿写几句,写出自己对母爱的感悟,然后汇报。有写得好的,让他写上黑板。组合成一首诗,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加上结尾。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颂母爱,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最后再深情地把〈游子吟〉背诵(不会背的朗诵)一遍。(轻音乐伴奏)
十、 课后作业:
1、在随笔本上写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2、感恩活动:回家为妈妈(或象妈妈一样爱你的人)做一件事。
板书
母爱 游子吟
母爱是什么?
是衣服上密密的针脚,
是失败时鼓励的一个眼神,